【假日藝廊】
分享畫作:
黃光男,欣欣向榮,2013,水墨紙本,70x136cm。
-----------------------------------------------------
畫家介紹:
黃光男教授,1944年出生於高雄,1985年取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研所碩士學位,1993年獲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南美館第二任董事長,曾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兼任教授、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專長為水墨畫創作、中國美術史、美術理論、美學、美術行政、博物館學等,?光男教授在繪畫的實踐與理論方面受到推崇,著作與作品不計其數。
創作理念:
黃光男的創作風格常見以1960年代台灣南部農村生活為題材,或者「現實生活」的創作形態,不乏「抽象化」水墨畫的趨勢,用色大膽鮮麗,構圖上也交叉使用留白與填滿的效果。整體而言,他以幾何式書法線條、水墨互斥原理、墨底上彩、以及拼貼構成方式呈現其創作理念。
作品介紹:
他的作品兼有抽象現代水墨、傳統水墨,包括象徵慈母溫暖的花草,和充滿家庭記憶的瓜果系列,或者以傳統技法呈現山水主題,黃光男的水墨畫一大特色是取材於臺灣本土,如高屏溪的山水風光,以及結實纍纍的玉荷包樹,傳達出畫家對鄉土的熱愛。他認為唯有貼近現實生活的作品才有溫度,才能帶給觀者感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National Palace Museum國立故宮博物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鏤雕象牙雲龍紋套球 製作象牙球,必須使用一整根實心的象牙,先將它裁切修整為圓球的造型,接著在球面上鑽出十四個分布均勻的錐形孔洞,再於孔洞中以特殊的直角形鉤刀,由內往外細心鑿刻出一層又一層的活動套球,最後在球面上雕刻各種紋樣裝飾,就大功告成了。 您眼前這件多達二十四層的象牙套球,是十九世紀時清代廣東...
幾何式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猶太教堂旁,蓋起融合不同宗教的冥想與活動中心》
歷史學家説911那一天,才是廿一世紀的開始。
它定義了廿一世紀的歷史:宗教的衝突、對廿世紀殖民主義的復仇,戰爭的型態不再是兩次世界大戰型態的戰爭,戰爭是不對稱性的恐攻,不可預期的幾架軍用無人機大規模催毀基礎設施⋯⋯
雙子星塔倒塌時,曾經引發美國學術界廣泛的思省。之後戰爭的思維取代了深刻的思考,於是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敍利亞戰爭⋯⋯
二十年,砲火聲慢慢遠去。相信戰爭的人,也放下了戰爭的武器,他們累了,決定遠離戰爭。
好戰的軍事政治人物終於向時代的根本臣服。廿一世紀不再只是比核子武器、核能潛艇的世紀。極端組織不會消失,斬首一個領導人,阻止不了一直衍生的下一個極端勢力再崛起。
就在此時奧黛麗·伊瑪斯館(Audrey Irmas Pavilion)宣布落成。
它由全球最著名的建築事務所OMA建成。OMA建築事務所由荷蘭建築師庫哈斯創立:但這棟獨特意義的場館,由事務所另一位合夥建築師日本建築師重松象平Shohei Shigematsu設計。
它是一座猶太教寺廟的擴建計劃,與威爾夏大道教堂(Wilshire Boulevard Temple)主殿相鄰。
重松象平(Shohei Shigematsu)想為為加州洛杉磯,一個代表多元、包容的城市,設計一個特別的展覽及冥想中心。即使非猶太教徒,也可以在此集會,參觀展覽及冥想。
奧黛麗·伊瑪斯館(Audrey Irmas Pavilion)設計起點是一個盒子:它代表歷史、事件、空間皆可穿越。
在西側,建築向著現有的寺廟傾斜,不緊臨教堂,因此創造了一個和諧的緩衝區,在兩座建築之間,也形成了一個新的庭院。
展館向南傾斜,和歷史悠久的猶太教堂有些距離,並對著天空,打開庭院帶入光線。
它與猶太教堂形成一種既恭敬又具有前瞻性的併立。
立面借鑒了猶太寺廟圓頂內部的幾何圖形為窗口,這些帶有矩形窗口的六邊形單元,以旋轉方式反映建築師在歷史中看到的聚與合,因而創建了獨特的圖案。
這些圖案既是古老的宗教又是現代幾何式的窗口,它大幅增強了建築本身的特徵。
建築物分為主要活動空間(大)、小教堂和露台(中)和下沈式花園(小)。這三個空間彼此連結又堆疊:每個空間內都有開口,讓光線進入,遊客可以從不同的幾何圖形窗口,看到寺廟、城市和更遠的洛磯山脈。
二樓是一個私密的小教堂和室外露台。梯形房間、露台朝西,使用拱形彩色玻璃窗。
第三個空間是一個下沈式花園,連接三樓較小的會議室和屋頂活動空間,可以看到洛杉磯、好萊塢標誌和北部的山脈。
這些空間為多種用途建立了一個多樣化的空間意義——從佈道、學習、成人禮、冥想和音樂會。
或僅僅是來這裡走走,放鬆。
幾何式 在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假日藝廊】
分享畫作:
黃光男,松高凌紫煙,2014,水墨紙本,92x182cm。
-----------------------------------------------------
畫家介紹:
黃光男教授,1944年出生於高雄,1985年取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研所碩士學位,1993年獲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南美館第二任董事長,曾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兼任教授、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專長為水墨畫創作、中國美術史、美術理論、美學、美術行政、博物館學等,?光男教授在繪畫的實踐與理論方面受到推崇,著作與作品不計其數。
創作理念:
黃光男的創作風格常見以1960年代台灣南部農村生活為題材,或者「現實生活」的創作形態,不乏「抽象化」水墨畫的趨勢,用色大膽鮮麗,構圖上也交叉使用留白與填滿的效果。整體而言,他以幾何式書法線條、水墨互斥原理、墨底上彩、以及拼貼構成方式呈現其創作理念。
作品介紹:
他的作品兼有抽象現代水墨、傳統水墨,包括象徵慈母溫暖的花草,和充滿家庭記憶的瓜果系列,或者以傳統技法呈現山水主題,黃光男的水墨畫一大特色是取材於臺灣本土,如高屏溪的山水風光,以及結實纍纍的玉荷包樹,傳達出畫家對鄉土的熱愛。他認為唯有貼近現實生活的作品才有溫度,才能帶給觀者感動。
幾何式 在 National Palace Museum國立故宮博物院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鏤雕象牙雲龍紋套球
製作象牙球,必須使用一整根實心的象牙,先將它裁切修整為圓球的造型,接著在球面上鑽出十四個分布均勻的錐形孔洞,再於孔洞中以特殊的直角形鉤刀,由內往外細心鑿刻出一層又一層的活動套球,最後在球面上雕刻各種紋樣裝飾,就大功告成了。
您眼前這件多達二十四層的象牙套球,是十九世紀時清代廣東地區工匠的傑作。最外層的象牙球,直徑約為十二公分,球面以高浮雕搭配鏤空的手法,刻出多條在祥雲間穿梭的龍;內層的套球,也逐一鏤空雕刻出織錦紋樣為底的幾何式圖樣。而且每層套球不僅厚度相近,也都能自由靈活地轉動。
至於盛放象牙套球的細長臺座,也是以象牙雕成,造型很類似帽架。由下而上,可分別見到雕有鏤空雲龍紋的底座,以及上方的八仙人物,接著是一顆較小的九層雲龍紋套球,再往上則是刻有山水人物的短圓柱體。整件作品構思巧妙、題材豐富,極盡精雕細琢之能事,足以作為清代晚期象牙雕刻工藝的代表。
鏤雕象牙雲龍紋套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_dkOl7-JQg/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O_QOiQ9JOoKeZWexSkjeJLhiZgA)
幾何式 在 幾何式髮型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Facebook. facebook. 幾何式髮型. Loading... Try Again. Cancel. Loading... Loading... ... <看更多>
幾何式 在 高中數學_複數的幾何意涵_複數的極式_吳汀菱-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複數極式#極坐標DeltaMOOCx 台達磨課師是高中/高工及大學的免費公益磨課師(MOOCs)平臺。練習題、討論、教師輔導及更多數位課程資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