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松國小生日快樂!
2021年5月1日,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舉行125週年校慶園遊會。(張哲生 攝)
臺北市老松國校在1966年9月的時候,全校計158班,學生數達11,110人,創下了當時全世界學校班級數和學生數最多的紀錄;然而但受到少子化影響,目前全校學生只剩500人,學生銳減,教室被質疑閒置,內政部曾一度提出要將老松國小改建為社會住宅的構想。
2017年4月,老松國小校長林明助表示,早年車水馬龍的萬華如今已改變許多,加上新北市新設很多國小,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跨區寄讀升學率高的國中,便先讓孩子就讀當地國小,再升國中,如今老松小學部學生只剩約500人,若加上幼兒園、夜補校的學生,也僅有約800人。
老松國小位於臺北市萬華區桂林路64號,其前身為艋舺公學校,創立於西元1896年5月,為日治初期台灣最早的一批小學。
學校成立時的名稱為「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初期曾利用艋舺學海書院與艋舺祖師廟作為臨時校舍,直至1907年1月才遷至現址(蓮花池畔),建造木結構的校舍,並改校名為「艋舺公學校」。
據當時校舍平面圖看,校園三面有教室,中央留設操場,此為日治時期最常見的小學規劃形態。後至1920年代末,因木造校舍遭蟻蝕而嚴重毀損,便易以鋼筋混凝土構造,校舍仍保持三面式佈局。
老松國小的校舍雖屬對稱式的佈局,但教室空間高敞,光線明亮。走廊設計為半圓栱,帶有一絲古典趣味,它是日據中期台灣的小學校舍之典型例,值得保存。
明治29年(1896年)3月31日,臺灣總督府以「敕令第94號」發佈「臺灣總督府直轄諸學校官制」,創設國語傳習所、國語學校與國語學校附屬學校。同年5月21日,以「府令第5號」發佈「國語學校及附屬學校名稱位置」,老松國小前身「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正式創立(第一附屬學校位於芝山巖,第三在大稻埕),7月11日設校址於艋舺學海書院(今廣州街與環河南路口),11月1日開始上課。
會稱為「附屬學校」,是因為其作為國語學校師範部學生們教學實習的專門實驗學校之故,附屬學校未置校長,以國語學校校長兼任。總督府為創建殖民行政,必須教育一批能日語的臺灣人作為官廳雇員與通譯,以遂行施政,故開出每日15錢津貼,且畢業後錄用為公務員等條件招攬學生(也可升學國語學校)。入學年齡規定8歲以上25歲以下(1898年8月以後,與公學校一樣,改為8至14歲),在學年限四年。結果,第一年招攬了10名學生(1900年3月第一屆7名畢業)。
1897年1月,校址遷至艋舺祖師廟,此時學生已增至150名。次年(1898年)因應「臺灣公學校令」實施,附屬學校也進行廢校或合併,該校於同年10月改稱「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第一、第三廢校)。
1907年1月,改稱「艋舺公學」,同年5月4日被指定為「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代用校」,依然是國語學校學生教學實習的附屬公學校。
1907年10月,由祖師廟遷至現址,位於當時蓮花池街與八甲街街廓上(1922年4月更名老松町),新蓋木造教室20間,此時學生數為457名。
1908年4月,從六學年制改為八學年制,但1914年4月復改回六年制,並設置二年制「實業科」,由公學校畢業生就讀,以培養一技之長(1919年改為「簡易商業學校」,1922年再改為「高等科」,皆二年制)。
1914年7月,完成磚造兩層教室8間及大禮堂。
1919年4月,國語學校改稱「臺北師範學校」,該校也改稱「臺北師範學校附屬艋舺第一公學校」,學生1,080人。
1922年4月,改稱「臺北市老松公學校」,仍為臺北師範學校附屬代用公學校,直到1927年5月,才正式獨立。
1936年12月,木造教室改建成二層鋼筋水泥教室。
1941年4月,「國民教育令」實施,廢止小、公學校之名,以示日臺人共學、平等,此時改稱「臺北市老松國民學校」。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接收臺灣,11月1日接收該校,改稱「臺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學校」。
1955年2月,正面校舍(北棟)陸續新建、改建為三層鋼筋水泥大樓,至1960年共分六次增改建才完成現今規模,今昆明街側之原二層磚造教室(東棟)也在1960年改建完成,以因應持續增加的學生,如1964年9月,已達156班,學生數突破10,000人;1966年9月,更達158班,學生11,110人,為創校至今之最高記錄。
1968年12月25日,配合政府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稱「臺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小學」。
1978年8月,創立「臺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小學補習學校」,同時廢止「民眾補習班」。
1990年3月22日,配合臺北市行政區域變更,改稱「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
1999年6月29日,臺北市政府指定老松國小正面的校舍(北棟)為市定古蹟。
2010年4月,校門開始改建,並於同年8月30日完成改建。
一百多年來,老松國小對艋舺地區人才的培養具有深刻的教育與文化意義,是當地非常重要的學校。
幼兒園平面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熬夜兩個晚上,好不容易寫完母嬰展攻略,製作表格和平面圖真的很耗腦力。想睡到自然醒,艷寶上學的事情就交給狼爸吧!
但是昨天一早狼爸開始發燒,乖巧的6歲大兒子自己騎摩托車去診所看病,回家還帶了三明治跟蛋餅給我和艷寶當早餐,吃完藥又倒頭就睡。
大兒子不常生病,一生病就是先發燒,然後非得躺個兩天才能起來。
我送艷寶去幼兒園後,回家開工修改設計稿。
接近中午時,發現大事不妙,因為我的喉嚨跟上呼吸道也開始不太舒服,我想一定是被狼爸傳染無誤,立刻灌了一大杯維他命C水,一直到下午都未見好轉,決定接艷寶下課後去跟醫生報到。
看完醫生後,先應艷寶的要求逛了書店,買了艷寶指定的「A嘍殺」(臭奶呆發音)的資料夾裝她的聯絡簿。
還買了貼紙收集冊,想讓艷寶把她獲得的小貼紙都貼到上面,但是書店賣的貼紙收集冊選擇非常少(只有兩款),封面圖案是妳我兒童時代都一定看過的「美少女著色本」,真是十年如一日的復古風格。(圖在留言處)
接著去了全聯買食材,又去買便當,艷寶就這樣跟著我兜兜轉轉,一起選菜、選麵包,我很喜歡這樣和艷寶愜意的小日子,只是感覺時間一眨眼,當初24小時窩在懷中討奶的時光,好像才是昨天的事情。
回程的路上,艷寶在汽座上睡著了,到我停好車,準備下車時都不願意把眼睛睜開。
當下我腦海中只迴盪著一句 #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技術了。
我只好左肩背著艷寶書包和我的包包,左手提著便當和全聯買的食材,右手單手抱起已經16公斤的艷寶。
以前看新聞說有老婦從火場搬金庫出來,是因為瞬間分泌腎上腺素,我想我這一瞬間應該也分泌很多。
終於回到家,艷寶仍舊睡得不省人世,只好讓她在沙發上小睡,因該是今天學校有足球課,才會那麼累。
沒想過我能扛那麼多東西回家,育兒生活看似無奇,但往往讓媽媽發現自己的無限可能(笑)。
分享兩個最近生活讓親友感到歡樂的兩個小故事:
---
1.
今天有人很想吃羊肉爐,找到一間離家很近的 #霸天羊肉爐 ,店名很邱條,老闆是穿著polo衫會把領子立起來的那種風格。
艷寶望向隔壁桌刺著袖子的客人:「麻麻,他手上的是人生貼紙嗎?」
這是小豔最後的臭奶呆,紋身貼紙總說成人生貼紙,我還不想糾正發音,因為太可愛。
我回:「那不是貼紙,是人生。」
---
2.
晚上睡覺時,半夜突然一聲巨響,我以為是家中哪個櫃子到下來。
林狼睡到摔下床!
林狼睡到摔下床!!
林狼睡到摔下床!!!
4歲艷寶都會睡到邊邊自己滾回來,沒想到6歲林狼沒有get這個技能。
好險自己會爬回床不用媽媽抱上床就是萬幸。
隔天早上起來跟我說身體好痛,他好像夢到自己掉下床。
我說:「林先生你真的掉下床,不是作夢!」
---
#台中國美館
#賀威托雷玩藝術教育展
幼兒園平面圖 在 張家銨 家家平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爭取烏日社會住宅讓育兒免煩惱
市政府將在烏日新榮和段,規劃約279戶社會住宅,然而家銨在該社宅的平面圖中發現,雖然設有幼兒園、社區式日照服務空間,以及身障者社區居住空間等,但唯獨缺少托育服務空間,恐怕與法令不符。
對此,今日家銨在市議會質詢,要求都發局黃局長,應在烏日社宅納入托育服務空間,才能符合地方需求。根據住宅法第33條及內政部公告,社宅應保留一定空間提供托育服務使用。且市政府的市政報告中也提到,烏日地區的嬰兒收托需求非常高,目前可收托人數與幼兒人口數的比率僅17.86%,在29個行政區中排名第16,可見市政府的政策沒有傾聽地方的聲音。
家銨在此呼籲市政府,目前烏日新榮和段社宅正在規劃的階段,應該納入各方意見、跨局處協調,且將托育服務也納入其中,讓烏日區有完善的幼兒托育服務。
📰相關新聞
聯合-https://reurl.cc/ZOvG5l
中時-https://reurl.cc/b5AXjv
台灣新生報-https://reurl.cc/qd6gRg
—
✅家銨的LINE@
https://goo.gl/ZP7g7T
✅家銨的IG
https://goo.gl/cWFhaz
✅家銨的Youtube
https://is.gd/zsdEaR
幼兒園平面圖 在 臺中市育賢非營利幼兒園(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規劃平面圖參考唷!幼幼班有16人唷! ... <看更多>
幼兒園平面圖 在 7 幼兒園平面圖ideas - Pinteres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018-1-6 - Explore 詩閔黃's board "幼兒園平面圖" on Pinterest. ... Yellow Elephant Kindergarten / xystudio Floor Plan Kindergarten Architectur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