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YUSUKE準備登機了!岩手八幡平延伸篇
疫情結束後,你們最想去哪?不要跟我說妳們覺得只要能出國,日本哪都好,因為我個人真的覺得日本東北岩手縣的八幡平市它夠有資格成為疫情過後,你心中最想飛過去的地方,你們還記得我之前有關八幡平的分享嗎? 點這看回顧(臉書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OnLyYuSuKe/posts/2214932221972994
以下我想繼續將八幡平市的更多魅力用最輕快且效率的方式傳達給你們。
松川溫水路-
(這裡是為了提高水溫而有的設施。)
溫水路的水,主要提供給下游農民栽種稻米。
但每年4月以後山上融雪所流下來的水大概只有9度~20度,而對於稻米的栽種來說,17度以上是比較適合的溫度,所以藉由落差,讓水與空氣接觸以提升溫度。
春天的水路旁也能看到櫻花盛開、5月中則有杜鵑花、鈴蘭花的美可以欣賞。
夏天避暑、秋天又能賞楓,這裡是只有在地人才知道的秘境景點。
-
龍之眼ドラゴンアイ-
(火山湖「鏡沼」上的積雪)
龍之眼是火山湖「鏡沼」上的積雪,在每年5月底到6月初左右,當春雪融雪之後,形成猶如龍之眼般的神秘美妙景致。
除了這樣的美景之外,來到龍之眼的路途中也還可以發現到很多不同的景色,像是動物的足跡(兔子的便便),到處都充滿著神秘感和探險的意味呢!
-
安比塗漆器-
(讓人想要不斷傳承下去的器皿)
岩手縣自古就是一個盛產「漆」的地方。
從江戶時代開始,八幡平的安代地區就有許多製作漆器的職人,安比塗至今仍然使用著稀少的岩手縣所產的漆,讓人感到放心的日本國產漆。
雖然看似是小東西,但是其實它需要藉由木匠製作原型、其手工很繁複,是純天然素材跟純手工製作的日本傳統工藝,從漆的精製到塗漆,皆擁有高度的技術和專業知識。
能夠維持器皿原有價值,因此有絕佳非凡的耐用性。
再經由人的使用,漆器的外型和顏色也都會有所變化,明明一樣的漆器,漆也會因為藉由入不同人的手中,依溫度和濕度而擁有很不一樣的變化特色,久而久之這樣的漆器變化也就變得很獨一無二了。
因為絕佳的耐用,所以也很適合當作傳家之物,讓爺爺可以傳給兒子,兒子再傳給孫子!
-
地熱染-
(素人也能染出美美漸層)
八幡平因為屬於火山地形,有著日本國內也少有的地熱資源。地熱除了用來發電以外,地熱染研究所也利用這天然資源,研發了世界獨一無二,八幡平當地才有的地熱染色體驗。
跟一般的染色體驗不同的地方,經由松川溫泉地熱蒸氣蒸20分鐘,佐以染色的技法,地熱蒸氣中因為含有少許礦物成分,當這些成分與顏料產生反應後,就會呈現出不一樣的色彩,同時也是4歲至99歲都很適合的染色體驗。
這正是地熱染讓人覺得有趣的地方,甚至全家大小都能一起參予這美妙特別的染色體驗,總共有7種顏色可以選擇,完全不用擔心染色的成品不夠漂亮。
只要先選好自己中意的顏色,成品都不會太差,夢蒸染工房旁邊還有小売店,有販售絲巾和手帕的組合,價格居然只要日幣3850円,來到這的你不彷也買買這經典的染色紀念組合。
-
推薦的玩法:可以先安排行程去趟龍之眼,將才剛看過的、存在於心中,擁有火辣震撼般印象的龍之眼刻印在記憶之中,來到夢蒸染工房體驗染色的時候,也會對想要染色出來的圖案成品更有想法。
-
Nollegretto-
(值得的下午茶選擇)
八幡平在地人推薦的輕食店,最大特色就是使用在地的食材所製成的各式甜品。
八幡平藤田牧場的牛奶、在地酒藏鷲之尾的甜酒、八幡平洋菇及芥末…等,任選4種口味的法式霜淇淋,等著大家來豐富味蕾感受。
也有提供像是披薩、貝果…等輕食,如果喜歡輕食的人一定要來嘗鮮。
-
高橋(日式料理) -
(CP值爆錶的日本料理店)
店面的裝潢布置和用餐環境都非常的有日式風味,如果你很想同時吃到天婦羅、壽司、生魚片料理的人就絕不能錯過這間日料餐廳。
大概1100日幣的預算,就可以吃到多樣菜色的套餐。
這間店也有提供中文和英文菜單,點餐時也不需要擔心溝通問題,一定可以吃到你心中的美味料理。
店內的用餐區,除了很有日劇風的吧檯式座位,也有各式座位區的選擇,不同感受的用餐氛圍,完全可以符合客人的需求。
針對比較小食量的人,高橋餐廳也都很貼心的於中午和晚上都備有小份套餐的選擇 ,即使食量較小的人也能吃得美味吃得巧。
-
重兵衛(燒鳥、居酒屋)-
(與三五好友一同飲樂的好所在)
八幡平市內少數的燒鳥店。
擁有傳統日式店鋪的氛圍,是這邊最大賣點!
當然料理也是美味又便宜,老闆跟老闆娘在幾年前有去過台灣,所以聽到是台灣來的客人都會很熱情的招呼,推薦的餐點當然就是不能不點的綜合烤雞串,配上冰涼又很有質感特色的龍之眼地啤酒更是絕配!
來到這很推薦吧檯式座位,可以多多跟在地人有所互動交流,我覺得這也是旅行之所以富有特殊魅力的原因之一。
-
朝陽飯店ライジングサンホテル-
(台日很友好的飯店)
此次旅程之中,很推薦的住宿飯店就是-朝陽飯店
朝陽飯店是一間台日很友好的飯店,基本上來到這間飯店的日本人,都是深愛著台灣的,因此相較之下,也會對台灣人很友善,就是一間很歡迎台灣人且四季都適合來遊玩的住宿飯店。
飯店內還有多種選擇的自助式晚餐、還可以多種酒類和軟飲喝到飽,從pm 18:00喝到pm 23:00,讓你在住宿期間,每天都能擁有豐富的品酒體驗。
再以放鬆的姿態,悠閒泡著八幡平的溫泉,人生至高享受,很簡單就能獲得滿足。
LOBBY的壁爐也是朝陽飯店一大特色,提供旅客各種棋類玩樂,想要將大家一同齊聚在一起的心情是否也傳達給你了呢?
過去傳統溫泉旅宿會有的交流特色,利用著LOBBY的壁爐,營造出一種讓大家想一同歡聚在一起,並且與當地居民一同交流的氛圍。
-
GRANDE-
(全新且地點超優的複合式設施)
今年2021/8月即將開幕的複合式設施,提供多功能式的空間,體驗料理製作,在這裡還可以吃到由岩手縣東北當地食材特色所製作的料理。
擁有室內與室外空間,可以一覽岩手縣最高峰岩手山的美景,正對面還有滑雪場,冬天還可以欣賞到滑雪場上人們滑雪的景象。
-
目前從2021/06月開始,一直到今年2021/12/31,朝陽飯店也推出了住宿預售券,住宿券涵蓋的優惠福利範圍包含了盛岡車站.東北各地機場的免費接送,還有贈送女性限定的和服外套一件,住宿含有2天早餐+1天晚餐且還能泡到日本百選溫泉。
像這樣這麼優惠的組合,居然只要台幣3880元,適用的有效期限更是長達3年。
此次優惠非常划算,光是交通就省很多。
像八幡平這麼有魅力的地方,真的好推薦給本身就很喜愛大自然景象的你,喜歡四季變化的你,在八幡平擁有非常多的自然資源和戶外行程。
如果擁抱大自然是你的興趣,那就絕對不能錯過這裡,因為八幡平這裡除了擁有讓你看到驚豔的美景,還是一個讓你能與當地居民更深度交流的好地方,來到這你可以看到日本鄉下最平常的樣子,完完全全的融入在日本之中。
平戶杜鵑英文 在 林俊逸 Se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詹哥看事情,其實很深刻。
飛機就要穿過哥本哈根上空的雲層, 我不斷地把腳底的城市跟印象做比對,腦袋卻像故障的傻瓜相機,時而模糊時而清晰,始終不能順利對準焦距。
籠罩在幸福感的北歐風情及貴族式的簡單生活氛圍中,我以為將會遇見久仰的極致巷弄文化,可惜冬季陰冷作祟,預期的城市樣貌並沒出現。
在布魯塞爾地鐵準備發車的車廂,倫敦希斯羅機場連結航站的電扶梯,東京往成田的利木津巴士上....每踏上一個年少時孺慕國度的歸途,便會從另一個寤寐的夢裡醒來
很像熟齡的人很難在兒童樂園裡奔跑嬉鬧,遇到大型人偶不會認為他們真從卡通裡走出來,反而覺得套在絨布裡工作的朋友十分辛苦...
不是美麗的國家不再美麗,也不是我失去了相信的純真
是走了大半個地球,總多了些心得和標準來評斷事實, 那些附著於童話與異國風情的傳說,當妳走近,便知道單薄的像張包裝紙,撕開了就明白許多的美感來自於距離
更重要的是,台灣這幾年的進步,遠超過那些把記憶停留在中美斷交,停在披頭四當紅,停在日本人高價標下梵谷的畫或溫哥華最美的海景別墅都被港仔買走的年代的人,他們或多或少,也把台灣停留在某個老外強盛的時間點,然后將自己關在對寶島失望的某個小房間,電視成了他們了解世界的窗口,每天跟著政論節目一起憂慮這塊土地會在世界末日前先崩壞...
更多崇日拜美的同胞,被內地龐大的經濟體給震懾,轉為豔羨中國的巨大,看著他們崛起富有了,才翻起國中的地理課本,複習著九寨溝洞庭湖或是新疆
殊不知淡水的紅樹林保育已達全球最大面積,梨山水果的品質早不輸日本,過去飄著烤魷魚味的東北角, 水泥柱已換成樸質木頭,超跑重機的駕駛者會在清晨天亮時來這裡品嚐咖啡與賞海,而台北小巷裡破舊宿舍被列為保護級建築,一家家個性商店換個方式重生,熱血主人的想法,不輸歐洲石頭小徑販賣的創意
是的, 我知道這樣不夠
北京放眼望去的嶄新大樓都出自大師之手,紐約隨處流散的時尚氣息是世界指標,巴黎數不清的藝廊博物館保藏著人類美學的經典…
還有京都古老卻精緻像新作的寺廟,因特拉肯(瑞士)沿著山坡蓋起的雪中木屋,就連水明漾都有種滿雞蛋花的villa,....這些那些看不完的充滿人文特色的居住環境,相較起我們的頂樓加蓋,鐵窗配鐵捲門,是會讓一些人洩氣
十四年前的秋天,我站在布里斯本河道的city cat甲板上,航行在城市的水上交通工具給了旅客另一種角度的邊際線,凝觀那南半球天空的恣意藍彩,徐徐清風把水泥森林的堅硬感都吹掉了。迎著波浪前進,河畔草木扶疏的豪宅如景片,對初出社會的小伙子是某部異想電影的開場 ,經過一處圍起的泳池,河水便是池水,岸邊鋪著黃金海岸運來的沙,幾個應該在上班的年輕人泡在水裡發著呆, 我遠遠眺望著,看得入神.....導遊開玩笑的說,這裡社會福利好,有些人寧願領失業救濟也不工作
那時住在小套房,每天回家要經過六戶鄰居雜亂鞋櫃走道的我,就算隔著大洋洲還能聞到猶如惡靈出竅的幾縷異味,想到台北沒日沒夜打拼的自己,怎麼也比下午兩點還在日光浴的澳洲青年來得熱血認真,卻換不到如此光景的一灘池水?
這是我第一次對護照存在意義存疑,國家與國家之間,除了人種之外,到底還要區隔哪種事情?(特別是同時間還得忍受鳥氣去申請高貴的美國簽證)
是不是再努力再善良,只要投錯胎,生錯地方,你就得認命?
二十多歲當下就暗自決定,一定要想辦法超越海關,超越地球正常的轉速,不必然是澳洲,起碼要離開那些臭鞋櫃,沒公德的路霸,和毫無美感的騎樓,選擇自己可以怡然安心的家,然后要把世界給看光踏遍
雖然從小就不太認份,也常把李小龍的格言“去他媽的命運,我就是命運!“掛在嘴上,但長大才曉得實踐它有多難.....
離開談何容易,換個國家生活,又豈是三言兩語?雖然想出走的念頭像夏天盤旋在頭上的蚊子一樣多,也就只能眼看著它飛舞
碰巧那一年對岸試射飛彈,財力夠的好朋友開始辦移民,不是飛洛杉磯或是加拿大,醫生親戚錢不夠就技術移民到紐西蘭,過沒多久,便收到他們邀約去滑雪,去看綿羊,說大山大水壯麗,空氣甘甜,沒人超車違規,就連杜鵑花都比臉還大,一下子,南北半球都有烏托邦
可能是運氣好又夠認真賺錢,或是客家人的硬頸精神不認輸,接下來的十幾年,我總有餘裕能四處遨遊,因為沒買過一張股票,也沒有投資期貨,多了些銀兩可以用各種方法旅行,去探索青春期到圖書館借的一本本寰宇搜奇介紹的美景
於是我像跟青春賽跑似的,繞過運河接著城市,跨過沙漠接著村落,到了這輩子都不會再走的路線,住了此生沒可能回住的旅店,環遊世界的心願就差幾站
想離鄉背井的企圖,卻隨著出國次數被沖刷的斑駁又遙遠
因為我知道在北京一棟棟雄偉大廈的路口, 要召喚計程車有多艱難,尤其冬季的上下班時間,我保證你會感恩台灣運將大哥個個是天使
紐約無疑是流行的尖端,但現實跟冷酷也是第一名,從點餐到遊玩,黃種人不怎麼吃香,在家鄉沒聽過因為國語不好而被擺臉色,在大蘋果裡這情節可是天天上映..
巴黎是創作者的花都,可惜美麗多是在地面上,底下的地鐵走道有時不怎麼悅目,那時靈光比靈感重要,下錯了站拐錯了彎,結果往往不太美,如此擔憂不是信義區暗巷裡穿少少的辣妹能夠體會
年初參加大學生座談,結尾有同學問,到過那麼多地方,何處讓我最想住下來?我想了想回他,”就是各位現在住的地方啊!”,沒想到,這答案竟引來十分熱烈的掌聲,這令我很意外,我以為他們聽英文歌,追逐韓國偶像,天天看著新聞講台灣環境多糟糕的小朋友,會對我的話有質疑
沒想到他們這麼相信這塊土地,並引以為榮,他們的年紀沒有張德培王贛俊王貞治..沒有反共義士,也沒有回歸祖國的迫切,他們不再是浮萍世代,這裡就是他們的唯一的家鄉,出國只是念書或旅行,不代表著必須切割或看輕
這些青春笑臉比上一輩名字叫念台,在台,還是愛台的叔叔伯伯們有更深的歸屬感,所以才對認同有著這麼濃烈的驕傲
不禁想起那些海外的朋友…
移民溫哥華的好友,最近常感歎那兒機會少,說沒錢的失落,有錢的寂寞,好山好水留不住小孩,一批批想回台北,上海找工作,絕美景色有時是個負擔,下起雪來,幾天不能出門,便想念起故鄉四季分明的氣候
而紐西蘭的親朋過了三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園丁生活,忽然感覺生活被無聊吞蝕,賣掉大花園美宅收拾細軟回鄉,並對著比臉大的花朵發誓再也不回去,遠離這個超速會被陌生人記車牌的守法天堂,他寧願忍受少數違規,也要待在24小時都可以找得到餐廳,便利商店比綿羊多的小房子….
今年到北歐,最終的目的是北極,那兒有幾間屋頂是透明玻璃的雪中旅館,遺世獨立的美,引誘著偏執的旅客。零下25度,沒有讓我卻步,從哥本哈根到赫爾辛基,冷風是閃不掉的巴掌,一路沒停歇,結實地賞給誤認能僥倖的臉,每打一記,便喚起我想念台灣的寒流有多溫暖
看著無國界極地上凍成冰柱的樹,連公路上揚起的都是冰沙,人煙罕至的樹林,偶而跳過的是馴鹿, 過路的異鄉旅人打起寒顫,不是因為冷,是想到萬一錯過了公車,怎麼回家?
如此的居住條件,這裡的人怎麼過?
萬一思念沒住在一起的家人呢?肚子餓了呢?生病了呢?
這是有多麼的不便利呀!
但來自熱帶島國的疑問,正如芬蘭人看到濕熱的夏季,狹隘住宅空間,百貨公司周年慶瘋狂奔跑的人潮而不知如何自處一樣,世界對美好定義有著不同的天平…這個謎底在鬍子沾著雪花,貌似聖誕公公的老闆的大笑容裡,不難解開
躺在滿眼北極星空的床上,我有了些心得,所有曾在腦裡留下印記的美好國度,依舊美好,但故鄉更美,更好了,該慶幸的是同時擁有兩種幸福,能出國享受片刻的感動,還有愛你的家人與朋友陪伴過平凡的每一天
我走過一百二十六個城市,我讚詠上海灘的夜景,威尼斯日落的淒美,阿姆斯特丹的罪惡浪漫,巴塞隆納的天才建築…
但我更愛街道上花花綠綠自成規矩的招牌,愛隨時都可以唱歌唱到天亮的KTV,愛哪裡都有加湯不用錢的店家,也習慣慌亂時一定有廟跟教堂可以解惑,不舒服時診所就在附近,還有全年無休絕對自由的電視台….這是我安身立命的根,全宇宙都找不到的安心
千言萬語想表達的只有一件事
其實生活在台灣,已經是種幸福…..
平戶杜鵑英文 在 Germany x Taiwan 阿哩沙與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好的地方就在台灣》
這篇說得很好
不管我們看過多少景色
踏遍多少個國家
說到底還是只有自己家好
自己家舒服
不要羨慕在異鄉打拼的人們
不要理會眼前所看到的美麗景象
背後的艱辛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
還有很多隱藏在背後的醜陋面
沒有個國家是完美的
到哪我們都是次等公民
只有在台灣 我們才能真正的做自己
旅行的背後除了增加自己的事也之外
也讓我們更珍惜台灣
家~~還是自己的故鄉好 <3
飛機就要穿過哥本哈根上空的雲層, 我不斷地把腳底的城市跟印象做比對,腦袋卻像故障的傻瓜相機,時而模糊時而清晰,始終不能順利對準焦距。
籠罩在幸福感的北歐風情及貴族式的簡單生活氛圍中,我以為將會遇見久仰的極致巷弄文化,可惜冬季陰冷作祟,預期的城市樣貌並沒出現。
在布魯塞爾地鐵準備發車的車廂,倫敦希斯羅機場連結航站的電扶梯,東京往成田的利木津巴士上....每踏上一個年少時孺慕國度的歸途,便會從另一個寤寐的夢裡醒來
很像熟齡的人很難在兒童樂園裡奔跑嬉鬧,遇到大型人偶不會認為他們真從卡通裡走出來,反而覺得套在絨布裡工作的朋友十分辛苦...
不是美麗的國家不再美麗,也不是我失去了相信的純真
是走了大半個地球,總多了些心得和標準來評斷事實, 那些附著於童話與異國風情的傳說,當妳走近,便知道單薄的像張包裝紙,撕開了就明白許多的美感來自於距離
更重要的是,台灣這幾年的進步,遠超過那些把記憶停留在中美斷交,停在披頭四當紅,停在日本人高價標下梵谷的畫或溫哥華最美的海景別墅都被港仔買走的年代的人,他們或多或少,也把台灣停留在某個老外強盛的時間點,然后將自己關在對寶島失望的某個小房間,電視成了他們了解世界的窗口,每天跟著政論節目一起憂慮這塊土地會在世界末日前先崩壞...
更多崇日拜美的同胞,被內地龐大的經濟體給震懾,轉為豔羨中國的巨大,看著他們崛起富有了,才翻起國中的地理課本,複習著九寨溝洞庭湖或是新疆
殊不知淡水的紅樹林保育已達全球最大面積,梨山水果的品質早不輸日本,過去飄著烤魷魚味的東北角, 水泥柱已換成樸質木頭,超跑重機的駕駛者會在清晨天亮時來這裡品嚐咖啡與賞海,而台北小巷裡破舊宿舍被列為保護級建築,一家家個性商店換個方式重生,熱血主人的想法,不輸歐洲石頭小徑販賣的創意
是的, 我知道這樣不夠
北京放眼望去的嶄新大樓都出自大師之手,紐約隨處流散的時尚氣息是世界指標,巴黎數不清的藝廊博物館保藏著人類美學的經典…
還有京都古老卻精緻像新作的寺廟,因特拉肯(瑞士)沿著山坡蓋起的雪中木屋,就連水明漾都有種滿雞蛋花的villa,....這些那些看不完的充滿人文特色的居住環境,相較起我們的頂樓加蓋,鐵窗配鐵捲門,是會讓一些人洩氣
十四年前的秋天,我站在布里斯本河道的city cat甲板上,航行在城市的水上交通工具給了旅客另一種角度的邊際線,凝觀那南半球天空的恣意藍彩,徐徐清風把水泥森林的堅硬感都吹掉了。迎著波浪前進,河畔草木扶疏的豪宅如景片,對初出社會的小伙子是某部異想電影的開場 ,經過一處圍起的泳池,河水便是池水,岸邊鋪著黃金海岸運來的沙,幾個應該在上班的年輕人泡在水裡發著呆, 我遠遠眺望著,看得入神.....導遊開玩笑的說,這裡社會福利好,有些人寧願領失業救濟也不工作
那時住在小套房,每天回家要經過六戶鄰居雜亂鞋櫃走道的我,就算隔著大洋洲還能聞到猶如惡靈出竅的幾縷異味,想到台北沒日沒夜打拼的自己,怎麼也比下午兩點還在日光浴的澳洲青年來得熱血認真,卻換不到如此光景的一灘池水?
這是我第一次對護照存在意義存疑,國家與國家之間,除了人種之外,到底還要區隔哪種事情?(特別是同時間還得忍受鳥氣去申請高貴的美國簽證)
是不是再努力再善良,只要投錯胎,生錯地方,你就得認命?
二十多歲當下就暗自決定,一定要想辦法超越海關,超越地球正常的轉速,不必然是澳洲,起碼要離開那些臭鞋櫃,沒公德的路霸,和毫無美感的騎樓,選擇自己可以怡然安心的家,然后要把世界給看光踏遍
雖然從小就不太認份,也常把李小龍的格言“去他媽的命運,我就是命運!“掛在嘴上,但長大才曉得實踐它有多難.....
離開談何容易,換個國家生活,又豈是三言兩語?雖然想出走的念頭像夏天盤旋在頭上的蚊子一樣多,也就只能眼看著它飛舞
碰巧那一年對岸試射飛彈,財力夠的好朋友開始辦移民,不是飛洛杉磯或是加拿大,醫生親戚錢不夠就技術移民到紐西蘭,過沒多久,便收到他們邀約去滑雪,去看綿羊,說大山大水壯麗,空氣甘甜,沒人超車違規,就連杜鵑花都比臉還大,一下子,南北半球都有烏托邦
可能是運氣好又夠認真賺錢,或是客家人的硬頸精神不認輸,接下來的十幾年,我總有餘裕能四處遨遊,因為沒買過一張股票,也沒有投資期貨,多了些銀兩可以用各種方法旅行,去探索青春期到圖書館借的一本本寰宇搜奇介紹的美景
於是我像跟青春賽跑似的,繞過運河接著城市,跨過沙漠接著村落,到了這輩子都不會再走的路線,住了此生沒可能回住的旅店,環遊世界的心願就差幾站
想離鄉背井的企圖,卻隨著出國次數被沖刷的斑駁又遙遠
因為我知道在北京一棟棟雄偉大廈的路口, 要召喚計程車有多艱難,尤其冬季的上下班時間,我保證你會感恩台灣運將大哥個個是天使
紐約無疑是流行的尖端,但現實跟冷酷也是第一名,從點餐到遊玩,黃種人不怎麼吃香,在家鄉沒聽過因為國語不好而被擺臉色,在大蘋果裡這情節可是天天上映..
巴黎是創作者的花都,可惜美麗多是在地面上,底下的地鐵走道有時不怎麼悅目,那時靈光比靈感重要,下錯了站拐錯了彎,結果往往不太美,如此擔憂不是信義區暗巷裡穿少少的辣妹能夠體會
年初參加大學生座談,結尾有同學問,到過那麼多地方,何處讓我最想住下來?我想了想回他,”就是各位現在住的地方啊!”,沒想到,這答案竟引來十分熱烈的掌聲,這令我很意外,我以為他們聽英文歌,追逐韓國偶像,天天看著新聞講台灣環境多糟糕的小朋友,會對我的話有質疑
沒想到他們這麼相信這塊土地,並引以為榮,他們的年紀沒有張德培王贛俊王貞治..沒有反共義士,也沒有回歸祖國的迫切,他們不再是浮萍世代,這裡就是他們的唯一的家鄉,出國只是念書或旅行,不代表著必須切割或看輕
這些青春笑臉比上一輩名字叫念台,在台,還是愛台的叔叔伯伯們有更深的歸屬感,所以才對認同有著這麼濃烈的驕傲
不禁想起那些海外的朋友…
移民溫哥華的好友,最近常感歎那兒機會少,說沒錢的失落,有錢的寂寞,好山好水留不住小孩,一批批想回台北,上海找工作,絕美景色有時是個負擔,下起雪來,幾天不能出門,便想念起故鄉四季分明的氣候
而紐西蘭的親朋過了三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園丁生活,忽然感覺生活被無聊吞蝕,賣掉大花園美宅收拾細軟回鄉,並對著比臉大的花朵發誓再也不回去,遠離這個超速會被陌生人記車牌的守法天堂,他寧願忍受少數違規,也要待在24小時都可以找得到餐廳,便利商店比綿羊多的小房子….
今年到北歐,最終的目的是北極,那兒有幾間屋頂是透明玻璃的雪中旅館,遺世獨立的美,引誘著偏執的旅客。零下25度,沒有讓我卻步,從哥本哈根到赫爾辛基,冷風是閃不掉的巴掌,一路沒停歇,結實地賞給誤認能僥倖的臉,每打一記,便喚起我想念台灣的寒流有多溫暖
看著無國界極地上凍成冰柱的樹,連公路上揚起的都是冰沙,人煙罕至的樹林,偶而跳過的是馴鹿, 過路的異鄉旅人打起寒顫,不是因為冷,是想到萬一錯過了公車,怎麼回家?
如此的居住條件,這裡的人怎麼過?
萬一思念沒住在一起的家人呢?肚子餓了呢?生病了呢?
這是有多麼的不便利呀!
但來自熱帶島國的疑問,正如芬蘭人看到濕熱的夏季,狹隘住宅空間,百貨公司周年慶瘋狂奔跑的人潮而不知如何自處一樣,世界對美好定義有著不同的天平…這個謎底在鬍子沾著雪花,貌似聖誕公公的老闆的大笑容裡,不難解開
躺在滿眼北極星空的床上,我有了些心得,所有曾在腦裡留下印記的美好國度,依舊美好,但故鄉更美,更好了,該慶幸的是同時擁有兩種幸福,能出國享受片刻的感動,還有愛你的家人與朋友陪伴過平凡的每一天
我走過一百二十六個城市,我讚詠上海灘的夜景,威尼斯日落的淒美,阿姆斯特丹的罪惡浪漫,巴塞隆納的天才建築…
但我更愛街道上花花綠綠自成規矩的招牌,愛隨時都可以唱歌唱到天亮的KTV,愛哪裡都有加湯不用錢的店家,也習慣慌亂時一定有廟跟教堂可以解惑,不舒服時診所就在附近,還有全年無休絕對自由的電視台….這是我安身立命的根,全宇宙都找不到的安心
千言萬語想表達的只有一件事
其實生活在台灣,已經是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