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成學習模式正夯!爸媽如何克服虛實整合學習浪潮?】
#採訪筆記 #科技觀察
最近各位爸爸媽媽們的大事,應該就是:孩子終於開學囉!(灑花放鞭炮)經過漫長的WFH加上暑假,開學對許多爸爸媽媽們來說宛如救贖,臉書被父母的開心文洗版,也引來網上開玩笑說:面對小孩上學這麼開心時,別忘了當初生下他是為了什麼?XD
我的老大今年正式邁入小學一年級,送他上學那一刻真是內心萬般緊張,學校還鋪了紅地毯迎接新生入學(真的很有儀式感),不過最讓我驚訝的是,班導師居然使用Line@來管理學生家長,
並且還在開學前用手機錄影拍下學生進到教室的路徑作為指引,班級白板也是觸控式的,真是跟我們以前相比科技感十足!
不過開學沒多久,也收到學校通知,要去登入線上課程系統,以防萬一又因為疫情得線上上課,也讓我很深刻的感受到,現在孩子在校學習真的很不一樣了,處在與疫情共存的時代,沒有實體畢業典禮,上課的模式也不再跟以往一樣。
事實上,根據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在2020年的調查,在歐洲,僅剩2成國家在疫情後想恢復傳統教學模式,超過5成國家則認為將實體課程融合數位學習的「混成教學」模式將成為持續存在,
意思是,虛實整合的學習將會是孩子所面對的日常,這對於孩子來說,是挑戰也是機會,對爸媽來說也是得要提早適應的事情。
未來虛實整合的混成教育模式會是什麼模樣?
上周科技領航家節目訪問科技教育平台Snapask時課問幕僚長Stephanie蘇詩涵和英文老師Vivian,從實務經驗上來談這個話題,聊一聊發現,仍不脫兩件事,一是這一代的孩子將會擁有自己的學習歷程數位足跡,因為線上學習的蓬勃,累積的數據可以讓我們更理解孩子的情況,更做到因材施教;
但另一方面,虛實整合讓學習不再侷限於校園和補習班,好處是能學習的範圍更廣泛,但挑戰是考驗著爸媽為孩子蒐集資訊和學習管道的能力,以及孩子的自主學習和自制力。
畢竟在電腦前睡著,也是什麼也學習不到(雖然未來可能會有鏡頭搭配AI偵測孩子的眼皮有沒有下墜XD),另外還有一個趨勢是,線上課程越來越豐富和社群化,相較於傳統線上課程可能是把實體課程直接錄影上傳網路,更能帶來好的學習效果的線上課程,
必須像做節目一樣進行企劃,並且訓練老師們如同主播主持人一般對著鏡頭表達,課後還要搭配線上練習測驗,以及社群協助講解和維繫班級氣氛,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宛如實體課程的效果。
換句話說,如果你現在購買的線上課程,還是前面提到的實體直接錄影上傳網路,那就過時囉!可以檢視看看,為你的孩子選擇更符合趨勢的線上課程,才能創造更好的學習效果。
祝福各位家長和我自己都能在虛實整合的新學習時代,找到方向:)
Snapask
--
🎧 楚文的廣播Podcast節目|#科技領航家
✨ 聚焦科技趨勢話題 科技人懂理財 科技人職場衝
IC 之音 FM97.5
首播 每周二18:30-19:00、重播 每周三 08:15-08:45
幕僚長 意思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拜登政府取消針對孔子學院的財務揭露規定?】
2月8日美國保守派媒體國家脈動(National Pulse)發布一條新聞,指出拜登政府取消了川普執政時期提出的一項行政規定,該項規定禁止孔子學院在校園內做宣傳行為。不過,後來根據另外幾家媒體Daily Caller及Newsweek的查核(https://reurl.cc/OXE67v) ,川普政府並沒有這樣的禁令,拜登取消的規定是川普政府在去年12月31日所提出的一個提案,該提案內容是要求各級學校揭露與中國孔子學院合作的內容、財務狀況(牽涉到大約500所高中以下學校及65所大專院校)。
我們觀測站成員第一時間看到這則報導幾乎都是滿臉疑惑,因為防範孔子學院是一個在美國政策圈討論最有共識、最沒有爭議的領域。把一個提案內容也不過就是要求各級學校揭露與中國學術單位的合作關係的規定給取消,實在不知道拜登政府在想什麼。
而昨天新聞一出,已經有很多國會議員們和大牌學者們在推特上討論這件事。有熟悉行政程序的人試著想要解釋,這是因為川普在卸任前的一個月內提出了許多規定、提案、命令和外交決策,所以新政府其實是忙著審閱這些資料,而在審閱完畢之前,這些規定都會先被擱置。不過,因為孔子學院在美國學政界實在是很受矚目的議題,很多人對於前面的說法並不買單,認為拜登政府至少該出來解釋清楚。
就在今天(美國週三),事情有了新的發展。根據美國之音(VOA)記者張蓉湘取得的資料(https://reurl.cc/WEq8le) ,白宮已對此新聞做出了回應。
白宮發言人表示,川普政府時期其實並沒有完成該提案的審查,該提案仍然還在「美國行政管理和預算局」(United States 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OMB)的審查階段。而在新政府上台之後,白宮幕僚長克蘭(Ron Klain)提案凍結「所有」未完成審查的提案,這是歷屆新政府上台時的慣例。這則新聞目前也已經被保守派媒體更新,如Fox News(https://reurl.cc/dVeqR8) ,所以應可確定為真。
也就是說,所有仍然處在OMB審查的提案都已經被取消了,將會由行政部門重新提案。這個作法其實跟國會一樣,所有的法案都要在一個會期內解決,如果沒有通過的話,下個會期就要重頭再來,重新提案。
其實這則新聞從2月8日出現以來,馬上就在國會議員和許多學者們推特的討論串中炎上,而白宮方面的反應則是慢半拍。都過了兩天才由一位VOA記者得到白宮方面的回應,實在太慢,而且很不足。目前為止我們可以看到拜登政府的白宮發言團隊常常都有反應不及的問題,戰力顯然還沒上軌道。
現在智庫們都在討論該怎麼樣對抗中國,加上拜登政府各級官員們都說中國是重大的挑戰,許多人的焦點就放在要怎麼樣針對中國的科技業做反制,還有貿易戰該不該、以及接下來要如何繼續進行的討論(貿易戰何去何從的討論非常熱)。
在眾多與中國相關的政策辯論中,針對孔子學院的討論應該是各界最有共識的,不管是國會議員還是候任官員們都表示,孔子學院很有問題。例如被拜登政府提名擔任駐聯合國大使的湯瑪斯—葛林斐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就因為在2019年時曾受邀到孔子學院進行演說,而在之前的參議院聽證會上被輪番質問,到底清不清楚孔子學院在美國的作為。
湯瑪斯—葛林斐德後來也在參院聽證時表示,對於自己曾在孔子學院演講「感到強烈後悔」,認為中國透過孔子學院對資源有困難的美國學校「伸出援手」的做法和她在非洲看到中國以債務陷阱作為外交手段其實很類似,並說她全力支持國會對孔子學院的嚴格管制。由此可以看出,華府大家對孔子學院的疑慮都很深,也幾乎沒有任何人提出反對要對孔子學院做更多的規範。
即便今天白宮出面澄清了,但相關議題的討論絕不會因此停息(我們樂見越來越多人討論),接下來還是要繼續關注拜登政府怎麼應對孔子學院,以及中國不當介入美國校園的問題。
📌 一般來說
美國並不會直接禁掉外國媒體和學術單位,過去美國行政部門採取最重的管制方式包括:宣告該機構為外國代表機構,要求財務揭露等等。在川普時期就宣告很多家中國媒體是「外國代理人」,而不能再隨意利用所謂的言論自由來進行宣傳,且各項活動都必須要報備給國務院。
在學術自由和新聞自由等方面美國很堅持,目前為止還沒有要為獨裁者破例的意思,而是盡可能去要求各方都必須要公開透明。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川普政府最後也沒有要求所有孔子學院都要關門,因為這是學術自由的範圍,交由學校來做決定。
✍ 補充1
2月2日的新聞(https://reurl.cc/YWdkAL) ,美國各地大學基於學術自由考量而關閉校內孔子學院,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呼籲,民主台灣應該挺身填補華語教學缺口。酈英傑接受「日經亞洲」(Nikkei Asia)訪問時說,在因應美國學生學習華語的興趣這方面,台灣能「扮演關鍵角色」,且應利用這個機會來宣傳文化和民主。他說:「向台灣教師學習華語,意味能在一個免受審查或脅迫的環境學華語。」
✍ 補充2
美國國務院去年8月將孔子學院歸類為「外國代表機構」(foreign mission)。十月份時國務卿龐培歐表示,美方將要求各級學校年底前關閉校內的孔子學院。不過最後行政部門在12月31日的提案則只是要求各級學校要揭露與孔子學院的合作關係。
根據媒體Axios的報導(https://reurl.cc/nnZl82) ,川普政府今年一月份時大力推動的幾項政策之一,就包括要求各級學校揭露與中國政府單位的財務往來關係。一份國會調查報告指出,有超過七成以上的學校,每年收到來自中國政府出資單位的贊助款項超過25萬美元,但其中有很多沒有申報。
✍ 補充3
先前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起訴了好幾個關於和中國間諜合作的學術單位,用的法條通常是外國代理人法、以及稅務相關法律,主要針對的是「拿了外國政府的錢卻沒有誠實申報」的部份。忘了的朋友可以來複習一下去年一月份震驚全美的「是在哈佛」(https://reurl.cc/pmZKkl)。
🙏🏻 我們想要說
我們這邊不是新聞台,編輯都是志工無償寫作,沒辦法24小時「即時地」寫新聞訊息,或是讓大家點播點菜,有求必應。通常更新頻率大概是兩天到三天更新一次,而且通常會把重點放在相關的一些補充或者評論上面。
如果大家有什麼想看的新聞分析,歡迎傳訊告訴我們,但我們也很推薦大家直接在推特或臉書上面追蹤其他意見領袖,或者追蹤幾位記者開設的專頁(例:平常一直關注外交政策的國會議員,或者是各大媒體的亞洲線記者、白宮線記者、華府特派員像唐家婕、倪嘉徽),上面的資訊更新會比我們快很多唷!
🧧 今天是除夕
原本想要在過年前發一篇和春節有關的,結果遇到這個拜登孔子學院的新聞,而且又寫得那麼長,讀完孔子本人都要生氣了。其實台灣的朋友們真的很有福氣,美國人想要學習孔子思想,卻只能得到像孔子學院這樣的中國外宣機構;在台灣,大家直接去孔廟就可以了(誤),而且還可以順便吃美食。像ㄅ哥黑輪啦,ㄎㄌ台包啦,一些米糕、碗粿、虱目魚等都是很棒的選擇。大家過年時幫在美國的小編們多吃一點啊🥲,大家新年快樂!
這邊也很希望多一點人小額支持贊助,觀測站的營運都是靠大家的點滴捐款,平常大家看到的文章幾乎都是成員利用自己下班私人時間貢獻的,讀者們的捐款資助將幫助觀測站持續產出更多內容。感謝各位。
✨ 觀測站推特:https://twitter.com/ustaiwanwatch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幕僚長 意思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於Youtube「訂閱」文茜的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右邊👉 「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曾歷經倍受同黨質疑的初選,這如同雲霄飛車般的競選旅程,但拜登一直是拜登;他自競選初期即強調要癒合分裂的國家,一路持續維持冷靜和紀律,與川普形成強烈對比。
CNN曾播出了兩小時的拜登專題《Fight for the White House: Joe Biden's Long Journey》,請來他的妻子Jill,妹妹Valerie,以及從他初次選參議員時就擔任他幕僚兼好友Ted Kaufman等,長期以來一直在他身邊的幕僚和友人,來告訴你,你所不知道的拜登。拜登在1972年,29歲第一次參選,對上共和黨老將博格斯(Caleb Boggs),當時博格斯支持率47%,拜登只有19%,最後拜登贏了,美國史上排名第二年輕的新科參議員。當選六個星期後,耶誕節前的一個禮拜,他的妻子上街採買過節用的耶誕樹,一輛車撞到了他們,妻子和小女兒不治,醫生還不確定兩個兒子是否能活下來。他兒子波(Beau Biden),2013年突然被診斷出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2015年去世,讓拜登第二次遭受喪子之痛。
拜登在民主黨大會上,說自己是帶領人們走出新冠疫情的人,因為他相信科學,並且了解失去親人的痛。拜登是這麼說的:如果有一個像我這樣的人來跟他們說,"我能明白你的感受",能讓人有種感覺,"如果他能挺過 我應該也可以"。CNN記者問拜登:大家都說您的同情心是來自於您經歷的這些痛苦,您這樣的個性是在夫人車禍後養成的嗎?拜登回答:我覺得是從我小時候結巴的毛病開始,因為那是世界上最羞辱人的一件事了。對一個想要去邀請女孩參加8年級舞會的人來說,因為口吃,說出"你願意和我一起起起..."然後被人恥笑,是非常羞辱人的,我也因此學會,我必須懂得反抗。
{內文}
在首次宣布參選總統的32年之後,拜登終於一圓夢想,此時,他已經77歲了。
(時為德拉瓦州參議員/拜登/1988)
今天我在此宣布,我出馬角逐美國總統
當時45歲的拜登,被視為最有力的參選人,卻被翻出在雪城大學法學院求學時,涉嫌論文抄襲遭到圍攻。然而最終是剽竊演講稿風波,使他黯然退選。
(時為德拉瓦州參議員/拜登/1988)
我做出了決定,在此宣布中止角逐總統候選人提名
轉眼過了20年。
(時為德拉瓦州參議員/拜登/2008)
(您要參選美國總統嗎?),我要參選美國總統,我要做拜登,我要成為最棒的拜登
可惜那年他遇上了歐巴馬。
(聲音來源:時為德拉瓦州參議員/拜登/2008)
這是我們第一次,有主流的非裔美國人參選,他口齒伶俐 聰明,形象清新又長得帥,我的意思是 這根本是故事書的範本嘛
這次參選總統沒多久就告終,拜登退到了第二線,拿到入場券的歐巴馬考慮邀他當副。
(前歐巴馬競選顧問/David Axelrod)
當時的歐巴馬華府經驗不足,而拜登則有著36年的參議員資歷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
當歐巴馬問我要不要當他副手時,我說 才不要 我才不要當副總統,因為我當時是這麼覺得,我是一個相當有影響力的參議員,我認為我要是當上參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能對他更有幫助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
回到家裡 我們開了家庭會議,我母親看著我說,"喬伊 讓我整理一下,他可能是史上第一個""有望當上美國總統的非裔美國人","而他問你要不要跟他一起拚一拚","親愛的 你居然回絕了嗎?"
(時為美國副總統候選人/拜登)
各位先生女士,為您介紹我的好友,以及下一任美國總統 歐巴馬
從那一天起,拜登全心全意輔佐歐巴馬,他們每週開例行會,拜登是歐巴馬在所有議題上的最佳顧問。
(前歐巴馬競選顧問/David Axelrod)
拜登說,你不要給我什麼側寫,我只要求你無論要做什麼重大決定,我都必須坐在那間辦公室裡,歐巴馬當時還開玩笑跟他說,"我需要你的建議 喬","不過麻煩濃縮到10分鐘,不要60分鐘"。
當然在長達四十多年的從政生涯中,拜登也做過一些讓他後悔的決定。在漫長的伊拉克戰事中,拜登自己的兒子波(Beau Biden),也是親上前線的美軍之一。他平安自戰場歸來,卻在另一場戰役中喪命。他是拜登的驕傲。
(拜登兒子/波拜登)
請和我一起歡迎 我的摯友,我的父親,我的英雄,下一任的美國副總統 喬拜登
波跟著國民兵到伊拉克服役。
(時為民主黨參議員/賀錦麗)
我們歡迎德拉瓦州檢察官波拜登
他還是德拉瓦州檢察官,曾考慮參選州長。
(民眾)
波!波!波!
他一直追求更高更遠的目標,這並不是因為他是波"拜登"。
(拜登兒子/波拜登)
我由衷感謝各位來這裡表達對我的支持
(前拜登副幕僚長/Shailagh Murray)
他是官二代,但毫無疑問他不靠爸也能走到這個地位,他就是天生的明日之星,對吧,他就是那種你放著他不管,也會閃耀的寶石啊
(拜登妻子/Jill Biden)
我知道他會追隨他父親的腳步,因為他熱衷政治,從小就看得出來,(你覺得他會出來選美國總統嗎),哦 一定會 一定會的
2013年,波有幸福的家庭和兩個孩子。
(前拜登副幕僚長/Shailagh Murray)
他是在和家人旅遊的時候出事的,他的旅程最後結束在醫生的辦公室,後來我們聽副總統告訴我們,波需要看特別的醫生,要去休士頓的MD Anderson看診
MD Anderson是美國首屈一指的癌症中心。
(前拜登副幕僚長/Shailagh Murray)
(你還記得拜登打給你的那通電話嗎),是的 我記得,我聽得出他聲音裡的情緒,想來是和醫生有過一段很煎熬的對話
診斷結是致命的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一種極具侵略性的腦癌,存活率幾乎是零。
(拜登妻子/Jill Biden)
那真的很難接受,真的很難,我們只能心存希望,希望他會好起來,醫生說有1%的患者存活下來,我們一直想,為什麼他不能是那1%呢?每天下班之後,我會去Walter Reed醫院,喬也會去醫院,他每天凌晨2-3點到,然後再回家 小睡幾個小時,或是在波的床邊小睡片刻,洗個澡又去上班
(前拜登副幕僚長/Shailagh Murray)
我當時和拜登說,"您能面對這一切真的是太了不起了",他回我說,"因為我以前就經歷過一次這樣的事了"
那是在1972年,耶誕節前的一個禮拜,他的妻子上街採買過節用的耶誕樹,一輛牽引車撞到了他們,妻子和小女兒不治,醫生還不確定兩個兒子是否能活下來。此時距離他選上美國史上排名第二年輕的新科參議員,晉身人生勝利組,僅短短一個半月。
(拜登妹妹/Valerie Biden)
在那之前的6個星期,我們可以說是活在世界的頂點,哥哥被視為是「屠龍者」,
我們成了民主黨新生代的希望,沒有比這更快樂的事了
從狂喜到狂悲,本以為再沒有什麼比這更殘酷了。誰知到老,又要再經歷一次喪子之痛。
(美國民主黨參議員/Christopher Coons)
我記得有次我上教堂,偷偷回頭看了他一眼,他 他拚了命的在禱告
拜登的老闆對他全力支持。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
我只有跟歐巴馬說波的情況有多糟
多年來,歐巴馬和拜登每周都會舉行午餐會,在波重病的那段期間,拜登的家事也成了他們分享的話題
(前拜登副幕僚長/Shailagh Murray)
(他們更加親近了嗎?)肯定是,當人們 你知道,當人們一同經歷人生低潮的時候
就會更親近
他們兩人親近到,當拜登說要賣掉房子籌措波的醫藥費時,歐巴馬提出了一個驚人的提議。
(時為美國副總統/拜登/2016.1.11)
我跟他說,如果波辭去職務,我就沒有了他的薪水收入,我說 我會想辦法,Jill和我會賣掉房子,會沒事的,他對我說 "不准賣房子","向我發誓你不會賣掉房子",如果我說了他可能會生氣,他說,"錢我能給你"
正當副總統忙著救他的兒子時,他的兒子一心只想救他的父親。
(長期擔任拜登幕僚兼好友/Ted Kaufman)
我堅信,到死我都這麼認為,波心裡並不怕死,他害怕的是他的死會重創他的父親,他知道他的父親會撐不下去的,(是他跟你說的嗎),是啊 是啊,說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
波要我保證,就在他走之前,他說 "老爸 我要你向我保證","你會好好的",我說 "波 我會的",他說 "老爸 看著我","看著我的眼睛","以拜登之名起誓","老爸 你說你會好好的",(你有好好的嗎),我有 到現在想起來還是有點激動,但我明白他的意思,他很擔心我會關上心門,對我努力了一生的工作 我的人生,再也不關心,他知道我關心我的家人,這點他從不曾懷疑,但他不希望我就此意志消沉
(美國總統/川普)
拜登就是社會主義的特洛伊木馬
在民主黨全代會上,拜登稱自己是帶領人們走出新冠疫情的人,因為他相信科學
並且了解失去親人的痛。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
我知道生命有時是多麼刻薄,多麼殘酷,多麼不公平
你經常能在公開場合,看到拜登安慰悲傷家屬的身影。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
如果有一個像我這樣的人來跟他們說"我能明白你的感受",能讓人有種感覺,"如果他能挺過 我應該也可以"
(CNN記者/Gloria Borger)
大家都說您的同情心,是來自於您經歷的這些痛苦,您這樣的個性是在夫人車禍後養成的嗎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
我覺得是從我小時候結巴的毛病開始,因為那是世界上最羞辱人的一件事了,對一個 想要去邀請女孩,參加8年級舞會的人來說,"你願意和我一起起起...",人生總有些爛人,會拿你的結巴取笑你,我也因此學會 我必須懂得反抗
從29歲首次選參議員。
(長期擔任拜登幕僚兼好友/Ted Kaufman)
當時我跟他說,你沒機會,(你說什麼),我說,你沒機會選上,(拜登的反應是什麼),就來幫我嘛,來幫我,再說嘛,再說嘛。到勞動節時做了一個民調,你知道民調是多少嗎?共和黨的Caleb Boggs支持率47%,拜登19%
結果是,拜登贏了。美國2020總統大選,就由從不輕言放棄的拜登,對上最出乎意料的川普。
(拜登的高級顧問/Ronald Klain)
如果拜登真的選上美國總統,他將會接手一個正承受著,自1919年以來疫情最慘重的美國,一個正經歷著自大蕭條以來經濟最差的美國。一個自1968年(金恩博士遇刺)以來,種族主義最激化的美國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2020.11.4)
每張選票都要計算到沒有人能剝奪我們手中的民主,這將不是我一個人的勝利,也不是我們民主黨的勝利,這是所有美國人民的勝利,是民主的勝利,是美國的勝利。我勝選後將不再有藍色州(民主黨州)或紅色州(共和黨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8Sx3TosZc
以下是含主持陳文茜解說 完整版【美國大選特報】2020.11.08《文茜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InL3nIMG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