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孩子有效學習從認識孩子的天生氣質開始
上星期受邀來到 #育光親子教育 跟在座上百位漂亮又美麗的老師們分享 #帶領孩子有效學習從認識孩子的天生氣質開始。
什麼是「氣質」,氣質指的是一個人獨特的行為、動機和反應方式,每位孩子都有專屬於自己的氣質,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若我們可以了解孩子的氣質表現,就能輕易的預測孩子的心理行為,也可以更有效率的提升親子關係。
依據「氣質理論」可將氣質區分為九個向度:活動量、規律性、趨避性、適應度、反應強度、情緒本質、堅持度、注意力及反應閾。
✅活動量
活動量指的是孩子身體活動量的多寡,在日常活動裡是否動個不停,可以區分為:
❗️活動量高的孩子,很忙碌,動來動去,精力旺盛的樣子。
❗️活動量低的孩子,看起來較為文靜,乖乖的模樣。
🤔我的處理原則:
活動量大的孩子「滿足活動量的同時,建立我們要的秩序感。」
活動量低的孩子「給予指派性的任務,先動起來再說。」
✅規律性
規律性指的是孩子日常生活的作息方式與時間是否具有穩定規律性,可以區分為:
❗️規律性高的孩子,作息固定,不易受到環境影響而改變。
❗️規律性低的孩子,作息較容易受到影響而混亂,讓人較無法預期作息時間。
🤔我的處理原則:
規律性高的孩子「部分改變,增加孩子的彈性。」
規律性低的孩子「一次一件事,明確告知現在要做什麼。」
✅趨避性
趨避性指的是孩子在面對陌生或是新奇的人事物的時候,會感到好奇想接近或者出現退縮、拒絕的表現,可以區分為:
❗️趨避性高的孩子,不容易接受新的人事物,對陌生人容易產生排斥或抗拒。
❗️趨避性低的孩子,容易接受新的人事物,很快就能與陌生人打成一片。
🤔我的處理原則:
趨避性高的孩子「先在一旁玩給孩子看,再製造機會讓孩子加入。」
趨避性低的孩子「先讓孩子把自己的事做好再說。」
✅適應度
適應度指的是孩子在面對生活變動時,調整自己因應環境的技巧,可以區分為:
❗️適應度高的孩子,容易接受及適應新的環境。
❗️適應度低的孩子,較難接受及適應新環境。
🤔我的處理原則:
適應度高的孩子「善用孩子的能力,從小幫手開始當起。」
適應度低的孩子「不著急!先建立關係,再慢慢處理。」
✅反應強度
反應強度指的是孩子在在表達自身情緒時的強度,可以區分為:
❗️反應強度高的孩子,反應強烈,容易激動。
❗️反應強度低的孩子,較為溫和,常猜不透想法、或是難以察覺情緒感受。
🤔我的處理原則:
反應強度高的孩子「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被牽著走。」
反應強度低的孩子「製造情境,增加孩子的反應度。」
✅情緒本質
情緒本質指的是孩子對於在生活經驗較傾向的是愉悅的正向情緒,或是不愉快的負向情緒,可以區分為:
❗️正向的孩子,正面情緒多,想法較正向、樂觀。
❗️負向的孩子,負面情緒多,想法較為悲觀。
🤔我的處理原則:
正向的孩子「多讓孩子有表現機會,藉此影響其他人。」
負向的孩子「增加模仿的對象,從中學習正向思考。」
✅堅持度
堅持度指的是孩子在從事活動時,不會因為挫折、困難、或干擾而中斷的程度。
❗️堅持度高的孩子:遇困難、阻礙時,不易放棄。
❗️堅持度低的孩子:遇挫折時,容易放棄、無法持續、較無主見。
🤔我的處理原則:
遇到堅持度高的孩子「我會軟中帶硬下,慢慢侵蝕他的想法與行為。」
遇到堅持度低的孩子「我會硬中帶軟下,鼓勵他就是要這麼做。」
✅注意力分散度
注意力分散度指的是孩子是否容易被周圍環境刺激所干擾而分心,可以區分為:
❗️易轉移的孩子,容易受環境刺激影響分心。
❗️集中度高的孩子,不容易受到影響而轉移注意力。
🤔我的處理原則:
容易分心的孩子「先讓孩子記得當下要做的事再說。」
注意力過度集中的孩子「故意干擾孩子,讓孩子注意到我。」
✅反應閾
反應閾指的是可以引發孩子做出反應的刺激強度,可以區分為:
❗️反應閾高的孩子,對環境較為鈍感,別人已經在生氣也不自知。
❗️反應閾低的孩子,對環境較為敏感,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也容易誇大別人給予的感受。
🤔我的處理原則:
鈍感的孩子「故意製造衝突,提升孩子的敏銳度。」
敏感的孩子「融入孩子的遊戲裡,再慢慢幫孩子減敏感。」
各項氣質的向度沒有所謂的好或壞,但是卻可能會影響個體在環境中如何學習,以及未來的適應表現,若我們能了解孩子的氣質,就能隨時因應孩子的狀態進行課程的調整,也就能更輕易的帶領孩子有效學習。
#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