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的童話故事》—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之二
她成長於童話般的森林小鎮。
那裡距離柏林開車約一個半小時,有著湖、運河、古老建築、綿延翠綠的森林與遼闊無邊的天空。
所有童話故事必備的佈景,都在她的故鄉。人們以為成長於德東地區的人,必然是孤寂拘謹或者不安的;但梅克爾回憶她的森林莊園成長史,「沒有陰影」。
柏林圍牆於一九六一年八月十三日築起,當時梅克爾才七歲;但梅克爾並未感覺自己的世界被分割。
她總是坐在學校廁所的馬桶上,偷聽收音機報導西德內閣誰當選誰上台的消息;在森林莊的家中,她們一家收看西德的一切,自小梅克爾即對西德歷任總理的名字倒背如流。童話故事的故鄉,使這個女孩習慣「慢慢且安靜的生活」,並「與生命和平相處」。
梅克爾成為「主導歐洲」的女人之後,人們急著尋求她「領導魅力」的答案。
自二〇〇五年出任總理至今,她度過了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當經濟崩潰沖倒世界多數執政黨時,梅克爾在上屆選舉時仍繼續高票連任,毫無對手。她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她看起來如此猶豫,如此盤算,一旦出手卻堅定立場,不因外界聲浪而動怒或動搖;她的人物圖像一向讓外界抓不住,說不準。
梅克爾和所有廿世紀我們熟悉的政治巨人如此不同,話語平淡,不以「勇者」自居,卻往往創造驚奇.... 她的政治有另一種想像,一種淡淡的香味,至今成謎。
她太不像傳統政治人物。
有的時候,我很想把丘吉爾從天上抓下來和梅克爾對話; 前者充滿熱情、勇氣、文采、智慧、滔滔不絕。丘吉爾留下了太多名言,而執政至今已經十六年的梅克爾,人們幾乎無法從她長達十六年的公開談話中摘錄一句,啟蒙人生。
二〇一四年,梅克爾代表歐洲巨人的角色在中國清華大學演講,學子們對她充滿期盼。一個德東出身的人物、物理學家,女性;跨越了層層圍牆,統治著世界文明的搖籃: 「歐洲」。 尤其那些穿著體面的歐洲貴族們,例如薩科奇、卡麥隆,無論衣著品味多麼「優雅」,在梅克爾媽媽有點肥胖臃腫的身軀前,都像一群毛毛躁躁的「足球男孩」。
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忍不住崇拜,等待著,等著她開口。結果除了德語發音的隔閡之外,她全無抑揚頓挫的口音,平淡的內容, 「可持續發展」「二〇一五議程」.... 提了二十多回,最終學子在梅媽媽平靜的演說中,一一沈入「搖籃曲」,一場「不可持續的昏迷」,半數學生半數時間睡著了。
或許在一個快速且庸俗的媒體年代,這樣的政治人物,才能生存。
你找不到一個標題,可以斷章取義她的話語。
她極少表態,語焉不詳;商業又醜陋的現代媒體文化,在她身上真榨不出太多好處。
於是研究梅克爾的書籍撰寫她的內容總是有若墜入迷宮,除了「猶豫、搖擺、小碎步」等形容詞之外,人們大概只能以討論她和普丁見面時「不喜歡他的狗」來吸引讀者的眼球。
翻閲梅克爾的成長過程,我注意到這個女孩自小「正向」的特質。即使在東德禁錮的年代,她也不覺得自己少了什麼。
是的,世界有一道圍牆擋住了前往柏林、巴黎、西方的路;但世界這麼大,另外半個地球已足夠一個森林莊長大的女孩探險。
當蘇聯控制德東,甚至派軍駐防她的故鄉時,梅克爾在這個蘇聯境外最大基地感受的不是「母親的心臟被入侵者插了一根刀柄」,她利用機會與穿著制服的駐防士兵練習俄語;而且感覺頗有「異國情調」。
梅克爾的俄語無懈可擊,這不只使她當上總理和普丁談話流暢無比(包括表達不喜歡普丁的狗),也使梅克爾獲得了「俄文最佳學生」的獎賞;小小年紀她被送到東德各地旅行,尤其「前進莫斯科」。
在莫斯科,她買了第一張披頭四的唱片;十年級左右,和朋友背著背包於中歐四處火車旅行。
才十五歲,她已去過布拉格、布達佩斯、保加利亞、以及黑海之濱巴圖米(Batumi)的海水浴場。即使對西方有所渴望,小梅克爾告訴自己:「倫敦大概和布達佩斯很相似吧!」
對於東德的威權控制,高中快畢業的梅克爾,有了第一次田園態度外的「放肆」,她找了一堆同學共同演一齣戲: 「莫三比克自由運動」,內容反抗外來葡萄牙佔領者(諷蘇聯),而且故意以「英文」高唱國際歌,接著朗誦詩句:人應該追求自己,「否則只是一條坐在圍牆(柏林圍牆)上的哈巴狗。」
她有技巧地「打著紅旗反紅旗」,但態度搞笑。這是小梅克爾政治上第一次的「表態」,方法:在政治敏感邊緣擦槍,但方式幽默。
她佯裝可愛,最終完成安全的叛逆任務。
閱讀梅克爾的一生仍然是有趣的,總可以在平凡中找到一點跳躍的煙火;好像在一望無盡的森林田園中,突然遇見了一匹色彩鮮豔的馬車。
例如她的本名叫Angela Kasner ;如今舉世聞名的Angela Merkel,梅克爾(Merkel)姓氏來自於她的第一次婚姻,丈夫烏里西·梅克爾(Ulieh Merkel)。
她很愛這個男人嗎?以致於第二次婚姻不改姓、一輩子也以「梅克爾」之名附身、名滿天下嗎?
事實答案是她第一次結婚時年僅廿三歲,烏里西是一位物理學家,倆人認識三年後結婚;結婚的理由非常務實,按照當地規定只有結婚才能分配住房。這一段婚姻四年後破裂,倆人形同陌路,Angela回憶她「幾乎在一夜之間,從倆人東柏林共有的房子搬出去」,留下震驚的烏里西。
這個看似「平穩」的女子,在處理個人婚姻事件時,可沒有許多人描述的「猶豫、搖擺、小碎步」。
她直接,她了當。而她離婚了卻不改姓,因為:許多資料需要重填,麻煩。
梅克爾這輩子最大的恩人是她的政治恩師柯爾,柯爾總理把她帶到了政治大位;但當柯爾後來陷入政治獻金醜聞時,向來「聽話」「安靜」「穩重」「小女孩」的梅克爾,居然向他發出了公開決裂信;並且以秘書長的身份從此一躍接任柯爾,當上基民黨黨主席。
這正是「梅氏」童話故事的特徵。
她看起來那麼乖巧,與俄羅斯士兵聊天,愉悅地學習俄語,遊歷莫斯科。但必要時,她會「咬人」。
她和東德許多開放的人有不同也相同,渴望西方價值,但很務實地多數時刻妥協於既有框架。
柏林圍牆倒塌前, 梅克爾惟一對西方的憧憬是:六十歲以後,盼到西方一遊;僅此而已。
但她的一生平凡中始終藏著特例,如一隻隱居於森林中的豹子,必要時跳起來捕捉獵物;平日則安於餵養,表現不強求,不掠奪。
而這正是她成功的方式。
這「平凡的例外」 ,使她的政治對手總是低估了她。
梅克爾把政治及人生看成如物理學般線性的過程,她常形容自己喜歡妥協勝於衝突,所以多數時刻沒有鮮明的個人色彩。
但總有例外,而且每次都是例外讓她得分。
例如處理敘利亞難民事件。
在此之前梅克爾的形象是不近人情的冷酷撙節女王;但當歐洲難民湧入時,她改變了過去德國二十世紀「屠殺者」的形象。德國正在崛起,過去的包袱從此卸下,她使用各種手段結盟,阻止德國種族主義另類選擇黨崛起,公開斥責他們無恥:然後,她留下一個新名片給廿一世紀的歐洲領導國:德國。
從此德國的代名詞是人道主義大國,在敘利亞危機時,德國共接納並安置了120萬難民。
這並非天真。
她深入思考德國國內穆斯林人口已佔4%,早有激進份子;於是她「例外」地放手一搏,決定開放近一百萬二十難民進入德國(佔約德國人口1%),他們可以合法接受教育,可以合法工作。
從此「梅克爾」及「德國」是人道主義的象徵,穆斯林的朋友,柏林總理辦公室中的梅克爾才是真正的現代「自由女神」。
她以物理線性的概念理解某些移民衝突仍會持續,但長期德國需要一個新的符號,一個溫暖的標籤;捨別一次大戰、二次大戰中侵略國的永久印記。
她更明白穆斯林激進主義形成的歷史背景,梅克爾相信遏阻激進極端主義的方法不是佔領、戰爭、或是空襲;而是在最關鍵時刻,對穆斯林表現出愛、同情與包容。
在國內,她聯合反對派,面對如此的困境。選後她慷慨地捐棄恩怨,與社會民主黨組成大聯合政府。
當她決定放手一搏,她看的是長遠的歷史。未來的德國,過去的德國。
地方選舉一輸,她先辭去黨主席,再表態不再尋求連任,化解當下排山倒百的壓力。
當她再次站到平凡的對面,「例外」那一邊.... 責罵她的聲音慢慢小了。
六年之後,難民不是危機,他們融入德國社會,提供人口紅利,補足工廠、服務業、基層勞動力不足。
她不戀棧權位,16年的總理生涯,她知道何時該總結?用什麼方法總結!
因此當2015年敍利亞難民危機導致德國民意分裂時,她不擔心政治後座力,她知道一旦勇於捨去權力,她會有足夠的線型時間與空間,證明接納廣大敘利亞等地難民,對德國是一件好事 。
六年過去了,梅克爾把歐洲及西方已疲倦但應接不暇的反恐、反穆斯林,改成正向的童話故事;最終不只讓德國在國際形象中得到「了不起」的掌聲,並為德國高齡社會注入新勞動力,尤其與穆斯林關係達到一種可能的和解平衡。
而大西洋另一端,美國正在棄守阿富汗。
於是,那隻看似平凡保守,卻偶爾例外勇敢、精明的豹子,田園中,再次躍起。
如今所有她曾創造的故事,已近尾聲⋯⋯留下六年前反對她、逼她下台的人開始恐懼:沒有梅克爾的德國,會是什麼?
梅克爾教了我一件事:或許成功的民主政治就該多一點點無聊。因為那代表細膩、耐心、妥協、寛容與堅持併存:沒有也不該有簡簡單單的吶喊口號。
「席惟倫本名」的推薦目錄:
- 關於席惟倫本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席惟倫本名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席惟倫本名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席惟倫本名 在 [整理] 全明星運動會第二季名單- 看板TW_Entertain 的評價
- 關於席惟倫本名 在 席惟倫廣告的八卦,YOUTUBE、PTT和Yahoo名人娛樂都在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席惟倫本名 在 席惟倫廣告的八卦,YOUTUBE、PTT和Yahoo名人娛樂都在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席惟倫本名 在 琳誼01 cover [ 茄子蛋愛情你比我想的閣較偉大]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席惟倫本名 在 周興哲周予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席惟倫本名 在 周興哲周予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席惟倫本名 在 [新聞] 《全明星運動會》桃花旺席惟倫深夜公園 - PTT 熱門文章 ... 的評價
席惟倫本名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生活的實質就是詢問死亡。等到我的那個時刻到來時,我將會怎麼對待;我還悟到,這死,不,這一對自己的詢問,實際上是在無限與永恒的視角之下的交談。這死亡問題的解決,是在美麗之中和在關於美的思考的開始,因為品嘗自己那以過早地離開人世而告終的一生的道路之荒唐性,這種對自己毀滅的享受與體驗,使人飽含着苦澀和充滿着美。」
2月3日是捷克作家赫拉巴爾的死忌。1997年當天,他在醫院505號房的病床上望窗外的藍天,見鴿子在陽台上咕咕鳴。他拿吃剩的麵包伸手去餵,結果就墮樓身亡。他的主診醫生是他的讀者,他說:「無疑是自殺,因為他在好幾本小說都寫過他要在醫院五樓跳下去,然後葬在旁邊的墳墓裡。」
赫拉巴爾充滿幽默感,他的文字溫暖所有受壓逼的捷克人。他連在遺囑也要為世人留下一個玩笑:「麻煩我的棺材要橡木製的,上面請刻上『Pivovar Polná』。」意思是「波拿啤酒廠」——無酒不歡的他死後要化身成一個橡木啤酒桶。他說,閱讀就像品酒,那作家當然是酒桶了。
「我讀書的時候,實際上不是讀而是把美麗的詞句含在嘴裏,嘬糖果似地嘬着,品烈酒似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呷着,直到那詞句像酒精一樣溶解在我的身體裏,不僅滲透我的大腦和心靈,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騰,衝擊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每一個月,我平均用壓力機處理兩噸重的書籍,爲了找到足夠的力量來從事這項神聖的勞動,三十五年中我喝下的啤酒就足以灌滿一個五十米長的遊泳池,養一大片聖誕鯉魚的養魚槽也綽綽有餘了。」
赫拉巴爾筆下的主角們都是社會底層的人,他在鋼鐵廠和廢物回收場打滾,相信真理並不壟斷在老學究和哲者身上,而就在垃圾堆上生活的人當中。他發明了一個詞,叫做Pábitelé,意思像我們中文的仗義每多屠狗輩。一個包工對社會的體察比那些社會學家強多了。我尤其喜歡這一段,廢紙堆中見文藝:
「我有時連星期六也得賠上、把永遠堆積如山的廢紙送進機器打包。上月,有人送來了六百公斤繪畫大師的複製品,扔進地下室,六百公斤浸透了水的倫勃朗、哈爾斯、莫奈、克里木特、塞尚,以及歐洲其他繪畫巨匠的作品,我於是在每個包的四周裹上一幅名畫的複製品。到了傍晚,當這些包整齊地堆放在升降梯旁邊等待運走時,它們身上裹着的美麗畫幅使我怎麽也看不夠,瞧,這張《夜巡》,這幅薩斯基亞像,這幅《草地上的早餐》,這張《缢死者之家》,這張《格爾尼卡》。另外,在這個世界上惟有我知道每一包的中心還藏着一本名著,這個包裏是翻開的《浮士德》,那包裏是《唐.卡洛斯》,這兒裹在臭烘烘的紙張中、封皮染有血污的是《許佩里翁》,那兒,裝在舊水泥袋裏的是《查拉圖士特拉如是說》。因而,在這個世界上惟有我知道,哪個包裹躺着——猶如躺在墳墓裏——歌德、席勒,哪個包裹躺着荷爾德林,哪個包裹是尼采。從某種意義上說,我既是藝術家又是觀衆,為此我每天都搞得疲憊不堪,身上擦破了皮,劃了口子,累得要休克。」
幽默,源自怪誕和荒唐。當赫拉巴爾把母親的骨灰送到舅舅那裡,舅舅眉頭一皺:「我的姊姊絕對不止那麼輕!」然後,他竟然為骨灰過秤,計算好他們少給了五十公克。這到底是現實還是作家的幻想?但真正的作家,畢其一生都在努力抺去這條界線,他們的努力不是務求把假的東西寫得逼真,這是二流作家才介意的;模糊那條界線,是為了擺脫小說的仿真傾向,小說的革命性就在它反仿真的意圖裡。
赫拉巴爾在壓紙機前見到數以千計的虻蠅無知地闖入死亡,看見了眾生。一個護林員為了懲罰一隻偷雞的貂鼠,把一根釘子打在牠頭上,要他折磨至死,一年後,到他的兒子在操作機器時被一道電流打到腦上當場弊命。另一個故事,獵人把一根木刺扎在刺猬的肚子裡,「在那些刺猬之後現在輪到他了,躺了三個月,緩慢地死去,身體蜷成一個球,肚子裏長着腫瘤,心裏充滿了恐懼,直至咽氣」。這是真人真事嗎?不了解小說的人總是會問這種傻問題,真你才肯入耳,假就不聽嗎?世事的慄怖,偏偏在真假的彼岸,在你喊「真的假的」的錯愕瞬間,再荒唐的事都會在現實發生。
赫拉巴爾之死,把小說的荒唐帶來人間。他在《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說:「生活的實質就是詢問死亡。等到我的那個時刻到來時,我將會怎麼對待;我還悟到,這死,不,這一對自己的詢問,實際上是在無限與永恒的視角之下的交談。這死亡問題的解決,是在美麗之中和在關於美的思考的開始,因為品嘗自己那以過早地離開人世而告終的一生的道路之荒唐性,這種對自己毀滅的享受與體驗,使人飽含着苦澀和充滿着美。」一般人很少詢問,都像一隻盲頭烏蠅順着本能衝向腐肉香氣而被壓機輾碎,但藉着小說的體察,我們變回人樣,在有問無答中,在生命的無解中,找到了苦慰樂藉,令到你去到在火葬場被打包的那天,還能自信地說,我的重量不止如此。在你畢生睇過的眾多廢紙中,發現原來曾藏着一本名著,而當中的妙韻,只有打包工赫拉巴爾才知道——名畫複本裹內的Pábitelé全是人類的傑作。
作者
===========
最新小說《捉姦》已於序言書室和三聯商務書店有售。首作《地球另一端》可inbox網購。
席惟倫本名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月3日是捷克作家赫拉巴爾的死忌。1997年當天,他在醫院505號房的病床上望窗外的藍天,見鴿子在陽台上咕咕鳴。他拿吃剩的麵包伸手去餵,結果就墮樓身亡。他的主診醫生是他的讀者,他說:「無疑是自殺,因為他在好幾本小說都寫過他要在醫院五樓跳下去,然後葬在旁邊的墳墓裡。」
赫拉巴爾充滿幽默感,他的文字溫暖所有受壓逼的捷克人。他連在遺囑也要為世人留下一個玩笑:「麻煩我的棺材要橡木製的,上面請刻上『Pivovar Polná』。」意思是「波拿啤酒廠」——無酒不歡的他死後要化身成一個橡木啤酒桶。他說,閱讀就像品酒,那作家當然是酒桶了。
「我讀書的時候,實際上不是讀而是把美麗的詞句含在嘴裏,嘬糖果似地嘬着,品烈酒似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呷着,直到那詞句像酒精一樣溶解在我的身體裏,不僅滲透我的大腦和心靈,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騰,衝擊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每一個月,我平均用壓力機處理兩噸重的書籍,爲了找到足夠的力量來從事這項神聖的勞動,三十五年中我喝下的啤酒就足以灌滿一個五十米長的遊泳池,養一大片聖誕鯉魚的養魚槽也綽綽有餘了。」
赫拉巴爾筆下的主角們都是社會底層的人,他在鋼鐵廠和廢物回收場打滾,相信真理並不壟斷在老學究和哲者身上,而就在垃圾堆上生活的人當中。他發明了一個詞,叫做Pábitelé,意思像我們中文的仗義每多屠狗輩。一個包工對社會的體察比那些社會學家強多了。我尤其喜歡這一段,廢紙堆中見文藝:
「我有時連星期六也得賠上、把永遠堆積如山的廢紙送進機器打包。上月,有人送來了六百公斤繪畫大師的複製品,扔進地下室,六百公斤浸透了水的倫勃朗、哈爾斯、莫奈、克里木特、塞尚,以及歐洲其他繪畫巨匠的作品,我於是在每個包的四周裹上一幅名畫的複製品。到了傍晚,當這些包整齊地堆放在升降梯旁邊等待運走時,它們身上裹着的美麗畫幅使我怎麽也看不夠,瞧,這張《夜巡》,這幅薩斯基亞像,這幅《草地上的早餐》,這張《缢死者之家》,這張《格爾尼卡》。另外,在這個世界上惟有我知道每一包的中心還藏着一本名著,這個包裏是翻開的《浮士德》,那包裏是《唐.卡洛斯》,這兒裹在臭烘烘的紙張中、封皮染有血污的是《許佩里翁》,那兒,裝在舊水泥袋裏的是《查拉圖士特拉如是說》。因而,在這個世界上惟有我知道,哪個包裹躺着——猶如躺在墳墓裏——歌德、席勒,哪個包裹躺着荷爾德林,哪個包裹是尼采。從某種意義上說,我既是藝術家又是觀衆,為此我每天都搞得疲憊不堪,身上擦破了皮,劃了口子,累得要休克。」
幽默,源自怪誕和荒唐。當赫拉巴爾把母親的骨灰送到舅舅那裡,舅舅眉頭一皺:「我的姊姊絕對不止那麼輕!」然後,他竟然為骨灰過秤,計算好他們少給了五十公克。這到底是現實還是作家的幻想?但真正的作家,畢其一生都在努力抺去這條界線,他們的努力不是務求把假的東西寫得逼真,這是二流作家才介意的;模糊那條界線,是為了擺脫小說的仿真傾向,小說的革命性就在它反仿真的意圖裡。
赫拉巴爾在壓紙機前見到數以千計的虻蠅無知地闖入死亡,看見了眾生。一個護林員為了懲罰一隻偷雞的貂鼠,把一根釘子打在牠頭上,要他折磨至死,一年後,到他的兒子在操作機器時被一道電流打到腦上當場弊命。另一個故事,獵人把一根木刺扎在刺猬的肚子裡,「在那些刺猬之後現在輪到他了,躺了三個月,緩慢地死去,身體蜷成一個球,肚子裏長着腫瘤,心裏充滿了恐懼,直至咽氣」。這是真人真事嗎?不了解小說的人總是會問這種傻問題,真你才肯入耳,假就不聽嗎?世事的慄怖,偏偏在真假的彼岸,在你喊「真的假的」的錯愕瞬間,再荒唐的事都會在現實發生。
赫拉巴爾之死,把小說的荒唐帶來人間。他在《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說:「生活的實質就是詢問死亡。等到我的那個時刻到來時,我將會怎麼對待;我還悟到,這死,不,這一對自己的詢問,實際上是在無限與永恒的視角之下的交談。這死亡問題的解決,是在美麗之中和在關於美的思考的開始,因為品嘗自己那以過早地離開人世而告終的一生的道路之荒唐性,這種對自己毀滅的享受與體驗,使人飽含着苦澀和充滿着美。」一般人很少詢問,都像一隻盲頭烏蠅順着本能衝向腐肉香氣而被壓機輾碎,但藉着小說的體察,我們變回人樣,在有問無答中,在生命的無解中,找到了苦慰樂藉,令到你去到在火葬場被打包的那天,還能自信地說,我的重量不止如此。在你畢生睇過的眾多廢紙中,發現原來曾藏着一本名著,而當中的妙韻,只有打包工赫拉巴爾才知道——名畫複本裹內的Pábitelé全是人類的傑作。
作者
===========
最新小說《捉姦》已於序言書室和三聯商務書店有售。首作《地球另一端》可inbox網購。
席惟倫本名 在 琳誼01 cover [ 茄子蛋愛情你比我想的閣較偉大]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琳誼Ring + 席惟倫Riko [ 蕭煌奇茄子蛋寫一條歌寫你我爾爾] Summer Special 2021. 琳誼Ring. 琳誼Ring. •. 292K views 8 months ago ... ... <看更多>
席惟倫本名 在 周興哲周予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時間長度: 2:17發布時間: 2018年6月13日周興哲本名完整相關資訊| 說愛你-2021年6 ... 目前是),周興哲的哥哥周予天與同樣是紅隊的隊員席惟倫深夜約會,周予天經紀 . ... <看更多>
席惟倫本名 在 [整理] 全明星運動會第二季名單- 看板TW_Entertain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幫忙大家整理了一下名單
附上比較指標性的年紀和身高(身高僅供參考)
如果有錯的再麻煩大家跟我說,謝謝~
王家梁 1987年9月11日(33歲),182公分
小春 1986年12月19日(34歲),176公分
曹佑寧 1994年4月24日(26歲),180公分
廖允杰 1986年9月25日(34歲),176公分
彭小刀 1978年3月31日(42歲),174公分
何孟遠 1989年11月12日(31歲),179公分
周予天 1993年10月1日(27歲),186公分
林敬倫 1990年9月7日(30歲),180公分
范逸臣 1978年11月3日(42歲),171公分
鼓鼓 1984年4月28日(36歲),173公分
潘君侖 1994年5月2日(26歲),180公分
顏佑庭 1994年12月30日(26歲),170公分
趙逸嵐 1987年8月11日(33歲),175公分
吳心緹 1992年9月24日(28歲),163公分
李佳薇 1988年6月1日(32歲),160公分
房思瑜 1984年3月31日(36歲),165公分
采子 1998年7月27日(22歲),165公分
洗菜 1989年1月18日(31歲),166公分
席惟倫 1994年3月16日(26歲),163公分
晏柔中 1989年4月18日(31歲),163公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7.96.7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W_Entertain/M.1612183959.A.82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