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ilitary.idv.tw/
※ 2014.11.11 歷史─第一次大戰結束 96 週年 ※
第一次世界大戰:波蘭代價昂貴的再次建國機會
1914 年時,「波蘭」這個國家在事實上並不存在。當塞爾維亞發生王儲剌殺案時,波蘭人覺得這是他們可以重新再次爭取國家主權的機會:當時的波蘭人,對建國的渴望,超過對於戰爭的恐懼。
== 波蘭歷史簡述 ==
波蘭這個國家的歷史,一般都從大公梅耶茨可一世(Mieszko I)算起,大約在十世紀,公元 966、967 年間,這位大公讓這個波蘭成為一個基督國家。
13 至 16 世紀,是一連串文化和政治上的血洗衝突。接著週邊國家帝國的崛起──像是普魯士、俄羅斯──更是讓波蘭的處境岌岌可危,甚至成為任列強瓜分的一塊砧上肉。
約在 1601 到 1660 年之間,波蘭和瑞典王國陸陸續續展開多場戰爭。戰爭的起因在於王室的遺產歸屬、以及波羅的海領域的權力劃分。波蘭的敗戰,失去了大半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土地和人口。但是即便在與鄂圖曼帝國的零星衝突發生之下,直到 1699 年,波蘭多多少少都還可以維持自身的獨立和主權。
在波蘭和瑞典之間的戰爭中,波蘭的戰敗意味著瑞典取得波羅的海的霸權,這引起週邊國家的忌憚。俄羅斯和瑞典於是自 1700 年起展開了大北方戰爭(Große Nordische Krieg,1700-1721)。俄羅斯希望趁此機會不僅取得波羅的海的控制權、也擴張自己的影響力。沙皇彼德一世利用這個機會,增加俄羅斯對當時積弱已久的波蘭的影響力。
在波蘭的斯坦尼斯瓦夫二世(Stanisławs II. August Poniatowski)成為國王後,意識到改革對波蘭的迫切性,於是進行一連串的制度改革,這引起了反抗──反抗勢力背後的支持者是俄羅斯和普魯士。這個反抗所引起的內戰,導致了 1772 年俄、魯、奧的「第一次瓜分波蘭」(1. Teilung Polens)。
在這個事件之後,波蘭國內對於改革的呼聲變得更迫切。1775 年波蘭成立了永久性的參議會(Immerwährenden Rat)和國家教育委員會(Nationale Erziehungskommission)──這是兩個行政和教育機構。而 1791 年 5 月 3 日波蘭的四年國會(Vierjähriger Sejm,1788─92)更通過了歐洲的第一部成文憲法,將原本國王的權力轉讓給貴族、或是地方;這意味著貴族必須和其他人分享他們的權力。
貴族們當然不滿這樣的結果,於是尋求俄羅斯凱薩琳女皇二世的支持。俄羅斯於是提供武器,要求改革派撤回五月憲法。這個衝突,最後導致了 1793 年俄羅斯和普羅斯的「第二次瓜分波蘭」。
兩年後,俄羅斯、普普士和奧利地進行了「第三次瓜分波蘭」,不留情地將波蘭剩餘的土地囊括至自己的領域中。1795 年,波蘭消失在歐洲的地圖上…
== 1914年時的波蘭 ==
20 世紀初的時候,「波蘭」已經在歐洲地圖消失一百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開始,被有民族、但是沒有國家(Nation ohne Staat)的波蘭人視為一次機會。歷史學者歐佳.雅須涅克(Olga Jasionek)指出:波蘭人一直相信,有一日終將取回自己的獨立權;雖然意味著將和各強國勢力展開抗爭,但這只有更強化波蘭人的信心。
發生在塞拉耶佛的王儲剌殺事件,振奮了在克拉科夫(Krakau)的人心,相較於其他「不知不覺滑進戰爭(指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歐洲列強們,波蘭人很早就意識到戰爭的不可避免,而且會是一場造成重大傷亡的戰爭。但是波蘭人對獨立、建國的追求,大過對於戰爭的恐懼。
1914 年夏季,波蘭人意識到這是他們重起的機會,雖然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主因不是出於波蘭,但在重建自己國家的希望和熱情之下,其他都是次要。不論是在軍事上、或是政治層面,波蘭人都積極對抗俄羅斯、奧地利和普魯士。
== 戰後 ==
這場戰爭所造成的破壞,遠遠超過許多人的預期,百分之八十、九十的波蘭境內受到嚴重損害。1918 年戰爭結束時,在當時的加利西亞(Galizien,現今的烏克蘭和波蘭),有 70 萬人無家可歸。今日的波蘭,就是在這樣艱困的處境中,重新站起。
一次世界大戰,對於波蘭人的記憶是:國家重建。96 年前的今日──1918 年 11 月 11 日──歐洲地圖上消失了 123 年的波蘭,在美國、英國、法國的支持下,再次建國。
http://www.bpb.de/…/europa/polen/40652/von-den-anfaengen-bi…
http://www.planet-wissen.de/laender_le…/…/geschichte_polens/
http://www.tagesschau.de/…/weltkrieg1-polen-100~_origin-b74…
圖:一次世界戰前的歐洲勢力分佈。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