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唬爆米花教室:兩亞戰爭二】
影片是亞美尼亞用偵查無人機擔任導引,使用WM-120火箭炮襲擊亞塞拜然增援梯隊。
◎不要以為「火箭」就一定不精準。
解放軍的長程火箭其實就是中短程戰術導彈。而影片中的高潮,對亞塞拜然步兵的轟炸,就是典型的外銷版8管火箭砲左右各4管兩階段齊射。
#解放軍這種現役中短程戰術導彈車有快200輛。如果是150公里版,那一車就是16管。220公里版,那一車就是8管。280公里版是一車兩管。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全面戰爭仍持續中。
#亞美尼亞就是傳說中普羅米修斯受罪之處
#亞塞拜然又稱小波斯是第二個伊斯蘭什葉派國家
不過福編今天依然不是來講上古史與宗教恩怨情仇的,而是來說明現代戰爭態樣和更新資訊。
亞塞拜然雖然和伊朗同族同宗(亞塞拜然和波斯人文化極近,伊朗又有兩成人口是亞塞拜然人,兩國都是什葉派),但#亞塞拜然最先進的武器來源卻是伊朗仇敵以色列。
#事實上亞塞拜然和以色列關係友好貿易密切
另外,亞塞拜然雖然是什葉派國家,卻和土耳其有共同目標:摧殘壓制亞美尼亞。
所以亞塞拜然目前有土耳其(金主、志願軍、後勤來源)、伊朗(立場支持)、以色列(可賒帳的軍火來源)的大力支持。
而亞美尼亞則有俄羅斯支持,以及另外兩個大盟友:法國和希臘。
#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主導救援被屠殺的土境亞美尼亞人
法國國會171名議員正要求法國干預兩亞戰爭,正面援助亞美尼亞。
#希臘和土耳其有小亞細亞世仇
希臘雖然經濟困窘,但希臘公開開放志願者前往亞美尼亞助陣。
#俄羅斯受限兩面戰場無力大力支持
也許讀者會覺得奇怪,亞塞拜然為何敢主動進攻與俄羅斯有共同防禦協定的亞美尼亞?
說穿了,就是土耳其和亞塞拜然吃定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與敘利亞靡餉無算,既要撐起新俄羅斯(烏東政府)與敘利亞政府的戰事,又要濟助敘利亞政府與新俄羅斯治下飢民。
加上疫情使油價下跌,今年前2季中央政府赤字就已到1.69兆盧布。
中國大陸民間略微同情亞美尼亞,而且中共本就有固定提供亞美尼亞小額軍援,但因官方嚴守中立(亞塞拜然政府也是支持鎮壓整肅宗教極端分子的世俗派)故不介入。
但交戰雙方都使用陸製長程軍火攻擊對方。
====================
兩亞戰爭體現21世紀戰爭的樣貌,更拚錢、拚補給保養。無人偵查機、無人攻擊機、長程火箭(中短程戰術導彈),全部都吃錢吃補保。資源的差距使意志能彌補的空間越來越小。
台獨就是死胡同,台灣能有多少力量和無人機與戰術導彈製造大國的大陸正面硬碰硬?
好好的中華民族不當,硬要去貶低自己的祖先與民族,然後把大陸原本想打台灣的20%變成80%,再滿口胡言加大內宣說台灣一定贏。莫名其妙!
By 福編
希臘和土耳其有小亞細亞世仇 在 土耳其與兩世仇破冰! 希臘、亞美尼亞震災伸援手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這次光在 土耳其 ,就有2萬4千多棟建築,倒塌或毀損。 土耳其 當局為了平息民怨,接連幾天,大動作逮捕不法建商。另外這次強震,卻意外讓 土耳其 的兩個敵對 ... ... <看更多>
希臘和土耳其有小亞細亞世仇 在 [心得] 凱末爾之怒:土耳其獨立戰記[10] - 看板Warfar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後話
1922年十月,土耳其大國民議會收復了希臘在小亞細亞與巴爾幹半島上佔領的所有區域,
國際局勢風起雲湧。十月十一日,英國、法國與義大利和土耳其簽署了正式的停戰協定,
象徵著協約國與土耳其之間的妥協,列強此時不是與土國暗通款曲,就是受迫於國內壓力
而有所讓步。
在談判過程中,土軍同意暫時不強行進軍巴爾幹半島,靜待列強的代管兵力準備撤離,希
臘也同意主動從東色雷斯撤兵。
十一月一日,土耳其宣布廢除蘇丹,正式成為共和國。早已名存實亡的蘇丹政府垮台,蘇
丹隨即流亡海外。
十一月二十八日,兩個月前發生軍事政變的希臘政府以叛國罪名審判九名保王黨領導人物
,其中六人被判處死刑。反王黨人在前兩年倒台,此時捲土重來,復仇心相當熾烈。剩餘
的三名被告中,兩名判處終身監禁,最後的安德烈阿斯親王被捕後雖判處死刑,卻被以「
明顯缺乏軍事歷練」的理由特赦,改判為終身流放。
安德烈阿斯親王的兒子就是現任英國王夫,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
小亞細亞兵團司令哈特札尼斯特斯是被判處死刑者之一,他在死前憤怒的說自己領導著一
群懦夫才導致戰敗,全然沒想過是自己領導無能;據稱他的精神疾病直到死前仍很嚴重,
在獄中相當抑鬱沮喪。該年五月就已經被迫倒閣的前首相古納利斯也名列死刑名單之中。
這批死刑犯在判決書下達後幾個小時內即遭殺害,判決直到這六人死亡之後才公開於社會
媒體,該次死刑對歐美國家相當震撼,許多國家予以譴責與外交制裁。
希臘社會的動盪並未因該次政治迫害而結束,持續直到二戰以後。
洛桑條約
1923年一月,希臘和土耳其做出了重大的決策,也就是「民族重置」。125萬的基督教徒
從小亞細亞被強迫移民到希臘境內,五十萬伊斯蘭教徒則從巴爾幹半島的其他區域移入土
耳其境內。
雖然理論上此一行動緩和了希臘與土耳其之間的爭端,加強了兩者的民族國家意識,強制
移民上百萬人卻造成無數僑民喪生與流離失所。民族主義過於興盛所造成的災難,莫過於
此。
七月二十四日,土耳其和各國簽署了知名的洛桑條約,列強承認土耳其共和國的主權與邊
境範圍,並完成了代管部隊的撤離。經歷多年戰亂,土耳其終於暫時返回了一定程度的安
寧。
十月二十九日,穆斯塔法˙凱末爾就任土耳其共和國第一任總統。
自承傷亡與實際損失
希臘陸軍承認19,362人陣亡,4,878人非戰鬥死亡,18,095人失蹤,另外再加上48,880受
傷,一萬人被俘。土耳其方面宣稱希臘陸軍戰死或受傷的總人數高達十二萬人以上。真正
的數據可能在此二者之間。
土軍的傷亡有說在希臘陸軍傷亡的一半以下,儘管這很可能是過度低估的結果,而確切數
字難以統計。平民傷亡數以萬計,戰後強制移民更導致無數損傷,難以計數。
結尾
凱末爾在1938年過世,他在1934年被國會授予「阿塔圖克」的姓氏,意思是土耳其國父。
穆斯塔法˙伊斯邁特在1934年被凱末爾贈與「伊諾努」的姓氏,以代表他在兩次伊諾努戰
役中的榮耀。伊諾努在凱末爾死後擔任了第二任總統,他也擔任過土耳其參謀總長,生涯
中三度任職土耳其總理、包含共和國第一任。他在擔任總統期間被給予「國家領袖」的頭
銜,二戰期間成功維持土耳其的中立(二戰結束前才名義上對德宣戰)。
費夫齊˙恰克馬克是土耳其共和國首任參謀總長。他和凱末爾是土耳其共和國至今僅有的
兩名元帥。凱末爾死後,他一度有擔任第二任總統的呼聲,但最終讓給了伊諾努,晚年曾
棄軍從政。
--
我並沒有要求你們去進攻,我是命令你們去死。
直到我們死亡之前的這段時間裡,其他部隊和指揮官將前來並取代我們的位置。
~穆斯塔法˙凱末爾中校,加里波利半島,1915/4/2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101.5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01595433.A.23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