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分享】哈佛團隊:滅絕恐龍隕石來自太陽系邊緣奧爾特雲 彗星接近太陽時分裂 撞擊地球/小肥波
//過去一直有說法指,約 6,600 萬年前殺死地表上絕大部份恐龍的隕石,來自木星與火星中間一帶。不過最新刊於《科學報告》的研究提出新說法,認為促使地球史上最後一次大型滅絕事件的隕石,是來自更遠、太陽系邊緣的奧爾特雲(Oort cloud)。
奧爾特雲是圍繞太陽系外緣、由冰微行星組成的球體雲團;歐特雲位於星際空間之中,距離太陽最遠至約 2 光年左右。
來自奧爾特雲的所謂長周期彗星,需要數百年才能繞太陽轉一圈,而過去的研究表明它們撞上行星路徑的機會太低,無法使其成為恐龍滅絕的罪魁禍首。
不過,根據是次哈佛團隊的模型,木星引力能將 20% 的長周期彗星中推向靠近太陽的地方,並在太陽附近分裂,繼而產生的碎片,比其他奧爾特雲彗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高 10 倍。
約 6,600 萬年前、白堊紀末期的隕石撞擊,在現今猶加敦半島附近留下了一個直徑約 150 公里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據過去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估算,這塊隕石至少有 9.6 公里闊,以約時速 71,840 公里速度撞擊地球,引發了 1.6 公里高的海嘯,並在撞擊點融化了地殼。
對隕石坑的地質分析則表明,希克蘇魯伯隕石屬碳質球粒隕石(Carbonaceous chondrites),該類隕石僅佔太陽系主要小行星帶中隕石的 10% 。哈佛大學天文學家 Avi Loeb 和哈佛大學天文學系學生 Amir Siraj 表示,奧爾特雲中有更多彗星可能具有這種成分。
長周期彗星化為「掠日彗星」
團隊模擬了長周期彗星從奧爾特雲經過木星的路徑,發現該個太陽系最大行星的引力場,將大約五分之一的長周期彗星變成了「掠日彗星」,即在近日點極接近太陽的彗星。在近距離,太陽的引力對這些彗星的近側太大,從而產生可以使彗星分裂的潮汐力。
掠日彗星產生的碎片,比完整彗星更有可能在返回奧爾特雲的過程中與地球接觸。團隊認為,類似希克蘇魯伯隕石事件每 2.5–7.3 億年就能發生一次。
Loeb 在一份聲明中指,上述假說為解釋希克蘇魯伯隕石事件的發生提供了基礎。團隊提出,如果有彗星在接近太陽的時候分裂,實際上可能會引起一定事件發生率,甚至是殺死恐龍級別的隕石撞擊。
團隊又在文中提到,哈薩克的 Zhamanshin 隕石坑是過去近百萬年來最大的撞擊坑,同樣可能是由碳質球粒隕石產生的,可用以支持奧爾特雲掠日彗星的大碎片,相對可能擊中地球的說法。
Loeb 指,人類應該更頻繁地看到從奧爾特雲到達地球的更小隕石碎片,團隊希望通過獲得更多有關長周期彗星的數據,整理更好的統計數據,也許能找到更多隕石碎片證據,來驗證所提出的理論。//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海嘯 在 余海峯 David . 物理喵 phyca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科普文分享】最新地質研究揭墨西哥灣隕石撞擊後 24 小時 如何滅絕恐龍/Little fat ball
//6,600 萬年前「白堊紀-古近紀界線」期間,絕大部份恐龍連同全球 75% 物種滅絕。近年,科學家普遍認為墨西哥灣希克蘇魯伯 (Chicxulub) 巨型隕石撞擊引起的山火與海嘯,聯同大規模火山爆發噴出大量硫化物阻擋陽光,導致全球冷化均為大滅絕兇手。
雖然上述的僅為假說,但最新刊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的研究指,從希克蘇魯伯隕石坑下找到撞擊後 24 小時內的岩層,可以確認說法。...
See More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海嘯 在 余海峯 David . 物理喵 phyca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科普文分享】美北發現 6,600 萬年前大滅絕直接證據 學界普遍質疑研究/Little fat ball
//最新刊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的研究指,美國北達科他州一個遺址詳細記錄了,約 6,600 萬年前隕石撞擊後數分鐘內對全球生態的破壞,如果屬實將是個距離墨西哥希克蘇魯伯 3,000 公里的末日記錄,首度顯示撞擊事件與地球生物的互動,亦可能是最有力的證據證明非鳥類恐龍曾在撞擊當日仍然生存。
物理學家 Luis Alvarez 與兒子 Walter Alvarez 等人在 80 年代提出在白堊紀與第三紀交接時期,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附近曾有隕石撞擊地球表面,造成白堊紀末期的生物大規模滅絕事件。後來學者於尤卡坦半發現希克蘇魯伯隕石坑,以及在海地白堊紀與第三紀地質界線發現有高含量的銥、衝擊石英,以及玻璃顆粒的風化物質,佐證隕石曾在當時撞擊地球。不過,學界一直未能找到隕石造成生物大滅絕的直接證據。
該研究由堪薩斯大學古生物學系研究生 Robert DePalma 領導。他的團隊於稱為 Tanis 的遺址,發現河谷內出現類似海嘯浪潮造成的混亂,當中含有不同種類的化石,當中包括淡水鱘魚,這些鱘魚相信是被隕石撞擊後散射的玻璃顆粒窒息而死。
並非所有學者都接納這個發現,因為該團隊在上周於《紐約客》首度宣佈發現,而文中部份所述的科學聲稱例如在遺址發現大量魚類和恐龍化石,則未包括於 PNAS 的報告之中。
阿拉巴馬大學地質學家 Thomas Tobin 指,雖然他自己不是 100% 相信說法,但他仍希望全部屬實。他又向《科學》表示, PNAS 的報告包含了古生物學、沉積學、地球化學等多個學科的細節,世上無單一學者是所有這些學科的專家,學界可能需要幾個月時間來消化報告,評估這些數據是否支持團隊作出的結論。
DePalma 的團隊指,撞擊事件對生物的影響蘊藏於厚 1.3 米的 Tanis 地層,該地層更可能於隕石撞擊後最快 13 分鐘出現。魚類化石往往在水平面被保存,然而在 Tanis 部份魚類與樹木化石是幾乎垂直被保存,顯示牠們在事件中幾乎是瞬間隨被衝擊的泥層推到當地。
團隊又在多個魚腮中發現玻璃顆粒,經同位素鑑定後這些玻璃顆粒均有 6,580 萬年歷史。這些顆粒可能是撞擊地點散射到大氣中的融化石粒,在跌回地表時這些顆粒會冷卻成玻璃,而厚 2 厘米的含銥地層則將這些顆粒保存下來。
當年, Tanis 位於一條流向淺海的河流,該海可能曾覆蓋了現今美國東南部的大範圍地區。而在尤卡坦半島的撞擊出現後十數分鐘,地震波到達 Tanis 附近造成 10 米高的波浪將海水與當中的沉積物與生物推至河谷。 2011 年日本東北大地震,也曾令 8,000 公里以外的挪威峽灣出現 1.5 米高的類似波浪。
但很多學者質疑 DePalma 團隊的解釋。普林斯頓大學地質學家布 Blair Schoene 承認,當地化石能捕捉災難事件一刻是相當異乎尋常,但發現不能完全證明撞擊事件是白堊紀大滅絕的唯一觸發原因。現時亦有證據顯示,現今印度中部地區在隕石撞擊前,也曾經有大規模火山活動,可能已造成一定數量物種滅絕。
DePalma 的名聲在學界不算好,其發現也曾備受質疑。在 2015 年,他曾在 Tanis 附近聲稱發現新恐龍,並將之稱為達科他盜龍 (Dakataraptor) 。後來有人發現,其團隊組合的達科他盜龍骨骼,包括了一塊屬於龜類的骨頭,團隊需要於該刊於 PLOS 期刊的報告中作出更正。
據《紐約客》文章, DePalma 也可能違反一些古生物學界遵守的行為標準。即使在化石被納入大學和博物館藏品之後,他仍要求保留控制標本的權利,並通過向私人收藏家出售其發現的複製品,來幫助資助他的發掘工作。一個不願透露姓名的地質學家指, DePalma 在商業和學術工作之間的界限並不像其他人那樣清楚, DePalma 無就說法回覆《科學》的電郵訪問。
Manning 指, PNAS 報告中描述的所有化石都存放於被認可的收藏庫之中,亦可供其他學者借用研究。不過他證實了學界傳聞屬實,團隊在研究被 PNAS 接受前,報告曾提交至影響指數 (impact factor) 較高的期刊。他指該些影響指數較高期刊的審核者,提出了對這份簡單概述 Tanis 發現和初步分析的不合理要求,後來團隊決定將報告交至 PNAS ;而花了 4 個月時間,該期刊已完成同儕審查。
團隊指,現時還有數篇關於 Tanis 的報告正在準備中,期望能夠描述《紐約客》文章中提到的恐龍化石。 PNAS 的報告只包括了其中一塊恐龍骨,但只在補充文件提到。愛丁堡大學古生物學家 Steve Brusatte 指,這種做法令他非常困擾,希望發現並非為了造成過份轟動。//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海嘯 在 真相:希克蘇魯伯隕石撞擊地球後發生了什麼 - BBC 的相關結果
真相:希克蘇魯伯隕石撞擊地球後發生了什麼 · 一塊巨大的隕石,直徑12公里,撞上地球,撞出一個30公里深、100公里寬 · 隨後,這個隕石坑底塌陷,直徑擴大到 ... ... <看更多>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海嘯 在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 中文百科知識 的相關結果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Chicxulub Crater)是一個在墨西哥猶加敦或稱尤卡坦半島發現的隕石坑撞擊遺蹟,是目前地球最大的隕石坑;希克蘇魯伯是一座位於其上的村莊。隕石坑體 ... ... <看更多>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海嘯 在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 维基百科 的相關結果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英語:Chicxulub crater;西班牙語:Cráter de Chicxulub),又譯奇虛樂隕石坑或契克苏勒伯陨石坑,是一個位於墨西哥猶加敦半島的撞擊隕石坑,埋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