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O好康又來嘍!你家裡有小學生嗎?
快來上傳寶貝唱歌的影片🎥 6 張免費票券就是你的嘍!🤣
只要寶貝敢秀,立刻把爸爸媽媽阿公阿嬤通通帶來看表演!💪
NCO好媽媽告訴小編,現在小學4年級的小朋友在學八部合音呢!爸爸媽媽怎麼能錯過這個寓教於樂的好機會呢?😎
臺灣國樂團《越嶺~聆聽布農的音樂故事》劇場音樂會,將由文化資產保存指定團體「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現場演唱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就是大家熟知的八部合音喔!
📢家裡有小學生的爸爸媽媽,趕緊照過來👨👩👧👦
問題1:請在下方留言上傳家中寶貝唱歌的影片(10秒鐘以上、30秒以內)
問題2:寫下你想要索取的場次(12/7或12/8)、張數(6張以內)
完成上面2個問題,即可獲得《越嶺~聆聽布農的音樂故事》⏰ 12/7(六)、8(日)14:30免費票券6張🎉不用抽籤、不用搶答,通通有獎(一律現場取票,12/6中午12:00截止統計)
🌳NCO知識+🌳
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一般稱為「八部合音」,是布農族小米播種祭、收穫及進倉祭儀上的主要祭歌,其起源有模仿「瀑布迴聲」、「蜜蜂飛行」兩種說法。
演唱時由成年男性手臂勾搭圍成圓圈,逆時針方向緩慢移動,隨著領唱者以「U」、「O」半音階漸次提升,以泛音的和聲表現,形成二部至三部的和聲,直到最高音戞然而止。
在結束祭歌前,眾人十分有默契地相互抬頭對天吟唱,以虔誠的態度將最高音域及合音獻給Dehanin(天神),如此必定仳佑該年的小米豐收;反之若合聲未達和諧的境界,會遭至歉收的懲罰。
民族音樂學家許常惠分析,領唱聲部在上,以半音階向上緩慢地上昇,然後和腔聲部加入,形成大三度、五度、四度或大三和絃,但以五度為主要協和音程。(資料來源: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越嶺~聆聽布農的音樂故事🌳
⏰12/7(六)、8(日)14:30
👉購票去→ https://lihi1.cc/arh6G
#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
#Pasibutbut
#臺灣國樂團
#越嶺聆聽布農的音樂故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台東製造ZZTait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布農族生活以農為主、狩獵為輔,傳統祭儀就是跟著小米農事而行的「歲時曆」。最近,在春季播種、除草之後的農閒期間,便是部落舉辦 #射耳祭 的日子。 孩子們從小透過家人的指導逐漸學習生活技能,射耳祭是每個家族歷年的重要祭典之一,也是唯一有關狩獵的祭儀。祭典前,婦女們會為全家族的人準備釀酒、食物、祭祀所需...
布農族小米播種祭 在 台東製造ZZTaitu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布農族生活以農為主、狩獵為輔,傳統祭儀就是跟著小米農事而行的「歲時曆」。最近,在春季播種、除草之後的農閒期間,便是部落舉辦 #射耳祭 的日子。
孩子們從小透過家人的指導逐漸學習生活技能,射耳祭是每個家族歷年的重要祭典之一,也是唯一有關狩獵的祭儀。祭典前,婦女們會為全家族的人準備釀酒、食物、祭祀所需的祭品,而成年男子須先上山狩獵,除準備儀式上重要的山鹿外,還有其他儀式裡一定要有的獵物。
祭祀時,參加狩獵之男人圍靠著在獸骨架,汲取酒渣並將酒糟撒潑在獸肉、顱骨上,祈天祝福能捕獵到豐富獵物,並揭開這天的序曲。
射耳祭儀、開墾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嬰兒祭、報戰功,場中藉由活動展演述說著族人的生活時序。榮茂哥告訴我們,其實每個家族的射耳祭流程都不一定相同,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孩子從生活中去學習傳統族人的生活方式,讓剛學會走的男孩練習拿弓箭射肉,再大一點的便拿弓箭練習射鹿耳,再來則是獵槍;族人必須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學習使用不同的工具,而伴隨著耆老的祝福,都代表著成長。
現在我們所見的射耳祭活動與傳統不同,正賢哥說最早部落射耳祭是以家族為單位,隨著時代演變改為村、鄉,甚至是全國性的射耳祭,過程中也多了摔角、射箭、搗米、背木、鋸木等運動競技,除讓現代族人感受社區團結與彼此交流的意義外;更希望透過老人家、中生代、新生代、孩童共同參與的傳統祭儀展演,對外、對內傳遞布農文化的意義。
當然,對於認識深厚的部落文化,兩天活動真的不夠,有機會記得來台東多走入布農原鄉,感受生活,朝向”min-bunun”更近一些。
註:min-bunun是布農語成為人之意。
#台東製造 #地方生活 #365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RPIVGo2DB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