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鳳梨請大家幫忙多吃香蕉!在超商買到的香蕉依然高價,或許大家沒有留意,產地蕉價已經慘跌,未催熟的青蕉每公斤跌破6元,近日因天氣驟熱,香蕉快速都熟了導致賣壓很大,有立委質疑是產地盤商搞鬼,不過農民都說,其實與產地盤商無關,真的是量太大了,得從源頭解決問題。詳細兩文看清楚目前的香蕉出什麼問題!
另外,過去每逢蕉價低迷,農糧署就啟動「去化收購」(政府出錢買下農產品棄置或做堆肥),政府到底是否應該出手?蕉農及盤商表示,去化是在市場機制失靈時的「最後一招」,使用得當可與自由市場機制相輔相成,但最後一招不應成為唯一一招,應每年檢討做修正,以香蕉為例,更應減少產量、產期及品質無法預測的二代苗,才能從源頭解決產銷失衡問題。
01:香蕉產地價格慘跌,農民:已供需失衡,需從源頭調節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50171/
02:香蕉價格直落,政府是否該啟動「去化」政策?農方:去化是最後一招,但不能是唯一一招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50174/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50171/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2)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交通委員會針對電信資費合理化及有線電視收費標準修訂質詢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委石世豪。林佳龍要求NCC應盡早協調出合理的網路互連機制,促使網路市場合理競爭,並立即協調中華電信降低價格,擴大公共頻寬。他也要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修訂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收費標準應全國一致,不應特定花...
市場機制失靈 在 張金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3/25早上我以學者專家身分參加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舉辦的「政府實施房地合一稅及是否推動囤房稅之政策評估」公聽會。
參加完公聽會後,對於業者反對的説法可以理解,官方政治態度也可以理解。但聽到有些學者說法,強調要求理想作為,稅基較稅率重要;或擔心配套措施不完備,會轉嫁租屋族;實施囤房稅未能達到抑制房價效果,完全呼應官方拖延說法,令人感慨!
大家都看到台北市早有囤房稅實施經驗,成效也已經有學術實證研究的成果可供參考。但還是有人說囤房稅定義與實施困難,中央與地方互相推諉,囤房稅實施沒有效果,真的令人無言⋯
房市不合理的稅制改革,今天公聽會的感觸是:「理想只是口號,真正實踐才是王道」!
—————-
根據立法院提供的六個討論提綱,我的發言內容大綱如下:
一、居住正義與產業發展如何平衡?
1、落實居住正義台灣整體產業才能正常發展,不會將資源聚集在單一房地產業, 許多產業使用房屋土地成本下降,空餘屋有效利用,其他非房地產業才能正常發展, 增加就業機會,人民所得提高,房價合理下降,人民得以安居樂業!
2、房地產並非火車頭產業,過去學術界已有詳盡的研究成果可供參考。
二、實施房地合一稅、囤房稅之優點、缺點及面臨問題?
1、房地合一稅及囤房稅過去實施成效評估,請詳見「清華安富金融工程研究中心」 報告。實證研究結果簡要說明如附 ppt 檔案。
2、房地合一稅乃短期交易利得稅,優點是抑制短期交易,但缺點是容易轉嫁、傷 及無辜、轉移增加囤房。
3、囤房稅乃長期多屋非自住持有稅,優點是抑制非自住者囤屋炒作、促進房屋有 效利用、房價緩跌、交易量正常穩定、稅賦公平負擔。尤其非自住囤房者人數極少, 但囤房數量相對很多,實施囤房稅對極大多數者沒有影響,其衝擊面很小,並可彌 補房地合一稅移轉囤房的漏洞。
4、不論如何,任何稅制改革都需要配套措施,以避免轉嫁消費者及傷及無辜,但 不能因配套措施未檢討而不進行根本的稅制改革,如此造成房市不公平、無效率、 不合理,因小失大,將得不償失。
三、如何訂定房地合一稅、囤房稅的課稅標準?
1、房地合一稅支持目前財政部的草案。
惟「徒法不足以自行」,如何落實施行更是關鍵,尤其預售屋不像成屋的產權必須 在政府機關登記,未來如何稽查預售屋的短期交易課稅?這涉及「實價登錄 2.0」 有關預售屋能否落實登錄防止作假行為,相關稽查配套執行,應完備沒有爭議。
另外,不論成屋或預售屋為規避短期交易課稅,假借人頭或持續囤房,是否反助漲 囤房空屋現象?過去實證研究結果顯示,課徵房地合一交易稅「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容易規避轉嫁,導致對房市價量影響逐漸減弱。換言之,房地合一稅若欠缺 囤房稅的支持,將大打折扣,惟有雙管齊下,政府「打炒房」才能真正落實。
2、囤房稅應配合房地合一稅同步實施。其「稅率」應明確且全國一致,明顯區分 「自住」與「非自住」差異,且採累進稅率。「稅基」先透過中央統籌分配款機制, 加強地方政府逐步調高。
囤房稅制的改革涉及非自住房屋「稅率」及「稅基」的訂定,以及非自住「對象」 的認定標準。由於過去稅率授權地方政府訂定的結果,成效不彰,因此本次修法應 明確訂定全國一致非自住房屋的累進稅率,以免造成一國多制,不公平稅制現象; 另外也可抑制囤房者過去在不同各縣市囤房,造成不同稅率的投機漏洞。
至於房地稅基偏離市價過低的問題,涉及地方政府對所有個別房屋及土地的評價認 定,也涉及當前房地分離課稅制度的改革,較為複雜。各地方政府是否有人力、能 力及意願逐步調整稅基,仍待中央與各地方政府的合作。當然,中央政府可以透過 統籌分配款的機制,加強提升地方政府逐步調高稅基的意願。
有關非自住房屋對象的認定標準問題,過去政府規定第四戶以上才被視為非自住囤 房課稅對象,顯然過於寬鬆。從稅賦的負擔能力及促進房屋的有效利用來看,建議 未來應對不同數量房屋的擁屋者採取不同累進稅率,當然營業與非營業用房屋也應 有差別稅率。另外,我們看到法人囤房現象嚴重,法人與自然人的稅率不應有所差 異。特別是建築業者,多已有預售 2~3 年期間,仍宣稱其房屋是存貨而非囤貨, 而給予優惠稅率,造成賣不掉的房子,價格仍不會下跌的不合理現象。
3、摘要朝野各政黨提出囤房稅的版本如下:
財政部初步研擬單一自住稅率維持 1.2%,擁有戶數 1 到 2 戶均值是 2%,3 到 5 戶 均值 3%,而 6 戶以上均值為 4%。時代力量版本將全國單一自住稅率調降為 1%, 第 2 到 9 戶稅率漸增,若是「非住非營非用」的囤房行為,稅率調高至 5%至 8%。 民眾黨版本不區分「自住或非自住」,改採「家戶持有全國戶數」,採累進稅率課徵 囤房稅,稅率依持有戶數最高至 4.8%。國民黨版本,則以「全國家庭總歸戶資料」 來認定持有戶數,將「非自用住宅稅率」上限從 3.6%提高至 5%,4 戶以上稅率不 低於 5%。
4、囤房稅應採較嚴格標準,並簡化稽徵方式及成本
檢視朝野各黨提出囤房稅修法版本,輕重程度並不相同。面對當前社會輿論各界對 囤房稅的壓力與期盼,而且政府公布囤房人數不多,但囤房數量不少情況下,建議 應採取較嚴格的修法版本,如此大多數的人並不會受到影響,也才能獲得社會各界 的認同,達到遏止囤房炒作的目標。
四、韓國打房政策經驗分析‧
1、各國國情,包括房市發展狀況、政府法令制度、社會文化背景均不相同,他國 經驗未必適用台灣。
2、為何只提韓國經驗?新加坡、日本、中國、美國、加拿大、甚至德國、英國等 歐洲國家,都有許多打房政策成功經驗,可供參考借鏡。
3、我們最近研究星、港、韓、台租稅措施對房市影響實證研究結果的結論,房屋 稅在新加坡及台北呈現抑止房價的政策效果。
4、韓國租屋市場非常特別,租金收取方式全球唯一,多採用非常高額押金(高於 房價的五成以上)一次給付,然後房東以押金利息抵扣房租,房客就不用再付租金。 如此租金約等一次付出的房價,房租如同房價,囤房稅容易轉嫁房租。韓國租金轉 嫁經驗完全不適用台灣。
五、實施房地合一稅、囤房稅是否會轉嫁給承租人?
1、根據剛完成的實證研究評估報告,台灣實施房地合一稅及囤房稅均會造成房價 下跌的效果。房價下跌,怎麼會產生轉嫁房租效果?因此,此二稅實施並無法證實 有轉嫁效果。
2、房租不合理上漲,最主要的原因是「房價上漲」,大家買不起,轉買為租;再加 上「租屋黑市」,資訊不透明,市場機制失靈,而非「囤房稅」實施,才導致租金 轉嫁上漲。反之,若實施囤房稅,根據過去實證研究結果,房價會有明顯抑制效果; 同時因為囤房稅的實施,將促使空餘屋的釋出有效利用,如此供給增加,房東想要 轉嫁房客,根本缺乏依據,不易發生。
3、雖然理論上任何增加稅賦都可能發生轉嫁效果,但這還要看市場景氣供需狀況, 市場資訊是否透明可以發揮市場機制,同時也要看政府是否有良好的配套措施。不 論如何,理論仍需實證研究驗證。
4、目前財政部說囤房稅會轉嫁承租戶,完全缺乏嚴謹實證研究報告基礎!政府對 台灣當前嚴重的「租屋黑市」都不敢面對,租屋地點、數量、品質及租金相關資訊 都沒有掌握,卻說囤房稅會轉嫁租金,令人無法信服!
六、日出條款的修法建議‧
支持財政部草案房地合一稅的日出條款自 2016 年開始實施,以為公平,杜絕短期 投資炒作。
七、結語
台灣的房市與房價的長期不合理,造成高房價、高空屋率及高自有率的「三高矛盾」 現象,根本的問題是在房地產「市場失靈」。因此,政府其他相關部會必須各盡其 職責,以避免「政府失靈」,打炒房並健全房市必須是要建立可長可久的法令制度, 讓房屋成為人民的安身立命之所,而非投資炒作的獲利工具,如此政府才能獲得人 民的信任,居住正義也才能落實!
最後,有關「房地合一稅」草案爭議不大,應儘速通過實施。另外,「囤房稅」的 修法,行政部門及執政黨應體察社會各界的期盼,朝野政黨彼此捐棄成見,「不論 甲案還是乙案,拖延案最不好!」。猶記得 2014 年 4 月「雙張會」討論囤房稅,經 過一個月即立法通過,6 月實施。期盼本次囤房稅的修法,很快能成為朝野政黨的 共識,讓台灣不再成為囤房炒房的天堂!
—————-
今早立法院公聽會的現場完整實況影片。個人第一次主要發言在9:59。另外,第二次發言主回應財政部長及內政部次11:55整體回應後發言的二點回應在11:59。供參考。
https://ivod.ly.gov.tw/Play/Full/13461/1M/
——————-
附件:
1、清華安富金融工程研究中心,「總體審慎措施(含金融措施及租稅措施)對房市 之影響(以亞太主要經濟體星、港、韓、台實證分析)」,外匯市場發展基金會委託, 研究期間:2020 年 5 月~10 月
研究成果報告網址:https://ppt.cc/fjt5Zx
2、張金鶚,「從抑制炒房到健全房市」,聯合報,A12 版/2020 年 12 月 13 日
3、張金鶚,「囤房稅是健全房市的關鍵」,蘋果日報,A11 版/2021 年 2 月 18 日
4、張金鶚,「囤房稅,玩真的嗎?」,蘋果日報,A12 版/2021 年 3 月 11 日
5、張金鶚,「打炒房 要落實囤房稅」,聯合報,A13 版/2021 年 3 月 14 日
6、張金鶚,「囤房稅的稅基與稅率孰重?」,蘋果日報,A11 版/2021 年 3 月 18 日
市場機制失靈 在 高嘉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少子女化成國安危機
中央應解決公幼資源不足、高房價及稅率不公】
我國人口在今年提前步入負成長,並即將在2025年成為高齡化社會,「少子女化」問題成為眼前對國安最大的威脅,在今天的院會總質詢中,嘉瑜向蘇貞昌院長及相關部會首長質詢少子女化議題,並提出「公托公幼資源不足、高房價、高稅率」是國內家長不敢生養的三大主因,呼籲中央部會針對預算配置、政策方向以及稅制改革進行檢討:
⚠️少子女化問題已成國安危機,公幼量能仍明顯不足
少子女化問題已成國安危機,但公托、公幼資源卻仍遠遠不足,以台北市的家長為例,最常面臨的就是公幼抽籤擠破頭,卻仍搶不到名額的窘況,家長只得無奈地把孩子送到收費高昂的私幼,並造成經濟上龐大的壓力。
雖然近年來政府擴大公共化幼兒園的預算逐年提升,但實際就讀公共化幼兒園的比率卻連年維持在31%,未見顯著提升,在探究108年我國公私幼兒園數量後就可發現,公共化幼兒園2630間比起私立幼兒園4142間,量能仍明顯不足。
⚠️全台逾172個行政區 公共化幼兒園核定比例不足4成
雖然目前針對未能進入公托、公幼體系的家長,政府有提供育兒津貼2500元,並且即將加碼至5000元,但嘉瑜認為與其育兒津貼不斷加碼,不如將預算用於佈建公托公幼資源,讓家長能將孩子安心送托至公托、公幼,否則政府不斷鼓勵國人要敢婚敢生,卻未提供足夠比例的公托、公幼,讓家長必須在就業與孩童托育間不斷奔波,才是造成現在年輕人不敢生養的主因。
嘉瑜檢視台北市內公共化幼兒園核定比例不到40%的行政區,發現有近半行政區入列,年輕族群最多的內湖區及南港區也首當其衝,而若是放大檢視全國17個縣市,更有高達172個鄉鎮市區公共化幼兒園核定比例未達40%。此外,國內公共化幼兒園未開辦課後留園服務以及寒暑假未開課的比例高達3成以上,再再都顯示政府為家長分擔照顧孩童的量能十分不足。
⚠️嘉瑜爭取:公托公幼免抽籤!生育津貼加碼明年起執行!
由於少子化現象衝擊,其實目前國中小校舍都有閒置校舍空間,可供轉化為公共化幼兒園,政府投入大筆預算發放生育津貼,不如活用目前閒置的校舍,來擴大公托、公幼量能,嘉瑜也向在質詢中向行政院爭取,希望中央投入資源逐年提升公托公幼量能,並將政策目標設立為讓家長送孩童到公托、公幼時免抽籤!為家長減輕生兒育女的壓力,才能實現【0-6歲國家一起養】的願景!
此外,嘉瑜也向教育部長爭取育兒津貼從2500加碼到5000政策,必須在明年初如期執行,雖然目前能提供給家長的公托公幼資源仍有不足,但透過育兒津貼加碼,也能為家長減輕部分負擔。
而嘉瑜也再次針對台灣高房價,年輕人普遍買不起房子質詢蘇貞昌院長。
⚠️高房價回不去,社宅非治本之道!
台灣年輕人目前不僅面臨低薪、不敢生小孩的少子女化困境,也要面對台灣的高房價,況且現在連中南部的房價,也都水漲船高。那大家努力工作一輩子,卻買不起房,一直是許多人心裡的痛,無論是租屋族或已買房的人,全都變成房奴。
嘉瑜認為蘇院長提到現今的社會住宅政策已超前進度,但以台北市社會住宅為例,仍是供不應求的情況,我也認為社會住宅對台灣房市,乃屬治標而不治本。而目前在租金補貼對於一般房客來講是看得到吃不到,因為房東通常不會准許房客綜所申報,而流於形式。
再者,2020年的台灣,正式進入人口負成長階段,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而台灣從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到2025進階至超高齡社會,推估只要花7年時間,老年化速度早就失速,未來越年長的租屋族,也恐面臨房東拒絕租屋、無房可住的悲劇。這絕非社會住宅及租金補貼政策,就可以解決的!這些都是大家面臨的問題,這也是為甚麼大家都想買房子的原因,就是希望有一個安居樂業的地方。
⚠️高房價主因持有成本太低,市場失靈、政府失靈
嘉瑜翻閱過往資料後發現,同樣30年的自用住宅,在美國加州60萬美金的房產,一年房價跟地價稅約28萬台幣,但在台北市一棟同價格的30年公寓,房屋稅跟地價稅只要新台幣6000多元,資產階級有房產且坐擁豪宅,卻繳稅非常低,靠這些房產每個月都有幾百萬、幾千萬元的租金收入,這樣對於受薪階級有相對剝奪感。舉例台北市豪宅“文華苑”,管理費1年120萬元,但是政府豪宅稅才50萬、60萬元左右,豪宅持有成本確實太低。
中央應該要拿出具體政策解決高房價的問題。否則大家會覺得有錢人或是有房者,相對之下付出的社會成本跟稅收相對比較低,所以是有恃無恐,就算是現在的房地合一稅,也沒有辦法根本解決這問題,否則房價也不會達到歷史新高。
房價高漲主要是市場機制失靈,資訊不透明,雖然房市供過於求,空屋充斥,但房價卻仍居高不下;再加上政府雖嚴懲囤積口罩、糧食、衛生紙,但卻縱容囤地囤房。最後再加上游資寛鬆、超低利率,也未能針對非自住又持有2房以上的人,給予囤房稅等管制,因此造成政府失靈所致。
因此高房價的問題仍在於資金過多、制度不健全造成投資炒作,並非是因為成本過高所致。希望政府解決高房價,應面對關鍵問題解決,不宜避重就輕,人民才會真正有感!
市場機制失靈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2)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交通委員會針對電信資費合理化及有線電視收費標準修訂質詢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委石世豪。林佳龍要求NCC應盡早協調出合理的網路互連機制,促使網路市場合理競爭,並立即協調中華電信降低價格,擴大公共頻寬。他也要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修訂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收費標準應全國一致,不應特定花蓮縣、臺東縣、澎湖縣及離島等地區強制其居民受不利的差別待遇。
國內網路互連協商機制失靈,目前是由中華電信主導單方面向其他ISP業者收取互連費用,林佳龍質詢NCC近期所召開的「網際網路互連之管理機制立法規範案」聽證會,NCC預期將規劃讓電信三雄彼此免費互連。他問石世豪,依照NCC的預期規劃,將可以為市場帶動多少資費下降?石世豪表示,降低三雄之間免費互連的門檻之後會形成一種新的趨勢,三者之間會形成流量形式,另外業者與三者之間還是要從量計費,NCC並沒有向業者能精確算出有多少資費可以下降。
林佳龍質詢石世豪,讓電信三雄彼此免費互連,會不會造成國內電信市場從中華電信的垂直整合稱霸市場轉變為電信三雄均分市場寡佔型態? 他認為,中華電信坦白來說是國營,還有可能要求中華電信降價,三網免費互連後,可能影響台哥大、遠傳降價嗎? 消費者盼不到降價,也沒有好處。 在管理的政策工具上,林佳龍也指出,交通部也認為應遵循國際慣例,採國際慣例「低度管制、高度商業協商」,NCC強制立法一定要有明確正面的效應計算來說幅大眾。
林佳龍強調計費原則應本於業者間的協商機制,他提案要求NCC應盡早協調出合理的網路互連機制,促使網路市場合理競爭,並立即協調中華電信降低價格,擴大公共頻寬。
針對有線電視收費標準修訂,要等到106年NCC才要實行分組付費以及降低有線電視基本頻道月費為500元。林佳龍問石世豪,目前有線電視每月每戶收費介於新台幣500元至600元間,而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購買頻道的成本每戶平均介於117元至227元間,裡面藏著龐大業者利益結構,NCC有沒有掌握業者收的錢跟付的錢到哪裡去?
林佳龍再問,石主委任期到105年7月31日為止,監察院早在99年糾正NCC長期坐視費率制度日趨惡質化,該做的事要馬上做,「真的需要這麼久嗎?」為什麼要等到石主委下台才要做?就責任政治而言,應該要在自己任內推動完成,要有時間概念,「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目標是否調整於任期內完成。石世豪表示,過去對推動民眾數位化機上盒進程表現不佳的業者已經逐年調降了,明年開始就會具體發生效果。
林佳龍拿出監察院99年糾正文指出:「NCC與各地方政府不管頻道內涵,只評價格,只是在費率上限審議核減,無助於民眾收視品質的改善,NCC長期坐視費率制度日趨惡質化,扭曲媒體自由化生態。」NCC未針對現況立即改正,反而繼續延宕到2017年以後才正式實施分組付費以及降低有線電視基本頻道月費為500元,犧牲消費者權益,完全無視監察院糾正。林佳龍呼籲石世豪,「做一個有理想的政務官」!
NCC擬規劃花蓮縣、臺東縣及離島等地區,仍維持現行基本頻道費率上限每月新臺幣600元之管制模式,林佳龍不滿的表示,NCC有線電視數位化在花東止步,NCC方案排除花東和澎湖、金門馬祖實施新的收費標準,換句話說,愈是偏鄉弱勢,要負擔的收視費用將是台北市民眾的2倍! 如果沒有在這一波跟上,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之間數位落差情況在2017年之後幾乎無可挽回。
石世豪表示,花東及離島人口少、建設區域大、所需要光纖長度長,無法一併在這一階段處理。林佳龍於是提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推動有線電視數位化普及服務不力,修訂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收費標準竟擴大城郷差距,在花蓮縣、 臺東縣及離島等地區,仍維持現行基本頻道費率上限每月新臺幣600元之管制模式,讓離島偏鄉居民及弱勢,負擔更高收視費,明顯受差別待遇,爰要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修訂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收費標準應全國一致,不應特定花蓮縣、臺東縣、澎湖縣及離島等地區強制其居民受不利的差別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