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慎入]
這是關於作為一個傷殘運動員的有感而發
可能因為最近奧運氣氛熱烈再加上睇完
《媽媽的神奇小子》所以有好多感受想記錄低
但我知道好多人都唔習慣睇咁多字
都係果句 有興趣了解我多啲就睇啦
好少會講到啲內心嘅陰暗面
文章原本寫離係放係八月Deluxe既網誌
但由於嗰邊都話會暫時停止運作
所以呢一篇將會係最後一篇
既然都寫左 咁唯有post係呢度啦
由於IG都唔俾我放一篇3680字嘅文章
所以唯有分開兩個post
辛苦你地要禁離禁去睇喇
《傷殘運動員也是運動員》 下篇🧷
這幾年時間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打進殘奧。從來沒有心力和時間想過以後的事。可惜人生永遠也不是平鋪直順,至少我的不是。這幾年,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出現。在經歷多次的傷患後,令我更沒安全感。也提醒了我要開始在想退役後的事。這樣令我更沒不安。難道打到要退役的時候,應該重新去投入另一行業,從零開始嗎?
在2019年,在爭取東京奧運的第二站杜拜計分賽,比賽途中我跌倒了。一個跳躍動作使我膝蓋的韌帶即時斷裂。回到香港,醫生抽取了我大腿中一部份的根,駁到膝蓋前十字韌帶的位置。雖然說是康復了,但我的腳不如以往可以無憂慮地球場靈活跑動。以往我只需要照顧換了金屬臂的左手,防止因動作太激烈而甩骹,平衡協調對我來說一向也有難道,現在更要顧慮重建了韌帶的左腳。每一下揮板落地動作,也令我擔心會再一次掉在地上。
羽毛球比較多轉動、急停、跳躍、落地的動作,對膝蓋的使用率是非常高,消耗也更加大,要特別小心處理。從拿着拐杖學走路、慢跑、鍛煉已萎縮的肌肉、物理治療、韌帶穩固後的步法練習、直至重返球場訓練,從物理治療室來來回回無數次,我用了一年多時間,才可以真真正正回到球場做到些有質素的訓練。但計分賽其實已經進行了一大半。但我說過「個波一日未落地,我也不會放棄。」即使只有微乎其微的機會,我也會努力去嘗試,未到最後可能奇蹟會發生呢!
康復的路程上,我從來也沒有學習過要怎樣去拿捏。物理治療師跟你說,感到痛楚就要停下來!教練又說,物理治療師當然會叫你停,但運動員不可能每次等到最佳狀態才去練習,有時少少痛楚你就要忍過去,不要那麼懦弱!
那段時間,差不多每一天落到球場,身體總有一個部位會痛,不是膝蓋、就是小腿大腿還有手臂關節,膊頭、手踭、手腕可能因為從小便單手使用過度,其實勞損得也滿厲害。所以一向的我也是習慣忽略那些痛楚。不然365天訓練,可能我只可以練到65天。但每個人承受痛楚的程度也不一樣,什麼叫做少少痛,我已經搞不清楚,反正練習是必須的,忍得到的我都會忍。
在增加訓練量的月份,除了球場的訓練之外,場外的跑步訓練也隨之而增加。身體可能不適應大大的訓練量。導致雙腿的小腿肌也開始發炎,持續了好幾星期也沒有好轉。物理治療師也有再三叮囑教練,說了我的情況,若不停止就會疲勞性骨裂。但教練都在心急追趕訓練的進度,我亦得不到教練的同意可以休息,也只好一直跑下去。做運動員的,就是要安照計劃,若然教練覺得你可以,你就要捱過去。加上在球場上,我需要100%信任教練,亦很想證明給他看,也不甘心自己的能力只到於此。現在回想會覺得很傻,身體是自己的,教練又怎會知道你是有多痛。
又不知道是否因為做過化療的關係,我好像不能夠像其他人一樣正正常常地練習,訓練強度一旦增加,我的身體就好像一直發出一些警號給我。踏在跑步機上的每一步,感覺小腿骨頭都有被刀插下的感覺,而且痛楚一星期比一星期更強烈。有次,每跑一步就連心臟也感受得到被刀一下一下地插下。我開始意識到不可以再這樣下去。最終去了照M R I,看到小腿骨頭開始有撕裂的痕跡。然後復康治療的道路又要再開始,但不幸的事還沒完結,在治療期間,因為一次失敗的針灸治療,針灸擊中了我的右腳腳腕的神經線,導致腳腕及腳板麻痹、刺痛、無知覺。就連走路也不能夠整塊腳板接觸地面。最終要看神經科,暫停了三個月的訓練才可以回到球場。
因為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傷患,無力感非常重。人生總是不停面對着重重的考驗。但即使變得遍體鱗傷,我也願意繼續為這個夢而犧牲,認真去看待這個職業。
我要說這樣多,因為仍然有些人會覺得傷殘運動員是玩玩下,做運動只是興趣,參加興趣班一樣。我們有肢體障礙的限制,外觀上可能你會覺得不夠好看。但我們每一個傷殘運動員,同樣要接受嚴格的專業訓練,同樣每星期要訓練2/30小時。我們一直努力讓身體繞過殘障的限制,學習運用至該項運動的最高的水平。其實我們付出的汗水沒有比健全運動員少。我盡了最大的努力,付出了我的所有,期望也會得到你們的回應。
傷殘運動員肢體有缺陷,運動方面可能比一般人更難克服和面對。但我們不是需要得到特別的關心和對待,只是想跟你們一樣,得到公平的待遇。殘奧要開始了。你們會跟支持健全運動員一樣,支持他們24位傷殘運動員嗎?
「我知道我起步慢,但這就是我要去衝的原因,跟我的命一樣,我就是要從後面追上來!」———媽媽的神奇小子
「上篇請去另一post🧷」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5萬的網紅TEEPR 推一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BLACKPINK #TWICE #GFRIEND #REDVELVET #MAMAMOO 💃🏻娜璉經常站不穩可愛的樣子被粉絲們搜集起來,其實是因為娜璉小時候發生交通事故留下的後遺症 導致左腿常常無力,敬業的娜璉只慶幸:「幸好還能走路」! 💃🏻出席馬尼拉的活動時,可以發現Jennie時不時摸著肚...
左腳無力的原因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足底筋膜炎竟是腰椎骨盆問題?】
最近很喜歡看介紹汽車維修改裝的youtube節目。
看到裡面講解汽車發生問題故障的情況,發現其實跟人體構造有一些相似的邏輯。
開車的朋友可能曾經有過輪胎偏磨的經驗。
就是部分輪胎的內側或是外側發生磨損比較嚴重的情形。
其實人體發生足底筋膜炎、或是慢性關節磨損,跟這類情況有些相似的地方。
都是因為整體動力力學結構不平衡,
導致最末端受力的地方出問題。
輪胎偏磨(吃胎)問題,並不是單靠換掉輪胎可以解決的。
如果不找出重新進行輪胎定位、找出結構上的異常、甚至是調整底盤懸吊,那麼只會陷入無限換輪胎的循環。
同樣足底筋膜炎,其實往往也不只是足底筋膜本身的問題。
包含體重過重、骨盆腰椎問題、站姿問題、足弓問題,都有可能是造成足底筋膜炎惡化的原因。
前幾天一位患者朋友跟我提到她左腳足底筋膜炎的情形。
她表示一開始是在腳底中間偏前面的地方發生用力時疼痛的現象,經過其他醫師治療了幾次,到了最近則是轉移到接近足根部的位置持續疼痛感。
她在猜想這樣疼痛處的轉移,不知道是好轉還是惡化了?
我告訴她,這其實是症狀惡化的表現。
一開始在腳底前中部位施力疼痛的表現,還不算是典型的足底筋膜炎,但是已經是因為站姿施力錯誤,導致足底筋膜的張力緊張現象,因此在施力時肌腱、筋膜組織就會出現疼痛感。
到了近期轉變到無論施力與否,都會有持續的足跟骨周邊疼痛感,表示足底筋膜的張力與發炎位置逐漸集中出現在筋膜與跟骨的黏接處。
這個地方因為是足底筋膜彈性最差的地方,因此也是長期足底發炎之後最終的疼痛位置,長時間下來便容易形成沾黏現象。
有些長期足底筋膜炎的人,如果在骨科照了X光,可能也會發現「足跟骨刺(Heel Spur)」的現象。
很多人都以為是因為有骨刺才造成疼痛,事實上卻是相反。
骨刺是因為長時間的足底筋膜發炎與骨膜受到過度壓力刺激才導致骨贅增生。
因此足跟疼痛是與「足底筋膜張力異常加上發炎問題相關」,而不是足跟骨刺是否存在有直接關係。
回到這位患者身上,
詳細檢查脊椎姿勢、骨盆、下肢角度之後,在左側的腰椎與薦髂關節交界處發現明顯的沾黏筋結點(一團按壓明顯痠痛的軟組織),同時伴隨活動腰部、走路時該部位會有明顯的酸緊感。
在該部位以及腰椎、臀區進行筋膜圓針治療,鬆解局部沾黏筋結、重新平衡張力之後,讓患者再重新行走,她感覺足底張力與踩地疼痛感明顯減少許多。
這是因為日常站姿、足底受力,會受到脊椎骨盆角度影響,當脊椎中軸出現張力失衡的情況,骨盆無法平衡受力(側彎、前傾、後傾),再往下到大小腿、足弓、足底筋膜便會接連受到影響。
而如果下肢長時間以不正確的力學方式運作,大量的負荷活動之後(長跑、負重),便可能造成組織的發炎,於是負責乘載最重的足底筋膜便受其害。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足底筋膜炎問題都出在腰椎、薦髂關節。(甚至許多是來自於久坐造成臀中肌與臀小肌的無力)
每個人習慣的姿勢與肌肉代償模式有所差異,身體動力鏈可能遇到的問題並不完全相同,這時就是需要專業的判斷來找出造成足底筋膜發炎的原因。
#最近很喜歡的youtuber是小施汽車
#原來吃胎問題與底盤調教有關
#說到底盤調教BMW表示在座的各位都是
-
#足底筋膜發炎原來不止是足底的問題
#別再只想足弓墊或鞋子的問題了
#請試著在姿勢結構上面找找原因
-
-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左腳無力的原因 在 民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醫病平台】當醫師變成病人時,醫師的生病故事 — #骨質疏鬆症
文/謝向堯(神經內科醫師)
在過去三十年,我因為罹患肌無力症而投身神經科的故事,已經寫了好幾回。現在我要講的,是從2013年起開始影響我的另一個故事。
我一向體型較瘦,工作較趕時也沒認真吃午餐,所以體重長年無法增加;就算那幾年看中醫調理,使用一些開胃的藥物,體重也大約都在42〜43公斤上下。
大約2013年左右,不定時雙腿和腰部會有些痠痛,而且位置跑來跑去,例如前幾天右邊膝蓋旁酸痛、隔幾天換成左腳踝痛,有時甚至延伸到腰部、臀部。而電腦打久了,手指關節也會腫痛。
#不明疼痛的原因
左腳無力的原因 在 TEEPR 推一波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BLACKPINK #TWICE #GFRIEND #REDVELVET #MAMAMOO
💃🏻娜璉經常站不穩可愛的樣子被粉絲們搜集起來,其實是因為娜璉小時候發生交通事故留下的後遺症 導致左腿常常無力,敬業的娜璉只慶幸:「幸好還能走路」!
💃🏻出席馬尼拉的活動時,可以發現Jennie時不時摸著肚子,呼吸不過來的樣子,卻還是揚起微笑和大家打招呼。
💃🏻新AYA打歌舞台時,手受傷的玟星扔堅持上台表演,背對觀眾時,可以看到敬業的玟星摸著疼痛的手臂,實在是令人心疼。
0:00 開場
0:42 娜璉左腿無力唱到跌倒
1:17 SinB癱軟在舞台上
1:48 惠利背對觀眾跪坐著失去意識
2:24 Krystal走下舞台時直接倒在台階上
3:04 祉呼在行程中踩空腳受傷
3:30 Jennie突然呼吸不過來
4:03 Jisoo臉色蒼白、眼神渙散
4:33 Joy疑似因為舞蹈動作當場肩膀脫臼
4:59 雪炫看起來快要嘔吐的樣子
5:34 王琳突然失去知覺昏倒
6:14 玟星手受傷的她扔堅持上台表演
6:41 璉靜跳舞時突然整個人往前滑
7:25 MOMO跳到一半跌倒後仍起身繼續把舞跳完
7:37 太妍在馬尼拉被麥克風架砸到頭
娜璉經常站不穩可愛的樣子被粉絲們搜集起來,其實是因為娜璉小時候發生交通事故留下的後遺症,導致左腿常常無力。GFRIEND的SinB就曾因摔倒多次,在一次演出中 ,一連串的勁歌熱舞後SinB時不時撐著腰,最後在慢歌唱完自己的part便忍不住癱軟在舞台上。惠利在表演熱門歌曲something過後,音樂結束了還是一直以舞蹈最後一個姿勢的模樣背對觀眾跪坐著,成員前去攙扶就這樣失去了意識,被經紀人背下舞台。 Krystal在2014年的SMTown上發生暈眩不舒服的狀況,努力表演到最後走下舞台時直接倒在台階上。 OH MY GIRL的祉呼在行程中踩空腳受傷,中斷了一陣子的活動,在不久前的回歸舞台上,可以看到祉呼無法跟成員們一樣做「跳高」的舞蹈動作。 Jennie出席馬尼拉的活動時,可以發現她時不時摸著肚子,呼吸不過來的樣子,卻還是揚起微笑和大家打招呼。Lovelyz的Jisoo在表演歌曲時,就可以發現Jisoo臉上沒有什麼笑容,臉色蒼白、眼神渙散的她,在歌曲結束後被成員智愛攙扶,最後雙腿癱軟跌坐在地上。Red Velvet的Joy疑似因為舞蹈動作當場肩膀脫臼,但她還是努力的硬撐到整首歌結束!雪炫在某場活動上AOA唱like a cat時,她不時摀住嘴,看起來快要嘔吐的感覺,一直到歌曲結束蹲下的雪炫 ,努力撐起地板起身。 SHASHA的王琳在SHOW CASE上突然失去知覺昏倒在舞台上,現場的人全都驚呆了,趕緊送往醫院。玟星在新AYA打歌舞台時,手受傷的她扔堅持上台表演,背對觀眾時,可以看到敬業的玟星摸著疼痛的手臂,實在是令人心疼。宇宙少女的璉靜在《SHOW CHAMPION》大型活動的彩排上,因為那天雨下得很大,璉靜在跳舞時突然整個人往前滑。TWICE的MOMO在南韓金唱片頒獎典禮表演時,整場演出都可以看到團員們因為地板太滑有一些站不穩,MOMO跳到一半跌倒後仍起身繼續把舞跳完!太妍在馬尼拉賣力開唱完,被麥克風架砸到頭,還是忍著痛笑著繼續和粉絲們揮手說再見,事後還在IG上跟粉絲們道歉。
-----------------------------------------------------------------------------------------------------
Facebook【TEEPR推一波】粉絲專頁
👉https://reurl.cc/8G0oX4
推一波官方IG 追起來
👉https://reurl.cc/avGrdQ
官方哔哩哔哩(bilibili)帳號:
BF-TEEPR推一波
👉https://reurl.cc/Agb4le
左腳無力的原因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肌力衰退」與「柔軟度下降」同為老化大敵
說起老化,下列通常會注意到的是「長皺紋了」「頭髮變少了」之類外觀上的變化。但實際上,下面所列舉的狀況,才真的是「老化的訊息」:
・快遲到時小跑步,卻差點跌倒。
・上班途中,走在車站的樓梯上時,踩空的次數增加。
・不過是很小的地面高低落差,卻差點跌倒。
・雖然沒有遭遇什麼狀況,腳卻很容易扭到。
容易雙腳無力、扭到,或者常常踩空、差點跌倒嗎?
也許你也感覺到,這是肌力開始衰退的訊號,事實上,也可能意味著柔軟度不足的問題!
另外可能也有人,曾經遭遇在沒喝醉的情況下想穿褲子,卻在腳抬起來時一屁股跌坐在地上的情形。這是什麼原因?大部分人可能會回答「肌力不足」。但實際上,「柔軟度太差」也跟「肌力不足」一樣是很大的問題。
過了四十歲,先開始拉筋而不是做重量訓練!
若你誤以為自己是「肌力衰退」而開始做重量訓練,請先暫停,從拉筋開始吧。如果不先讓肌肉變得柔軟,就沒辦法訓練出絕佳彈性的肌肉。最大的問題是,如果在肌肉僵硬的狀況下運動,很容易肌肉拉傷,或是傷到腰部或膝蓋,形成引發運動傷害的原因。
四十歲以上的商務人士,應該先以拉筋來獲得「柔軟的肌肉」,而不是用重量訓練鍛鍊「強韌的肌肉」。
日本45歲奧運選手葛西紀明,連續參加8屆奧運,被譽為當代不老傳奇,現在除了是選手也擔任教練,他分析,過了40歲以後,要先從拉筋開始,因為肌肉柔軟有彈性,才能增加步伐的穩定,當身體更放鬆,下半身的可動範圍就能變大,走路、跑步時更輕鬆,也就不容易踏空、扭到囉!
《葛西式超級拉筋法》
第一步,伸展大臀肌
1.以坐姿將雙手往後撐住身體,兩腳微微拱起
2.將左腳腳踝放在右膝上,維持60秒
3.感受臀部的肌肉正在緩緩伸展,慢慢呼吸。換右邊再做一次
第二步,伸展小腿肌
1.以四肢著地的姿勢,伸展手肘和膝蓋,並抬高臀部
2.一邊維持平衡,一邊抬起右腳,維持60秒
注意左腳腳跟不要抬起來,換左邊再做一次
【拉筋相關影音】
伸展膝蓋窩,放鬆肌肉、促進循環,活化內臟功能!
https://youtu.be/osMRoxzJRZg
日本整療師教你鬆筋膜,輕鬆擺脫惱人小腹!
https://youtu.be/heDb0lcmPPM
睡前趴5分鐘,好眠、正骨盆就能瘦身消水腫
https://youtu.be/F9lxMkOBMNY
【拉筋怎麼做?這些文告訴您】
練肌力先拉筋!40歲後鬆開3種肌肉,體力用到100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191
O型腿讓膝蓋變形、全身浮腫!側躺拉筋10天有效矯正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831
邊練核心邊瘦腿!超人氣教練:拉筋+躺著運動才是上策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783
#拉筋 #大臀肌 #小腿肌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