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一家氣味相投的書店,像是久別重逢的另一個自己】
很年少的時候,最常去的場所是書店。
那是一家兼賣文具與禮品的書局,而在其中一區有成排成列的書,在下課之後,我會去窩在那一個角落,翻閱書籍。在那個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書本佔據了我課後好長一段時間。大概也是就是那時候起,養成了逛書店的習慣、與書有了連結。不管是否有要購書,經過了總得進去看看,只是摸摸書也好,才算完成儀式。
再後來,會開始去獨立書店。
「原來書店不是固定的樣貌,每家獨立書店都有自己的姿態。」這是我在那裡才發現的事。從陳列的書、置書的架子,到牆上的張貼的海報,都是一種對價值的篩選,與其說是營業的地方,其實更像是書店展示自己信仰的場域。販售的不是書籍,而是店主對生命與生活的主張。
每次踏進獨立書店,都能發現一些新的什麼,以及那些不張揚的部分自己。或許獨立書店迷人的地方,就是它總能讓你看見自己的內心,遇見一家氣味相投的書店,像是久別重逢的另一個自己。
8/15我們書店見。
左岸咖啡館「2020 左岸巷弄沙龍計畫,獨立書店一日環島串聯計畫」串聯了全台的獨立書店,在8/15(六)這天會舉辦相關活動,歡迎大家一起走進書店,參與活動。而在當天,我也會去參與在串聯計畫活動焙思書房、練習曲書店、#左岸巷弄沙龍計畫華山期間限定店 的其中一間,歡迎大家帶著書來跟我不期而遇,也歡迎來找我簽書。
一起去見見書店,也在書店遇見。
►看看你所在的縣市書店舉辦的活動→ https://reurl.cc/kdGxOr
#左岸咖啡館 #左岸巷弄沙龍計畫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