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6] 細說分鏡 Vol.23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29
🖍我做的是
🖍努力再努力,嚐試紮實的傳達每一個想法
🖍分享給你的,並不只是「攝影的基礎」
🖍更期待你也能體會,我心中攝影的世界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我覺得最難的部分,大概就是「解惑」吧,如果「下課」對於老師是指…,時間到了,把該教的東西教完了,學生學會了,那工作就結束了,那我想這樣子的「下課」是簡單的,但身為「老師」,以及身為「創作者」角色,我的心情並沒有隨著鐘聲而下課,因為我本身仍是不斷的「創作」,並且將「創作」的東西,帶回到課堂上,與學生分享
🟥備課漢
我還記得一開始在教攝影時,每周都在「備課、備課」,這個班上完了第二堂,也許二天後換下個班上同一堂課,二天的時間檢討一下講義內容,修修補補改改,以修改後的講義,拿下一個班嚐試看看有沒有更好,然後不斷的重複下去。
開始教攝影頭一年,不時都在「備課」是真的,因為不夠熟練教學內容、技巧,要把腦中會的東西「攤在學生眼前成為講義」非常苦惱,一份講義改上非常多回,每改一次,多少會影響上課表現,有時改的不錯,前文搭後文串得不錯,節奏流暢,覺得這樣子改就對了。
但到了下一堂課,也許隔沒兩天,同一份講義在不同班級,又覺得不對勁了,前一堂課給自己表現也許有 90 分,這一堂課又倒退為 70 分,又在檢討哪裡不對勁? 明明都一樣的東西,學生也都是初學者,怎麼會落差這麼大呢?
然後再修改、再嚐試,直到一份講義適應了每一堂課的學生,表現也都差不多,那麼這份講義就算是「安全了」,未來要再變動的機會不大,最多是把裡頭的例子稍微換點新拍的例子,雖然是訴說相同概念,學生也不知道眼前頭影片是「新的例子」,但對老師來說,這很重要,同一張照片講上數十次、近百次,其實也會很膩,換換新照片,讓自己上課的心情好一點也是不錯。
每天面對著「上課、檢討、修改、再上課、再檢討、再修改」,每天都在反複做這些事情,「備課漢」那段時光,我仍現在仍深深體會。
🟥舉手提問
學生觀念沒學懂,老師責任最大,但這個「不懂」是哪裡不懂,需要在課堂上搭配一些教學技巧,打好上課氣氛,才能讓台下學生別畏懼「舉手」發問,說到這,真的不得不說,我們台灣人上課風氣與文化真的需要改改,不懂也不敢問,怕問了蠢問題被他人視為傻子,但通常舉手發問的學生,往往自己學習效果最好,正是因為「不懂」加上自己「主動」,才能在課程中學到該學到的部分。
🔹但身為老師,其實我是「非常感謝舉手發問的同學」,理由有三點。🔹
其一是讓整場 2 小時的課程,不會讓老師像是在唱「獨腳戲」一樣,一個人在台上自顧自的說完整個課程,再數著還有幾頁投影片要講,那…其實有一點痛苦,說真的,舉手發問的學生能改變上課氣氛,同一門課在二個班,只要一個班有那麼 1-2 個學生真能發問的話,整個 12 堂課都會非常和樂融融,反之亦然。
第二點,若是學生提問,更能帶動整個課程的「深度討論」,如果問題適合該堂課,反而會為了解決學生的問題,讓我延伸更多深入的觀念,或是引用更活潑的例子,學生獲得的更多,我很喜歡這樣子「有問有答」的上課方式,或許未來課程設計,就設計一堂「你問、我答」,或許這是一個不錯的課程設計。
🔹第三點,對身為「老師」是最重要的 – 透過學生提問,才知道自己哪裡講的不好、不夠清楚,還是太快? 還是自以為學生懂? 最後這點才是最糟糕的,這是「授課」不是「個人表演」,重點是學生吸收,而不是台上老師個人表演 show,如果沒有學生提問,反而老師會沉浸一種「自 High」的心情,覺得自己真的好棒棒,內容超紮實,學生都沒問題,都聽得懂,如果真的身為老師真心這麼認為,我想…,這老師要小心了。🔹
其實還有第四點,至少對我來說…這點比前三點還重要要,透過學生的發問,我才知道原來「這個你不懂」,雖然講義也寫明,透過問答也解決當下問題,但我反而會特別將學生的提問,成為我攝影網站教學的文章題材,一但文章上線後,我再帶回來修改講義,有好有壞,好的是讓講義內容更加充實,壞的是頁數一直增加,從 2 小時 100 頁,一路加到 110 頁、120 頁,這樣子一直增加下去也沒完沒了,又得要回頭適當的刪減…,這對講義來說是很大的變動,不但影響課程設計主旨,同時也會影響上課節奏。
🟥為何你不懂?
傳道、授業並不難,只要針對學生問題「加以解答」就好,如果能真的讓學生滿意,那這一問答過程,是對學生、老師完成一項任務,學生既能學到東西,老師也能知道學生哪裡不懂,教學相長。
難的是「解惑」,如果用在攝影教學上,我是這麼樣的解釋:
🔹身為老師,難的不是備課的辛苦,也不是回覆學生的問題,難的是去了解「為何大家都了解,偏偏你不懂」,如果大家都是初學者,同處一個班級,聽到的東西看到的講義也都相同,有什麼原因讓你「不懂」,這個不但困惑著學生,更困惑著老師。🔹
但這也不意外,坐在台下的學生,雖然每個都是「攝影初學者」,但終究素質不一,有些人稍微接觸過一些,有些人則完全沒概念,在講述一個抽象觀念,透過實體例子來講解,不見得台下每個同學都能接受,這跟每個人生活經驗多少都有關係,但解決的辦法,就是用更多不同的例子,來解釋相同的一句話,多少能解決這個困境。
🔹當一個學生提問,對我的挑戰不是如何回答表面的問題,而是「你為何不懂」,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你感到「困惑」,如果課堂上有機會我會多問二句,而若是一對一的教學,更讓我有機會透過學生「表面所提問的問題」,去挖堀問題背後的問題,這一挖堀反而讓我感覺到「問題表面終究是冰山一角,問題底下永遠藏著另外的問題」問到再深,往往會離了題,有時反而變成去「了解這個學生 “生活、生命” 的經驗」,才比較能了解為何相同的課程,有些學生有問題,有些則完全不被困擾過。🔹
🟥老師,沒熱忱了怎辦
在一次外拍,一位同學靠近我問說「老師,我拍照也拍了二、三年,很多主題也都拍過了,雖然稱不上多好,但好像也都體驗過了,好像有點失去熱忱了」,這問題真是個大問題,一時間也無法好好的回答,不過我也稍微跟他聊聊「熱忱」這件事。
🔹相信你也接觸很多不同的攝影主題,找到哪些喜歡、不喜歡,喜歡的主題追求下去,不喜歡的主題就避開,沒有人什麼主題都喜歡拍,更沒有人什麼主題都拍得精彩,我是你的話,我會在自己喜歡的主題,找到拍得比我更利害的攝影師,破解他的技巧,並且嚐試拍出讓人一眼就認得出「這就是你的風格」,不彷試看看朝著這樣子努力看看。🔹
不知道他能聽懂多少,也許…,我這番話他也曾在別的老師口中聽到,我也不確定他有沒有嚐試過,但是若要談談「熱忱」這件事,我可是能夠花上數萬字來說說我拍照至今近 20 年下來,心裡那「熱忱如何起伏、心裡峰迴路轉折的心路歷程,甚至一度還真想放棄攝影,把相機、鏡頭通通賣掉的衝動…」,我很想分享,但不是今天。
🔹我已經有一個…,我這輩子對於「攝影熱忱」有了定義,以及設定了目標,這目標永遠達不成,只能在有生之年,看是能做到哪裡,就到哪裡,直到我相機拿不動、雙腿走不遠、眼睛看不清、腰也打不直那天為止吧,今天我並不害怕是否會失去「攝影的熱忱」,但我該如何也讓他人跟我一樣,找到自己的「攝影熱忱」並且設定目標持往下走呢?🔹
🔹我想做為「攝影老師」,應該做的不只是教導課堂上的知識外,更應該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除了學到該學的知識、技巧外,更能讓「攝影」,成為他們生命中,如何讓自己的生命、生活過的更開心、更美好的一項美好的事情,這點是我認為,身為他人攝影老師,所應該肩負的責任。🔹
當我開始嚐試走出國外,且還是用「自助旅行」的方式開始第一步,由於自助旅行自由度非常高,你能自由地安排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待多久隨便你選擇,讓我對陌生的國家的「好奇心」,在此自由下得到大大的滿足,開拓了我不少視野,讓我知道原來世界如此的大,更期待還有什麼不曾踏過的國度,能有什麼驚豔的景觀,讓心靈空虛的我能得到一點點的救贖。
當我不斷的走,特別是這幾年跑的更勤,就像著了魔一樣停不下來,除了心裡的「好奇心」之外,同時我也在追尋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到底為何那麼熱愛攝影,不只是興趣,也不只是工作,更是一份對他人、對世界的「責任」,我有這個責任,將世界上所有美好的角落帶回給所有人欣賞,這也是我對「攝影熱忱」的目標之一。
🔹但我的體會告訴我「照片離現場十萬八千里遠」,不是拍照技巧問題,是更多的「感觸」是要你親臨現場才能感受到我所感受的,於是我考上外語領隊,開始帶團,帶著我的學生、讀者造訪我看到的「世界、視野」,我相信這是另一種更積極的做法。🔹
我自認我還算幸運,能有機會與能力去這麼追尋,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子的機會,於是我盡可能的,從課堂的設計,到講義的安排,至觀念的例子,盡可能將我所感受到的種種感觸,傳達給課堂的學生,以及我的讀者朋友,希望上過我課程的學生,不但能學到攝影基礎,更能感受我對攝影的熱忱,當課程結束後,進而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攝影熱忱與目標。
我想,讓你看到、感受到我所看到的一切,現在在設計課程,都抱著這想法在設計每一堂課、每一個觀念、例子、每一張投影片,這也是讓我的「課程」更加充實,也不至於內容一成不變。
這,就是我現在努力的方向,不只是為了學生,更是為了自己而努力。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Real Darren Hua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單元——嘴炮攝影師!做公益回饋,幫大家拍衝浪,但因為站在岸上太無聊了,我一定要垃圾話宣洩一下。想看自己衝浪的朋友,就忍忍吧~ 垃圾話aside,今天遇到台灣第一批有組織的衝浪職業隊,希望大家行有餘力能多關注、支持! 👇👇👇影片重點 9:26 👇👇👇 當然你可以說 這些運動員每天的訓練 也是一種玩...
「工作熱忱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工作熱忱定義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工作熱忱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工作熱忱定義 在 少女凱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工作熱忱定義 在 Real Darren Hua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工作熱忱定義 在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工作熱忱定義 在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工作熱忱定義 在 [問題] 請教工作熱忱的定義和必要性- 看板Sal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工作熱忱定義 在 工作熱情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 關於工作熱忱定義 在 工作熱情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 關於工作熱忱定義 在 真的會有讓你充滿熱忱的工作嗎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工作熱忱定義 在 工作熱情定義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DCARD 的評價
- 關於工作熱忱定義 在 「工作熱忱ptt」懶人包資訊整理 (1) | 蘋果健康咬一口 的評價
- 關於工作熱忱定義 在 軒言文創SoundShin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工作熱忱定義 在 工作熱情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工作熱忱定義 在 工作熱情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工作熱忱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更容易達成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進步。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learn-better/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的作者是美國教育研究專家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他年幼時雖然被診斷為 「學習遲緩兒」,但是他在掌握「如何學習」的技巧之後,成績開始大幅進步。作者自己本身,可說是這本書的最佳代言人,他對學習的熱忱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我很喜歡作者把學習的方法,拆解成各種具體的步驟,搭配許多真實的研究案例和成果,顛覆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舊學習方法。例如有效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參與式學習」、「經常回顧與反思」、「懂得尋找類比與關聯」…等。
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法背後,作者會詳細說明使用的原因與時機。書中給出明確的執行步驟,讓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採取書中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閱讀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的步調,時而對自己提出問題,時而闔上書本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我除了用心智圖整理這本書的精華之外,也回顧我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學習寫作之旅」,與這些學習步驟有哪些相關性,試著讓自己朝向學得更好、寫得更好的方向邁進。
.
#如何學得更好的6個步驟
.
在我回顧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之前,我想先用一張「心智圖」來展現這本書提到的學習步驟與技巧,誠如作者說:「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發現內在關係」。這些學習步驟之間,彼此互相有關聯;學習就是一場「心智活動」。
1. 尋找價值: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得會。想要精通,就必須把自己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
2. 設定目標:在精通某項技能的早期階段,「聚焦」是關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具體可達成的目標。
3. 提升能力:某些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磨練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在掌握基礎之後,「實際運用」自己知道的一切。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5. 形成關連:要試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要知道該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事物「互動」。
6. 回顧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犯錯、太過自信,所以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
#我如何學習寫作?
.
回顧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學習步驟,讓我很驚訝的是,竟然跟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十分相似。理工科出身的我,選擇踏入科技業就職,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異次元的東西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地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觀察到很多厲害的傢伙,發覺自己思想的淺薄與無知,便開始投入閱讀的懷抱。
只是,無奈記憶力和理解力畢竟不是超人等級,發現要把所學紮紮實實記錄下來,才能稍微加深那麼點印象。所以開始試著寫一些手抄筆記,然後在讀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的寫作方法之後,被作者的觀念說服:「自由書寫、公開發表、接受回饋」,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寫作之旅。
很慶幸的是,我也發現自己採取的方法,跟《學得更好》書中的學習步驟有許多契合之處。以下我會將書中提到的6個學習步驟,搭配自己的寫作歷程,做個回顧與整理,也給有心投入寫作的朋友們一個案例參考。
.
1.#尋找價值
.
回想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技巧不夠?文辭不夠美?管它的,「寫,寫就對了」。我除了在讀完《恆毅力》之後寫下的「目標階層」練習之外,主要是我時時記得三個核心價值,讓自己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首先是「動機」:而立之年才愛上閱讀的我,發現閱讀對我帶來莫大的改變,以及思想上的啟發,因此起心動念想透過自己棉薄之力,盡可能地把我從閱讀體會到的美好,透過文字傳達出去。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則是讓這個理念更容易傳達。
接著是寫作對我的「意義」:我把每一次的寫作,每一篇文章,視為一次的「自我成長」。無論是思想上的,或者是觀念上的,閱讀不同書籍帶來不同的體悟,進而改變自己的舊觀點、整合成新的觀點。
最後是「社群效應」:無論於職場、生活上,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領導人,我對於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就是「能夠影響多少的人」,因此選擇公開發表自己的寫作。除了帶來社群的交流,得到不同的回饋與意見,還見到許多網友表示受到我的文章鼓舞,讓我更樂於持續書寫。
「人要在自己所學的事物和自身生活經歷之間建立連結,而尋找價值是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促使人們思索:「這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
2.#設定目標
.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目標,起初並沒有硬性規定自己的發文頻率,剛開始在Medium寫作平台發表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頻率平均是2週一篇而且不太規律。後來我改變策略,想要堅守我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學到最棒的一課:「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我開始強迫自己每個星期要發表一篇文章,即使平日工作再忙,如果不幸平日沒有寫完,拖稿到週五、週六仍然要挑燈夜戰,完成對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因此我深刻體會到,當我保持平日的自律,才能享有假日的自由(ps. 其實就算如期發文,我還是會把假日拿來閱讀和寫更多東西)。
短年期的目標,是希望這兩年內,能夠完成100篇文章的發表,目前已經踏過一半,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中。我自己的感想是,設定目標除了要「可達成」之外,最好還能多一些「挑戰性」與「強迫性」,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多麼懶,對吧?
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後設認知」,白話文是「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作者發現,時常觀察自己如何思考的學習者,成效會來得更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則需要讓自己去評估自身的論點,思考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自己想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無論是給未來的自己,或是讀者。
「寫作活動是整理思路的有效方法,因為在組織句子和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後設認知問題:誰會讀這篇文章?他們會了解我的意思嗎?我需要解釋那些東西?」
.
3.#提升能力
.
一開始在練習寫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可言。我採取實驗性質的方式,第一個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有點自問自答的意味;第二個是重新排列組合閱讀之後的書中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書中提到,面對失敗,是逐漸提升能力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倒是很在行。
我試著用不同的文體和架構,去寫每一篇讀書筆記,同樣抱持「實驗」心態,去觀察哪種文體比較獲得讀者青睞,哪種架構容易獲得迴響。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來,自然有熱烈回響的文章,以及許多無人問津的文章。
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把它當成一場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學到東西。實驗至今,我倒沒有特別想定型在哪種文體,反而更廣泛地嘗試和衝撞,探索更有趣的寫作方式。畢竟,不要把獲得關注當成寫作的唯一目標,最重要是莫忘初衷,隨時堅守上面的三個核心價值。
最後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也同樣說過的,得到意見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能夠幫助自己進行修正、改善,我也很感謝對我的文章進行回饋與交流的讀者,不但讓我有更多收穫,有些建議也讓我耳目一新。
也歡迎你在我的文章留言,或者私訊表達對我寫過文章的看法,你的回饋是我持續進步的最好養分。
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
4.#延伸知識和技能
.
我使用的三種手法,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第一種是我喜歡在文章裡「問自己問題」,然後試著用最棒的方式回答。有時候需要回顧書籍本身,有時候要前後參照,有時候甚至得Google或找維基百科,才能有更完整的觀念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一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第二種是「教別人」,我很認同教學相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讀完一個新的概念,若要達到可以教別人的程度,則必須讓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辦的到,這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技能的好時機。
第三種是「親身實踐」,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採取了屬於自己的「晨間寫作習慣」,讓我每天都能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寫作。而這個晨間習慣,後來我也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整理成很受歡迎的晨間習慣分享文,裡面詳細列舉我自己起床後的習慣,也持續使用至今。
「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透過講授某一主題,我們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
5.#形成關連
.
把寫作跟自己形成關聯的方法,我採取的第一種,是我喜歡把閱讀一本書的所學所聞,拿來「跟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做對照」,讀的過程經常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想從書裡學到什麼?」
因此,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喜歡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與自己產生關聯,讓寫作的內容更個人化,更能帶來反思與回顧的效果,偶爾還能迸出嶄新的思緒與想法。
第二種是把自己所學給「視覺化」,舉我寫過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篇閱讀筆記為例,在文章裡我把作者講的七個成功習慣,重新組構成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再用「信任」串穿每個元素,畫出一幅示意圖代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最後,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回想的過程中,去挖掘以前讀過的書目,跟目前讀的書或者寫作的內容,有何種關聯?做法很容易,首先回想那些書籍跟我在寫的東西,有什麼「相同」?再來回想有什麼「差異」?
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建立許多觀點的連結,我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這邊閱讀心得就用過類似的方法,來對書中我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自我辯證與論述。
「投入學習時,要了解其中的關係、弄清楚因果、看見類比事物與相似之處。學習的目的是改變我們如何去思考某個事實或概念,也就是學會一套思考系統。」
.
6.#回顧與反思
.
我自己閱讀書籍之後,為了寫閱讀筆記或讀後感,會去「回顧」內容主題的其他相關資料。也就是同一個主題,我會盡可能多涉略幾本不同的書。
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領域,我鑽研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在廣泛地閱讀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書籍之後,重新讀過一遍最愛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才寫下這篇獲得不錯迴響的投資文章〈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除了回顧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寫作,讓我得以很專注地「反思」。像是我在寫《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閱讀筆記的時候,起初因為書中內容比較雞湯,讓我的思緒有點兒卡關。
但是,我強迫自己學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不去思考成功的大道理,反而去思考該如何避免錯誤,寫成〈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這篇心得。
回顧與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溫故而知新,才是推動知識更新、反覆運算的終極法則。
.
#後記:#學習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
.
我原本認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是,經過這一年來的持續寫作,我才發現,「寫作是更好的學習」。我期許自己透過閱讀增進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透過寫作則深化了些理解,甚至產生新的洞見。這種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讓我時時處於思緒活躍的狀態。
我很喜歡的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隨時隨地都在看電影,當一個記者問他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時候,他無奈地大笑而且似乎被問題激怒了,說道:「如果你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只專注於一件事,而你最好把它搞透徹一點。」
從第一篇公開文章〈雙11購物節買書分享〉,一路走到現在,專注於學習一件事情,何嘗不是如此。無數個絞盡腦汁的早晨與夜晚,努力地挖掘腦中的思緒,涉略自己原本不懂的事情,每一字一句都讓我感覺往前走了那麼一點。
雖然,與許多博覽群書、下筆如有神的前輩比起來,我仍像個學徒般剛開始摸索著,但每當我回答自己的這個提問,心中又再次充滿了堅定:「你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又更進步了一些?」
工作熱忱定義 在 少女凱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謝謝 Sconas 肌膚保養 的採訪
認識創辦人已經四年了!她們還記得我❤️
四年多前,創辦人寄來了一封千字文,表達非常喜歡我的文筆,希望我能為他們寫專訪,當時我才自己開始寫文章不久,沒什麼自信,還一度婉拒,最後見了面,發現創辦人真的很有熱忱!
現在品牌也受到許多矚目,很高興在品牌五週年時,有機會為30世代發聲!
| 專訪30世代夢想實踐家 跨界知識社群創辦人 / 少女凱倫 |
『倘若世界要為你貼上標籤,那就跑得讓它來不及貼上。』—少女凱倫
上班尖峰時間的台北市,就像個巨大齒輪般快速不停運轉著,我們這次專訪的對象-凱倫,是一位認定目標後就能付出無比行動力的夢想實踐家,她的人生不僅是斜槓,更是用執行力開啟外掛,從新聞專題記者、講者、作家到跨界知識社群創辦,從上班族到自媒體品牌經營,人生就是不斷與時間和自己賽跑的過程!
👉#完整專訪對談文章 https://reurl.cc/q1gA2q
#勇闖極限_美不設限 #美不該只有一種定義
_
【採訪前的二三話】
少女凱倫本名花芸曦,曾擔任 ETtoday 社群編輯,TVBS 新聞台文字記者、平面財經雜誌的專題記者。在正職之外,凱倫實踐斜槓精神,展開了第二人生:在每天幾乎 12 小時的工作下,下班後,她是一位講者、專欄作家、讀書會發起人和直播主持人,擁有多重身分和多重收入,更因此受到出版社關注,被邀請出版個人專著:<人生不是單選題>,分享關於「做自己」的力量。
透過自媒體經營,她累積了超過 3 萬的粉絲,同時受到許多單位機構邀請分享媒體公關操作、個人品牌及斜槓人生等主題,形成一套自有的商業模式,讓自己收入達到同齡平均的兩至三倍,即便人遠在長灘島的海上旅遊,也能遠端為台灣新創企業操作媒體曝光。
其中凱倫創辦的讀書會在2021年跨界升級為訂閱制的「跨界知識社群」; 旗下活動包跨界讀書會、跨界小聚、跨界大人物。內部包含成員的角色轉型機制、教育培訓、創作者回饋分潤機制等,因此她也成為名副其實的自媒體達人!
_
➡加入官方社團看精采花絮及享有限定好康活動
https://reurl.cc/vg1WDA
➡凱倫喜愛的幻顏霜單品/套組週年慶現正優惠中
https://reurl.cc/oxg2b5
工作熱忱定義 在 Real Darren Hua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新單元——嘴炮攝影師!做公益回饋,幫大家拍衝浪,但因為站在岸上太無聊了,我一定要垃圾話宣洩一下。想看自己衝浪的朋友,就忍忍吧~
垃圾話aside,今天遇到台灣第一批有組織的衝浪職業隊,希望大家行有餘力能多關注、支持!
👇👇👇影片重點 9:26 👇👇👇
當然你可以說
這些運動員每天的訓練
也是一種玩樂啊
他們也都樂在其中
問題是
他們賭上的
是未來可能拿不到優渥的薪資
或是得做大家不想做的工作
你說他們當初選擇這條路
會沒想清楚這個trade off嗎?
我覺得他們只是願意撇開世俗對成功人士的定義
放膽追求自己的熱忱
沒有前輩的經驗可以借鑑
一切都是披荊斬棘
我們看到的只是一群被清晨早浪喚醒小孩
實際上
他們是拿著衝浪板走進沙場的戰士
替台灣打著體育界的仗
留言、按讚、分享、訂閱一次,勝造七級浮屠🙇♂️🙏🙇♀️
在IG上追蹤我 @realDarrenHuang 👉 https://bit.ly/2Zm9AjH
我會事前通知何時幫大家錄影!
——————————— Gears (Not Sponsored) ———————————
Main Camera 📷 Canon 80D
Backup Camera 📷 DJI Osmo Pocket
Action Camera 📷 GoPro Hero 7
Mic 🎙 RØDE VideoMicro
Vlogging Lens 🔭 Tamron SP AF 17-50mm f/2.8 XR Di II VC LD IF
Telephoto Lens 🔭 Canon EF 70-300mm F4-5.6 IS II USM
Portrait / Cinematic Lens 🔭 Canon EF 50mm F1.8 STM
Camera Bag 🎒 National Geographic Walkabout Camera Backpack NG W5072
Editing Software 🎬 Final Cut Pro X
——————————— Guest List ———————————
在IG上追蹤 大海旅人 吳威毅@Aikes_x
在IG上追蹤 邱晉豪 @jinhow_surfer
在IG上追蹤 大番薯 @ke128312
在IG上追蹤 小蕃薯 @stanley_surfer11
在IG上追蹤 Yun-Jung @yun_jung_chung
——————————— Music ———————————
Andrew Applepie - I'm So
工作熱忱定義 在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一生 80 年的日子,不是看你最後成了什麼樣子,而是過程裡,你活了什麼日子。
傍晚 18:00 走在街上,鬧區下班人群,好像人人都活著一套相同邏輯的人生,上學補習、考試升學、賺錢生存、經濟壓力;待時間差不多了,紛紛結婚、生孩子、看房子、買車子;老了,孩子大了,工作辭了,慢慢等著,等著時間到了,帶著一生平庸的回憶,離開這個世界。
出社會後,就該乖乖上班,朝九晚五?
這份工作,我要做一輩子嗎?
30歲了,就該結婚嗎?
買房、買車,我才能有「好的生活」嗎?
生了孩子,才叫做幸福嗎?
「我才 25 歲,把薪水算一算,每年的加薪幅度、升遷制度,配個穩定的男女朋友,怎麼就能預見自己老了的樣子了?」,時間常常很殘酷的,把你變成你不喜歡的樣子,例如,那種呆坐在辦公桌前,準時下班,回家顧小孩;一個被年輕人嫌棄的,不幽默的,和世界脫節的老人。
我們的人生,從有意識之後,就開始被別人定義,沿著前人走過的路,配合社會給予的價值觀,一路走到生命的盡頭;追著那學歷、追著那財力,你有沒有想過,你真正要什麼?有什麼事情,真讓你義無反顧?
公司裡最資深的前輩 常說:
「1990後出生的年輕人就是這樣,選自己要的生活,沒有工作該有的態度!」
她是張希慈,出社會後的第一份工作,她進了一間商業公司,完善的制度、明確的階級、專業的分工、精準的績效獎勵制度、標準的升遷管道,這樣的公司,只要好好熬個10年,通常年薪就能破100萬了,買房買車、結婚養家,都不是問題;而上班第一天,她對這一切充滿懷疑,在下班前,就決定辭職了! 在大多長輩眼裡,是一種再軟爛不過的草莓族……。
「勇敢」不是什麼都不怕,
而是明明怕得要死,卻還是義無反顧地做了!
離開安穩的環境、放棄固定的薪水,你肯定感到強烈的迷惘。「從眾」是我們從小被訓練出來的,當我們從眾,就會有安全感,當我們茫然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選了和大多數人一樣的選擇。
這些迷惘,是因為「你和別人不一樣」。
離職後,希慈開始了她的創業計畫! 她成立了社會企業「城市浪人City Wanderer 」,實踐自己內心真正的理想 - 「幫助年輕人找到自己在社會上的價值」,這 5 年,辦了近 200 場活動,幫助了 10,791 位迷惘的年輕人;她在 25 歲那年,獲選了「富比世30歲以下傑出創業家」!
一生 80 年的日子,
不是看你最後成了什麼樣子,
而是過程裡,你活了什麼日子。
生活平平凡凡、庸庸碌碌,你或許到了40歲,都還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不知不覺,把一份工作做了 20 年;若不甘於「只是這樣」,就勇敢的突破吧,去嘗盡迷惘,去歷盡滄桑,去用盡你的力量!
就算最後失敗了,只要我們盡力了,
我們也有了一段「精彩的人生」啊!
你說是吧!!
-----------------------------------------------------------------------------------------
by 一件襯衫
喜歡我們的影片請別吝嗇您的「按讚」&「訂閱」
-----------------------------------------------------------------------------------------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臉書搶先看:https://www.facebook.com/the.shirts.tv/
一週發佈一則,能溫暖你的視頻。
設計、建築、工藝、藝術、人文、生活、理想、熱忱。
工作熱忱定義 在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人生的高度,在於如何面對「孤獨」;
成功的定義,在於你是否「做自己」。
詹翔宇是台灣現在「唯一」一位前進日本的職業舞者,和一般兼差的舞者不同,他領著全職的薪水,在日本職業舞團工作,踏踏實實的靠著跳芭蕾來養活自己,做著自己從小夢寐以求的工作。
2018 年夏天,他回到了台灣,他想念很久的家鄉,他來到了一件襯衫,進行專訪,那日午後微雨,我們相約在舞蹈教室 No.6 LABORATORY 六號實驗室 ,詹翔宇文靜、謙虛,絲毫感受不到他身為「台灣唯一」的自豪;要是他沒說,我還真以為他是一位「沒有故事的男同學」。
而訪談開始,他開始拉筋,開始律動了肢體,我不敢相信眼前站著的,是剛剛那位乖巧的男生,他變得自信,變得神采奕奕,好似全世界的燈都打在他身上一樣,他渾身的氣魄,散發著敬業的態度。
「你把時間花在哪裡,就能累積出怎樣的自己!」
成長的過程,總是孤獨,特別是你有一個夢要追求,會加倍的寂寞;為了實踐夢想,得先犧牲生活、失去朋友、捨棄享受,經歷幾萬個小時刻苦耐勞,獨自面對挫折與難過,受盡現實的折磨;如此,你才有機會「可能成功」。
這些過程全是「孤獨」,在日本的生活,他學過一個人獨處,每當心累到極限了,就打開直播,和台灣的朋友聊聊,他開了粉絲頁 旅日舞者 詹翔宇的舞蹈日常,和家鄉朋友互動,排解鄉愁。
跳舞 13 年,人生的一半,都花在跳舞上了;從台灣一路跳到日本,他繼續實踐著自己的夢想, 他說:「成功的定義,在於你是否做自己。」,這些孤獨的日子裡,他淬煉了自己的心態高度,不再取悅別人,不再求著別人認可自己,自己一次次的鍛鍊、進步,才是最大的成就感。
世俗的成就,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場遊戲,遊戲結束後的日子裡,真正的意義,是這輩子你有沒有真誠的做自己,發揮自己、享受自己。
-----------------------------------------------------------------------------------------
by 一件襯衫
喜歡我們的影片請別吝嗇您的「按讚」&「訂閱」
-----------------------------------------------------------------------------------------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臉書搶先看:https://www.facebook.com/the.shirts.tv/
旅日舞者 詹翔宇的舞蹈日常: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esedancerinjapan/
一週發佈一則,能溫暖你的視頻。
設計、建築、工藝、藝術、人文、生活、理想、熱忱。
工作熱忱定義 在 工作熱情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關於「工作熱情定義」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對工作保持熱情的祕訣- 今周刊2019年8月14日· 每天感受自己的進步、每天學習新事物、每天努力為人或事帶來正 ... ... <看更多>
工作熱忱定義 在 工作熱情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關於「工作熱情定義」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對工作保持熱情的祕訣- 今周刊2019年8月14日· 每天感受自己的進步、每天學習新事物、每天努力為人或事帶來正 ... ... <看更多>
工作熱忱定義 在 [問題] 請教工作熱忱的定義和必要性- 看板Sal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下近日找工作,
有不少次面試都被問到類似對職務的熱忱程度,
例如新聞業會問是否每天看新聞、看多久,
出版社會問看多少書...
遊戲產業會問玩多少遊戲...
以上算是直接與職務相關的,
但就算是其他面試,很多也都不免會問到"你的熱情或熱忱是甚麼..."
我平常喜歡的就是看看書、打打電動、看電影、睡到飽...
基本上還沒有對某單一項目熱情到廢寢忘食、朝思暮想的程度拉
當然如果成為了工作後一定會投入更多時間就是,但那是"成為工作後"
所以這樣是不是算沒有興趣或熱忱啊
所以現在所謂"作有熱忱的工作",
是指無外力的狀況下,7-8成的自由時間都投入在某個項目,
大概是這樣的程度嗎?
另外,有些人會說,工作就是技術+勞力換錢,熱情甚麼的別想太多。
但是我面試的經驗好多都問"熱忱是甚麼...",或者"確定的職業目標",
真心覺得被問倒了...
腦中只浮現看一整天電影、打一整天電動、躺在床上看書...這種,
總不能這樣回答吧@@
至於"確定的職業目標",錢多事少離家近+爽,
如果又跟興趣結合那當然更好...
但是現實中這樣的工作在哪??
所以明確的職務目標,我也說不出來...
當然是越靠近這些條件...,就越好啊
請教各位大大何謂"熱忱"? 程度多大算熱忱? 每天大概沾一下是否不算熱忱?
還有現在是不是幾乎每個工作都要講求熱忱?
求教,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93.2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511943735.A.E91.html
QQ
※ 編輯: jodawa (123.193.93.234), 11/30/2017 19:11:4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