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指南分享】
不管是剛畢業的你,還是想換工作的你,這篇都該看看
發掘各種新工作樣態,或許能找到
讓你成就感油然而生的理想狀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我是老查,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30年的工作樣態會是怎樣?AI加上機器人,人工智慧的大腦跟機械的手腳,將會取代掉很多現有由人類做的工作。由日本科技創業家堀江貴文與跨界學者落合陽一合著的《2030工作地圖》書裡面要探討當一部分工作消失了,你我該如何發展新的職涯?答案之一竟然是當「網紅」? 書中有些預測也許會讓你驚訝,但可以思考一...
工作樣態 在 林淑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國家成為育兒家庭的神隊友 #請從彈性的育兒假開始!
政府積極想要解決少子女化問題,
投入經費建置公共托育體系,提供幼兒園學費補助,
鼓勵家長送托,減輕家長育兒負擔。
這彰顯著育兒不是個別家庭的責任,而是社會共同承擔,
國家勢必要扛起友善育兒的責任,正視育兒家庭遇到的困難與需求!!
2009年就業保險法修法納入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的相關規範,
給予因照顧3歲以下嬰幼兒需要暫時離開職場家長薪資津貼補助。
但育嬰留職停薪必須以「月」為單位,
育兒家長必須暫時離開職場,復職後是否能夠回到原單位仍是未知數。
某種程度是逼迫育兒家長,特別是女性面臨育兒與工作必須二擇一。
#瑞典親職假值得參考
聯合國研究報告推崇瑞典親職假(育兒假)制度,將親職假區分為「有薪親職假」、「無薪親職假」及「臨時親職假」。有薪親職假的請假單位,可以選擇「全天」、「半天」或是「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工時。以彈性化親職假的方式,打造友善職場的育兒模式。勞資雙方可以就工作樣態與育兒需求協商親職假的規劃。
今天淑芬與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吳玉琴、#洪申翰與范雲委員共同召開「打造友善勞資雙方的育嬰假-性別工作平等法、就業保險法修法公聽會」。我們邀請性別研究、勞動法等專家學者,以及工會與民間團體等共同討論,會中有些方向與想法值得作為後續修法的參考:
#育嬰假應擴大至育兒假或親職假的概念
現行育嬰假僅侷限於三歲以下的幼兒家長,會議上大家皆有共識育兒不是只有三歲以下嬰幼兒才有需求。幼兒進入幼兒園至小學,像是腸病毒、流感等停課,或是生病無法到幼兒園或學校,仍需要家長照顧。我們應打破育兒僅照顧小嬰兒的概念。參酌瑞典放寬至12歲以下兒童,我們應該更進一步去思考從3歲放寬至8歲。
#有薪育兒假或親職假不同於育嬰留職停薪,應以法律授權訂定,提供類型化選擇。
育嬰留職停薪屬於勞動契約暫時中止,勞雇雙方無提供勞務與工資義務。若以請假方式設計有薪育兒假,必須以法律明確授權請假程序,而且必須思考兼顧雇主合理正當需求及調適可能性,以避免造成反效果。
#彈性化育兒假以天或小時為請假單位,#為兼顧雇主人力調配需求可建立預先排假權。
為讓勞資雙方可以針對工作樣態協商育兒假彈性,初步規劃可以請月、天﹑半日至小時,托盟草案初步研議方向經雇主同意後,三個月內不可以再變更。參考瑞典制度,為兼顧人力調配需求,同樣要求育兒家長必須於請假前兩個月提出申請。在未來修法上可建立預先排假制度。
#彈性化育兒假的財源估算
彈性化育兒假是為了讓受雇者可以邊工作邊育兒,促進就業穩定。因此,會上亦有共識財源以就業保險支付較具有正當性,惟有薪彈性化育兒假若符合家長需求,勢必會增加請領薪資補貼件數,應於三個月內提出財務評估試算。
整體而言,建立友善育兒的就業環境才是解決少子女化的正解。除了普及化的公共托育,可以調節工作與育兒衝突的彈性育兒假同等的重要。在蒐集完上述意見後,淑芬會繼續努力,進一步提出修法版本。同時也要求勞動部調查育兒家長的需求,以及針對雇主調查兩種育兒模式(育嬰留停、彈性化育兒假)較符合工作現場需求。此外,勞動部與經濟部應共同研議配套修法方向並提出書面報告。
最後,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育兒與工作之間掙扎甘苦談喔~
#我要工作也要育兒
#孩子不會吸空氣就長大需要親職陪伴也要親職的收入啊
#商總與會代表說今天是要提升幸福社會
#友善育兒幸福社會真的需要工總和商總能全力支持
#彈性育兒假
#親職假
#性別工作平等法
#育嬰留職停薪津貼
工作樣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WFH #在家工作
#維持效率 勿忘 #自我照顧
.
疫情除了改變人們的生活,它的影響也反映在工作層面。不少公司行號為降低群聚風險,實施居家辦公(Work From Home, WFH)措施,讓員工在家工作,甚至也有企業開始評估未來常態性實施居家辦公的可能。
.
當居家上班成為一種新的工作樣態,要如何建立更有效率的工作節奏、又不至於陷入總是在工作的處境,讓臨床心理師蘇益賢從專業角度出發, 分享如何調整生活節奏、舒緩自我情緒的小祕訣。
.
【建立上下班界線及生活秩序】
.
每天起早趕上班,是許多人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通勤的路程提供人們一段「轉場」的時間,好將自己的心理狀態切換成上班模式,在家工作雖減省了往返時間,卻反而讓上下班的分野變得模糊。蘇益賢指出,「滿多人出現在該上班時沒有工作的心情,下班後也沒有真正休息的感覺。這條界線,是已經居家辦公一段時間的人,首先需要找回來的。」⋯⋯(文章未完)
.
【文章大綱】
.
1. 建立上下班界線及生活秩序
2. 適時分享心情尋求協助
3. 善用自我察覺照顧內心
.
👇這邊閱讀全文@台北畫刊110年8月號👇
https://www.travel.taipei/zh-tw/pictorial/article/27874
.
👇免費下載整本「8月號的台北畫刊」👇
https://www.travel.taipei/file/3555/
工作樣態 在 我是老查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30年的工作樣態會是怎樣?AI加上機器人,人工智慧的大腦跟機械的手腳,將會取代掉很多現有由人類做的工作。由日本科技創業家堀江貴文與跨界學者落合陽一合著的《2030工作地圖》書裡面要探討當一部分工作消失了,你我該如何發展新的職涯?答案之一竟然是當「網紅」?
書中有些預測也許會讓你驚訝,但可以思考一下其背後的思路邏輯
影片裡介紹--
AI會為將來的工作帶來極大的變化,你的工作會因此而消失嗎?
新的工作機會,來自於你的獨一無二特質
#職涯發展 #未來學 #趨勢
你還可以在這裡找到「老查Old School」--
老查Old School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oldchaoldschool
老查Old School 的 LINE@ https://line.me/R/ti/p/%40tue6338z
老查Old School 的YouTube 頻道訂閱 https://bit.ly/2PdRXgs
老查的「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bestguy
任何合作邀約請洽 oldschoololdcha@gmail.com
工作樣態 在 #揮別2017年迎向2018 #大家明年見#空間的進擊 二 一三年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二○一三年,不完美原創工作室結束了游牧式 工作樣態 , 二○一六年末,不完美原創工作室來到了大稻埕, 一個揉雜著新舊建築,傳統商行與文創咖啡廳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