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認真減碳就會完蛋!低碳、減排浪潮開始從電力部門逐漸擴散到交通運術部門! - 散裝船股王搶造節能船 不只環保,更是生存問題!(08/03/2021 商業周刊、風傳媒)
「節能船成了主流,節能船不夠的公司,將退出市場,」
減碳規定變嚴 成存亡之戰
文/韓化宇 、 責任編輯/周岐原
「以前我在訂造節能船時,同業笑我:肖ㄟ(台語:瘋子)!市場這麼差,你還不多存點錢,造什麼節能船?」散裝航運股王慧洋海運董事長藍俊昇,與商周4個小時的訪談中,重複了10次股神巴菲特的經典名言:「潮水退了,就知道誰沒穿褲子!」
「節能船不夠將退出市場」
1999年成立的慧洋,是台灣船舶數最多的散裝航運公司,也是亞洲最大的「船東」之一。今年第1季,慧洋稅後淨利8億9千萬元,每股盈餘(EPS)為1.19元,兩個數字,皆居所有上市櫃散裝航運公司中之冠。
特別的是,針對未來趨勢的節能船,它們已先布局,預計到年底會有近5成的船,都配節能引擎。「這個比率在國內是最高的,」船舶設計及工程服務公司天星顧問總經理張長根說。
「節能船成了主流,節能船不夠的公司,將退出市場,」藍俊昇自信的說。
藍俊昇與胞兄四維航運創辦人藍俊德,出生在澎湖的航運世家。退伍後就投身海運界的藍俊昇,跟大海搏鬥半世紀,古稀之年的他,雖年過半百才創業,卻建構了台灣散裝航運界最大的船隊。
它擁有138艘船,主要競爭對手裕民、新興、中航、台航、正德的船加總起來,也不及慧洋多。
減碳規定變嚴 成存亡之戰
當前,航運界最大的挑戰,是國際海事組織(IMO)對於減碳的規定越來越嚴格。今年6月,IMO通過新規定,2023年後,將限制船舶的碳排放量。這項新規,可說是船公司的「大魔王」,根據統計,2023年後全球的散裝船有高達47%無法達到標準,貨櫃船更有高達53%無法達標。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航運管理系教授楊鈺池表示,不符合IMO環保規定的船,到了港口很可能被扣船,「船被扣,會留下紀錄,沒人敢租這艘船了,等於被宣判『死刑』!」
張長根認為,IMO減碳規定「是玩真的」。這代表著,減碳不再只是停留在社會公益的層次,而是關係到一家船公司能否經營下去。
多年前,慧洋為何會想布局?
時間回到2013年。
當時,散裝航運市場正處於低谷,同業都在大幅縮減造船的資本支出,據英國海運諮詢機構Clarkson統計,全球散裝航運公司的訂船數占現有船舶數,在2009年達到高峰,超過80%。但該比率在金融海嘯後如自由落體般下墜,最低時只剩8.4%。
然而,藍俊昇卻也聽到,國際級競爭對手都在準備造節能船,布局未來,於是他決心投入,積極花錢訂新船,但也招來小股東反對。
單看財務報表,他的資本支出和利息支出都高於同業。若看今年第1季,它的預付船舶款金額,還比營業活動產生之現金流入高。
被股東罵 也要砸錢拚規模
每次慧洋的法說會上,分析師都會關心,慧洋資本支出及利息支出如果能「少一點」,獲利表現是否會更好?每年小股東則會來抗議,慧洋太會花錢,導致股利配得少,在景氣谷底時期,慧洋的競爭對手裕民,其股利配發率平均高達9成以上,慧洋的股利配發率平均只有5成左右。
由於他在慧洋持股比率高達近5成,在董事會上沒有人挑戰他「投資未來」的堅持。
2009年,慧洋約有51艘船,現在擴張到138艘船,等於金融海嘯後,慧洋不但沒有縮手,船隊規模還逆勢成長1.7倍,其中不少是配置新世代節能引擎的節能船。
其實,慧洋是最晚踏入散裝航運的航商,但能後來居上,也跟藍俊昇敢於投資的營運邏輯有關。
多數散裝航運公司的營運模式,是自己攬貨,收取運費,或將船短租給租家。慧洋則是將高達9成的船長租(通常1年以上)給客戶使用。
其主要租家是日本大型航商,如日本郵船、商船三井、川崎汽船等;也有國際大型糧商,如加拿大最大的糧商Viterra等。
「包租公」營運模式雖有一個缺點,就是當海運市況大好時,因為是長租,沒辦法即時調漲運價,當下可能錯失賺「順風財」的機會;但當市況轉差,運價暴跌,它能避開重大虧損的風險。
因此,慧洋2010年上市後,儘管航運市場委靡不振,卻沒有1年虧損。
也有船公司想仿照慧洋的營運模式,但這個模式要成功,船隊規模必須夠大,也就是你必須敢投資、敢造船,光這一點,很多同業就卻步。
「我每年賺到的錢,幾乎都投入造船,錢不夠我再向銀行借!」藍俊昇表示,他大可選擇,維持50、60艘船的規模即可,「這樣我管理起來反而比較輕鬆,」但問題是,航運業不像科技業,競爭力是來自技術創新,要領先別人,「規模經濟」是一大關鍵。
他舉例,大型糧商長租船載運穀物,但有時景氣突然升溫,需要更多的船載貨,船舶多的公司,就有辦法臨時增派船隻給糧商使用,「久而久之,大型糧商覺得隨時能跟你租到船,就願意跟你長期往來,這是規模經濟帶來的好處。」
願意看長期,人就會願意做麻煩的事。一名跟隨藍俊昇的老臣觀察,慧洋初入市場時,為了爭取客戶,別人嫌麻煩而不願提供的服務,它會費心思去解決。
舉例來說,大多數船東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航行時必須繞開海盜多的海域,但刻意繞遠路,運送的時間拉長,對租家來說總是不便。
但藍俊昇思索,穿越海盜出沒的海域,固然有風險,「但這是無法解決的問題嗎?」
於是,他花了很長的時間跟保險公司協商,若遇上劫船,能幫忙理賠部分的金額,還在船上安裝對抗海盜的設備,並聘請海上保全護船。
全副武裝後,海盜發現要搶慧洋的船「吃力不討好」,就改搶別的船。慧洋還發現,租家為了縮減航行時間,也願意承擔這些額外的安全費用。
就這樣,租家覺得跟慧洋往來,限制較少,安全也不輸人,於是跳槽。口碑傳開後,慧洋有不斷增長的客戶做為支撐,才更放膽造船,呈現良性循環。
現在,慧洋內部又養了50、60名工程師,專門負責研發節能技術,如何讓一艘船用最少的油,跑最遠的航程。
慧洋是散裝航運股王,受惠今年散裝市場復甦,慧洋7月19日除息,但立刻就填息,顯見投資人的信心。元大投顧出具的報告分析,目前散裝新造船訂單量仍低,且造船廠要增加產能不容易,在船舶供給增加有限下,慧洋近3年展望樂觀,惟報告提醒,慧洋的歐洲線收入比重提高,歐洲客戶穩定性高,但要求也高,是未來挑戰之一。
我們問,他這麼晚創業,為何沒有急於收成,反而要一直把獲利拿去投資未來?
藍俊昇說,他對自己的期許,就像慧洋的英文名Wisdom。人得有看清未來的智慧,才不會被眼前的困境迷惑,而喪失領先對手的機會。
「該做的就去做,時間,終會證明你是對的,」藍俊昇這麼說。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3848553
♡
川湖股利 在 林成蔭 - 投資密碼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股漲跌互見,總統拜登與兩黨參議員達成基礎建設協議,代表通膨的核心PCE 指數略低於預期,23 家大型銀行通過今年的壓力測試,意味 7 月起可恢復發放股利和實施庫藏股。
美國各大指數中,漲多的科技股回檔,如那斯達克、費城半導體指數小跌;而落後的道瓊工業、標普五百等指數上漲,應屬正常走勢,值得留意的是PCE指數年增率低於預期,通膨可能正如FED所說 : 是暫時性問題,因此威脅正在降低之中。
強勢股 : 耐吉是全球知名的運動鞋類及運動用品製造、銷售商,最新一季財報和財測優於預期;KMX.US,CARMAX是一家從事二手車及相關產品和服務的一家控股公司,因汽車庫存偏低,消費者意願強烈而受惠。
台股持續多頭走勢,站上17500點大關,伺機挑戰17709點的歷史高點,我個人並不認同,有外資證券預警台灣等 6 個經濟體可能發生金融危機的看法,央行也出面駁斥,維持原先高水位持股,以科技股和外銷概念股為主。
強勢股 : 高價股如富邦媒、91APP、AES-KY續強;非科技股則有川湖、及航運股、鋼鐵股等輪動。
道瓊指數上漲 237.02 點,或 0.69%,收 34,433.84 點。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14.21 點,或 0.33%,收 4,280.70 點。
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9.3 點,或 0.06%,收 14,360.4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12.31 點,或 0.38%,收 3,241.48 點。
標普 11 大板塊僅資訊科技 (0.15%) 板塊領跌,金融 (1.25%)、公用事業 (1.13%) 和必需消費品 (0.80%) 板塊領漲。
太空旅遊公司維珍銀河 (SPCE-US) 暴漲 38.87%;特斯拉 (TSLA-US) 下跌 1.17%;蘋果 (AAPL-US) 跌 0.22%;臉書 (FB-US) 跌 0.53%;Alphabet (GOOGL-US) 漲 0.0069%;亞馬遜 (AMZN-US) 跌 1.38%;微軟 (MSFT-US) 跌 0.63%;百度 ADR (BIDU-US) 上漲 4.04%。
Nike (NKE-US) 暴漲 15.50%;開拓重工 (CAT-US) 下跌 1.38%;波音 (BA-US) 下跌 0.87%;雪佛龍 (CVX-US) 上漲 0.15%;Salesforce (CRM-US) 下跌 0.78%;高盛 (GS-US) 上漲 0.0054%;摩根大通 (JPM-US) 漲 1.01%;Honeywell (HON-US) 上漲 0.48%;聯邦快遞 (FDX-US) 下跌 3.63%。
費半成分股多收黑。博通 (AVGO-US) 下跌 1.67%;英特爾 (INTC-US) 跌 0.29%;應用材料 (AMAT-US) 跌 1.50%;美光 (MU-US) 漲 1.80%;AMD (AMD-US) 跌 0.56%;NVIDIA (NVDA-US) 跌 0.91%;高通 (QCOM-US) 跌 0.20%。
台股 ADR 漲跌互見。台積電 ADR (TSM-US) 跌 0.61%;日月光 ADR (ASX-US) 漲 0.36%;聯電 ADR (UMC-US) 跌 1.15%;中華電信 ADR (CHT-US) 漲 0.47%。
(本文係個人看法與紀錄,非為投資建議,讀者請自行獨立思考,作出投資決定,盈虧自負,與本人無關)
#歡迎按讚並分享
川湖股利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529 #收盤 #重點
#亞股 #香港 #川普
中國強推「港版國安法」,以及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的影響,導致美國與中國局勢緊張加劇,美國總統川普28日說,將在29日針對中國議題召開記者會,並將透露美中貿易協議未來發展的更多細節。
#MSCI #台股
明晟(MSCI)日前公布最新一季度的權重調整,其中台股在本次MSCI調整權重中,包含全球標準型指數(MSCI ACWI)、新興市場指數(MSCI EM)及亞洲(日本除外)指數(MSCI AC Asia ex Japan)權重都遭調降,分別調降0.01百分點、0.33百分點及0.31百分點,調整後權重分別為1.5%、12.30%及13.52%。預計今(29)日收盤後生效,法人推估此次影響被動式資金約13.85億美元。
#台幣 #台股
在港版國安法通過後,美國總統川普將就中國議題召開記者會,受此影響,美股震盪走跌,台股今 (29) 日同步走弱,加權指數早盤一度跌破 10900 點關卡,最低跌到 10861 點,但中小型股活跳跳,尤其生技股持續噴出,帶動櫃買指數挑戰前高、大盤回測月線有撐,指數跌勢收斂呈現平盤下小跌,不過仍須留意今天 MSCI 調降權重生效,尾盤劇烈震盪爆量甩尾。
#解封 #疫情 #防疫股
日前日本境內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疫情逐漸趨緩,政府在 25 日宣布正式全面解除「緊急事態宣言」,境內出現數起群聚感染,各縣市的確診人數逐漸增加,據《 NHK 》東京都內的武藏野中央醫院發生院內感染,職員 3 人確診、患者 18 人出現發燒等症狀, 28 日新增 15 例,連續 3 日單日新增病例大於 10 人,都內累計 5195 例。
台股盤勢今天在生醫、防疫、觀光等族群力挺短多,防疫概念股包括熱映.康那香.南六.亞諾法大漲。另外,振興券預計在7月中旬發放,可望促進觀光、餐飲等,劍湖山等股價表現搶眼。
#矽力 #股后
全球標準指數成分股新納入矽力-KY(6415),早盤雖以平盤1,545元開出,且一度翻黑,但在買盤進場下推升股價衝達1,600元,再刷新歷史天價,同時也拉開與信驊的距離,重新坐穩股后。
#華擎 #配息 #板卡廠
板卡廠華擎 (3515-TW) 今 (29) 日舉辦股東會,展望今年,總經理許隆倫表示,第 2 季伺服器客戶追單強勁,目前正趕工出貨、產能近滿載,看好下半年英特爾、輝達等新品推出,主板、顯卡需求將再提升,全年展望樂觀,今年可望逐季成長。
#華新 #營運
華新(1605)今天召開股東會,承認2019年財報及通過配發0.5元現金股利,並完成董事改選,原董事鄭慧明退休,改由夏立言擔任。
華新2019年合併營收1348.04億元,年減30%,主要2018年出售南京有色股權一次性收入,且商貿地產事業2019年住宅及辦公樓項目收入僅認列停車位銷售,另外,不銹鋼事業銷量減少6萬噸。
#台塑化 #不樂觀
台塑四寶股東會今 (29) 日由台塑化 (6505-TW) 率先登場,董事長陳寶郎表示,今年營運前景很不樂觀,全球景氣回溫時間點,得觀察各國解封情況、疫苗研發情形;美國路州投資案已在進行工程招標,當地政府停工要求,將使投產時間稍微延誤,目前仍朝 2023 至 2024 年陸續投產目標邁進。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news
川湖股利 在 1分鐘快速掌握電子零組件歷史股利資訊|國巨|川湖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歷史 股利 資訊|國巨| 川湖 |華通|日貿電|台達電# 股利 #電子#零組件#台股歷史 股利 懶人包 台股類股歷史 股利 播放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