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長的日常
#上帝的部落
#森林療癒深呼吸
中秋連假第一天,
踏尋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 。
9/18首日抵達與會了 #司馬庫斯部落議會 總幹事拉互依,
我們互贈了見面禮- 雲饗豬vs.小米酒。
拉互依是頭目的兒子,出生於部落,
是部落培育的唯一碩士,
也是司馬庫斯對外的公關。
入住的小木屋整個落地窗面著群山,
戶外的陽台可以愜意的沉浸於山嵐之間,
雙Cㄧ看到直呼這房間就對了!
今天ㄧ早出發前往巨木群,
#司馬庫斯巨木群步道 3hr左右來回健走10.6K ,
除了幾座新建的木棧道,
8成步道都是原始泥凝山徑小道,
走來心中不斷浮現:先人「披荊斬棘,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字眼,
深山幽谷很隱密,
生活卻是大不易。
這座上帝的部落,
有它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生態,
司馬庫斯巨木群位部落以東海拔1,600公尺的深山中,
蘊藏了許多千年以上紅檜,
讓人震撼!
Slibu瀑布高低落差約20公尺,
行經山谷間便可聽到水流湍急的聲音,
有樹林有水氣,
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肯定高標!
大量的運動+大量的氛多精,
除了換了顆肺,
感覺頑固的體脂率應該也可以降低一點~😁
(部份照片僅於拍照時脫口罩)
鐵處長去年便想造訪司馬庫斯,
對應現階段我們草嶺石壁 #森林療育基地 的觀光發展,
礙於地質狀況以及自然生態環境的永續性,
如何在不違反人文生態永續的前提下低度開發?
是該師法成功案例ㄧ如司馬庫斯部落。
▪️ 司馬庫斯是原民部落自治的典範。從2004年推動土地共有、合作共生的制度以來,部落靠著農業與九成的觀光收入一直朝著繁榮之路前進。族人共同經營部落,大家領同樣的薪資,享同樣的福利,在上帝的眷顧下,傳承泰雅文化。(蘋果日報報導)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Steven w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片章節 : 0:00 石鹿登山口 3:50 上攻霞喀羅大山(石鹿大山) 5:16 霞喀羅大山空拍雲瀑 6:36 續行樽山(青山)駐在所遺址 9:31 白石駐在所 10:39 與泰雅族原住民夫妻的邂逅 14:20 白石吊橋(薩克雅金溪) 16:39 摩托車出現~最後8K平路出養老登山口 17:27 ...
「山林 深 處 海拔」的推薦目錄:
- 關於山林 深 處 海拔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山林 深 處 海拔 在 小米麻糬愛旅遊(Showme100 Love Trave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山林 深 處 海拔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山林 深 處 海拔 在 Steven w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山林 深 處 海拔 在 零零陸參柒 ZZ637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山林 深 處 海拔 在 Cicada (Taiw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山林 深 處 海拔 在 山林深處 的評價
- 關於山林 深 處 海拔 在 山林深處】被美食療癒的友達ともだち露|小木屋營地|優質營地 的評價
- 關於山林 深 處 海拔 在 銅鑼露營、山林深處路況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山林 深 處 海拔 在 銅鑼露營、山林深處路況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山林 深 處 海拔 在 小米麻糬愛旅遊(Showme100 Love Trave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有多久沒有接觸大自然了?🙄
台灣有3/4都時山林區,怎能不擁抱大自然,好好深呼吸?😃
.
拉拉山巨木區地處桃園復興區與新北烏來區交界,全區海拔介於1500公尺至2130公尺,共有24株巨木,樹齡介於500年至2800年,是全台灣另一處可與阿里山齊名的巨木保護區。旅人循著巨木群環狀步道而行,即能一次近距離捕獲所有巨木。區內巨木除了9號巨木為台灣扁柏,其餘皆為台灣紅檜。
.
拉拉山自然保護區除了有豐富的林相,更有多達60多種的鳥類和珍奇動物,如長鬃山羊、山羌、文豪氏赤蛙等可愛動物喔!💖
.
👉11/18-11/19(四五)拉拉山神木步道、雲海、晚霞放空旅二日
行程價格已出,有預約的朋友,請收信並回覆我.
方便中南部朋友參加,9:00台北車站集合.
.
👉10/2-10/3(六日)合歡山二日
假日團也已發出行程價格
.
👉10/5-10/6(二三)合歡山二日,徵一名單女(兩人一室兩張床)
確定出發喔!
.
💖想參加的朋友們,請填表單,留下您的聯絡資訊,我們會eMail給您
#連結報名網址請看留言
#小米麻糬帶路 #台灣旅遊
山林 深 處 海拔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跟著舜嘉去旅行**
在嘉義梅山遊玩,住宿是很重要的一個關鍵! 因為好的民宿可以幫忙安排一系列活動~(對懶人或完全不熟悉景點的素人來說、實在太好太方便啦~畫面顯示轉圈撒花貌~) 而舜嘉精心挑選的這家民宿,可完全沒讓舜嘉失望~
這個民宿就在知名的太興飛瀑旁,舜嘉真的很期待能在飛瀑旁、席地而坐、享受著大地茶席的滋味,可惜舜嘉前往的季節(過年),正值枯水期,因此只能作罷,不過民宿老闆、老闆娘還是幫我們安排了許多行程(留待下回分曉)
這回先介紹民宿本身,還記得當天抵達時幾乎天黑,民宿家的狗兒迎接著我們到來,而民宿前方面對的就是山林(大家應該可以想像那畫面了吧?)。兩位主人很貼心為我們砌上一壺茶,而狗兒就在一旁打轉著,那種感覺就好像回到了老家一般,不是高樓大廈,卻有最自然可愛的人與物。我們聽著兩人為我們介紹這裡景點,以及各種茶的知識(SORRY,舜嘉腦袋瓜不好,隔了快半年忘得差不多了XD不過大家想親自聽他們說明可以自己規畫一趟行程喔),尤其讓舜嘉印象深刻的是,他們本身就是在地經營40多年的高山茶小農,主打900-1400公尺海拔的高山茶,全部自產自銷,而在梅山,產茶可是當地的大宗呢~不過為了因應時代變遷,他們也得要有其他經營之道,所以開了民宿、還規劃烤茶體驗呢~
而對舜嘉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是,在這裡除了喝不完的茶之外,少有餐廳或小吃店,畢竟這裡不是鬧區、而我們位處深山XD 因此怎麼解決吃的問題就很重要啦~還好舜嘉事前有做功課,因此填飽了肚子才前往民宿,但老闆很貼心之處在於,他們還備了許多泡麵,一解遊客們的嘴饞~
至於房間,則完全顛覆”茶庄”印象,因為非常現代化、而且是年輕人喜愛的清新可愛風格喔~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猜到下次舜嘉要介紹的遊記內容了吧~呵呵
#跟著舜嘉去旅行
#嘉義梅山民宿
#晉揚欣茶旅晉揚欣茶庄-阿里山文峰遊客中心
山林 深 處 海拔 在 Steven w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影片章節 :
0:00 石鹿登山口
3:50 上攻霞喀羅大山(石鹿大山)
5:16 霞喀羅大山空拍雲瀑
6:36 續行樽山(青山)駐在所遺址
9:31 白石駐在所
10:39 與泰雅族原住民夫妻的邂逅
14:20 白石吊橋(薩克雅金溪)
16:39 摩托車出現~最後8K平路出養老登山口
17:27 Relive紀錄~
18:05 幕後花絮~
這次沒有百岳單攻的熱血
也沒有大山壯闊的景致
卻有著對這片土地、歷史
以及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最真摯的感觸
二戰期間日軍用的鍋子居然現今仍在使用著 !
這畫面使我當下還蠻驚訝的
也改變了我對霞喀羅古道的想法
而不再只是因為賞楓的熱潮而來
剪片的過程中數度覺得沉重
猶豫是否要以這樣的方式呈現霞喀羅
不過我想要真實地呈現當下的心境以及所見所聞
縱然看了可能會覺得沉重
不過也希望能喚醒大家更重視我們土地的歷史
以及這裡的環境的永續、無痕山林
讓這些至今依舊默默地守護著他們土地的泰雅族原住民們
不會因為時代巨變、改朝換代而喪失了過去百年來他們一直居住著的土地
從前他們的獵場到日本殖民之下不為人知的辛酸
直到現在成為了我們登山客的熱門健行路線
我想他們一定比我們這些平地人還要深刻
我很感謝這次歷史古道的健行
讓我對山林有了不同於以往的體悟
不再只是追求三角點的或是壯麗大景
茲紀念
這次平凡卻深刻的健行
這次的片長特別設定在19:45
因為台灣於1945年光復
是霞喀羅古道重要的歷史轉折點
算是本片的小彩蛋囉XD
~霞喀羅古道路線攻略~
0k石鹿入口(H1644m)、海拔最高處約在5k附近(H2040m)、最低處約在13.4k白石吊橋(H1328m)、17k馬鞍駐在所(H1430m)、22k養老入口(H1255m),很多走法:
(1) 最熱門的縱走路線 : 石鹿入口進,養老入口出,由高處往低處走,需要接駁,大約9~11小時,石鹿登山口前產道易泥濘不易會車,就得由石鹿駐在所多踢約3k產道抵達石鹿入口
(2) 石鹿入口攀登石鹿大山,至朝日駐在所,原路折返,不須接駁,大約7~9小時
(3) 養老入口經白石吊橋,至白石駐在所,原路折返,不須接駁,大約7~9小時
(4) 重裝二日行至白石駐在所紮營
以下為這次霞喀羅古道全程詳細的部落格記錄
看完影片覺得還不夠過癮的歡迎點閱~
https://colorfulbutterfly.net/2021/01/01/2020-12-17/
*IG頁面連結 :
https://www.instagram.com/steven_wu_trip/
#霞喀羅古道 #縱走 #古道 #楓葉 #新竹尖石
山林 深 處 海拔 在 零零陸參柒 ZZ637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正
影片2:17分-snowpeakc修改為snowpeak
桶後林道位於烏來,溪流位於大桶山後而稱為桶后, 桶后溪的溪床平緩、沿路有高冷杉林與低海拔灌木繁茂, 水質清澈、生態多樣,但我們還是沒有釣到魚
在林道崩塌前為著名的北台灣野營聖地。
2015 年蘇迪樂颱風造成桶后林道坍塌,把這個泰雅族美麗秘境封存,終於在 2019 年底左右,桶后林道修復通車,配合 2018 年的全面開放山林,桶后林道 再也不用申請入山證即可前往,全長 13km,路況一 般 SUV,機車,腳踏車都可以通過。
到達野營地點全長約30分鐘。
林道大部分都不好會車,過灣要小心,避免來車碰撞,請有禮貌,互相禮讓。
➤無痕山林 LNT( Leave No Trace) 的行動準則
要將所有的垃圾、剩菜及殘留物帶下山。
將排泄物埋在一個10---20公分深,離水源、營地或步道至少60公尺遠的貓洞(cathole)裡,並將貓洞的表面以原來的植被覆蓋。
記得要將使用後的衛生紙或及他的衛生用品帶出原野。
如果要洗澡或是清洗餐具,必須提著水遠離水源處至少60公尺以上的地區,以少量可自然分解的生物性洗劑清洗。並將菜渣過濾帶出原野(絕不可以掩埋),過濾後的水要分撒在泥土上。
離開時,一定要將火完全熄滅,並把沒有燒完的東西通通帶走,灰燼必須分散灑在遠離營地的地方。
➤LNT的行動準則
資料來源自LNT教育委員會與台灣國家公園網站
➤天幕品牌:adisi碟型天幕
#LNT #adisi碟型天幕 #桶後溪
IG:https://www.instagram.com/zerozero637/
山林 深 處 海拔 在 Cicada (Taiw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1.29 Live in Legacy Taipei《走入有霧的森林》台北專場紀錄
原始的嚮往 The Initial Longing
作詞、作曲|王榆鈞
攝影|林艾德、趙大衛、Joyce
剪接|林艾德
VJ|黃夏妤
Cicada 最新專輯《走入有霧的森林》Hiking in the Mist
博客來:https://reurl.cc/YlEEV0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K6eeeq
Bandcamp:https://goo.gl/7Ep9Qi
風潮音樂:https://reurl.cc/6gv996
數位各平台彙整:https://fanlink.to/CCD-01
Worldwide edition on flau's Bandcamp:
http://smarturl.it/Cicada-Hiking
“Hiking in the Mist” is a hiking journal Cicada wrote with music for the mountains in Taiwan. Cicada walked through misty forest, rested by streams, admired clouds during sunset in North Dawu Mountain and encountered sunlit grassland at Qilai south peak. They hiked up to the ridge line overlooking the city, met wildlife in the cabin, experienced pouring rain and snows in cirque...
Growing up in an island with more than 260 peaks over 3000 meters in height, it's always been in our mind to be surrounded by nature and write about the mountains. At the 10th year of Cicada, we arise from the ocean and step into the forest. Everything we experienced in the wilderness led us to seek within.
在邁入第十年之際,Cicada從大海走向山林──
日出、濃霧、傾盆大雨、夕陽雲海⋯⋯
都引領著他們,一步又一步,俯瞰我們的家。
走入山林的他們說: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罡愷
「逃離都市進到山裡,原來還有更多值得在乎的事。」 ─── 桃子
「另一個全新於尋常的世界是如此的靠近。」─── 謝維
「感受山與海,才能理解我們從何而來。」─── 致潔
山說:
「我帶給你的禮物是無盡的美景。」
「世界如此遼闊,我會包容你的一切。」
「我想讓你知道富饒的意義,帶你用不同尺度和價值觀衡量事物。」
「這是一張讓你聆聽、感覺、靠近我的專輯。」
從第一張 EP 開始,Cicada談感情、聊動物、踏察西海岸、潛入太平洋……直至2019年 ,全體團員以雙腳深入臺灣的山脈,負重尋找創團十年的至高美景。為了《走入有霧的森林》,他們揹上自己的恐懼和慾望,臣服於未知的身體和天候條件;上行、下行、日升、日落,一行人自願受苦、積極做工,將一幕幕依時序開展的山中光景與體感經驗譜成彼此共享的登山日記:
中海拔的迷霧林道、終年有水的水源地、浮在雲海與光暈上的斷崖、日出閃耀金黃的頂巔、收攬左右視野的稜線、樹根與石縫交會處的綠色鋪面、烏雲聚集的驟雨一瞬、深夜山屋裡的非人派對、白雪覆蓋的無人圈谷……山行者們謹慎、迷茫、雀躍、坦然、清晰、安詳、靜默……
究竟你我所能聽見的,是山的聲音,還是登山者的聲音?是自然的召喚,還是人們自賦意義的追尋?是誰的意圖?誰的堅決?誰的山色?誰的光環?誰的壯麗?誰的悸動?
答案也許在山裡,也許不在,然而唯有親身走進山中,往高處爬向海拔三千,人們始能憶起這些人為限度中所能觸及的無盡風景,甚者,讓經驗與體感匯聚於指尖,祈請那既可獨享、亦可合鳴的樂句與聲息自然降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icada's FB: http://www.facebook.com/cicadataiwan
http://www.cicada-tw.com
cicadatw@gmail.com
山林 深 處 海拔 在 山林深處】被美食療癒的友達ともだち露|小木屋營地|優質營地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山林深處 露營區位於苗栗銅鑼, 海拔 500公尺,分上下層草皮營地與小木屋一間,採包場制。前兩次到訪的露文分享:111 ... ... <看更多>
山林 深 處 海拔 在 銅鑼露營、山林深處路況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山林深處 露營區位於苗栗銅鑼,海拔500公尺,分上下層草皮營地與小木屋一間,採包場制。前兩次到訪的露文分享:111 ... ... <看更多>
山林 深 處 海拔 在 山林深處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遠離喧囂的山林深處,來一趟充滿靈性與感性的旅行,讓心靈沉澱,望著遠山,讓身邊的愛無限延伸... 進哥:0910566442 Line ID:0910566442 10帳包區有小木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