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過後不要亂撿漂流木~
這兩天 下大雨 山上飄下很多的漂流木, 有的民眾就去亂撿拾, 這兩天就有很多人被抓了, 因為漂流木是屬於有經濟價值的東西, 他是屬於國家財產, 必須在縣政府公告之後1個月內才能撿拾, 能夠自己去海邊河邊撿拾的尺寸也有限制,不是所有的大木頭都可以撿, 尺寸是20公分以內,兩公尺長度以內的 這種細木材可以撿, 粗一點的還是要給林務局他們公開標售,那種的不能撿拾, 你會被一旁埋伏的員警逮捕
如果 他不小心去撿了這個漂流木(大枝的又很粗很有價值的那種) 一般會用竊取侵占送 地檢署偵辦, 但實際上是違反森林法(特別法優先適用), 他是處罰6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這個不是很重,重的是他要罰600萬以下的罰金!
這點法學常識公告給大家知道~
#大雨過後漂流木不能亂撿
山上撿木頭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陳黎詩作的歷史敘事——〈太魯閣.一九八九〉及〈 紀念照(三首)〉 ◎詩手菜鳥
前言
陳黎是有名的台灣詩人,他的詩作偶有涉及本地的歷史。本文希望從〈太魯閣.一九八九〉及〈 紀念照(三首)〉中分析陳黎詩作的歷史敘事。
作品介紹
〈太魯閣.一九八九〉完成於一九八九年三月,收錄在《暴雨》。
〈 紀念照(三首)〉是是陳黎在編輯《洄瀾憶往——花蓮開埠三百年紀念攝影特輯》時,自照片中看到家鄉的舊貌,有感而作的系列詩作。〈 紀念照(三首)〉分別包含〈昭和紀念館〉、〈布農雕像〉、 〈蕃人納稅〉三首詩,完成於一九九三年十二月,收錄在《家庭之旅》。
詩作分析
陳黎的詩作可以從各個方面分析,本文將會集中在〈太魯閣.一九八九〉及〈 紀念照(三首)〉這四首詩中,在敘事技巧上作集中分析。
經整合分析,陳黎在〈太魯閣.一九八九〉及〈 紀念照(三首)〉這四首詩中使用的技巧主要有四項:從景色切入敘事、時間跨度大、以自然之物比喻、借用典故、強調不同語言。下文將會將會逐點詳細說明。
從景色切入敘事
陳黎在詩中一開始會先描寫一個靜止的畫面,勾勒出背景,之後才切入一個流動的敘事。
在〈太魯閣.一九八九〉第一節就是靜止的畫面,詩中以「萬仞山壁、雲霧推抹、濕潤中流轉、靜止的千綠、陡峭光滑的巖頂絕壁、莊嚴若蓊鬱的雨林、墨藍的星空、褶皺曲折的岩面、亂石崩疊的谷底」等描述太魯閣這個片土地,令太魯閣的形象、地貌鮮活地呈現在眼前,同時讓讀者有一個具體的畫面、舞台能接續後面敘事的「演出」。
〈 紀念照(三首)〉中也有相同的處理,〈昭和紀念館〉一開始的描述:
時間是昭和七年
六個穿著整齊制服的消防隊員,或立或坐
機械而對稱地分擁鏡頭中央兩輛
擦得鮮亮的消防車
後面是一根木頭電線桿和一棵檳榔樹
再後面是銅獅雄踞的紀念館
一朵雲剛剛飄過,停在照片外
不遠處花崗山公園的涼亭上
〈布農雕像〉中的:
九個布農族人
九塊頑固的石頭,並排坐在分駐所門前
〈蕃人納稅〉中:
「蕃人納稅」——六個耕織完畢的卑南族人
手持稅單,魚貫地走進午後的役場
他們筆直的身軀恭敬地向著端坐桌前
同樣恭敬的稅吏,向著滴滴答答,具體而微
勾勒往事的算盤,他們赤裸的腳踩在地上
〈 紀念照(三首)〉有附上照片,上面引用的部份是詩中簡單描述對的照片,讓讀者對大環境有具體畫面之後才進行下一步——切入敘事。
時間跨度大
這幾首詩的敘事主題都是歷史書寫,詩中敘述的事件,時間跨度都很大,時間從原著民時期到日治時期,再到民國時期,最後甚至跳到現在。詩作以大的時間跨度展現本身敘述的歷史經歷事件之多,時間之長,再讓讀者在這些不同時間的事件中有所感受。
在〈太魯閣.一九八九〉第二節有不同的人來到「你(太魯閣)的峽口採取砂金」,有紅毛的西班牙人、紅毛的荷蘭人、被滿州人驅逐過海的中國人、驅逐走滿州人的日本人。他們在太魯閣的峽口、山腰、溪頭築壘,架砲,殺人——發生爭鬥。最後,用刀漢人和用槍日本人說:「投降吧,太魯閣番!」有着紋身的原著民離開他們的家從深山逐漸遷移到平原。這裏展示了有不少到外族人因為利益(採取砂金)而來,對應不同時期的台灣:從荷治、西治到明鄭、清治到日治,發生不同的爭鬥、流血,從刀槍到槍炮,原著民從山裏被趕到平原去。
〈太魯閣.一九八九〉第三節接繼上一節,說「那些被中國人驅逐過海的中國人」國民黨來台,「帶著戰餘的炸藥,鄉愁,推土機/他們在你糾纏的骨骼間開鑿新的夢」開始在台灣發展和建設,跟着來台的人開始在這裏落地生根——「他們把自己種進你的身體」。時間快轉到現在,太魯閣已經有「那些坐著冷氣巴士遊覽你的人」,因現代化人們開始到太魯閣遊玩、欣賞美景,當中多少人知道或記得太魯閣孕育生命的地方。
在〈昭和紀念館〉中主要場景建築,從一開是阿美族出錢出力蓋成的阿美族會館,過渡到日治花蓮港廳消防組。詩中有敘述從一開始的台灣因海港而興旺起來,有築港者的血汗和勞動者殘留地上的檳榔汁;之後到二戰,有盟軍飛機飛來;再到,國民黨來台,把主要場景建築改成民防指揮部,接着再改國軍英雄館。詩中的時間回到現在,「我」的阿美族學生已經會說國語了。
在〈蕃人納稅〉中,詩作則是從日治的卑南族納稅,跳到現代拍或是收藏這張照片的人。
總括而言,陳黎在這幾首詩中的敘事時間跨度大,藉此表現出台灣經過的不同時期。
以自然之物比喻
陳黎在這幾道書寫歷史的詩作中不約而同使用自然之物比喻當中的人。
在〈太魯閣.一九八九〉第三節中,這樣寫道:「跟著新認識的異鄉女子,他們學習/接枝,混血,繁殖/一如一遍遍種下去的加州李,高麗菜,二十世紀梨/他們把自己種進你的身體」以以加州李、高麗菜、二十世紀梨比喻跟附國民政府來台的人,像外來種子一樣在本地生長,和「新認識的異鄉女子」——即本地的原居民學習。也用「接枝」、「他們把自己種進你的身體」這些用於植物身上的詞語套用在他們身上,以表示他們在台灣落地生根。另外,「接枝」指把從一品種的枝條移植在另一品種的上,也是一個對跟附國民政府來台的人一個切合他們背景的比喻。
在〈昭和紀念館〉以火比喻在之前的人們,而「英雄,因為他們像滅火一樣消滅/弱勢者的聲音、名字、紀念物」。之前在這片的人們是火,是自然的存在,是為生存的,同時具威脅的,被強大的國軍英雄館的「英雄」消滅。
在〈布農雕像〉和〈蕃人納稅〉中,詩作分別以「頑固的石頭」和「泥土連著泥土」比喻布農族人和卑南族人,這兩個比喻同樣是自然之物,而且石頭和泥土是和土地連結之物,更顯原著民和這片土地之間的親密連繫。
這幾首詩使用自然之物比喻當中的人,以表示他們和土地之間的連繫。
借用典故
詩作中有不少借用典故的地方,這樣令詩的閱讀層次增加。
在〈 紀念照(三首)〉最明顯引用的就是三張附上的照片,讀者在讀詩的時候也可以觀看照片,有實際的視覺對照。
除此以外,在〈布農雕像〉引用雕塑家羅丹的雕塑作品加萊市民(加萊義民)。加萊市民作品源於14世紀百年戰爭期間,英國軍隊攻陷法國加萊市。經談判,英方要求加萊市交出六名高貴的市民處死,以保全城市。詩中以「我不知道雕塑加萊市民的羅丹看到他們/會不會要他們站起來。九個布農族人」將詩中敘述的九個布農族人和加萊義民相提並論,連結起上來。
在〈太魯閣.一九八九〉第三節中兩處引用了典故。在「到一個叫天祥的地方撿賞落盡的梅花/他們把御榻鋪在溫泉的小徑,頂著熱氣/大聲朗讀正氣歌/但你不是華清池,不是馬嵬坡/不是迢遙朦朧的中國山水」當中,天祥和正氣歌連結。正氣歌的作者是文天祥,而太魯閣有一個地方叫天祥,兩樣明明不相關的東西,被後來從中國來台的人因懷念故土而將兩者拉在一起。後而提到的華清池和馬嵬坡是中國盛載歷史的景點,但太魯閣並不是那些地方,詩中以並列參照的方式強調這點。後面提到的「李唐的萬壑松風圖」有相同效果就不作贅述。
第三節後段提到「福爾摩莎」,福爾摩莎是台灣的代稱,傳說葡萄牙人航海時發現台灣,發出福爾摩莎——葡萄文美麗的之意的讚歎因而得名。詩中以福爾摩莎說太魯閣不是福爾摩莎,的確是美麗,但美麗不是它的全部。
強調不同語言
在〈太魯閣.一九八九〉第四節中,列舉四十八個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古地名。對名人而言,這些地名或許只是一些完洞的聲音,這些古地名在泰雅族語各有所指(參見陳黎在詩未之註)。接繼第三節現代人可能已經忙記太魯閣孕育生命的地方,第四節開首一連列了二十個尋找,希望一步步尋回太魯閣相關的事,之後列了四十八個泰雅族語的太魯閣地名,當中各有含意。
在〈昭和紀念館〉中有兩處提到語言,一是「日本製的消防車不曾擇定滅火的語言/它說日本話,它說台灣話/它說阿美族,泰雅族話,它說客家話/但沈默的歷史只聽得懂一種聲音:/勝利者的聲音,統治者的聲音,強勢者的聲音」和「救火聲,我的阿美族學生抱著一粒大白菜/從花崗山上走下來。他用國語說:」。前者提到消防員不分語言,不分國界為需要的人服務。這裏也可以從語言看到當時台灣種族多元。後者可以用前者後句的歷史聲音作連結,經過歷史的進度阿美族學生已經會國語了。
在〈布農雕像〉中「他們的眼睛正視前方,他們的臉龐刻著不同/發音的布農族語「莊嚴」:莊嚴的哀愁」這裏雖然沒有直接便用語言說話,但以無聲的方式將代表自身的語言和「莊嚴」、頑強作結合。
縱觀來說,強調不同語言在詩中有強調族群,也有土地連結的效果。
總結
陳黎在〈太魯閣.一九八九〉及〈 紀念照(三首)〉中是展現的敘事特色為先從描述景色構造有形的背景,再切入時間跨度大的歷史敘事,在詩中借用典故再次增加間跨度和層次,又以自然之物比喻和強調不同的語言,連結土地同時作出區分。
--
美術設計:游佳真
圖片來源:游佳真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09.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陳黎 #太魯閣.一九八九 #紀念照 #歷史敘事
山上撿木頭 在 四十.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小免費圖書館的存在,讓我們在失去圖書館的同時,卻在轉角看見人性的美好》
這輩子腦袋裡大概沒想過圖書館會關門這件事,我們在宣布居家避疫後,立馬到圖書館借書的日常,心滿意足抱著滿滿的書回家,隔天圖書館就宣布關閉。直到現在,圖書館才逐漸開放在外面取書,得要預約時段,或傳簡訊通知館方,才能拿到預約的書籍。從失去到重拾,「把珍惜做滿做足」居家避疫教我們最多的就是這一件事。
「這段時間我們失去公立圖書館和學校圖書館的同時,卻在轉角看見人性的美好。」
小小免費圖書館是出現在巷口的意外,宅在家的日子裡,散步是唯一可以看看外面世界的動力,不然每天過著只有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日子,忘了春天的繁花盛開,也錯過暑假不游泳怎行的水藍游泳池,還有差點跟踩落葉撿橡實的秋天擦身而過。但我們把口罩戴上,騎車散步是活著的證明,於是我們更細緻看到周圍的風景怡人,我們繞著社區走著,看見這戶正在整修屋頂,這一戶門口已經從復活節、國慶日佈置成萬聖節的節慶味。
走著走著,小妞們驚喜的說:「這個小屋子好可愛,哇!裡面還有裝書。」我們遠遠就看到木質的小屋子,佇立在社區一戶人家的草坪上,吸睛度百分百,走近小妞們端詳著小木屋,我看到下方的字,「取一本,之後再放一本,享受放鬆的時光」原來這是換換書的原版,也是讓書傳出去的流動。這戶人家很貼心,除了滿滿各種年齡的書籍外,免費小圖書館旁邊還擺著各式不同桌遊,讓閱讀完只有一個人的時光,還可以玩桌遊享受全家人的吉光片羽,一舉數得,沒人被遺漏。
如果你遭遇失去母親和失業一蹶不振的時候,你會怎麼過日子呢?免費小圖書館的創始者泰德.波爾,他的故事會給你截然不同的啟示。
在威士康辛州的泰德,波爾,遭遇人生的低潮的時候,離開家開始一趟旅行,洗條身心後返回家中,開始振作整理車庫,看到家裡廢棄的木門板,想到當老師的媽媽熱愛閱讀,於是動手做了一個小木屋裡面裝滿了本書,這是免費小圖書館的原版,因爲這個創意,吸引了街坊鄰居的詢問,拿書和送書間的情誼交流,凝聚了無價的社區情感,隔年他又動手做了三十個贈送,就開始了免費小圖書館的緣起。
免費小圖書館可以有大有小各種形狀和尺寸,但基本上都是木頭材質的小屋,主旨是「拿書,分享書」,這樣獨特的運作方式,變成社區的人跟大家分享他喜歡的書,免費小圖書館儼然成為城鎮的廣場,大家因爲拿書和分享書,聚集在免費小圖書館,間接凝結了社區的情感。
那你拿走的書,要像圖書館的書一樣,看完歸還嗎?答案是:「不必的。」免費小圖書館是一個誠實商店的概念,你拿走別人想要分享的書,記得下次也拿自己喜歡的書放進免費小圖書館分享,這樣滿滿正能量的圖書館,繼續有能力可以散播書香到每一個角落,很美的理想落實在社區裡。
在我們家附近藍色小屋的免費小圖書館,是她們家四歲小女孩的生日禮物,問她為何想要這個生日禮物,她振振有詞的說:「因爲我非常喜歡閱讀,想要把好看的書分享給世界上所有的人。」於是吹完四歲生日蠟燭後,這個免費小圖書館佇立在她們家門前,她可以確認愛書的人都可以在這這個歸屬,心滿意足的帶著一本書離開。
這樣的故事在各地發生,免費小圖書館在各地開花結果,已經超過十萬個佇立在美國五十州和世界一百零八個國家,於是在我們家附近的百貨公司、海邊、健行山上、學校旁和火車上,都可以見到它的足跡,所以拿一本書,躺在沙灘上讀書,健行腿痠後,拿著一本書在長凳上讀個一時半刻,百貨公司爸爸帶著孩子等待媽媽血拼,爸爸可以跟孩子培養感情親子共讀,這些書隨手可得,閱讀變成一種潮流。有人把免費小圖書館放在腳踏車上,變成行動版的免費小圖書館,讓書籍長出一雙翅膀,飛向自由閱讀的天際。
在居家避疫的時間,小小免費圖書館變身為即時物資急救站,居家避疫的開始,超市的每一個食物層架全空,尤其廁所紙捲之可貴,家長笑稱可以當作牙仙子給小孩的禮物,於是免費小圖書館裝滿了各種罐裝食物和廁所紙,給根本搶不贏的老人家,接下來清潔消毒物品紛紛斷貨的時候,免費小圖書館則裝滿了酒精、乾洗手和口罩,幫助人的本意從未改變過。
於是我們趁著假日整理好家裡書架上書山書海,把小時候的愛書,全部用酒精擦拭過,帶出門來交換好人家。打開免費小圖書館,千挑萬選人手一本,空出來的位置,再小心翼翼的放入我們的愛書,就這樣我們的愛書開始展開它的奇妙之旅,我們看見,我們參與,我們獲得不只一本書,而是全世界。
想知道更多,小小免費圖書館的網站請進。
www.littlefreelibrary.org。
搜尋看看家附近的小小免費圖書館蹤跡,台灣也有喔!
https://littlefreelibrary.org/our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