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不敵再生能源,衰退已成定局
2017《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說到,「報告已敲醒鐘,辯論已然結束。世界能源的優先選擇順序上,核電將被太陽和風力所取代。這並非夢想或推估,而已成為現實」。而根據2020《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全球能源發展的整體趨勢呈現為再生能源持續有突破性發展,核電則不論在發電量增長、發電占比或是發電成本上,皆 #不敵再生能源。
以下我們整理了幾點核能不敵再生能源的事實:
✅ 均化成本:核電已比風、光貴將近4倍
根據金融諮詢和資產管理公司拉札德(Lazard)2019年的能源技術成本報告,太陽光電的均化成本(註1)從2010年每度電 0.359美元降至2019年0.041美元(USD/KWh),降幅89%;風電從每度電0.135美元降至0.04美元,降幅70%;核電成本十年來則上升了26%,從每度電0.123美元漲至0.155美元,已比風、光貴將近四倍。
✅ 投資金額:全球再生能源投資金額是核電的10倍
《2020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註2)指出,2019年全球挹注於再生能源上的總投資超過3000億美元,是核能發電投資的十倍之多。
✅ 就業人數:未來再生能源就業人口是核電的36倍
根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2018年的報告(註3),2016年全球再生能源就業人數已達到近1000萬人,核電為70萬,而在全球升溫於世紀末前控制在2度C的情境中,再生能源至2050年預估可創造2880萬個就業機會,核電為80萬。
✅ 平均建置期:核電比風跟光多花2倍時間
根據五位能源學者分析123個國家的數據後共同發表的報告《對照追求再生電力、核電國家間的減碳排放量差異》(註4),核電的平均前置期為 90 個月,風力和光電僅為 40 個月。因此在投資同樣金額之下,再生能源比易受延宕的核電更能迅速地減少碳排放。
✅ 碳排放量:核電碳排最高將達到再生能源的10至18倍
史丹福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Mark Jacobson的研究報告指出(註5),將不同電力來源生命週期,包括採礦、燃料製造、電廠營運到後端除役與廢料處理過程之碳排都完整計入時,核電的碳排放量將高出再生能源10到18倍。另一個匯集分析了103份核電生命週期碳排的研究(註6)則指出,每度核電的平均碳排約為66克二氧化碳當量,相較之下太陽光電是32克二氧化碳當量、離岸風力則是9克二氧化碳當量。
Jacobson也指出另一個常被忽略的「機會成本碳排」,是指由於興建速度緩慢,需要耗費更多時間依賴化石燃料,因此相較其他更快速的電力選項會再增加額外的碳排。新建核電的機會成本碳排和風電相比,每度電為64至102克二氧化碳當量。
✅ 發電佔比:再生能源占比超越核電
非水力再生能源在2019年時貢獻了全球10.39%的發電量,首度超越核電的10.35%,其中核能發電的發電占比自1996年以來便持續下降,2019年只比前一年微幅成長0.2%。
✅ 裝置容量年成長:風和光是核電的65倍
根據《2020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全球非水力再生能源在2019年新增的裝置容量達到184GW,創下歷史新高,其中風力發電量新增59.2GW,年增率為13%;太陽光電新增了98GW發電量,年增率為24%,相較之下,核能發電的淨成長僅為2.4GW,年增率為3.7%,且有一半來自於中國。
✅ 國際能源總署的評估:再生能源減碳貢獻遠超過核電
國際能源總署(IEA)今年發布的「2050淨零:全球能源部門路徑圖」報告(註7)中指出,為了達到2050年淨零目標,再生能源在全球電力的占比需要達到將近90%,核電則不到10%。
種種對比顯示核電在現今社會已經是過時又危險的舊世紀產物,全世界都在減少核電(除了中國),台灣卻還有某群人在掙扎,不免讓人擔心是否墨守成規,不願接受世界趨勢。因此,我們邀請大家在12/18的全民公投第17案投下不同意票,讓台灣邁向更乾淨、更安全的家園。
#分手吧我們不核四
#核四公投17不同意
#12月18日公投讓我們大家ㄧ起對核四公投案投下不同意票
---
註1:均化成本(Levelized Cost of Energy)用來計算發電設備壽命週期內的平均發電成本,包括投資、運轉與維護、燃料及除役成本,是評估電力技術競爭力的基本指標。
註2:《2020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World Nuclear Industry Status Report 2020” https://www.worldnuclearreport.org/-World-Nuclear-Industry-Status-Report-2020-.html
註3: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 " Global Energy Transformation: A Roadmap to 2050 "
https://www.irena.org/-/media/Files/IRENA/Agency/Publication/2018/Apr/IRENA_Report_GET_2018.pdf
註4:《對照追求再生電力、核電國家間的減碳排放量差異》(Differences in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 between countries pursuing renewable electricity versus nuclear power)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44482658_differences_in_carbon_emissions_reduction_between_countries_pursuing_renewable_electricity_versus_nuclear_power
註5:”Evaluation of Nuclear Power as a Proposed Solution to Global Warming, Air Pollution, and Energy Security” https://web.stanford.edu/group/efmh/jacobson/Articles/I/NuclearVsWWS.pdf
註6:"Energy Balance of Nuclear Power Generation" https://www.energyagency.at/fileadmin/dam/pdf/publikationen/berichteBroschueren/Endbericht_LCA_Nuklearindustrie-engl.pdf
註7:"Net Zero by 2050 - 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 https://iea.blob.core.windows.net/assets/beceb956-0dcf-4d73-89fe-1310e3046d68/NetZeroby2050-ARoadmapfortheGlobalEnergySector_CORR.pdf
♡
同時也有4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的網紅林郁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籠罩下得巨大哀愁 A Dark Cloud of Sorrow Looms Over 】展覽訪談 文/林郁晉 晏起之晨、失眠之夜,挾著日常的無奈與焦慮溶進意識之中,入夢。 我們指認各種房簷的形狀、街角轉折的摺痕,回到躲避外界棲身之座標,看著各個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在燈火通明的城市裡遊走,並與...
展 夢 家園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6個關鍵數字告訴你,核電將被綠電取代🌳
2017《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說到,「報告已敲醒鐘,辯論已然結束。世界能源的優先選擇順序上,核電將被太陽和風力所取代。這並非夢想或推估,而已成為現實」。而根據2020《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全球能源發展的整體趨勢呈現為再生能源持續有突破性發展,核電則不論在發電量增長、發電占比或是發電成本上,皆 #不敵再生能源。
下面用6個關鍵數字告訴你,綠電如何取代核電:
✅ 綠電更便宜:風電、光電成本只有核電的25%
這十年來,太陽光電、風電的均化成本(註1)快速下降,降幅分別達到89%、70%。反觀核電,因為核電廠除役、核廢料處置等問題,反而上升了26%,已比風電、光電貴將近4倍!
✅ 綠電有前景:全球綠電投資金額是核電的10倍
2019年,全球挹注於再生能源上的總投資超過3000億美元,是核電的10倍之多。
Apple、可口可樂、星巴克、SONY、NIKE等國際大廠均加入RE100,承諾未來使用100%再生能源,要綠電不要核電。
✅ 綠電拼就業:未來綠電就業人口是核電的36倍
2016年,全球再生能源產業相關的就業人數已近1000萬人,核電則為70萬。經預估,2050年再生能源產業可再創造2880萬個就業機會,核電卻只有80萬。
✅ 綠電蓋更快:蓋風電跟光電比蓋核電快2倍
核電的平均建置時間為 90 個月,風電和光電僅為 40 個月。因此如果投資同樣金額,再生能源可以更快開始使用,也能比核電更迅速地減少碳排放。
✅ 綠電更減碳:綠電的碳排只有核電的5%到10%
如果將發電的生命週期,包括採礦、燃料製造、電廠營運到後端除役與廢料處理過程之碳排都完整計入,核電的碳排將比再生能源高出10到18倍。
✅ 綠電大成長:風電和光電的成長速度是核電的65倍
全球非水力再生能源,在2019年新增的裝置容量達到歷史新高。其中,風電及光電共增加59.2GW,是核電(2.4GW)的65倍。且核電的新增裝置容量,有一半來自於中國。
🌳種種對比都顯示,核電相較綠電不僅不能減更多碳、留下萬年核廢料,更沒有產業競爭力。全世界除了中國都在減少使用核電,擁核派卻還在掙扎,不願接受世界趨勢。
請大家在12/18的核四公投投下不同意票,讓台灣邁向更乾淨、更安全的家園。
#分手吧我們不核四
#核四公投17不同意
——
註1:均化成本(Levelized Cost of Energy)用來計算發電設備壽命週期內的平均發電成本,包括投資、運轉與維護、燃料及除役成本,是評估電力技術競爭力的基本指標。
展 夢 家園 在 饒慶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陪伴弱勢鄉親邁向自立 夢享柑仔店啟動】
這一年多因為疫情,大家都過得辛苦,台東縣21處實(食)物全力支援受到衝擊的弱勢族群鄉親,現在,我們賦予實(食)物銀行更多元任務,在安居家園🏘成立實體店鋪 #夢享柑仔店,透過社區環境清潔、柑仔店物資整理上架等參與機制,讓低收、中低收入戶或遭遇經濟困難、急難的鄉親慢慢融入社會,獲得的點數也可自由兌換物品。
慶鈴與團隊持續努力,包括 #為弱勢族群免費加保團體微型保險、讓鄉親在遭逢意外變故時有一筆應急處理的錢可運用,#邀請街友共同耕耘社福農園🌽,今年5月起因疫情嚴峻,我們也 #主動寄發食物箱給失業勞工等家戶,#並評估有需要的弱勢家庭延長領取1年份生活物資,因應社會變化快速提出對策。
協助與陪伴不只是縣府的責任,感謝🙏 #統一股份有限公司東捷門市第39分公司、#三越門市及 #鄧有瀚、#許朝玄 2位木工志工共同守護夢享柑仔店,期待未來有更多社福團體加入,我們將開辦1日公益商店、展示販售社福團體自製產品,讓承載大家自立夢想的柑仔店更壯大!
#台東不只是台東
台東縣政府社會處
展 夢 家園 在 林郁晉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籠罩下得巨大哀愁 A Dark Cloud of Sorrow Looms Over 】展覽訪談
文/林郁晉
晏起之晨、失眠之夜,挾著日常的無奈與焦慮溶進意識之中,入夢。
我們指認各種房簷的形狀、街角轉折的摺痕,回到躲避外界棲身之座標,看著各個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在燈火通明的城市裡遊走,並與無數陌生人隔牆並肩而坐。
1970年代,台灣興起了都市主義,揮別了農業家園的景觀,在擁擠的都市裡生存相對壓抑的。都市其意義不僅是建築摩天之高,更在於它擁有改變原有地景的樣貌、居住的型態、人際關係的孤獨與疏離及日漸複雜的社會議題。在資本世界所圍繞下的我們成為一種部分配合的零件化角色,然,自由主義的建構也不斷提醒著自身的主體性,視為一個完整之重要。如此衝突矛盾,拉扯出極大的不安與困惑,聳立且不斷將外部世界的混亂吞噬折入體內,心中一股始終趨不散的憂愁不斷盤旋,只能回到屋內,安全無他者之地,盡情地咧嘴吐舌、搔首弄姿,卻揮之不去籠罩而下的巨大哀愁。
夜晚,望者前方不遠處,無數個大樓的窗口閃爍著各種彩燈,凝望那如夢幻泡影之光,心甸甸地總在腦際回望那些不願想起的事,就如:「我是誰」這樣無奈的提問,總在那無人的夜晚裡晃頭晃腦地想起。到底我們應以何種角色的姿態與世界共存,同時又保有自身主體性之完整成為我們的必經之問。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一展將透過八位藝術家的作品,試圖呈現籠罩於都市之下的人們,因在認知上矛盾的情緒,所產生出對於自身主體該已何種姿態與世界共存的提問。
鄭爾褀 poeple
作品回應台灣1970後逐漸告別農業景觀進入都市主義的現象,精準描繪出現代人們所熟悉的都市日常景象。百萬人共同生存於一個地方,即便物理距離上是如此緊密,對於彼此的認同卻是絕對的疏遠。
鍾知庭 我在你左右
作品透過男性畫外音的說明及影像內某種角色扮演的刻畫,呈現都市之中的人們彼此試圖相伴,吐露內在確切的想望,最終卻淪為某種喃喃自語,或溝通的徒然。
吳伯賢 有著蒙娜麗莎微笑的猩猩
藝術家透過猩猩作為在都市正常運作之下的奇觀(不正常)呈現。回應在都市興起的治理實踐下與自由意識之間的衝突,將人們日常存在於可行介入操作和不可行介入操作之間的矛盾或內在限制放大。
王鼎曄 人-人
試圖回應高度競爭的社會中,人們在有限的資源分配下時會不慎擠壓到他人,與此同時又要維護完好理性的生存空間,作品精準刻畫出人們相處時某種不成文的特殊距離。置身於當下的人們該如何找到屬於自身主體最佳的生存姿態成為作品最大的提問。
蔡傑 塵埃落定時
作品試圖呈現人們躁動的拍打著看似可能逃離的出口,而所謂的出口是否真實?又或只是內在狂放無法平心的感受的妄念?回應都市裡看似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們內在的哀愁。
黃彥超 1.2.3魚你躲好了沒?
作品將魚缸中的觀賞魚比擬困於都市裡人群的樣貌。耀眼奪目的彩光、極度刺激性的感官饗宴,試圖呈現人們短暫逃離內在的不安及困頓,回應人在自身主體性的建立後所產生的完全排他性及強烈的孤獨感。
黃淑蓮 Sometime i found myself floating and sinking down once in a while
作品回應在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所產生的極大矛盾中內在強烈的衝突不斷,將人們心底不斷自我反問的不安情緒描寫深刻。該如何明確知道自身定位及最佳舒適的姿態為何?及「我是誰」成為最大的提問。
陳嘉壬 甜水
作品是藝術家前往東南亞駐村後,試圖反思城市之於農村兩地的人們對於生存的想像及美好生活的概念竟是如此不同。回應社會所建構於我們的未來想像,是否未必如此明確或真實,只是某種模糊失焦的指向。
-----------------------------------------------------------------------------------------------------------------------------------------------------------
【籠罩下得巨大哀愁 A Dark Cloud of Sorrow Looms Over 】
日期 Date|2021/08/07-09/12
地點 Location|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藝術家|Artist
王鼎曄 Wang Ding-Yeh
吳柏賢 Wu Bo-Sian
陳嘉壬 Chen Chia-jen
黃彥超 Huan Yen-Chiao
黃淑蓮 Wong Shu-Lian
蔡傑 Tsai Jie
鄭爾褀 Zheng Er-Qi
鍾知庭 Chung Chih-Ting
影片拍攝與製作 Film production | Shane 影像工作室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 黃柏諺 PKG
動畫製作 Animation production | 羅悅慈 Lo Rax
設計 Design|蔡傑 Tsai Jie
翻譯 Translation | 黃文 Huang Wen
策展人|Curator
林郁晉 Lin Yu-Chin
協同策展 | Co-curator
黃鼎鈞 Huang Ding-Jun
感謝贊助|Sponsors
厭世會社The Misanthrope Society
果拾 Pick Up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掀牆藝術聚落 Open Wide
打開藝術工作站 OCAC
嘖嘖 Zeczec
張喬翔 Shane
陳小乖
劉柏承
展 夢 家園 在 林郁晉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 A Dark Cloud of Sorrow Looms Over 】
文/林郁晉
晏起之晨、失眠之夜,挾著日常的無奈與焦慮溶進意識之中,入夢。
我們指認各種房簷的形狀、街角轉折的摺痕,回到躲避外界棲身之座標,看著各個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在燈火通明的城市裡遊走,並與無數陌生人隔牆並肩而坐。
1970年代,臺灣興起了都市主義,揮別了農業家園的景觀,在擁擠的都市裡生存相對壓抑的。都市其意義不僅是建築摩天之高,更在於它擁有改變原有地景的樣貌、居住的型態、人際關係的孤獨與疏離及日漸複雜的社會議題——在資本世界所圍繞下的我們成為一種部分配合的零件化角色。
然,自由主義的建構也不斷提醒著自身的主體性,並視為一個完整之重要。如此衝突矛盾,拉扯出極大的不安與困惑,聳立且不斷將外部世界的混亂吞噬折入體內,心中一股始終趨不散的憂愁不斷盤旋,只能回到屋內,安全無他者之地,盡情地咧嘴吐舌、搔首弄姿,卻揮之不去籠罩而下的巨大哀愁。
夜晚,望著前方不遠處,無數大樓的窗口閃爍著各種彩燈,凝望那如夢幻泡影之光,心甸甸地總在腦際回望那些不願想起的事,就如:「我是誰」這樣無奈的提問,總在那無人的夜晚裡晃頭晃腦地想起。到底我們應以何種角色的姿態與世界共存,同時又保有自身主體性之完整成為我們的必經之問。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一展將透過八位藝術家的作品,試圖呈現籠罩於都市之下的人們,因在認知上矛盾的情緒,所產生出對於自身主體該已何種姿態與世界共存的提問。
鄭爾褀| 人們 People
作品回應台灣1970後逐漸告別農業景觀進入都市主義的現象,精準描繪出現代人們所熟悉的都市日常景象。百萬人共同生存於一個地方,即便物理距離如此緊密,對於彼此的認同卻是絕對的疏遠。
鍾知庭|我在你左右
透過男性劃外音的說明及影像內某種角色扮演的呈現,刻劃都市之中的人們彼此試圖相伴,吐露內在確切的想望,最終卻淪為某種喃喃自語,或溝通的徒然。
吳伯賢|有著蒙娜麗莎微笑的猩猩
透過猩猩作為都市正常運作下的奇觀(不正常)呈現。回應都市興起後的治理實踐與自由意識之間的衝突,將人們日常存在於可行介入操作和不可行介入操作之間的矛盾或內在限制放大。
王鼎曄|人-人 One-One
試圖回應高度競爭的社會中,在有限的資源分配下時會不慎擠壓到他人,與此同時又要維護完好理性的生存空間。作品精準刻畫出人們相處時某種不成文的特殊距離,置身於當下的人們該如何找到屬於自身主體最佳的生存姿態成為作品最大的提問。
蔡傑|塵埃落定時
作品呈現出人們躁動的拍打著看似可能逃離的出口,而所謂的出口是否真實存在?又或只是內在狂亂無法平心的感受的妄念?回應都市裡看似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們內在的哀愁。
黃彥超|1.2.3魚你躲好了沒?
魚缸中的觀賞魚好似困於都市裡人群的樣貌,耀眼奪目的彩光、極度刺激性的感官饗宴,試圖呈現人們短暫逃離內在的不安及困頓,回應自身主體性建立後所產生的完全排他性及強烈孤獨感。
黃淑蓮|I found myself floating and sinking down once in a while
在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產生的矛盾中內在衝突不斷,將心底不斷自我反問的不安情緒描寫深入。該如何明確自身定位及調整最佳姿態,讓「我是誰」成為最終的提問。
陳嘉壬|甜水
作品是藝術家前往東南亞駐村後,試圖反思城市之於農村兩地的人們對於生存的想像及美好生活的概念竟是如此不同。回應社會所建構於我們的未來想像,是否未必如此明確或真實,只是某種模糊失焦的指向。
-----------------------------------------------------------------------------------------------------------------------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 The great sorrow under the shroud】
日期 Date|2021/08/7-09/12
地點 Location|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藝術家|Artist
王鼎曄 Wang Ding-Yeh
吳柏賢 Wu Bo-Sian
陳嘉壬 Chen Chia-jen
黃彥超 Huan Yen-Chiao
黃淑蓮 Wong Shu-Lian
蔡傑 Tsai Jie
鄭爾褀 Zheng Er-Qi
鍾知庭 Chung Chih-Ting
影片拍攝與製作 Film production | Shane 影像工作室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 黃柏諺 PKG
動畫製作 Animation production | 羅悅慈 Lo Rax
設計 Design|蔡傑 Tsai Jie
翻譯 Translation | 黃文 Huang Wen
策展人|Curator
林郁晉 Lin Yu-Chin
協同策展 | Co-curator
黃鼎鈞 Huang Ding-Jun
感謝贊助|Sponsors
厭世會社The Misanthrope Society
果拾 Pick Up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掀牆藝術聚落 Open Wide
打開藝術工作站 OCAC
嘖嘖 Zeczec
張喬翔 Shane
陳小乖
劉柏承
展 夢 家園 在 MintCat薄荷貓 gam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陰屍路 #倖存者 #陰屍路倖存者
《陰屍路:倖存者》是由勞勃·柯克曼原著經典漫畫「陰屍路」正版授權的最新全球鬥爭生存策略手機遊戲作品,在遊戲內可以看到許多漫畫中的經典角色登場,包含了格萊姆斯一家的瑞克、蘿莉以及其他倖存者葛倫、戴爾等等眾多角色,劇情描述著喪屍病毒攻陷,玩家將在陰屍路全面混亂的世界當中,面臨喪屍大軍侵擾的威脅,並且與其他倖存者,一起集結、叛變、對抗喪屍和建造、發展、擴張城鎮來生存,必須團結一心和共同捍衛家園
上次的影片跟大家介紹了《陰屍路:倖存者》的遊戲內容和基本玩法,包含了生存資源的基本介紹、城鎮內的其他建築介紹以及玩家在前期需要注意到的事情分享,而這次主要是針對《陰屍路:倖存者》裡面的倖存者做介紹
------------------------------------------------------------------------------------------
MintCat薄荷貓 game(手機遊戲):https://www.youtube.com/c/Mintcat99
薄荷貓正在玩(遊戲時事和新聞):https://reurl.cc/l0Gm2Y
薄荷草上有隻貓(遊戲紀錄):https://reurl.cc/8ydERX
【直播Live】
❤開台時間以DC公告為主
❤歐付寶斗內:https://reurl.cc/X61Daa
------------------------------------------------------------------------------------------
Discord:https://discord.gg/k56RfcZ
薄荷貓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intcat99
薄荷貓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intcat1113
工商合作來信邀約:mintcat1113@gmail.com
------------------------------------------------------------------------------------------
期待遊戲上架嗎?盤點歷史上那些維修爆久的遊戲
https://youtu.be/wTtvFfCK0dA
2021年也太多新手機遊戲了吧!幾款薄荷自己私心推薦 全球尚未推出的手機遊戲
https://youtu.be/Pn5ZVcY9xrk
負評滿天飛?《Cyberpunk 2077》的缺點到底有哪些?到底值不值得購買?
https://youtu.be/hRd8VO-VHJE
超級致敬?遊戲風格抄襲《返校》?還以為返校出續作呢~
https://youtu.be/ZkRanM1w3SA
像素風格遊戲正夯?推薦2020年像素風格手機遊戲
https://youtu.be/jTdkZ0jQ5JI
------------------------------------------------------------------------------------------
#最新 #手遊 #轉蛋 #介紹 #試玩 #攻略 #動畫 #下載 #電玩 #遊戲 #事前登錄 #無課 #新手 #首抽 #新手首抽 #推薦 #刷首抽 #SSR #角色 #卡池 #2021手遊 #無課玩家 #課長 #玩法 #基本操作 #MMO #RPG #ARPG #MMORPG #商城 #坐騎 #事前登入 #巴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