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求世 42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下龍灣(1994)
如果真的有造物者存在,那麼世界的廣袤大地就是一張紙,大自然的種種力量,肯定就是造物者的畫筆,而隨著地質構造的不同,所造就的景觀,就是在這張畫紙上留下的筆跡與印記。
石灰岩便是一種非常特別的岩石,追溯其前身,通常是海洋中生物體的殼體或骨骼,這些生物吸取海水中的二氧化碳與鈣質,轉化為主要成分碳酸鈣,而這些生物在死後殼體堆積在海床中,隨著陸地上升,海水退去,在適當的壓力下搖身變為堅硬的沉積岩石塊。這些石塊看似堅硬,但卻也十分「脆弱」,天不怕地不怕,最怕的就是看似柔弱的水,尤其是帶有酸性的水。因為碳酸鈣非常容易溶於水中,不過一旦水中所含的碳酸鈣過於飽合時,就會沈澱形成石灰華,或隱藏在石灰岩洞中的地形景色。最常見的便是幾種石灰岩景觀,一是從洞頂垂滴下來,逐漸長成像垂掛的冰柱,稱為石鐘乳;二是垂滴到地面,再由下往上逐漸沉澱堆疊的,稱為石筍;三是沿著洞壁滲流而下,經沉澱結晶形成一串串珠簾的是石簾。
下龍灣(Ha Long Bay)位於越南東北部的南中國海上,整個海灣為1969個大大小小不等的島嶼所形成,正可為「星羅棋布」這句成語做了最好的詮釋。絕大部份的島嶼都無人煙,也因此而得以保持原始的自然風光。下龍灣的『Ha』是下降的意思,『Long』是龍,下龍灣古時名稱很多,在10世紀之前名為安邦、綠洲、綠海,後曾稱玉山、玉水,傳說上天遣神龍下凡,降臨北部灣,助越南人民抵抗外敵,龍口吐出顆顆龍珠打擊侵略者,龍珠落入海中,化為岩石,聳立成山,後人將龍珠落海之處稱為下龍灣。
這樣破碎的海岸帶與小島,原來是歐亞大陸的一部分下沉海中形成的自然景觀,其地質年代可追溯至250萬年至280萬年前之久,而岩性又是屬於石灰岩,經由海水的不斷侵蝕,形成了今日所見鬼斧神工般的造型。有人說,下龍灣不管在地質構造和景色上,都和桂林的漓江風光相類似,因此贏得了【海上桂林】的美名。尤其在海上起霧的日子,奇岩怪石描繪出有如中國山水墨畫的意境,就算在晴朗無雲的天氣裡,這一座座在海中兀自崢嶸的峰巒,也給人遺世獨立自成一格的感覺。
下龍灣與越南歷史有著許多關連性,不僅是著名的古代商業港,更被考古學者證明是當地人類的搖籃。下龍灣不僅景色渾然天成,也由於地形的關係而形成一個天然的天險,越戰時很多人把這裡當做防空洞來躲藏,加上下龍灣靠近中國邊界,位置敏感,美軍不敢輕舉妄動,所以才得以保留完整樣貌至今。還好當時戰爭並沒有造成這些千百萬年自然景觀的破壞,否則一旦失去,這些美景可不是用人工造景就能彌補回來的!
也就是這麼獨特的景觀,不管遠觀近看,都能成為電影取景的好場景,像是007系列電影的明日帝國,片中媒體大亨的隱形船就是藏身於此,而法國電影「印度支那」中,這些小島的洞穴又成為男女主角的愛情庇護之所,屢屢在電影中出現,哪怕是驚鴻一瞥,也能夠不假思索一眼就認出來這片綺麗的景觀。
但隨著周邊地區工業的發展,工業污染所造成的酸雨,大量在遊輪上過夜遊客所造成的廢水汙染,也悄聲無息的侵蝕著這片山水,紅顏之下,是否薄命?且看恩客是否手下留情。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毛城城 MoCit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蜜袋鼯(飛鼠) 手腳之間有翼膜 爬到高處 可跳出展開四肢滑翔 法例列明不准入口及買賣 但私人飼養則不違法亦毋須領牌 2. 石金錢龜 又名黃喉擬水龜、柴棺龜 長約15-20厘米 喜歡在水邊活動 生性膽怯 略具攻擊性 領養須知: 申請人請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網頁www.hkherp.org,下...
「展鴻影印」的推薦目錄:
- 關於展鴻影印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展鴻影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展鴻影印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展鴻影印 在 毛城城 MoCit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展鴻影印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展鴻影印 在 展鴻-輸出影印中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展鴻影印 在 影印- 新竹教育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展鴻影印 在 元岡裝訂、元岡彩色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展鴻影印 在 元岡裝訂、元岡彩色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展鴻影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李香琴逝世 】
MeWe版本:http://bit.ly/3rUvdXF
收到李香琴逝世的消息後,我走到睡房的書架上,找回放在資料夾內的一篇30年前出版、刊於《壹週刊》的琴姐訪問影印本,我知道,我有很多事情想寫下來。
第一個原因,是琴姐跟已故的譚炳文一樣,她於香港電視業的地位舉足輕重,令人難忘的演出多不勝數;其次,一直覺得,琴姐的外型、打扮,甚至聲綫,與已於多年前離世的嫲嫲有點相似,這是小時候在嫲嫲家看電視時見到李香琴之後的既定印象,興許她倆經歷相似,都是30年代出世的女性,再由中國大陸遷居來到香港,所以或多或少都散發同類氣息,也可能,是我一直都很掛念自己的嫲嫲,所以望見琴姐,都會有點親切感,所以想以文字向琴姐致敬。
我由傍晚六時許開始動筆,寫了數小時才完成,因為琴姐瓣數多,而且記憶總是不可靠,她當打之時,都已經距離今天很遠了,得一邊寫,一邊花時間考證,收筆一刻,很疲累,但這些零碎的資料,都值得紀錄下來,讓後人參閱。
感謝琴姐生前為電視迷帶來那麼多美好回憶。
###############
「再見!唔好怪我第一句就同你講再見,因為我真係專程嚟同你道別㗎!」
從影多年的資深藝人李香琴,周一(4/1)中午不幸於伊利沙伯醫院離世,終年88歲,縱橫演藝圈60多年的繽紛人生,正式劃上句號,收到新聞短訊之後,立即在串流音樂平台重溫陳輝陽經典作《三千年前》(2007),「琴姐」聲演陳慧創作的對白,情感豐沛,聲線淒酸,一句「我失去嘅嘢實在太多啦!」,一句「你一定會好唔捨得我!」,配合關淑怡演唱的「趁熄滅前,還可一見」,對照這則消息,倍覺傷感。
「我記得,你同我去過嘅每一個地方,嗰啲地方,統統留喺我心裏面。」
其中一個地方是澳門的平安大戲院,那裏是她開展演藝事業的起點。
李香琴原名李瑞琴,祖父李亞敬舊時於廣東和澳門一帶經商,經營海產和賣米生意,家境富裕。琴姐於順德出世滿月後,父親李炳光舉家遷往澳門定居,據知李父經營錢莊及紙料生意,共有5位太太,而琴姐是家中長女,被視為掌上明珠。
原建於澳門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的平安大戲院,是李香琴演藝事業的起點。
30年前,因為拍攝亞視節目《向每顆星致敬》 (https://bit.ly/2JLjt8y) ,琴姐坐船過大海重回成長地,憶起往事。「就係呢間戲院,改變我一生嘅命運,以前任劍輝、白雪仙經常都喺度演粵劇嘅,咁阿嫲帶我嚟睇戲啦,睇睇下,我自己愛上咗粵劇,就算阿嫲唔帶我嚟,我自己都靜靜嚟呀,有功課都唔做,掛住嚟睇大戲,鍾意學戲,經過好多轉折,就搵到個師傅(小鶯鶯)學戲,學咗半年左右喇,師傅介紹我踏台板。真係橋喎,我第一次踏台板亦都係喺呢間平安大戲院。」時為一九四六年,當時琴姐才14歲,但大概由那時開始,便沒有想過要做「正印花旦」。「我認為做『正印花旦』壓力好大,點解呢?因為啲人會睇你做得好唔好,冚唪唥(焦點)都喺自己身上,如果做『第二花旦』就唔係咁喇,(如果)你個『正印花旦』演得跩啲,我做得好啲,就可以蓋過你,我幾有滿足感!」
何以演大戲會漸漸走進大銀幕?就在「糴梅香」(初踏台板之意)之後一年,即一九四七年,琴姐跟着盧冠廷父母(盧海天與養母譚秀珍)所屬的戲班「日月星劇團」到越南和新加坡做大戲,同行的還有「關師傅」關德興,後來關德興先返港拍戲,之後給琴姐寄信,指可以介紹她拍戲,琴姐開心到彈起,因為她會幻想自己有機會跟偶像張瑛、白燕和梅綺合作,豈料一入片場演出的銀幕處女作是《黃飛鴻大鬧花燈》(1956)(https://bit.ly/2MCw1Aj) ,飾演侍婢菊香,片酬三百,之後又經羅劍郎引薦,於電影中扮演奸角,憑《鴛鴦江遺恨》(1960)一「奸」成名,直至遇上「西宮」角色,大戰「東宮」余麗珍,獲得「一代奸妃」和「西宮琴」的稱號,迎來第一個事業高峰。琴姐曾在電視節目《正識第一》(2011)透露,為了演好奸角,要望鏡苦練:「走去睇住塊鏡講對白,修嘴型,修眼神,咁樣慢慢練番嚟!(如果演)陰毒,額頭要收細,連講說話(語氣)都唔同!」
此後,因為粵語片市場興旺,琴姐相當搶手,非常多產,更試過一年最多拍過50齣戲,但她坦言初出道的時候確實有捱過苦,因為她屬於獨立演員,沒有後台撐住。「關師傅唔可以部部帶挈我,我又唔打得,打戲都係搵任劍輝、于素秋,我又冇大老倌帶住,任冰兒都有任劍輝,譚倩紅都有方艷芬。試過有一次,我連接兩部戲,後來通告改咗,入到片場先知兩個(角色)都換咗人,我問導演點解要換人,佢反問我:你有冇大老倌帶住?我咩都講唔出。」
後來,父親李炳光因生意失敗,家道中落,琴姐要負起養家責任,為了令父母弟妹有更舒適的生活,於是只好甚麼片約都接受,那怕是別人不願意飾演的奸角,一樣去馬,甚至知道別人拖欠她片酬,她依然不敢投訴,生怕將來再沒有機會演出。可是,無限忍耐沒有讓琴姐好過,當她的戲愈演愈多,片酬由最初三百元升至二千五百元時,電影公司卻嫌她騷錢貴,找了另一位演員頂替,當年專訪裏公開名字,那人是羅蘭。演藝圈從來現實,三分努力七分運氣,當她在電影圈前景暗淡時,其實粵語片亦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電視製作,無綫電視啟播後兩年,當時36歲的琴姐順理成章往九龍塘廣播道尋找機會,先加入無綫,拍過劇集《錄音機情殺案》後,一九七○年轉投麗的映聲,拍攝《家春秋》,數年後又回歸大台,由一九七二年開始成為《歡樂今宵》的台柱之一,另外亦不斷拍劇:《狂潮》(1976)、《家變》(1977)、《網中人》(1979)、《親情》、《輪流傳》(1980),數之不盡,套套經典。
琴姐憑眼神、面容和聲線,能夠將陰險、淒涼、霸氣、嬌嗲、滑稽、慈祥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角色是她,她就是角色,在鏡頭前那種揮灑自如,你未必記得劇名戲名,但一講起,畫面就會浮現。如《無頭東宮教子鬧金鑾》(1961)扮演西宮,大戰「東宮」余麗珍,或者《還看今朝》(1990)的姚文珠,令人狠得咬牙切齒,欲當街指罵;又如《輪流傳》(1980)和《流氓大亨》(1986)扮演慈母,面對命途多舛的人生,有苦自己知,總是含住泡眼淚,淒涼得教人鼻酸;當然還有在《他來自江湖》(1989)的「靚姑」,有一幕她與何鑫淼(周星馳飾)在何英彪(吳孟達飾)面前唱雙簧 (https://bit.ly/2Lq5xkF) ,或者於《家有囍事》(1992)裏扮演奶奶大叫「世界末日啦!」,總是睇一次笑一次,多年不變。
說霸氣,又怎能不提《倚天屠龍記》(1986)的滅絕師太,以及《碧血青天楊家將》(1994)的佘太君?還有晚期她在《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2008)飾演的甘佘君麗,一句「唔使驚,嫲嫲喺大廳」絕對見字如見聲吧。這邊演活傳統價值觀下的中國女性,其實曾幾何時,她亦試過跟歐美時尚接軌,譬如《彩色人生》(1979)扮演模特兒公司老闆娘的Mary,每一集都更換造型,媲美繆騫人的《甜姐兒》,應該沒有很多人看過;某年在亞視台慶夜穿金色吊帶舞衣「惡搞」麥當娜(Madonna)跳唱《Vogue》,盡顯其時尚大膽一面,原來是很多人的Best Kept Secret。多才多藝就是如此,因為琴姐很年輕的時候已明白,要在戲行生存,除了專業,還是專業。
在興盛時代的無綫打滾十多年後,琴姐已非常有名,但為了還人情債給周梁淑怡(時任亞視行政總裁),1990年決定過檔,那時她在大台的最後一套劇集,正是《他來自江湖》,她記得拍到最後一集的時候,時任無綫高層李沛權搭着她的膊頭,就要為她開「期票」:「琴姐,兩年後就要返嚟喇,使唔使簽定合約?點知我過咗亞視,李沛權都跟埋過嚟,到我再續約(亞視),佢又走喇,所以做人真係唔使咁認真!」就是這一句話,反映出琴姐當年受訪時的心境:名氣、錢財如浮雲,放過自己一馬,別太着緊,因為在這一行打滾了數十年,有甚麼事情沒見過呢,執念只會令自己活得不開心。
她享受演出,但心頭不高,沒想過要做女主角。「我入戲行,阿爸同我講,結婚,未必嫁得好,你鍾意做戲就做戲,話總之搵到食就算。我從來冇諗過做正印,做二、三幫已經心滿意足喇!」這段說話,摘自1992年10月16日出版的《壹週刊》「金峯集」專欄,當時負責採訪的是李志豪,2016年他離開壹傳媒的時候,職位是《壹週刊》社長。重讀這篇30年前的人物專訪,會看到琴姐的人生觀:人生不過是一場夢,不用太認真,更不可有風駛盡𢃇。
「我哋呢行真係偏門嚟㗎,你唔知幾時會唔紅,亦唔知幾時會紅,諗都諗唔到。所以我覺得紅嘅時候唔好太得意,唔好(畀)勝利沖昏頭腦,唔係咁樣,一跌咪好辛苦囉!」賺到錢,生活過得去便可以了,琴姐當時認為自己條命已如打牌打到北圈,剩下的,都是Bonus,沒有很多事情可以傷害她,就算以往吃過的苦頭,變成回憶後亦只剩下快樂的片段。「我好樂觀,從來冇恨自己可以有家財億萬,我經常覺得,唔好成日諗住人哋坐Benz(平治)230,我就要坐450,咁樣成日都唔會開心。」
惟獨有一件事,任時日過了多久,她仍然放不下,那是母親突然去世。一九六五年某夜,琴姐在戲院看戲,突然銀幕上出現了一句字幕,大意是:「李香琴,即出門口,有人找你!」
此話一出,現場霎時間亂作一團,琴姐以為是否有人整蠱自己,當她走出戲院門外,赫然見到妹妹正在等她,原來是她的媽媽因為心臟病發過世。「佢個心唔舒服,醫生以為係胃病,打完針之後半個鐘就死咗。」這件事對琴姐打擊很大,因為她還以為自己終於可以讓母親過得好一點,但計劃從來趕不上變化。「我啱啱儲夠錢喺太子道買咗層樓,屋契寫咗佢個名。」自己無法見到母親最後一面,成為一生最痛,但也知道那是每個人的必經階段,所以很早已吩咐女兒,如果有一天自己口齒不清,或再不能照顧自己時,便送去老人院,不要為家人添麻煩。今天看新聞,知道琴姐在女兒陪伴下撒手塵寰,生離死別當然教人傷心,但她的精彩一生,將會永遠刻在大家的心底裏,永誌不忘。
原文刊於《香港01》:http://bit.ly/3orZBqi
【 相關文章 】
譚炳文逝世:http://bit.ly/2XbtH5p
(05012021)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李香琴 #電視史話 #三千年前 #武視 #無綫 #家有囍事 #周星馳 快樂的 ATV 亞視數碼媒體 William on the way 葉一知 港女講劇 做乜膠睇電視 歐錦棠 Stephen Au 鄭美姿 譚蕙芸 #TVB 阿果 #澳門 #粵劇 #港劇 十字牌早餐 LAW少 午夜翻牆 紅眼
展鴻影印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靠AI訂餐廳、快速做人臉辨識,LINE推出3大商用產品要瞄準那些行業?
2020.12.18 by 高敬原
LINE把過去的兩大AI產品線,整併為「LINE CLOVA」,台灣技術長陳鴻嘉說,2021年將與台灣在地企業合作,把LINE的AI技術應用在產品中。
攤開過去LINE的財報,在金融事業、人工智慧(AI)的策略性投資,帶給LINE不少虧損,許多對外發表的應用與技術,仍離商業落地有段距離,LINE財務長黃仁埈曾表示,這些投資都是為了2~3年後的突破做準備。
經過過去一年的努力,現在LINE終於開始要用AI賺錢了!
過去LINE的AI業務,可以分為針對企業的B2B業務「LINE BRAIN」,以及面向用戶的AI技術品牌「LINE CLOVA」,而今年(2020)LINE 台灣開發者大會(LINE TAIWAN TECHPULSE 2020)上的重要焦點,就是LINE把這兩大AI產品線,整併為「LINE CLOVA」。
更重要的是,這些AI技術不再只是概念,LINE台灣技術長陳鴻嘉表示,2021年將與台灣在地企業合作,把LINE的AI技術應用在產品中,解決使用者生活和商業上的繁瑣問題。
推出三大商用產品,LINE開始要用AI賺錢了
針對台灣市場,LINE將會發展「CLOVA Chatbot(聊天機器人)」、「CLOVA Face(臉部辨識)」、「CLOVA OCR(光學字元辨識)」三大人工智慧商用產品,並推出兩大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分別為LINE eKYC和LINE AiCall。
上述的這些應用,背後用到了NLU(自然語言理解)、Face(臉部辨識)、OCR(光學字元辨識)、STT(語音辨識)等AI技術,事實上,無論是eKYC或是LINE AiCall,這些應用在2019年的LINE日本開發者大會上,都已經對外發布,不過礙於語言、技術等因素,還無法在台灣市場落地應用。
2020 年LINE 台灣開發者大會
LINE技術長陳鴻嘉表示,這次釋出的AI技術,本來就已經存在於LINE團隊當中,「會把技術開放出來,是因為我們發現它有效果,想提供給外部開發者,進一步推廣到台灣市場。」過去一年台灣LINE積極地跟日本總部合作,針對中文資料做蒐集、訓練與調教,才能實現商業應用。
「LINE會跟台灣的技術夥伴合作,以 LINE CLOVA 技術提高商業服務的價值,」陳鴻嘉預告,LINE接下來會推出做出不同領域的應用案例,讓 LINE CLOVA 的應用融入台灣市場,這麼做的好處是,能減輕企業自行開發的負擔,最重要的是,能提供用戶更方便的服務。
技術一:CLOVA 聊天機器人
先前CLOVA聊天機器人,因為無法支援日文以外的語言,技術遲遲無法出海,現在這個障礙終於被打破。
根據LINE統計,使用CLOVA聊天機器人(CLOVA chatbot)的服務,在全球已上線超過44個,所累積的問答資料庫達100萬筆、使用超過1億人次,累積的使用者對話保守估計約有17億之多,豐富的資料庫,讓NLU(自然語言理解)技術成為LINE在人工智慧發展的核心,
CLOVA聊天機器人的優勢在於運用LINE的亞洲市場利基,與豐富資料累積,能更精確地判讀使用者的發話意圖和對話內容,對於辨識相對困難的亞洲語言格外擅長。
不只LINE自己發展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LINE也提供Chatbot builder這個平台,讓企業開發者減少耗費訓練成本,更彈性、快速地打造聰明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打造好之後,即使是LINE以外的服務或平台,也可以很容易地與其串接。
以LINE內部來說,已經運用Chatbot builder上線的服務像是LINE官方帳號內的Smart chat(AI自動回應訊息)功能,LINE客服小幫手官方帳號,以及已經完成開發的自動報帳系統,陳鴻嘉表示,CLOVA Chatbot從現在起,正式開放台灣企業夥伴合作洽談。
技術二:CLOVA 臉部辨識
「安全性跟速度,是LINE人臉辨識的主要優勢。」許多科技公司都有佈局人臉辨識技術,陳鴻嘉表示,因為LINE以亞洲作為主要市場,因此在臉部辨識技術具有一定優勢基礎。
「CLOVA Face」具備四大功能,以階段性進行辨識作業,首先透過影像做人臉偵測,接著,會讀取臉部特徵和表情做內部校正,最後,以擷取到的特徵值進行辨識和比對,進一步還可藉由臉部樣貌讀取出更細微的資訊,包含年齡、性別和當下心情。
在今年的LINE 台灣開發者大會上,就是使用「CLOVA Face」技術,在30分鐘內完成上千人次入場報到流程。LINE在去年的日本開發者大會上,首次採用自家的人臉辨識技術,完成報到入場,根據記者實測,不像蘋果的FaceID在辨識時會有需要等一下的感覺,「CLOVA Face」整體的辨識速度非常快,幾乎是人臉瞄準鏡頭的當下就完成,體驗相當好。
陳鴻嘉表示,「CLOVA Face」可用平板、智慧型手機等各種裝置,可以一次辨識多張臉部影像,目前也針對年齡識別、辨識速度進行優化,此外,應用範範圍很廣,像是有些公司就將「CLOVA Face」用在差勤系統上。
技術三:CLOVA OCR
「CLOVA OCR」是將OCR(光學字元辨識)與人工智慧技術結合,透過OCR(光學字元辨識)與資料增強法(Data Augmentation),有效提供辨識結果的準確度,並開發出不同模式的OCR產品,包含文字單元辨識極高的general OCR,以及針對特定樣式和規格的specialized OCR,和操作介面簡易且具有AI運算邏輯的OCR Builder。
其中,在Specialized OCR會主要開發台灣最多使用者需要的樣式,例如:健保卡、車票、發票和身分證,更便利大眾的日常生活;而OCR builder則提供一個介面友善的平台,透過機器深度學習達到區域辨識和文字辨識,讓技術更簡單拓展應用面。更進一步,當OCR技術結合Face(臉部辨識),即能發展出AI解決方案LINE eKYC,提供企業界以更數位的方式辨識用戶身分。
應用一:eKYC
許多公司在提供服務之前,會先要求顧客提供證件等個人資料,這個步驟稱為「認識你的客戶(Know your customer),簡稱:KYC」,目的是為了預防身份盜竊、金融詐騙、洗錢及恐怖主義融資,傳統上會要求用戶透過影印的方式提供,通常需要耗費許多時間。
未來「CLOVA Face」也能用於KYC,像是去年四月,LINE Pay在日本推出eKYC技術,用戶只需要拿著證件面對手機鏡頭,拍一張照片,文件及臉部辨識完成後,就等同完成數位化認證作業,就能使用LINE Pay轉帳。
CLOVA Face自現在起正式開放台灣企業夥伴合作洽談,純網銀LINE Bank也即將開幕營運,陳鴻嘉預告,未來也有機會將「CLOVA Face」技術,應用在純網銀的eKYC流程中。
應用二:LINE AiCall
LINE在去年的日本開發者大會上,正式宣布於日本推出AI訂位技術服務「AiCall(AI訂位技術服務)」,這是一款結合語音識別、聊天機器人和語音合成做自然語言處理(NLP),能以極為自然的方式,跟來電訂位的顧客對話。
NAVER AI部門主管都旻兌(KyoungTae Doh)曾分享,根據內部調查,即便手機網路普及,仍有高達65%民眾在訂位時會優先選擇播打電話,然而訂位過程中,因為雙方溝通不良,有很高的機率導致訂位資訊出錯;加上日本勞動力不足,有許多餐廳業者傾向縮減人力,導致電話訂位成餐廳經營的痛點之一。LINE AiCall的出現,就是希望在餐廳尖峰時段,透過AI協助消費者完成電話訂位登記。
LINE AiCall透過STT(語音辨識)和NLU(自然語言理解)兩項技術結合,擅長辨識日常隨興的對話內容和較長的語句,並且在噪音環境內的辨識能力也相當突出。
陳鴻嘉表示,LINE AiCall在日本大多使用在餐飲業訂位的情境,現在支援中文進軍台灣,同樣看好應用在餐飲業,不過要克服的技術困難仍不少,陳鴻嘉舉例,要在台灣落地應用,必須將LINE AiCall與餐廳的POS系統連結,才能做到同步確認當日訂位狀況,「現正逐步完善技術面,關注台灣餐飲市場的需求,同時徵求試行合作案例,為在台商用做準備。」
附圖:LINE 台灣技術長陳鴻嘉預告,LINE接下來會推出做出不同領域的應用案例,讓 LINE CLOVA 的應用融入台灣市場
2020 年LINE 台灣開發者大會
在今年的LINE 台灣開發者大會上,就是使用「CLOVA Face」技術,在30分鐘內完成上千人次入場報到流程。
ekyc
去年四月,LINE Pay在日本推出eKYC技術。
今年(2020)LINE 台灣開發者大會(LINE TAIWAN TECHPULSE 2020)上的重要焦點,就是LINE把過去的兩大AI產品線,整併為「 LINE CLOVA」。
LINE AiCall
陳鴻嘉表示,LINE AiCall在日本大多使用在餐飲業定位的情境,現在支援中文進軍台灣,同樣看好應用在餐飲業,不過要克服的技術困難仍不少。
高敬原攝影
資料來源: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0614/line-techpulse-2020-?fbclid=IwAR3Otjiw-cxkCjwgDOGNTGMfaV-Py07AiZ2G_nVcv9LDOgwkiKmg80CjuUw
展鴻影印 在 毛城城 MoCit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蜜袋鼯(飛鼠)
手腳之間有翼膜
爬到高處 可跳出展開四肢滑翔
法例列明不准入口及買賣
但私人飼養則不違法亦毋須領牌
2. 石金錢龜
又名黃喉擬水龜、柴棺龜
長約15-20厘米
喜歡在水邊活動
生性膽怯 略具攻擊性
領養須知:
申請人請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網頁www.hkherp.org,下載領養申請人評估及領養同意書 以作記錄和評估,填寫表格後電郵至 adoption@hkherp.org ,或寄到 九龍觀塘鴻圖道33號王氏大廈216室
1.) 領養人在領養動物前必須登記成為該會兩爬之友 。
2.) 申請領養人須年滿十八歲,如未滿十八歲者,可由年滿廿一歲而同住的父母或監護人代為申請。
3.) 申請人必須出示身份証及最近三個月有效的住址証明之正本,方可辦理領養手續。該會將抄下領養人身份証首4位數字以作記錄﹝包括數字前的英文字母﹞,後補或 影印本恕不接受。
展鴻影印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下龍灣(越南語意為“龍下海之處”)是越南北部廣寧省鴻基市附近東京灣西北部海岸的海灣。包含約3,000個岩石島嶼和土島,典型的形式為伸出海面的鋸齒狀石灰岩柱,還有一些洞穴和洞窟,共同形成一幅異國風味的如畫景緻。水域和熱帶森林中可見各種不同的海生及陸生哺乳動物、鱷、魚類和鳥類,因其景色酷似桂林山水,因此亦被稱為“海上桂林”。201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觀”之一。關於海灣起源有三個類似的傳說,反映在名稱上。第一個傳說稱龍猛力跺在地上而使山嶺崩倒,形成了很快被水填滿的谷地僅有山嶽的峰頂——下龍灣的岩島——浮在水面上。另一個民間傳說提到龍的長尾把大地撕裂,造成谷地和縫隙,而在龍躍入鄰近水域時淹了水。第三種是下龍灣的居民原是海上村落。一天遭遇大風暴。人民苦不堪言。這時天邊飛來一條神龍。降入下龍灣才形成下龍灣。三種版本都借自現代關於塔拉斯各(Tarasque)怪獸的傳說,這是一種像龍的海洋生物,據說住在下龍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山石、小島雕附的形狀各異,有的如直插水中的筷子,有的如浮在水面的大鼎,有的如賓士的駿馬,還有的如爭鬥的雄雞,兩塊約12米高的小石山,好像一對展翅的大雞由一條狹窄的海溝分隔而面對面站立著,栩栩如生。兩塊石山被選為下龍灣最獨特的形象。鬥雞石於2000年被選為越南旅遊業的標誌。下龍灣不僅山明水秀,而且物產富饒,海裏有許多名貴的水產。下龍灣的氣候和地形適宜於各種熱帶魚類生活,又有幾個河口帶來的食物,因此越南沿海的各種魚類,在下龍灣都有。007電影《明日帝國》及法國電影《印度支那》均在此作外景拍攝。
展鴻影印 在 影印- 新竹教育大學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請問學校對面的影印店一張A4黑白是多少錢呢? ... 我本來都去展鴻後來發現學校圖書館打折打的比較多(例如印7面應該要$7,但圖書館會算$5之類的~展鴻 ... ... <看更多>
展鴻影印 在 元岡裝訂、元岡彩色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學校對面南大路上。大家可知五金行就是從文具到掃把、從沐浴乳到鏍絲起子都有的店。 ... 展鴻影印店... (新竹市南大路317、319號1-2F)相信大家對於屈臣氏一定不陌生! ... <看更多>
展鴻影印 在 展鴻-輸出影印中心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展鴻 -輸出影印中心. 42 likes. Community. ... Cookies ·; Long-hair, sweet scent, enchantment of the girls | Lez Gay I ·. More. ·. Meta © 2022. No posts availabl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