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V熱線追蹤】伏流水能救旱災?二峰圳水源終年不斷
#果編:百年以前的工程成為現今缺水的良藥!
---
台灣旱象未解,中央到地方總動員,不惜挖水井來救急,不過乾涸的河床下,原來還有源源不絕的伏流水。伏流水是一種流動或是儲存於河床下方的砂礫石層中的水源。台灣最早的伏流水工程為距今近百年歷史的屏東二峰圳,至今依然終年不斷,有人說它像是一座地下水庫,從二峰圳的例子來看,伏流水工程似乎成為這波旱象裡最穩定且長遠的治水方針。
#屏東 #伏流水 #二峰圳
---
【訂閱 #台視新聞 關心大小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5的網紅吳益政,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位於屏東來義的二峰圳伏流水,是日治時期所建設的水利工程,在高屏溪表面水乾涸的時候,地底下仍有豐沛的水流,而且非常乾淨;歷經九十多年,依然運作中,目前中央政府歸類伏流水為農田水利。...
屏東伏流水 在 蘇震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反對興建高屏大湖
高屏大湖開發案不符經濟效益,還會衝擊高雄美濃與屏東里港的農業,我持反對立場,並做了許多努力!
2012年10月,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審查水資源作業基金預算時,提案將徵收台糖農地做為高屏大湖預定地的46億多元預算刪除。
2013年1月,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提案,要求重新檢討高屏大湖開發案的需要性及兼顧農民的權益,獲得經濟委員會照案通過。
2013年4月,基於環評大會已在3月決議將大湖開發案的環評差異分析全案退回經濟部,乃提案刪除開發案相關經費4億8千多萬元。
解決用水問題,我認為不僅要落實節水政策,還應以多元取水來取代大湖開發案。
3月19日,我以屏東二峰圳為例,提醒經濟部重視新的開源方案,也就是伏流水。3月25日,蔡英文主席也在臉書貼文「屏東伏流水開發的成功經驗,提供我們對於整體水資源規劃的思考。」支持伏流水的開發。
另外,東港溪在豐水期每天供水量100萬噸,枯水期也有60萬噸,比高屏大湖34萬噸涵容更多水資源;如果能妥善保護水質,足以供應高屏地區用水。
(圖片:蘇震清、邱議瑩5/14在立法院接見反對興建高屏大湖的美濃鄉親)
屏東伏流水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屏東伏流水開發的成功經驗,提供我們對於整體水資源規劃的思考。
伏流水以「河川滲濾」的方式,加上地下水庫,結合環境特性的生態水利工法,可減少對環境的負面衝擊,更可有效開發水源。在極端氣候盛行、人為開發已對環境造成破壞的情況下,這項帶來新觀念的水資源治理新工法,值得我們參考運用。
屏東的成功經驗,證明我們無論中央及地方執政,在水資源治理和規劃上,都有良好的能力。四年前的十年政綱,我們已指出綜合治水與流域管理、水權統一調度、推動水庫輪修、強化汙水回收、檢討產業耗水、落實節水等主張;近日我們智庫也將負責任的提出完整水資源治理規劃,作為執政後台灣永續發展的藍圖。
圖片改作自:enixii@flickr(http://goo.gl/XdqsTG)
CC BY 2.0(http://goo.gl/qm8eNQ)
屏東伏流水 在 吳益政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位於屏東來義的二峰圳伏流水,是日治時期所建設的水利工程,在高屏溪表面水乾涸的時候,地底下仍有豐沛的水流,而且非常乾淨;歷經九十多年,依然運作中,目前中央政府歸類伏流水為農田水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UxeFOLxMX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