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鑾•大排長龍的雞飯😋】
今天來到了朋友推薦的雞飯店:香紅。還沒下車就看到好多人排隊打包,我們趕緊找了位子坐下,點了一盤雞尾+叉燒+燒肉飯。味道真的很不錯,帶有少少的鹹味,但我個人覺得辣椒遜色了一些,不然就perfect了!我們這樣點,一盤售價RM7.80。大家可以去試試哦❤️
地點:新居鑾
-------------------------------------
贊專頁,隨我一同吃喝玩樂旅遊去✈️
Instagram: sinpei
YouTube: Sin Pei Goh
Blog: sinpeigoh.blogspot.com
居鑾燒肉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騎射演練|箭無不勝|28 >
大漢忙著準備野豬大餐,我好像已經嗅到烤乳豬的味道,幻想著燒肉鬆脆的口感。
「好想快點吃一口呀!」我撿著柴枝說道。
「這是我第一次享受打獵的快感!真爽! 」
大漢邊調著柴火邊輕輕說道:
「弓箭的用途不只是狩獵打杖,更有皇帝騎射的政治意義。」
---------------------------------------------------------------
當年康熙帝之所以決定每年秋天在木蘭舉行行圍活動,並非為了狩獵娛樂,而是具有重大的政治、軍事意義。這一點,從康熙設置木蘭圍場的時間上也可以看出,當時正是平定漠北蒙古之時。通過行圍活動,不僅可以使八旗官兵既習騎射,又習勞苦,用以保持八旗官兵傳統的驍勇善戰和醇樸刻苦的本色,抵禦驕奢頹廢等惡習的侵蝕,做到安不忘危、常備不懈。同時,皇帝可以借每年的木蘭行圍,在那裡定期接見蒙古各部的王公貴族,以便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滿蒙關係,加強對漠南、漠北、漠西蒙古三大部的管理,這對於北方邊防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所以說,木蘭圍場之選定在內蒙,並不單純是因為那裡地形好、獸類多的緣故。
嘉慶重視「木蘭秋獮」,首先是因為它是康熙二十年後形成的一項政治制度,也是一種大典。
雍正皇帝在位時期,雖然因種種原因沒有舉行木蘭行圍活動,但一再強調要在「適宜」的時候舉行「秋獮」之禮。乾隆帝對於秋獮大典相當重視,自乾隆六年到乾隆五十六年,秋獮次數達四十次之多。嘉慶曾在乾隆四十九年隨駕進駐避暑山莊和進行木蘭行圍,因此對木蘭秋獮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嘉慶即位後,最初的三年是太上皇訓政時期,且因乾隆年事已高而未有行圍,只於每年的五月至八九月侍奉太上皇前往山莊避暑。嘉慶四年親政後,又由於「教事」相當緊張,仍顧不上木蘭秋獮。
直到嘉慶七年七月形勢稍有好轉後,他才第一次正式舉行秋獮大典,並且鄭重其事,發佈上諭作了一番解釋說:「秋獮大典,為我朝家法相傳,所以肄武習勞,懷柔藩部者,意至深遠。我皇考臨御六十餘年,於木蘭行圍之先,駐蹕避暑山莊,歲以為常,敕幾勤政之暇,款洽蒙古外藩,垂為令典。是避暑山莊,實為皇祖皇考在天靈爽式憑之地。朕祗承鴻緒,不敢稍自暇逸,特於今秋涓吉啟鑾,舉行秋獮,實本繼志之承。若以山莊為從事遊覽,則京師宮館池篽,豈不較此間更為清適,而必跋涉道途,沖履泥淖,遠臨駐蹕乎?朕之敬遵成法,不敢偷安,必欲前來山莊之忱悃,皇考實鑑臨之,是以清蹕才停,捷書已至,眷佑所昭,如響斯應。朕披覽奏函,瞻依居處,不覺聲淚俱下。
---------------------------------------------------------------
#歷史 #文化 #故事 #弓箭 #傳統弓
~專題推介,盡在知史~
《豫遊中原》
http://www.mychistory.com/?uid=0.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