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0新冠+流感5疫苗齊發 感謝醫護人員守護國民健康】
新竹縣今日無新增確診案例。75歲以上長者施打AZ第2劑昨完成第5天接種,累計5天共約5000人完成接種,今持續為長者及第8輪AZ預約民眾服務。第9輪BNT和高端疫苗預約今天中午已截止,莫德納70歲以上第2劑將專案造冊施打,新竹縣將在9月27至29日為約12000位長輩發通知單,預計10月1至3日接種,請鄉親留意。
今天有以下幾件事情向鄉親報告:
1⃣為確保長者完成第2劑疫苗接種,獲取足夠保護力,新竹縣即將獲配莫德納疫苗,對象為7月16日前接種第1劑莫德納疫苗且間隔滿10週以上之70歲(含)以上(原住民60歲以上)長者,以專案造冊施打第2劑,不須上中央平台預約。9月27至29日(下星期一至三)將由民政體系各鄉鎮公所村里長,協助分發通知單,並自10月1日(下星期五)起至10月3日安排於就近醫療院所為長輩施打疫苗,請長輩們依照通知單上的日期、時間、地點準時前往接種。若尚未接到通知單的長輩鄉親(包含第1劑疫苗是屬於戶籍不在,人居住地在新竹縣施打疫苗者)請於9月29前洽轄區衛生所補開通知單。
2⃣中央預約平台排定的施打時段(第8、9輪)外,75歲以上長者AZ第2劑專案持續進行(9/17-9/23)、70-74歲長者莫德納第2劑(10/1-10/3)即將開打、國高中校園學生專案(9/23-10/6)接種BNT疫苗、9月16至28日醫護團隊及衛生所進駐住宿型機構、洗腎病患為長輩第2劑施打疫苗,還有10月1日起要同時投入流感疫苗注射工作,醫護同仁倍感壓力,同時面臨時間安排、場次規劃、人力調度的挑戰,由於疫苗針針珍貴,接種不能等,疫苗施打無假期,再次代表全體縣民鄉親感謝全縣所有參與疫苗施打工作的醫護人員和防疫人員,也請鄉親們為他們打氣!
#防疫不能停
#領頭楊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97的網紅陳偉杰•淡水魚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照顧長輩👴🏻👵🏻就近施打AZ疫苗 今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開放65歲以上長輩可以公費施打 #AZ疫苗,#侯友宜市長 也鼓勵長輩儘量接種,提高防護力。 不過偉杰接到長輩反應,部份可以接種的醫療院所要求湊滿10人才能打疫苗,或是要求長輩上網預約 才能打,對長輩來說都不方便! 今天偉杰市政質詢,就...
就近醫療院所 在 楊文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竹縣+0 第9輪意願登記即將開放 23日起校園接種BNT】
新竹縣今日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案例。
有以下三點防疫工作事項與各位鄉親報告:
1️⃣指揮中心今公布,中央預約平台第9輪提供BNT和高端疫苗接種,對象分別為1、BNT第1劑:18至22歲、65歲以上和40歲以上第9類,且意願登記為BNT的民眾。2、高端第2劑:9月28日(含)前符合第2劑接種間隔滿4週以上的民眾。請於9月17日中午12時前完成意願登記或修改,預約時間為9月20日10時至22日中午12時,預計施打時程為:BNT疫苗在9月25日至10月2日;高端疫苗在9月30日至10月2日。
2️⃣第8輪符合「9月10日(含)前符合AZ第二劑接種間隔滿10週以上民眾(7月2日前接種第1劑AZ)打第2劑」這項資格的民眾中,有很大部分是 #75歲以上長者,為解決數位落差,新竹縣已完成75歲以上長者(原住民65歲以上) #造冊,正依長者居住地規劃就近醫療院所接種安排,將在9月13日起由村里鄰長陸續發放通知單,不論長者是否已完成預約,都會收到通知單,平台預約和通知單都有的長者,可自行擇一前往接種。
3️⃣BNT疫苗部分,新竹縣將從9月23日起至10月6日陸續為縣內高中職、五專(1-3年級)、國中、特教學校、外僑學校等47所學校學生依序接種,由東元醫院、大安醫院和13鄉鎮市衛生所人員入校接種。12至17歲不在校施打及不在籍學生9月14日10時起開放平台意願登記BNT,開放接種時間再依指揮中心公布。新竹縣實驗教育機構、在家自學或未具國內學籍者,及9月1日前滿12歲的國小學生因人數較少,由教育處和衛生局視疫苗配發狀況,另案規劃。9月7日起各校已陸續發放接種同意書,讓家長和孩子有充分時間考慮,預計14日回收意願書後開始造冊。學生接種疫苗後若有不適狀況,可向學校申請疫苗接種假,不列入缺席紀錄,以3天為原則,必要得延長。
#領頭楊
#防疫不能停
就近醫療院所 在 楊文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竹縣完成 #75歲以上AZ第2劑 造冊 23日起 #校園接種BNT】
新竹縣今天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案例。
有以下三點防疫工作事項與各位鄉親報告:
1️⃣中央「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7輪今天持續為9800多位預約民眾服務。第7輪前7天合計共約2萬6800多人完成接種,報到率98.54%。中央預約平台第8輪已從今天上午10時起開放預約至9月12日中午12時止,請符合資格的鄉親把握時間上網預約。
2️⃣第8輪符合「9月10日(含)前符合AZ第二劑接種間隔滿10週以上民眾(7月2日前接種第1劑AZ)打第2劑」這項資格的民眾中,有很大部分是 #75歲以上長者,為解決數位落差,新竹縣已完成75歲以上長者(原住民65歲以上) #造冊,正依長者居住地規劃就近醫療院所接種安排,將在9月13日起由村里鄰長陸續發放通知單,不論長者是否已完成預約,都會收到通知單,平台預約和通知單都有的長者,可自行擇一前往接種。
3️⃣在校園接種 #BNT疫苗 部分,我也在此提醒家有國高中生的家長,學校目前已陸續發出 #BNT疫苗學生接種評估暨意願書,請家長務必詳細閱讀後填寫意願書,依學校指定時間前繳回意願書,預計9月23日起,由 #東元醫院、 #大安醫院 及13鄉鎮市衛生所依高中、五專(1-3年級)、國中順序到校為學生接種。
#領頭楊
#防疫不能停
就近醫療院所 在 陳偉杰•淡水魚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照顧長輩👴🏻👵🏻就近施打AZ疫苗
今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開放65歲以上長輩可以公費施打 #AZ疫苗,#侯友宜市長 也鼓勵長輩儘量接種,提高防護力。
不過偉杰接到長輩反應,部份可以接種的醫療院所要求湊滿10人才能打疫苗,或是要求長輩上網預約 才能打,對長輩來說都不方便!
今天偉杰市政質詢,就要求新北市政府衛生局 要替民眾著想,與醫療院所研議讓長輩隨到隨打,提高施打率!
來聽聽偉杰質詢怎麼說🙋🏻♂️
#疫情升溫 #AZ疫苗 #公費施打
#新北市議員陳偉杰 #淡水魚丸
#淡水_八里_三芝_石門
#Your_Life_Is_My_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wrJCE3shUY/hqdefault.jpg)
就近醫療院所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沒病歷會耽誤急診?醫護:消防局長沒sense】
高雄市接連發生兩起救護車出勤遭患者「指定醫院」的爭議:一案中 2 位救護員堅持勸說家屬依法送至就近適當院所,卻慘遭上級調職;後來另一案,救護員順家屬的意從楠梓跨縣市送到台南市東區!到底緊急救護,是否必須送到之前常去、有病歷的醫院?我在今天的質詢提出了疑問。
消防局長黃江祥告訴我:「如果送到其他醫院沒有病歷的話要重新檢查、真的會耽誤患者的生命。」但我和團隊同仁詢問了專業醫師、護理師,都指出急診是進行當下的緊急處置,根本無關有無病歷,而且若後續追蹤有需要,也可利用雲端藥歷系統輔助查詢,局長所提出的問題並不存在!
呼籲各位市民朋友,我們要相信救護員的專業判斷,依法送至就近適當院所,讓傷病患在緊急狀況下得到最及時、最妥善的照顧,除了能避免後續醫療糾紛爭議,更能避免有限的醫療資源被排擠。萬一有楠梓居民急需救護車,卻發現轄區救護車已任由其他傷病患叫去別的縣市而無法及時支援,恐怕欲哭無淚!
#不限距離"一口價" 救護車成119大車隊!
消防局認為勸說家屬依法送至就近適當院所的救護員「資淺仍須學習」故予以調職,希望同仁值勤更有「彈性」,消防局也召開局務會議,特別強調讓家屬簽切結書並自費,就可送往指定院所。結果幾天後就發生楠梓產婦要求送往台南東區的跨縣市送醫案例!「彈性」的限度究竟在哪?今天可以從楠梓送去台南東區,未來能否送到台中、台北?萬一因為遠送非就近適當醫院而延誤,造成醫療糾紛,民眾訴請國賠的話,是誰要負責?
根據緊急醫療救護法規定,只能「送達就近適當」院所,但高雄市消防救護車收費辦法第五條卻公然明訂對「指定送往就近適當院所『以外』之院所」案例收費,不只有違背母法的疑慮,更可能助長「付錢的最大」的錯誤心態。
民間救護車收費通常要 $1,700 起跳(含 2 位初級救護員 EMT-1),而且超過 5km 另計、超過 1 小時另計、中級救護員 EMT-2 以上與醫護隨車另計、藥品醫材費另計、過路費另計,動輒數千、上萬,但公家的緊急醫療救護車(含 2 位 EMT2),竟然是不限里程一口價 $1,700!直接叫 119 遠比民間救護車便宜,恐怕是造成緊急醫療救護車遭到濫用的一大因素。
#避免醫療資源浪費 尊重救護員專業判斷
除了收費問題以外,「緊急醫療」的認定範圍也是一大問題,雖然規定有對檢傷分類四、五級的「次緊急、非緊急」案件收費,但實際上要被認定為四、五級相當困難,而且權責在醫療院所,而不是救護員。以新加坡為例,緊急醫療救護出勤會讓高級救護員 EMT-P 到場評估,非緊急案件一律不由救護車送醫,而是建議自行前往就診,與高雄相比較,更加尊重專業,並把資源集中在真正需要的緊急救護案件。
現行收費辦法允許非緊急病患以及指定院所的機制,與緊急醫療救護法相衝突,我要求消防局對於現行收費制度提出檢討,若是有些急症,需要跨區送至醫療設備較完整的區域型醫療中心,也可以討論後明定出來,一般狀況則尊重救護員的判斷。別讓 119 失去緊急救護的初衷,淪為 119 大車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i06PtUMxjs/hqdefault.jpg)
就近醫療院所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如何落實分級醫療、減少大醫院門診量?區域聯盟是關鍵
⭐台灣在2018年4月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每7個人中就有1個是老人。由於老年人口多有多重共病,醫療需求高,加上無法自行判斷正確就醫科別,可能衍生出就醫安全與無效醫療等問題,且大型醫院就診人數過多,長時間候診亦會造成老人就醫的困境,也相對排擠其他重症病患的就醫權益,故健保署提出分級醫療等相關策略,使區域級以上醫院自107年起每年門診量減量2%、5年減量10%,希望可以透過醫療體系院所間的分工與合作,維護全民健康。
⭐ 107年90家區域級以上醫院,符合減量範圍件數計2197萬件,雖然較去年同期減少51.5萬件,整體下降約2.3%,略高於原設定目標,但門診減量措施大多是透過整合門診和延長開藥日數的方式,#減少的只是本來就會來大醫院就診的那批人來的次數,並沒有達成大病到大醫院、小病到小醫院就醫的初衷。
⭐107年第3季未達標的醫學中心有6家,區域醫院有14家,共計20家,第4季未達標的醫學中心有8家,區域醫院有27家,共計35家,相比上一季多出了15家,新法規才剛上路,執行效果馬上變差,到底健保署的區域級以上大醫院門診減量措施,是玩真的還是玩假的?健保署真的有信心可以在5年減少10%門診量嗎?
⭐此外,在雙向轉診下轉上的部份,民眾端雖然有部分的負擔優惠,經轉診至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就醫者,醫學中心的門診費由210元降至170元,區域醫院的門診費則由140元降至100元,#但診所端卻沒有相關的鼓勵措施。在誘因不足的情況下,健保署要如何結合不同層級的醫療院所,提供病患連續性、整合性的照護?
⭐在醫療體系的垂直整合計畫中,#區域聯盟無非為最重要的策略,只有落實雙向轉診及慢性病共同照護,才能有效減少門診量,讓民眾就近就醫。
⭐以台南為例,台南的垂直整合醫療體系,由上往下分別為醫學中心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區域醫院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地區醫院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新化分院,以及社區基層的診所與長照機構。無論是由上轉下,或者是由下轉上,成大附醫花錢花人力,甚至還有免費救護車接送和跨院雙主治醫師服務。即使如此,成大醫院卻還是未能達成健保署減少2%門診量的目標。
⭐其實不只成大附醫未達標,台大醫院在去年實施的星月計畫,也僅提供2個轉診名額,與健保署提出的5年減少10%門診量目標相差甚遠。難道公立醫療體系在分級醫療上沒有更好的做法了嗎?
⭐其實台北榮民總醫院在接辦宜蘭醫院後,門診量就有達到減少2%的目標,署立新竹醫院、竹東醫院還有署立雲林醫院改制後,門診量也都減少了2%,若是衛福部願意讓成大附醫承接或委託經營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及其新化分院,讓醫學中心更好下轉輕症病患,不僅可以將資源優先用於急重症患者照護,還能幫助建立民眾對於家庭醫師或經常就診醫師的觀念與習慣。
#質詢
#分級醫療
#門診量
#區域聯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f-O2rjuYmg/hqdefault.jpg)
就近醫療院所 在 消防署- 急重症要送往哪個醫療院所就近?適當? 重大傷病患都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急重症要送往哪個醫療院所就近?適當? 重大傷病患都送到哪些醫院診治? 上星期火災送醫的民眾是否康復出院? 緊急醫療與救護的資訊傳遞與共享#救急救難一站通#跨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