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男飛行日誌》在九月時從Netflix中被下架了。
這部在2009上映的片,以其劇情、角色、導演與剪輯手法的出色,得到了很多獎項的提名,雖然最終沒有囊括甚至橫掃獎座,但各方給予的好評其實沒有減損它的厚度。
而這部電影在電視台上播過很多次,我卻沒有去看,因為片商的片名實在取的很雷,看起來這部片只是主角耍帥的內容.......好吧,主角確實很帥。
這部片原來的名稱叫做"Up in the Air",中國直譯為《在雲端》,算是貼切;香港則翻譯《寡佬飛行日記》,"寡佬"指得是喪妻的鰥夫,孤獨的老人,後來引申為單身不娶的男人,所以這樣取名是很貼切的。
但台灣片商卻膚淺的緊,見到主角喬治克隆尼是帥哥,又在天上飛來飛去,所以很直觀的叫做《型男飛行日誌》;你說他錯嗎? 好像也沒錯,主角是型男也在空中飛來飛去,但在這種片名裡面我們無法藉以引起對這部片的興趣(除非只要是型男就可以的....)
相反的,原名《Shallow Hal》(庸俗或膚淺的霍爾)的那部電影我們翻譯為《情人眼裡出西施》還相對貼切一點。(中國直譯《庸人哈爾》、香港直譯《豬兜有情人》)
總之,我當時乍看《型男飛行日誌》這個名稱,還以為是在講一個帥哥(機長)飛來飛去找豔遇之類的電影........(但這部片有內涵多了)
之所以我能發現他的內涵,還是基於某些社團人推薦的,看了那個推薦跟幾張裡面的劇照對白,我抱著嘗試的態度,在下架前點開看了。
--------------
當下只覺得這部片確實很有內涵(女主角薇拉·法蜜嘉在片中背面全裸又大露測乳的那一幕更是美的驚心動魄,有線電視台絕對會剪掉的那種......),但在事後細細回想,這部片中"暗合"著很多哲理。
我為何說是"暗合",而非"暗藏"呢?
因為很多時候,編劇的人只是想呈現自己很有創意的想法,卻不知在無意之間將很多哲理一起融入劇情中,然後被不同思想背景的人看到後,基於各花入各眼的情況下,演者無意、觀者有心的發出了這些體會感想。
(例如,一部西方宗教片其中的一些道理,會讓東方宗教的思想者覺得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領會。)
有些時候,是編劇會刻意的將某些巧思放在電影裡面,用彩蛋的方式來致敬、伏筆,或是單純的揭示未來續集可能的走向。
(例如,皮克斯工作坊、迪士尼影業中的數字、角色或色彩的隱喻;漫威系列中以往必定出場.....但以後不會再有的老人家--史丹李;或是漫威的彩蛋系列。)
但更多的時候,是編者作者根本就沒有那些想法,只想呈現自己的劇本,但是粉絲就腦補起來了,將一堆根本不在作者創作設想之中的元素,硬是加在裡面,然後可能還會大讚編劇或導演天縱英明,把這麼多堪稱典範的元素不著痕跡的加在裡面,還好自己心細眼尖、博學多聞,才能把這其中的隱藏伏筆一一看懂挑出.......
例如,很多人把周星馳的《功夫》捧上了天,說裡面蘊含了多少上乘的攝影技巧、多少心理學學說、多少編劇電影學說、多少"後現代主義"、"存在主義"云云........不可否認,周星馳是個電影天才,喜劇表現的能力不在話下,也有過很多驚人的經典作品。
但我甚至不確定他本人對"存在主義"、"後現代主義"這類的哲學議題所知多少??又是否能熟捻到可以把這些理論完整的融入一個特效功夫喜劇電影之中??
我總以為,要評論一個人,不是只看個案(一個電影一個作品),而是要看通案(一直以來的作品水準)。
就比如說,看到一個人用小石頭打到40公尺以外的東西,我們會覺得他準;但是真的準,還是矇的,那就再遞給他十個小石頭,如果10能中8,那我就會相信他是真準。
又譬如說,近年來導演 克里斯多福 · 諾蘭,當年的《記憶拼圖》(2000)是很好的作品,但他是不是一個好導演,就要從他之後的作品來看了。
之後從《針鋒相對》(2002)、《蝙蝠俠:開戰時刻》(2005)、《頂尖對決》(2006)、《黑暗騎士》(2008)、《全面啟動》(2010)、《黑暗騎士:黎明昇起》(2012)、《星際效應》(2014)、《敦克爾克大行動》(2017),一直到最近的《TENET天能》(2020),都無一不是精彩作品,所知所聞太少、專注力不購的人,甚至連看都看不懂........
#那我們就可以說他是一個很優秀的說故事人了。
而以這種角度回來看周星馳。毫無疑問,從1990年開始,他的作品拉開了一個時代的序幕,一直到1995年間這些作品在電視、電影、票房跟文化影響力上都有巨大影響,這段時間的他毫無疑問是個偉大的喜劇演員。但我個人覺得從96年的《鹿鼎大帝》、《食神》開始,他演繹故事的方式開始定型,其他轉變卻讓人有"不如從前"的感覺,而那恰好卻是他跳脫演員身分後的一個轉折。
他的第一個編導作品是《凌凌漆大戰金鎗客》,這也是一個很有趣的作品,也取得很大的成功;但96年的《鹿鼎大帝》、《食神》也都是他編導的作品,他的風格開始從這裡改變。
之後的《喜劇之王》風格就很不同了;但幾年後他贏來了一個大成功《少林足球》,後來的《功夫》更是把他推上了巔峰,界線畫到這裡,我會覺得他也是成功的導演。
但後面的作品就開始毀譽參半,然後開始毀多於譽了.......到後來,很多支持他的,已經"只是"影迷(看的是一個信仰);出來的作品也早已經不像過去演員時代那樣搞笑與劇情並重、表演跟詮釋都佳的--能夠輾壓同時期作品了。
所以把他後期的作品一連串看起來,我不認為部分人對《功夫》一片的極佳讚譽,就是他一貫的編導實力;若是有人說《少林足球》、《功夫》是"偶有佳作"中的那個佳作,我還真無法反駁他。
從這裡回頭看,你說他是否真的如某些影片中說他能將各種攝影技巧、哲學主義理論融入作品中云云的話,我真的會覺得那只是影迷自我投入、對號入座的解讀。
或許,那些被認為是他刻意為之的高明手法,只是對號入座的結果;不然後面的作品怎麼又沒有這麼高明跟富有哲理了?
--------------
而之所以會讓我有這種發想的原因,其實只是一路看下來的體會跟反向思考,但直到有一天,讓我看見了一則新聞,才讓我這個想法落了實槌。
還記得2019年由瓦昆·菲尼克斯主演的那個神作---《小丑》嗎?
對我來說,那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但只要是神作就會有人追捧,有人追捧就會有人吹捧;當少部分的人一看又看再看下,憑著火眼金睛來說出裡面有多少隱藏巧思、導演演員致敬,又挖掘出多少隱藏彩蛋時,導演陶迪 菲利浦斯卻在公開的訪問中直言 : 「我不做彩蛋的,任何人在我電影中指出的彩蛋都是個錯誤。」
這巴掌,其實抽的超響。
也說明了,我的某些想法可能真的發生,只是各種美麗的誤會粉飾了影迷、陰謀論者、抱大腿者與導演、演員、編劇之間那些沒有明說的界線。
------------------
這讓我想起我高中畢業打工的一個趣事。
某一天,我跟同事伊果(eagle)在聊天時聽他說了一個故事。
伊果說他有一天跟吉米(Jimmy)在廚房倚牆聊天時,忽然覺得眼角一動,兩人都瞥見有一隻大隻的德國蟑螂在兩人之間的牆壁上爬動,就在兩人大驚正要閃避之際,忽然一隻手拍了上來,蟑螂登時爆漿慘死。
兩人一看,出手的人正是傑瑞(Jerry)。
只見傑瑞徒手趴死蟑螂後依然面不改色,卻也是不發一語的走到一旁的水槽洗手,伊果跟吉米兩人目睹此事,又看到傑瑞的雲淡風輕,便相當欽佩的走向水槽。
伊果開口(用台語)說 : 「喔~乾!! 你魄力這麼好啊! 這麼大隻蟑螂,你直接一巴掌打死! 實在有夠猛的!!!」
哪想到傑瑞一邊拿擦手紙抹乾手上的水珠,依舊面無表情的回答 : 「沒有啦! 我剛剛是想說用手拍在蟑螂旁邊的牆上,好嚇一嚇那隻蟑螂;結果手舉起來,蟑螂就嚇到了,但是逃跑的方向剛好是自己拍下去的地方....................」
我真心認為,很多神作被吹捧的那麼厲害,大抵上就像這種誤會一樣的美麗。
.
.
.
#其實我是要講本貼文第一句的那部電影
#哪裡知道講到後來就歪樓了
#你們應該習慣了啦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kMEenw
少林足球 劇本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當台北市長
北市拒打黑箱疫苗
高端疫苗EUA黑幕重重
不但過程不公開,全程不錄影
又爆出將負責審查
未來高端要怎麼打、能否混打的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
當中許多委員都參加或主持
高端、聯亞的臨床試驗
如同球員兼裁判,自己的案子自己審
「球證、旁證加上主辦、協辦
所有單位都是我的人,怎麼和我鬥?」
這是電影少林足球的著名台詞
對於衛福部球員兼裁判
柯文哲說
讓他想起周星馳主演的少林足球
柯文哲不用擔心怎麼和中央鬥
我昨天即建議他硬起來
要求北市醫療系統
緩打安全與效力不明的半成品疫苗
無論中央怎麼判,北市自己來把關
黑箱疫苗就進不來!
我不是疫苗專家
但陳培哲院士等許多有良知的專家
都已跟民眾分析
高端疫苗以「免疫橋接」
替代三期臨床試驗
以此獲得緊急使用授權,不符國際標準
國際疫苗都要取得
三期臨床期中報告的可靠數據
證明疫苗的有效性與安全性
才能通過EUA開放施打
民眾不是實驗品,更不是白老鼠
未取得三期臨床可靠數據的高端
絕不可貿然給民眾施打
台灣不需要首創這種世界紀錄
既然高端宣布將在巴拉圭進行
免疫橋接式的三期臨床試驗
何不拭目以待,看看結果
若一切順利成功,獲得國際承認
台灣再打也不遲
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將流感化
未來每年都需要打疫苗防護
只要依國際標準
完成完整試驗,證明安全有效
國產疫苗不怕沒人支持
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我建議北市緩打高端
柯文哲說
要等中央宣布高端怎麼打後再討論
我認為,沒什麼好再等
民進黨早已寫好整套劇本
就是要護航高端到底
不對民進黨施加足夠壓力
不回擊,就只能被很狠狠吃定
我當台北市長
北市絕對拒絕黑箱疫苗
我一定為市民的健康嚴格把關!
少林足球 劇本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號稱獨立機關的中選會,昨同時處理公投案及立委陳柏惟罷免案,但公投案以疫情為由從828延到1218,罷免案卻又不管疫情訂於828,看似邏輯錯亂,其實「一延一不延」,正是中選會的政治算計,也凸顯中選會的獨立性只是口號而已。>
反萊豬、珍愛藻礁、重啟核四、公投綁大選等四大公投案,綠營內部原本評估反萊豬、珍愛藻礁最受關注,執政黨政策面臨挑戰,但因疫情爆發,若公投延後,執政黨有「喘息」機會,有時間為政策辯護。
儘管綠營內部也評估,公投若趁著疫情期間如期於828舉行,可能會減少民眾投票意願,降低跨越公投門檻的機會,但如此作法,一則會冒著被批評「為了政治不顧人命」的風險,二則民調支持度始終在6至7成反萊豬公投萬一通過,不但難以向美國交代,士氣受到衝擊恐一路延伸到明年底。
歷經2018年公投合併地方選舉慘敗,民進黨最不樂見公投綁大選,尤其在不顧自己過去主張,強行修法把公投跟選舉脫鉤後,把公投關入鐵籠之後,深諳當局臉色的中選會當然懂得如何盤算,公投可以延後,但絕不能併入明年選舉。另方面,陳柏惟與民進黨關係密切,民進黨祕書長林錫耀在3月中常會就明示全力支持陳柏惟挺過罷免案,正因該選區藍大於綠,若趁疫情緊張降低投票率,正是最巧妙的劇本。
中選會雖搬出《公投法》、《選罷法》,說明為何一延、一不延,但民眾看到蔡政府旗下的中選會,卻似周星馳電影《少林足球》經典台詞「球證、旁證、技術委員、主辦、協辦、所有單位都是我的人,你們怎麼跟我鬥。」著實諷刺。
如期與延期 中選會機關算盡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703000394-260118
#中選會 #公投案 #陳柏惟 #罷免案 #獨立機關 #疫情 #反萊豬 #珍愛藻礁 #重啟核四 #公投綁大選 #綠營 #民進黨 #降低投票率 #政治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