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國是這樣】
「為何可以露奶?!」、「到底是在大家面前啊~ 要裸體不要出門很難嗎?」、「這種家長,跟放任小孩在公共場所馬路吵鬧亂跑的家長有什麼不一樣?」、「教育真的不能等!」、「乖乖在家不行嗎?」、「 為何可以到外面露鳥?」、「 難看死了!簡直就是妨害風化!」、「女權主義者什麼都不知道,就亂哭亂吠一通,覺得ㄨ國女權高的話妳們滾過去啊!女性主義者和中國國民黨一樣都只會破壞台灣而已。」、「仇恨台灣人或仇男好像不會怎樣」、「女性主義就是仇恨台灣人兼仇男的例子。」#難怪台灣女權過高 #中華民國最美的風景
中華民國是個「神奇」的地方。
如果那個仇女言論,改成仇恨原住民、仇恨外省人、仇恨街友、仇恨台灣人、仇恨同性戀,會怎麼樣?就知道這事情有多麼「特別」了。
來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76855305658135&id=100000010556416
#這樣我怎麼教小孩?
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 魯迅 《而已集·小雜感》
#說好的國際觀?
當你說國外都怎樣的時候,他跟你說這裡是台灣;當你跟他說台灣怎樣的時候,他跟你說要有國際觀要與國際接軌。#話都給中華兒女進青豬瘟說就飽了
台灣特色的「國際觀」:能夠背誦 Wikipedia 即可查得到的詞條,藉此沾沾自喜,並可嘲笑島國內居民
https://twitter.com/jserv/status/776960400445153280?s=19
關於乳頭解放,你也許不知道的歷史。
1930 年代之前,男女的乳頭都是猥褻的、羞恥的、禁忌的。現在男人可以脫得很瀟灑自然,是前人用肉身衝撞爭取來的。沒有什麼權利是天上掉下來、本該如此的。也沒有什麼不可能轉變。
http://bittersweet.asia/…/03/free-the-nipple-a-bit-of-hist…/
奪冠後,法國街頭的瘋狂👍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71591222970321&id=565018316960955
爭取No Bra權利 美高中生示威抗議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07938292647645&id=449884271786386
7月9日「世界無胸罩日」 女孩們解放吧,現在!
https://fashion.ettoday.net/news/238037
【用裸體來實踐女性主義,FEMEN 創辦人Shachko自殺】
文:方綺
在烏克蘭,有群女性利用「裸露上空」來反對性別歧視、與色情產業的盛行。
長年政治動盪的烏克蘭,經濟情況也十分蕭條,不少年輕女孩為了謀求生計而被迫下海賣春。有些年輕女孩以為可以藉此與有錢的外國客來場豔遇、從此人生境遇大不同。
殊不知在這些客戶的眼中,她們只是個純粹的「洩欲機器」。
FEMEN 就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誕生的。一群年輕的女大學生,裸露上空,在身體上寫下「烏克蘭不是妓院」、或是像「反對極權政府」等標語,試圖讓大眾意識到國內的性別或政治問題。
其實「上空」並不是個一開始就採用的運動策略。曾有參與者表示,他們原本沒打算脫掉上衣,但沒有引起太多注意,「在烏克蘭妳要讓性別訴求被聽見,脫掉衣服就是唯一的方法」。
即便這樣的理由十分諷刺、再度印證了國內對於女性權益的忽視。然而換個角度想,脫掉上衣卻也意味著奪回身體自主權、由女性自由選擇什麼時候該脫、而不再是由國外的嫖客脫下。
今日,FEMEN的創辦人Oksana Shachko被發現陳屍於巴黎公寓,死因於自殺。她們的團隊稱她為「時代的女英雄,為了不公義而戰、為了自己、為了其他女性而戰。」
這樣的抗爭策略(女性極端主義,Sextremism),讓抗爭者面臨極大的運動傷害。許多圍觀者會嘲弄這群運動者,衝撞的態度也使這群女性容易吃上法律責任。
然而,她們依舊選擇用盡力氣、使用身體實踐女性主義。
延伸閱讀:Femen founder, artist, and activist Oksana Shachko found dead in Paris,https://goo.gl/1n3nLC
#有事即時
#解放女性
#femen #Sextremism #烏克蘭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少年 隊 wikipedia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你說國外都怎樣的時候,他跟你說這裡是台灣;當你跟他說台灣怎樣的時候,他跟你說要有國際觀要與國際接軌。#話都給中華兒女進青豬瘟說就飽了
台灣特色的「國際觀」:能夠背誦 Wikipedia 即可查得到的詞條,藉此沾沾自喜,並可嘲笑島國內居民
https://twitter.com/jserv/status/776960400445153280?s=19
#中華民國最美的風景
《冰島奇蹟的場內與場外》
十年前世界金融危機,冰島財政跟著出問題。為了不被債權國趁機指手畫腳(像今日的希臘),冰島人很有遠見地選擇破產。(懂得選擇漁業、拒絕歐盟就表示冰島人都很睿智。)我沒記錯的話,當時一堆中華民國媒體也跟著冰島的債權國嘲笑冰島。然而今日冰島國家足球隊在俄國大放異彩,一堆人又跟風說冰島好棒棒。今天寫這篇想講的是冰島國家隊右後衛 Birkir Mar Saevarsson 與冰島破產的事。
我想大家這兩天應該已經看了不少關於 Saevarsson 的報導,例如他雖然曾經踢過歐洲職業足球,不過後來還是轉做非職業球員,目前平日正職是裝鹽的工作人員。但坦白說這些不是我在意的點,他的報導吸引我的是他說的這句:「我不能整天無所事事什麼都不做,這很無聊,我不想在世界盃之前變得懶惰。」- (註)
現在讓我把話題稍微扯遠點。
*** 大概兩週前吧,香港網絡瘋傳一段影片。片中,記者發現一名香港年輕人在暴雨下還堅持工作。這位香港記者天真(裝傻)地去問那年輕人:「少年少年,風雨這麼大你還出來工作,是為了愛還是責任啊?」香港年輕人風雨中很受不了地說:「是因為窮啊!」***
不要以為青年因窮而被迫工作的事只會發生在香港。我一直認為中華民國求職最噁心的事就是寫動機信:在一個沒有社會福利的國家,(為了讓奴隸不要死光免得資本家沒有勞動力的健保不能算社會福利。當然,有人可能會說「不然取消健保、讓台島奴隸死光、資本家會去中國越南柬埔寨設廠啊!」我曾經想過這種騙術應該只有那種只看中華民國媒體的人才會上當吧,結果因為台島人的官話被迫是中文、只能看中文媒體,然後就全都給它們唬的一愣一愣了)求職不是為了付房租繳水電付飯錢交通錢,還能有什麼呢?
現在講回 Saevarsson。從他説的「我不能整天無所事事什麼都不做,這很無聊,我不想在世界盃之前變得懶惰」這句看來,很清楚,他的裝鹽工作跟「維持生計」— 也就是付柴米油鹽醬醋茶錢,一點關係也沒有。他工作是為了不要懶散渡日、維持有紀律的生活。
你可能很驚訝,這怎麼可能,工作怎麼可能不是為了生活開支?不工作生活費從哪裡來?因為人家冰島政府有在真的在做自己本國的社會福利,所以人家的國民才能有尊嚴地說「我工作是怕無聊」而不是「怕房貸小孩教育費擠不出來而只好五斗米折腰」。冰島真正著重社會福利:即使十年前宣布破產,政府還是先考量是如何保護他們國境內弱勢族群,並且努力維持它們教育和社福體系正常運作。
冰島人保障弱勢,但對有力者只有嚴厲:三年前巴拿馬文件揭發冰島前總理 Sigmundur Davíð Gunnlaugsson 與其妻子藉由空殼公司 Wintris 將數百萬美金的資產藏於海外。冰島人上街抗議,翌日 Gunnlaugsson 就下台。冰島對有力者犯罪的處理態度毫不手軟。
現在話說回足球。一堆媒體報導說冰島球隊是雜牌軍,甚至拿教練是牙醫來說笑,但大家可以去查查冰島國家隊每位成員的資歷:門將曾經效力瑞典職業隊,其他球員,例如前鋒目前就在德國甲級聯賽踢球,中場則是在英超效力。事實證明冰島國家隊才不是什麼雜牌軍,也表示這次冰島世足賽突圍是冰島國家投資至少十年以上出來的成果。(好啦可口可樂也投資了超過十年 😆。)
結語我想說的很簡單,如果説冰島值得人敬佩,跟它有沒有「世界胸襟」其實一點關係也沒有。在我看來,是「愛護自己每位國民」跟「勇於監督有力者」這兩個靈魂才讓冰島得以偉大。
--
最後順帶一提,請不要再說「經歷破產冰島世足重生」這種話了。因為事實上冰島已經重生很久,它早在 2011 年就甩掉 21 億美金的債務了。冰島金融操作的能力高竿到連 IMF 都不得不說它好棒棒。(這是真心的說。)既然人家 7 年前早就已經重生,你現在還在說人家「經歷破產冰島世足重生」⋯⋯ 好吧,只能說大概過去 7 年裡,中華民國教授跟中華民國記者除了看中國就沒時間看世界別的地方的新聞了吧。
-----
註:《向工廠請假來踢世界盃... 冰島後衛鎖死梅西!》,自由時報,2018/06/17,網址: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46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