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疫情和暴亂下的美國還沒崩潰?》一一新妍智庫
本文分以下幾個部分:
一、美國為什麼不害怕失業率和死亡率,戰後的75年,美國經歷了什麼?
二、美國究竟是什麼?
三、為什麼美國可以去工業化?為什麼疫情可以幫助美國?
四、中美成為對手的根源是什麼?
五、讓美國崩潰的唯一機會是什麼?
1
美國為什麼不怕失業率與死亡率?
對於譬如中日韓這樣的製造型國家來說,就業人口是根本。但美國根本不是製造業的國家,經濟的維繫在事實上大約只需要6000萬到8000萬個工作崗位,就可以讓經濟進行順暢運轉,在這個崗位數量之外,死的人越多,對美國經濟越有利。甚至於幫美國減負,讓美國重新煥發生機。
因為美國根本不需要3.2億那麼多的人口!
如何正確的摧毀美國經濟,美國經濟的秘密是什麼,要搞清楚這個,我們就要了解美國究竟是靠什麼來賺錢的。
俄羅斯和中東的錢,是靠賣能源掙的;澳大利亞、紐西蘭、巴西是靠賣農產品或畜牧業產品掙的錢;德國,是靠精工和製造、汽車、化工製造掙的錢;中國,是靠做中國製造的製造業掙的錢;那美國的錢,怎麼掙來的?美國,曾經也是靠工業掙的錢。
19世紀末,美國就成為了全球第一大工業國,在二戰時期,美國開動了所有的工業機器,整個國家成為了一個大的軍工製造企業,在美國強大的工業基礎上,所有的民用工業企業瞬間可以改造成軍工廠,二戰期間短短幾年美國製造了30多萬架飛機,10萬輛坦克,150艘航母……
二戰結束後,不再需要那麼多的坦克飛機,理論上這些工廠的工人都要失業,可是上個世界的中心歐洲成為了戰爭廢墟,一片狼藉。而放眼全球,美國工業品和消費品沒有了競爭對手。美國發動馬歇爾計劃的同時,將美國產品銷往全球,而歐洲拿了美援,除了重振工業,就是買美國的各種商品……
那個時候的美國工人,是全球最幸福的階層之一,一個人上班,可以輕鬆養活一個5口之家,還有兩條狗,房子車子是工人的標配,一旦有閒情逸緻,還可以出國旅遊,工作稍微累一點,工會就會表示關心。
此時一直到80年代,美國都幾乎實現了100%充分就業,製造業在全球無人可挑戰。而在另外一個方面,1991年前的美國,蘇聯還沒有解體,美國還不是絕對的世界霸主地位,需要做個民主自由燈塔的樣子。90年代前的美國,連援助非洲,都有個像模像樣的樣子,結果在80年代,非洲的人均GDP都是大幅度超過中國。
美國需要告訴世界:蘇聯那一套根本不行,只有我才是自由的燈塔、人類的希望,跟著我走,才有未來。
從1945年到1991年,有幾件事情加速了美國經濟的轉身與蛻變:
第一、布雷頓森林解體,美元再不受任何約束,直接解綁了黃金,發行多少美元,完全由美聯儲說了算;
第二、從70年代洗劫南美,華爾街賺得盆滿缽滿,加上美元國債體系的成熟,美國終於發現,製造業的利潤根本就是雞肋,不要也罷;
第三、70年代開始美國全線向日本等國家轉移製造業,轉移之後,美國經濟絲毫未受到影響,美國發現10個人掙的錢比1000個人掙的錢還多;
第四、1991年蘇聯崩潰解體;
從此,美國的底層人民和工業階層的生活水平直線下滑……兩個原因,一是全新的政治格局美國已經不需要裝樣子了,美國不是為工人服務的;二是全新的美國經濟結構根本不需要產業工人,多他們一個不多,少他們一個不少。
從第一個方面看,蘇聯崩潰解體這個事情,對美國有一個根本性質的改變,即美國失去了競爭對手。這也是90年代美國有事無事就挑釁中國的重要原因,美國認為主權完全獨立的中國是美國未來潛在的最大競爭對手。雖然,90年代的中國實力與美國差距太過於遙遠,能打的軍艦飛機幾乎都沒有,中國威脅論沒有市場。
不過,蘇聯解體給美國帶來的一個重大變化就是美國不需要裝樣子了,美國不需要天天戴自由民主的面具,太累。反正我天下第一,我作秀給誰看?
在1991年之前,美國要告訴全世界:生活在美國是幸福的,投靠美國就是奔向自由。但是現在不用了,美國可以奔放的告訴全世界什麼才是自己的本來面目。
波羅的海三國,是最早從蘇聯解體的三國,都拿到了美國的支持和援助,現在經濟發展都還不錯,均加入了歐盟,對蘇聯的其它加盟國起到了很好的「模範帶頭」作用,讓大家早日脫離蘇聯的「魔爪」。但是蘇聯真的解體後,美國才懶得去管其它國家到底生活的好與不好,烏克蘭這些國家美國毫不猶豫的推他們下了地獄,擋在北約的前面成為最前線去做炮灰,人民是死是活和他美國再無關係。
因為這個時候的美國,已經不需要再給任何人表演了,世界除了美國,已經沒有了選擇。川普還可以和拜登去比較,現在爛蘋果都只給你一個,你吃也得吃,不吃你就去挨餓吧。
如同在二戰結束後,美國的原計劃是讓德國與日本去吃草,結果冷戰開始,日德成為抵抗蘇聯的前沿陣地,美國計劃是完全扶著日本,走上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日本顯然沒有意識到蘇聯的價值,在90年代依然再談:恢復日本的榮光,成為全球第一。結果被美國毫不猶豫的打回原形,得到了失去的30年。
如同現在的伊拉克和利比亞,人民流離失所,美國根本無所畏懼,就是我幹的,我只告訴你們給你們自由,你們沒飯吃關我什麼事?但凡有一個競爭對手,美國敢這樣?
和美國國內工人的待遇一樣,美國政府原來需要做個樣子,告訴世界:我是全球的文明燈塔。結果就是現在的自由美利堅,槍擊每一天、感染每一天、吸毒每一天……美國政府根本懶得理。底特律等工業城市荒廢,美國也由得它去了。
換言之,美國對蘇聯為什麼和平演變能成功,東歐各國一看,那美國人生活的是真舒服啊,美國工人天天吃香的喝辣的,美國幫助過的日本和西德都過了上了好日子。
而美國對中國的和平演變為什麼只能失敗,中國人一看,敢情你自己的國家,失業人口一堆,吸毒人口一堆,每天被槍打死的一堆,疫情來了死一大片管都不管,人權考試你自己才考個30分,我考了80分,你天天強迫來教育我怎麼考100分,你蒙誰啊!
從第二個方面來看,美國失去了工業,經濟結構的改變最終導致了美國的撕裂和大量的廢棄人口。多出了至少1-2億人口,這1-2億人口對美國是負擔,沒有這兩億人口,美國經濟會更輕鬆。
80年代前的美國,是個高科技世界工廠,需要2億人來幹活,掙全國的GDP;今天的美國,是靠專利技術和金融手段收割全球的公司,只需要5000萬人來幹活,掙更高的GDP。
理解這個很容易,很多的網際網路公司創造10億的產值,只需要1000人左右;而如果這是一家傳統的工廠,沒有1-2萬人是搞不定的,現在多出了90%的人。
但是這90%的人在美國,美國可以解決,也可以不解決,即使不解決就業率,對美國經濟,根本沒有影響。因為美國是一個外部循環的國家,美國只需要讓美元流通全球,通過利率工具操控美元的流向來進行掙錢。
再不濟如美國成為NIKE這樣的品牌管理公司,NIKE運動鞋暢銷全球,美國只需要一個品牌管理機構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工人。
這90%的人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必須要解決,否則必然經濟崩潰。如同印度,14億人口,至少還有11億人口不算人,如果將11億人口也開動起來,印度經濟不得了。但是對於美國來說,靠的是用金融手段來收割世界,全球創造的財富都是美國的,5000萬人已經夠了,再多的人,真的用不上,不僅用不上,還是負擔……
如同美國在收割亞洲後,韓國的大型企業如三星,56.7%是由國外投資者控制的,而這56.7%中,超過80%以上是在美國人手中,三星全球雇員48.9萬人,在韓國的雇員有超過25萬人。
看這個數據,25萬韓國人加班加點在幹活,收益的一半屬於美國,美國一個工人都不需要養活……
韓國需要25萬人幹活,美國只需要一個財務收錢就可以了,輕鬆達成1vs250000,既然這樣,美國需要3.2億人嗎?
那美國的工廠為什麼還要開在美國,為什麼不開在南美、亞洲?儘管川普一直希望去中國化,但是美國的資本家很誠實,離開中國,他們難度很大,競爭力將快速下滑。
美國的政府雇員數量,全球比例第一高,2800萬人的政府雇員(含對應的事業編制),不是真的需要2800萬人,而是美國需要製造這樣的就業率。否則,美國如此差的製造業運營環境,真的只提供1億的就業崗位,2.2億人口失業(這裡模糊統計,不計算老人小孩),內亂必然出現,美國就真的成了一個公司,國家的遊戲玩不下去了。
2
美國,究竟是什麼?
美國,只需要掌控全球金融的紐約、掌控高科技的加利福尼亞、掌控全球輿論話語權和製造歷史的好萊塢、和政治中心的華盛頓,這4個地區;加上美國的核彈體系、航母、130萬美軍、和海外星羅棋布的美軍基地,就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美國。
其它地區的美國和美國人,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老人、少數族裔、失業人口新冠來襲,死多少人根本不重要。
工業回流美國,本來就是川普競選時的騙局,川普非常清楚,以美國的生活水平和美國人好逸惡勞的特點,做什麼工業只會成本更高,根本賣不出去,還不如讓1億多人休息,當然,消失了更好……
什麼是美國?
美國不是一個國家,不是50個州的美利堅合眾國,美國管理的疆域早已經超過了北美,而是一個奴役與管理地球的系統。
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開動機械化和所有農田可以養活全球,但美國保留著大量的農田作為戰備,整個美洲都是美國的後院,非洲、美洲、澳洲、東南亞全是美國的原料基地;
以大量的軍事黑科技與軍事力量,擁有12個小時將軍力投射到全球的能力,輔以游弋全球的13個航母編隊和核系統,與近600個海外軍事基地,可以以任何藉口去摧毀不想見到的國家或地區;
以SWIFT美元結算體系掌控全球貿易,發行全球貨幣美元,以軍事體系牢固保障美元霸權的安全;
強大到全球都知道美元國債是皇帝的新衣,是個10個鍋9個鍋蓋的龐氏騙局,但全球70億人都還能玩得下去;
以美元霸權吸引全球人才去美國高校學習與科研機構工作,持續提升美國科技的強大動力;
以美國強大的人才壁壘,加上美國的管理體系,制定全球的法律條款和商業準則,控制全球超過一半的專利技術,對任何有威脅的企業進行打壓或毀滅,將一切有可能趕超美國科技的企業扼殺在萌芽狀態;
以好萊塢作為歷史創作中心和美國的文化輸出中心,一邊掙錢,一邊給全球70億人洗腦……
這個才是美國。
3
美國為什麼可以去工業化?
美國所有的密碼在於:工業給國家帶來的收入還不如金融業的零頭。美國不做工業還好點,做了工業只會虧損。留下幾千萬金融業和服務業的就業機會,足夠支撐美國。
至於剩下的1億底層人民,金融資本家高興了,給他們吃點殘根冷炙,剩點湯給他們,餓不死就可以啦。
這個風向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危險的,但唯獨在發行全球貨幣的美國,這樣執行不會有問題,因為美國是地球有限公司的財務部、技術部、安保部,美國是一個完全外部循環的國家,所以美國敢於去工業化,全球的錢和利潤都會回到美國。(但某些國家這樣做會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美國幾乎消滅了工業化人口,而與之對應的,為了不讓失業率過高,美國開始大力發展服務業,而這些服務業帶來的就業問題,事實上對美國經濟的幫助是非常有限的,即使新冠讓他們全部掛掉,對美國也不僅不會傷筋動骨,還能夠減負。
從1948年到2010年,美國的就業發生了什麼?(註:以下數據只查到截至2010年的,2010年-2020年數據繼續飆升,大家自行腦補)
在高科技的發展下,農林牧副漁就業人口下降了4%;在金融服務業的絞殺下,製造業就業人口整整下降了20%;交通運輸人口下降了3%。
這27%的就業率跑哪裡去了呢?
文化服務等增長了8.88%;醫療保健等增長了整整11.34%;體育文化娛樂等增長了4.66%;政府服務等增長了3%。
這個就業轉移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災難,但是美國根本沒有受到影響,美國只需要通過美元從全世界吸血就可以了。
換言之,疫情絞殺了15萬的老人為主的「無用人口」,即使新冠再掛掉1億人,只要紐約、加州、好萊塢、華盛頓還在,美國也不會帶來根本性的衝擊。
事實上,大量的證據表明,美國似乎是將疫情有意識的向養老院進行轉移,目前的數據表明,40歲以下的死亡率甚至不足1%,這樣的死亡率,對美國不僅不會有衝擊,反而會幫助美國「減負」。
同時,美國的媒體報導的,美國現在還存在美國有3970萬貧困人口。每晚至少有50萬美國人無家可歸。有6500萬人因醫療費用過高而放棄治療。
換言之,僅2019年,美國約4萬人死於槍擊案,在2017年,死於吸毒的人口高達7萬人,而且每年以9%的速度在遞增,美國政府從來不管……
顯然,新冠疫情對負擔人口的淘汰速度的效率遠遠高於毒品與槍枝……
美國,還可以淘汰掉至少1億人口,這1億人如果因為疫情而掛掉,美國會高興得做夢都笑出聲音來,給世界交出一份就業率100%的答卷,而且什麼救濟金啊啥的都不用管了。
至於這些虛擬經濟的人口因為斷供導致債務問題,美國進行印鈔和發行國債就可以解決,繼續玩龐氏騙局的遊戲。
4
中國為什麼成為美國的對手?
美國奴役地球,所有人都知道,除非是被好萊塢深度洗腦……英國停止和華為合作,不是英國拿中國當敵人,英國是個生意人,從來沒把中國當敵人,是在美國的脅迫下做出的趨利避害的正常反應。
英國已經膽子很大了,表示在12月後停止和華為合作,擺明告訴美國:等你新總統上台了我看看風向要不要轉舵。
為什麼美國可以奴役全球,小國和非主權國家根本無力反抗,加上美國的金融霸權除了非洲、南美等地區的國家徹底不讓他們站起來,淪為原料產地,多數地方收的是金融手段下的類似什一稅。
如瑞士這樣的小國,總人口才850萬人,依靠高附加值產品掙錢,被美國收個什一稅也無所謂,這樣的生意是划算的,否則一場戰爭,交100年的什一稅都換不回來。
而中國,為什麼最終成為了美國眼中最大的敵人?
1776年,美利堅合眾國建國,此時的中國,還在全球的頂峰。建國初期的美國,被英國深度封鎖,猶如今天美國封鎖伊朗一樣。1784年,載滿美國貨物的「中國皇后號」從紐約啟航,經過半年的旅程到達廣州,開啟了中美通商,在美國建國的初期,中美通商最大限度的支持了孤立中的美國。
1820年開始,英國開始從印度向中國輸入鴉片,腦筋靈活的美國人也開始從土耳其向中國輸入鴉片,占到了鴉片貿易的10%,這10%終於幫助美國完成了原始積累,開始了瘋狂的修鐵路,搞基建。
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一步步衰落,美國一步步強大(當然,不是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衰落的主因)。100年後,美國通過二次世界戰爭英國的衰落,終於問鼎全球,以布雷頓森林、世貿組織、聯合國三大體系為中心,開始構建全球統治組織。在美國對地球的理想治理中,全球都像一個公司一樣有序運行。當然,其中,美國也給中國安排了位置。
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學者提出了雁行理論,即在西太平洋地區,各國的經濟發展像雁陣一樣有序:美、日作為領頭雁,亞洲四小龍為第二梯隊,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為第三梯隊。
其中中國該做什麼呢?日本也安排好了,承接低端製造業;同時,為亞洲經濟貢獻10億以上的消費市場,這就是日本的規劃。
一直以來,美國都是放大版的印度。印度的種姓制度,根深蒂固,構建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這樣的管理體系。而美國也是一樣,構建了以美國為金字塔頂尖、五眼聯盟為第一陣營、西方世界(歐洲+以色列+日本)為第二陣營、中韓等為第三陣營、非洲等地區為底層,這樣的金字塔。
這個體系中,美國掌控專利技術和提供金融工具,西方世界進行創意加工升級,中國和日韓出勞動力,非洲和南美提供原材料,中東提供能源......
以美國這樣的設計,全球70億人口,別說美國3.2億人,養個5億人口問題不大,而真正發揮作用的1億人口外的2.2億人或更多,可以當個擺設。
美國的這個全球管理體系設計還是比較完美的,如對於如波蘭這樣的國家,不再自己支出軍費,而換取美國的軍事保護。但是問題出在對中國的設計上。美國對中國也設計好了,做低端製造業和裁縫。
首先,中國是全球為數不多的主權國家。美國可以在韓國大鬧釜山街頭,在日本強姦未成年少女而不受任何處罰;而對日韓這樣的國家來說,不過就如同古代的旱災,為了保大家平安,向河神獻祭童男童女,大家都可以默默忍受。但是這個事情只能發生在1946年的中國,在今天,沒有任何一個國人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中國;此點加上中國日益增長的軍力,對美國來說已是懷璧之罪。
其次,中國人口14億人,且地大物博,這點很關鍵,如果中國如瑞士850萬人口,或如法國六千萬人口,美國大可不必大動干戈。此點歐巴馬已經做了深刻的解讀,如果中國人過上美國人那樣的生活,那我們美國人只能去吃草。因為14億人口的規模超過歐洲的兩倍,美國的3倍,這個數據會完全脫離美國的設計。
而中國人的勤奮聰明在全球無出其左,封鎖什麼中國依然做出什麼來,全球最完備的工業體系也被中國搞了出來,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如果不玩陰的,這個世界理所應當屬於最勤奮的人。
最後是最重要的一點,中國強大的生命力幾千年文明生生不息,中國文化從來沒有被打斷,且在人類的歷史發展中,長期處於全球金字塔的最頂端,那個時候的歐洲,還在吃草。對比美國現在不到300年的歷史來說,美國只感覺脊背發涼。
而同樣的,美國通過美元洗劫全球,通過美債玩擊鼓傳花的遊戲,如果沒有競爭對手,可以繼續再玩一百年不會有任何問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軍力或規模挑戰美國的地位。
5
美國崩潰的唯一機會
能夠威脅到美國管理體系的有中國、俄羅斯、伊朗打造的新月之弧,加上一個不可控的牆頭草土耳其,而真正能夠讓美國崩潰或出現危機的最大可能就是中國。
中國能夠威脅到美國,不是美國自己把自己玩死,一國的軍費幾乎超過全球軍費的總和,沒有中國,美債可以發行到1000萬億美元,只要核彈和航母在手,日本這些附庸國家都會心甘情願的做美國的狗。
全球的機會,關鍵點是中國的出現,多了一種選擇。
川普一點都不怕民主黨,因為一個能打的都沒有。但是美國發現了一個真的能打的。
如同70年前,蔣介石政權腐敗透頂,四大家族在美國銀行的存款富可敵國,依然還要發行金圓券洗劫全國。但若不是神奇的出了一個毛澤東,國民黨的遊戲在美軍的護航下必然還至少可以玩到現在,並讓中國成為美國的附庸。
現在的情況,就是中國30年的神奇崛起,讓地球多了一個選項,奇蹟般的打亂了美國的計劃。
如果沒有獨立的中國,美國的美債可以繼續玩,還是有人接盤,因為只有一個爛蘋果,沒有任何選擇的可能;有了獨立的中國,美國的美債玩到50萬億美元就再也玩不下去了,因為還有的選。
是選擇繼續玩龐氏的騙局,還是踏踏實實的和中國做生意?是選擇被美國的航母和軍事基地凌辱,還是選擇中國宣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全球各國畢竟不是傻子。
而一個兩百多年歷史的美國,是何德何能,僅僅在這100年的短暫時間領先,就妄圖來規劃全球的等級制度。
中國,在14億人的努力下,正在逐步回到歷史上本來的位置,中華民族的復興的過程,就是美帝衰退的新歷史。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少女 前線 陣營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一段時間沒寫長文了,總想著好像該收手不要再管粉專了,但總覺得有時候好像該發洩些什麼。
.
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激情四射的收尾階段,在台灣,挺川普與挺拜登(比較正確來說,是質疑川普)之間的論戰也愈演愈烈。知美派的朋友們多半傾向於質疑川普,而在台灣的朋友們則對川普寄予更多的期望。
.
關於川普與拜登的外交政策,我的看法是這樣:
.
川普的外交政策強調美國優先,而且他對美國的力量也充滿信心,該重拳出擊的時候絕不畏縮。然而,就像很多人理解到的,川普是個生意人,也是個政治素人;他渴望打破建制現況,蔑視菁英所注重的一貫性,其外交政策充滿「翻手成雲覆手雨」的不確定性。再者,川普的意識型態是強調美國優先,盟友必須加碼跟上,負起一定程度的防衛責任,不能再像過去幾十年這樣寄生在美國和平(Pax Americana)體系下過爽爽了。這些不確定性與高要求,讓許多盟友吃到苦頭,也對美國產生嫌隙。在和平體系下過慣了爽日子的歐洲國家固然對川普不爽,在亞洲前線苦撐的軍事經濟盟友也倍感壓力。還有一點值得觀察的是,川普並不是打從上任一開始就高舉反共大旗,他的思考起點是美國優先、美國利益至上。是近兩、三年來,一方面是中美之間的利益衝突急速激化,二方面是對中鷹派主導了白宮的外交政策圈子,川普政府的外交政策才更多顯露出反共的色彩來。但如果反共路線妨礙到他觀念中的美國優先的話,臨陣變卦的可能性極高。厲害而自傲的強人尚且可以合作,但厲害而反反覆覆的狂人難以共處。
.
至於拜登,雖然他在參議院裡長期負責外交事務,但大多數的時候他真的並不是有什麼作為,而是像劉仲敬說的,柯林頓夫婦一手打造的新民主黨路線的忠實學生,忠實到簡直像個複製人。即使現在離柯林頓時期已經匆匆過了二十年,也看不出拜登本人,和他的民主黨幕僚群們,有什麼對時勢的洞察力與打破格局的創造力。拜登在這次的政綱裡面,一直強調要從川普的外交政策裡「撥亂反正」,要重新揭櫫多邊主義、要重新參與國際組織,要「與盟邦採取共同行動來應對威脅」。原本立場親中,一貫繼承民主黨的對中接觸政策的拜登,面對到反中浪潮,也不得不言不由衷地說「中國是一個特別的挑戰」,要迫使中國「修正其不當競爭行為與對人權的侵犯」,但在特定議題上還是可以合作。我對拜登最不耐的一點,就是他的外交政見裡面,不,應該說是他的整體政見裡面,充滿著和稀泥的味道。他主張多邊主義,問題是世界各國對於「聯合抗中反共」這件事,即便不是後知後覺,至少也是各懷鬼胎。而美國如果自己沒有表現出帶頭大哥的決心與果斷,而只是基於調和各方利益的幻想,與拘泥於國際組織那套無法發揮作用的框框架架,那麼所謂「多邊主義」只不過是和稀泥、議而不決罷了。而中國明擺著是勒索的高手,拜登還認不清中美脫鉤的既成事實,還要不乾不脆地論述「競爭中不排除合作」,那註定只會讓中國以「合作」為名綁架其他議題、行「勒索」之實而已。而和稀泥和到最後就是錯失時機。
.
說白了,川普的外交思路就是「我就是老大,有能耐的人扛起槍來跟我走,跟得上的大哥我罩他,跟不上的就拉倒」。而拜登則更多是「我盡可能維護過去那一套世界秩序,讓世界各地的盟友不要翻臉,包括中國也盡量以不撕破臉為指導方針」
.
誠然後尼克森的這幾十年間,世界秩序大致上是拜登的這一套「多邊主義、與中國接觸」的思路。川普是很蔑視這套體制的,他覺得絕大多數時候,聯合國什麼的協作平台根本不起作用,實際上還不都是我大美國輸血在給全世界撐場面麼?那何不乾脆把建制的那一套丟掉,我大美國帶頭另起爐灶算了?而拜登則捨不掉過去的那一套體制,總想著美國如果帶頭搞體制內改革,那這些協作平台應該還能夠重新發揮作用。
.
也因此,很多知美派台灣人粉專,尤其是科班出身的朋友們,都傾向於質疑川普。我很明白敝粉專的朋友們多半支持川普,對那些知美派的論點很不服氣,甚至覺得他們是光說不練的「文青體」。我很不建議這樣去批評那些知美派的朋友,因為他們的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川普是主張破壞性創新的狂人,而拜登則是主張體制內改革的裱糊匠。破壞性創新的結果難以預料,而體制內改革的路線容易預測,也因此對體制瞭解愈深、涉入愈深的人,就愈難脫離體制內改革的想法。
.
然而我也必須說,任何體制都會有生命週期。以二戰的鮮血澆灌萌芽、在蘇聯解體後至臻巔峰的「美國和平(Pax Americana)」體系,也已經來到了疲態漸露的衰退期。而一個秩序的衰退,最大的特徵就是裡面「秩序的消費者」暢行無阻,「秩序的生產者」卻要被鄙視與揹負罵名。中國不但是世界秩序的最大消費者,而且還「打著紅旗反紅旗」,反過來滲透、破壞我們已知的世界秩序。而許多其它國家,受惠於這套秩序來維繫其和平與繁榮,卻忘了它們的和平與繁榮的根基何在,不願意承擔維繫秩序的代價,當美國老大哥提醒他們:「你們總得做些什麼吧?我美國不能老是給你們免費撐場面」,這些人還要生氣氣。
.
所謂恩威並施,外交場上本來「逼」和「哄」就是一體兩面,缺一不可。一味地逼盟友、趕鴨子上架,固然容易招來不滿與破壞默契;一味地哄盟友、照顧他們的利益與情緒,只會助長所有人的惰性讓組織陷入癱瘓。
.
川普與其鷹派政府的作風,看似過硬,其實算是恩威並濟的。對於甩不脫惰性的盟友,例如德國,川普政府不吝於往他們臉上搧巴掌。但對於有上進心、有警覺性的盟友們,川普政府也不吝於強力支援;台灣是最大的受惠者,日本也大致可以歸入此類。
.
反過來說,拜登的外交政綱裡面,我只看到一些模模糊糊的東西。他的設想是美國把身段放軟,重新把那些離心離德的自由陣營盟友們集結在一起。問題是拜登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一個衰退的秩序下,暮氣已深的盟友們,正放任著中國這個最大的秩序消費者繼續搞破壞。對於有心自強但能力還差一點的盟友,適時給他們一點鼓勵是大有助益的。但對於暮氣沉沉的懶蟲,你愈是哄他們,就愈是助長他們的惰性。這些人需要的不是好聲好氣去哄,而是震撼教育。
.
川普式的狂人外交,也許全世界需要時間去適應,但是能夠成功跟上隊伍的盟友們,終究會重新認識到美國的力量。至於拜登式的和稀泥「多邊主義」外交,反而可能讓美國在一再拖沓不決、過於形式主義、光說不練、有力量卻使不上的困局當中,逐漸走向衰弱。
.
至於台灣,我不認為台灣必須在川普與拜登之間擇一押寶。
.
應該說,把希望寄託在一個特定的人身上,並且一廂情願地寄予「聖君賢主」式的期許,這對台灣來說其實是一種懶惰、一種墮落,因為這樣的思考等於是把台灣的命運主導權交給別人,而完全忽略了台灣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台灣真正該思考的是,怎麼樣把自己的籌碼做大,大到能夠把美國的國運給綁在一起,讓美國輸不起台灣這著棋。也唯有這樣思考,才能在美國政權更替的不確定性迷霧裡面,站穩腳跟、找到出路。
.
而以台灣本身的戰略位置,還有在國際產業鏈裡的關鍵地位,是可以做得到這一點的。問題是要做到這一點,並維繫這一點,是需要台灣人自己的努力,而且是時時刻刻不懈的努力,而且是時時刻刻的警醒。
.
所謂「不押寶」,是不要對美國的特定領導人有著「聖君賢主」式的不實際的期望,而忘記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但是台灣與自由陣營合作的「站隊學」問題,是沒有妥協的空間、沒有退路的。
.
最可鄙的就是滿腦子「等邊三角形」,在不站隊而能從中輕易漁利的幻夢中,荒廢了對自身防衛能力與產業鏈地位的努力。對於滿嘴「等邊三角形」話術的政客,我們必須提高警覺。不站隊是最簡單的,但不站隊的結果就是只能當吃瓜群眾,不管哪個陣營上來掌權,你都會是被割韭菜割得最慘的那一批。
.
(圖片說明:手持咖哩棒的呆毛少女)
少女 前線 陣營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一段時間沒寫長文了,總想著好像該收手不要再管粉專了,但總覺得有時候好像該發洩些什麼。
.
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激情四射的收尾階段,在台灣,挺川普與挺拜登(比較正確來說,是質疑川普)之間的論戰也愈演愈烈。知美派的朋友們多半傾向於質疑川普,而在台灣的朋友們則對川普寄予更多的期望。
.
關於川普與拜登的外交政策,我的看法是這樣:
.
川普的外交政策強調美國優先,而且他對美國的力量也充滿信心,該重拳出擊的時候絕不畏縮。然而,就像很多人理解到的,川普是個生意人,也是個政治素人;他渴望打破建制現況,蔑視菁英所注重的一貫性,其外交政策充滿「翻手成雲覆手雨」的不確定性。再者,川普的意識型態是強調美國優先,盟友必須加碼跟上,負起一定程度的防衛責任,不能再像過去幾十年這樣寄生在美國和平(Pax Americana)體系下過爽爽了。這些不確定性與高要求,讓許多盟友吃到苦頭,也對美國產生嫌隙。在和平體系下過慣了爽日子的歐洲國家固然對川普不爽,在亞洲前線苦撐的軍事經濟盟友也倍感壓力。還有一點值得觀察的是,川普並不是打從上任一開始就高舉反共大旗,他的思考起點是美國優先、美國利益至上。是近兩、三年來,一方面是中美之間的利益衝突急速激化,二方面是對中鷹派主導了白宮的外交政策圈子,川普政府的外交政策才更多顯露出反共的色彩來。但如果反共路線妨礙到他觀念中的美國優先的話,臨陣變卦的可能性極高。厲害而自傲的強人尚且可以合作,但厲害而反反覆覆的狂人難以共處。
.
至於拜登,雖然他在參議院裡長期負責外交事務,但大多數的時候他真的並不是有什麼作為,而是像劉仲敬說的,柯林頓夫婦一手打造的新民主黨路線的忠實學生,忠實到簡直像個複製人。即使現在離柯林頓時期已經匆匆過了二十年,也看不出拜登本人,和他的民主黨幕僚群們,有什麼對時勢的洞察力與打破格局的創造力。拜登在這次的政綱裡面,一直強調要從川普的外交政策裡「撥亂反正」,要重新揭櫫多邊主義、要重新參與國際組織,要「與盟邦採取共同行動來應對威脅」。原本立場親中,一貫繼承民主黨的對中接觸政策的拜登,面對到反中浪潮,也不得不言不由衷地說「中國是一個特別的挑戰」,要迫使中國「修正其不當競爭行為與對人權的侵犯」,但在特定議題上還是可以合作。我對拜登最不耐的一點,就是他的外交政見裡面,不,應該說是他的整體政見裡面,充滿著和稀泥的味道。他主張多邊主義,問題是世界各國對於「聯合抗中反共」這件事,即便不是後知後覺,至少也是各懷鬼胎。而美國如果自己沒有表現出帶頭大哥的決心與果斷,而只是基於調和各方利益的幻想,與拘泥於國際組織那套無法發揮作用的框框架架,那麼所謂「多邊主義」只不過是和稀泥、議而不決罷了。而中國明擺著是勒索的高手,拜登還認不清中美脫鉤的既成事實,還要不乾不脆地論述「競爭中不排除合作」,那註定只會讓中國以「合作」為名綁架其他議題、行「勒索」之實而已。而和稀泥和到最後就是錯失時機。
.
說白了,川普的外交思路就是「我就是老大,有能耐的人扛起槍來跟我走,跟得上的大哥我罩他,跟不上的就拉倒」。而拜登則更多是「我盡可能維護過去那一套世界秩序,讓世界各地的盟友不要翻臉,包括中國也盡量以不撕破臉為指導方針」
.
誠然後尼克森的這幾十年間,世界秩序大致上是拜登的這一套「多邊主義、與中國接觸」的思路。川普是很蔑視這套體制的,他覺得絕大多數時候,聯合國什麼的協作平台根本不起作用,實際上還不都是我大美國輸血在給全世界撐場面麼?那何不乾脆把建制的那一套丟掉,我大美國帶頭另起爐灶算了?而拜登則捨不掉過去的那一套體制,總想著美國如果帶頭搞體制內改革,那這些協作平台應該還能夠重新發揮作用。
.
也因此,很多知美派台灣人粉專,尤其是科班出身的朋友們,都傾向於質疑川普。我很明白敝粉專的朋友們多半支持川普,對那些知美派的論點很不服氣,甚至覺得他們是光說不練的「文青體」。我很不建議這樣去批評那些知美派的朋友,因為他們的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川普是主張破壞性創新的狂人,而拜登則是主張體制內改革的裱糊匠。破壞性創新的結果難以預料,而體制內改革的路線容易預測,也因此對體制瞭解愈深、涉入愈深的人,就愈難脫離體制內改革的想法。
.
然而我也必須說,任何體制都會有生命週期。以二戰的鮮血澆灌萌芽、在蘇聯解體後至臻巔峰的「美國和平(Pax Americana)」體系,也已經來到了疲態漸露的衰退期。而一個秩序的衰退,最大的特徵就是裡面「秩序的消費者」暢行無阻,「秩序的生產者」卻要被鄙視與揹負罵名。中國不但是世界秩序的最大消費者,而且還「打著紅旗反紅旗」,反過來滲透、破壞我們已知的世界秩序。而許多其它國家,受惠於這套秩序來維繫其和平與繁榮,卻忘了它們的和平與繁榮的根基何在,不願意承擔維繫秩序的代價,當美國老大哥提醒他們:「你們總得做些什麼吧?我美國不能老是給你們免費撐場面」,這些人還要生氣氣。
.
所謂恩威並施,外交場上本來「逼」和「哄」就是一體兩面,缺一不可。一味地逼盟友、趕鴨子上架,固然容易招來不滿與破壞默契;一味地哄盟友、照顧他們的利益與情緒,只會助長所有人的惰性讓組織陷入癱瘓。
.
川普與其鷹派政府的作風,看似過硬,其實算是恩威並濟的。對於甩不脫惰性的盟友,例如德國,川普政府不吝於往他們臉上搧巴掌。但對於有上進心、有警覺性的盟友們,川普政府也不吝於強力支援;台灣是最大的受惠者,日本也大致可以歸入此類。
.
反過來說,拜登的外交政綱裡面,我只看到一些模模糊糊的東西。他的設想是美國把身段放軟,重新把那些離心離德的自由陣營盟友們集結在一起。問題是拜登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一個衰退的秩序下,暮氣已深的盟友們,正放任著中國這個最大的秩序消費者繼續搞破壞。對於有心自強但能力還差一點的盟友,適時給他們一點鼓勵是大有助益的。但對於暮氣沉沉的懶蟲,你愈是哄他們,就愈是助長他們的惰性。這些人需要的不是好聲好氣去哄,而是震撼教育。
.
川普式的狂人外交,也許全世界需要時間去適應,但是能夠成功跟上隊伍的盟友們,終究會重新認識到美國的力量。至於拜登式的和稀泥「多邊主義」外交,反而可能讓美國在一再拖沓不決、過於形式主義、光說不練、有力量卻使不上的困局當中,逐漸走向衰弱。
.
至於台灣,我不認為台灣必須在川普與拜登之間擇一押寶。
.
應該說,把希望寄託在一個特定的人身上,並且一廂情願地寄予「聖君賢主」式的期許,這對台灣來說其實是一種懶惰、一種墮落,因為這樣的思考等於是把台灣的命運主導權交給別人,而完全忽略了台灣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台灣真正該思考的是,怎麼樣把自己的籌碼做大,大到能夠把美國的國運給綁在一起,讓美國輸不起台灣這著棋。也唯有這樣思考,才能在美國政權更替的不確定性迷霧裡面,站穩腳跟、找到出路。
.
而以台灣本身的戰略位置,還有在國際產業鏈裡的關鍵地位,是可以做得到這一點的。問題是要做到這一點,並維繫這一點,是需要台灣人自己的努力,而且是時時刻刻不懈的努力,而且是時時刻刻的警醒。
.
所謂「不押寶」,是不要對美國的特定領導人有著「聖君賢主」式的不實際的期望,而忘記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但是台灣與自由陣營合作的「站隊學」問題,是沒有妥協的空間、沒有退路的。
.
最可鄙的就是滿腦子「等邊三角形」,在不站隊而能從中輕易漁利的幻夢中,荒廢了對自身防衛能力與產業鏈地位的努力。對於滿嘴「等邊三角形」話術的政客,我們必須提高警覺。不站隊是最簡單的,但不站隊的結果就是只能當吃瓜群眾,不管哪個陣營上來掌權,你都會是被割韭菜割得最慘的那一批。
.
(圖片說明:手持咖哩棒的呆毛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