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段時間沒寫長文了,總想著好像該收手不要再管粉專了,但總覺得有時候好像該發洩些什麼。
.
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激情四射的收尾階段,在台灣,挺川普與挺拜登(比較正確來說,是質疑川普)之間的論戰也愈演愈烈。知美派的朋友們多半傾向於質疑川普,而在台灣的朋友們則對川普寄予更多的期望。
.
關於川普與拜登的外交政策,我的看法是這樣:
.
川普的外交政策強調美國優先,而且他對美國的力量也充滿信心,該重拳出擊的時候絕不畏縮。然而,就像很多人理解到的,川普是個生意人,也是個政治素人;他渴望打破建制現況,蔑視菁英所注重的一貫性,其外交政策充滿「翻手成雲覆手雨」的不確定性。再者,川普的意識型態是強調美國優先,盟友必須加碼跟上,負起一定程度的防衛責任,不能再像過去幾十年這樣寄生在美國和平(Pax Americana)體系下過爽爽了。這些不確定性與高要求,讓許多盟友吃到苦頭,也對美國產生嫌隙。在和平體系下過慣了爽日子的歐洲國家固然對川普不爽,在亞洲前線苦撐的軍事經濟盟友也倍感壓力。還有一點值得觀察的是,川普並不是打從上任一開始就高舉反共大旗,他的思考起點是美國優先、美國利益至上。是近兩、三年來,一方面是中美之間的利益衝突急速激化,二方面是對中鷹派主導了白宮的外交政策圈子,川普政府的外交政策才更多顯露出反共的色彩來。但如果反共路線妨礙到他觀念中的美國優先的話,臨陣變卦的可能性極高。厲害而自傲的強人尚且可以合作,但厲害而反反覆覆的狂人難以共處。
.
至於拜登,雖然他在參議院裡長期負責外交事務,但大多數的時候他真的並不是有什麼作為,而是像劉仲敬說的,柯林頓夫婦一手打造的新民主黨路線的忠實學生,忠實到簡直像個複製人。即使現在離柯林頓時期已經匆匆過了二十年,也看不出拜登本人,和他的民主黨幕僚群們,有什麼對時勢的洞察力與打破格局的創造力。拜登在這次的政綱裡面,一直強調要從川普的外交政策裡「撥亂反正」,要重新揭櫫多邊主義、要重新參與國際組織,要「與盟邦採取共同行動來應對威脅」。原本立場親中,一貫繼承民主黨的對中接觸政策的拜登,面對到反中浪潮,也不得不言不由衷地說「中國是一個特別的挑戰」,要迫使中國「修正其不當競爭行為與對人權的侵犯」,但在特定議題上還是可以合作。我對拜登最不耐的一點,就是他的外交政見裡面,不,應該說是他的整體政見裡面,充滿著和稀泥的味道。他主張多邊主義,問題是世界各國對於「聯合抗中反共」這件事,即便不是後知後覺,至少也是各懷鬼胎。而美國如果自己沒有表現出帶頭大哥的決心與果斷,而只是基於調和各方利益的幻想,與拘泥於國際組織那套無法發揮作用的框框架架,那麼所謂「多邊主義」只不過是和稀泥、議而不決罷了。而中國明擺著是勒索的高手,拜登還認不清中美脫鉤的既成事實,還要不乾不脆地論述「競爭中不排除合作」,那註定只會讓中國以「合作」為名綁架其他議題、行「勒索」之實而已。而和稀泥和到最後就是錯失時機。
.
說白了,川普的外交思路就是「我就是老大,有能耐的人扛起槍來跟我走,跟得上的大哥我罩他,跟不上的就拉倒」。而拜登則更多是「我盡可能維護過去那一套世界秩序,讓世界各地的盟友不要翻臉,包括中國也盡量以不撕破臉為指導方針」
.
誠然後尼克森的這幾十年間,世界秩序大致上是拜登的這一套「多邊主義、與中國接觸」的思路。川普是很蔑視這套體制的,他覺得絕大多數時候,聯合國什麼的協作平台根本不起作用,實際上還不都是我大美國輸血在給全世界撐場面麼?那何不乾脆把建制的那一套丟掉,我大美國帶頭另起爐灶算了?而拜登則捨不掉過去的那一套體制,總想著美國如果帶頭搞體制內改革,那這些協作平台應該還能夠重新發揮作用。
.
也因此,很多知美派台灣人粉專,尤其是科班出身的朋友們,都傾向於質疑川普。我很明白敝粉專的朋友們多半支持川普,對那些知美派的論點很不服氣,甚至覺得他們是光說不練的「文青體」。我很不建議這樣去批評那些知美派的朋友,因為他們的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川普是主張破壞性創新的狂人,而拜登則是主張體制內改革的裱糊匠。破壞性創新的結果難以預料,而體制內改革的路線容易預測,也因此對體制瞭解愈深、涉入愈深的人,就愈難脫離體制內改革的想法。
.
然而我也必須說,任何體制都會有生命週期。以二戰的鮮血澆灌萌芽、在蘇聯解體後至臻巔峰的「美國和平(Pax Americana)」體系,也已經來到了疲態漸露的衰退期。而一個秩序的衰退,最大的特徵就是裡面「秩序的消費者」暢行無阻,「秩序的生產者」卻要被鄙視與揹負罵名。中國不但是世界秩序的最大消費者,而且還「打著紅旗反紅旗」,反過來滲透、破壞我們已知的世界秩序。而許多其它國家,受惠於這套秩序來維繫其和平與繁榮,卻忘了它們的和平與繁榮的根基何在,不願意承擔維繫秩序的代價,當美國老大哥提醒他們:「你們總得做些什麼吧?我美國不能老是給你們免費撐場面」,這些人還要生氣氣。
.
所謂恩威並施,外交場上本來「逼」和「哄」就是一體兩面,缺一不可。一味地逼盟友、趕鴨子上架,固然容易招來不滿與破壞默契;一味地哄盟友、照顧他們的利益與情緒,只會助長所有人的惰性讓組織陷入癱瘓。
.
川普與其鷹派政府的作風,看似過硬,其實算是恩威並濟的。對於甩不脫惰性的盟友,例如德國,川普政府不吝於往他們臉上搧巴掌。但對於有上進心、有警覺性的盟友們,川普政府也不吝於強力支援;台灣是最大的受惠者,日本也大致可以歸入此類。
.
反過來說,拜登的外交政綱裡面,我只看到一些模模糊糊的東西。他的設想是美國把身段放軟,重新把那些離心離德的自由陣營盟友們集結在一起。問題是拜登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一個衰退的秩序下,暮氣已深的盟友們,正放任著中國這個最大的秩序消費者繼續搞破壞。對於有心自強但能力還差一點的盟友,適時給他們一點鼓勵是大有助益的。但對於暮氣沉沉的懶蟲,你愈是哄他們,就愈是助長他們的惰性。這些人需要的不是好聲好氣去哄,而是震撼教育。
.
川普式的狂人外交,也許全世界需要時間去適應,但是能夠成功跟上隊伍的盟友們,終究會重新認識到美國的力量。至於拜登式的和稀泥「多邊主義」外交,反而可能讓美國在一再拖沓不決、過於形式主義、光說不練、有力量卻使不上的困局當中,逐漸走向衰弱。
.
至於台灣,我不認為台灣必須在川普與拜登之間擇一押寶。
.
應該說,把希望寄託在一個特定的人身上,並且一廂情願地寄予「聖君賢主」式的期許,這對台灣來說其實是一種懶惰、一種墮落,因為這樣的思考等於是把台灣的命運主導權交給別人,而完全忽略了台灣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台灣真正該思考的是,怎麼樣把自己的籌碼做大,大到能夠把美國的國運給綁在一起,讓美國輸不起台灣這著棋。也唯有這樣思考,才能在美國政權更替的不確定性迷霧裡面,站穩腳跟、找到出路。
.
而以台灣本身的戰略位置,還有在國際產業鏈裡的關鍵地位,是可以做得到這一點的。問題是要做到這一點,並維繫這一點,是需要台灣人自己的努力,而且是時時刻刻不懈的努力,而且是時時刻刻的警醒。
.
所謂「不押寶」,是不要對美國的特定領導人有著「聖君賢主」式的不實際的期望,而忘記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但是台灣與自由陣營合作的「站隊學」問題,是沒有妥協的空間、沒有退路的。
.
最可鄙的就是滿腦子「等邊三角形」,在不站隊而能從中輕易漁利的幻夢中,荒廢了對自身防衛能力與產業鏈地位的努力。對於滿嘴「等邊三角形」話術的政客,我們必須提高警覺。不站隊是最簡單的,但不站隊的結果就是只能當吃瓜群眾,不管哪個陣營上來掌權,你都會是被割韭菜割得最慘的那一批。
.
(圖片說明:手持咖哩棒的呆毛少女)
少女前線 最強 隊伍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一段時間沒寫長文了,總想著好像該收手不要再管粉專了,但總覺得有時候好像該發洩些什麼。
.
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激情四射的收尾階段,在台灣,挺川普與挺拜登(比較正確來說,是質疑川普)之間的論戰也愈演愈烈。知美派的朋友們多半傾向於質疑川普,而在台灣的朋友們則對川普寄予更多的期望。
.
關於川普與拜登的外交政策,我的看法是這樣:
.
川普的外交政策強調美國優先,而且他對美國的力量也充滿信心,該重拳出擊的時候絕不畏縮。然而,就像很多人理解到的,川普是個生意人,也是個政治素人;他渴望打破建制現況,蔑視菁英所注重的一貫性,其外交政策充滿「翻手成雲覆手雨」的不確定性。再者,川普的意識型態是強調美國優先,盟友必須加碼跟上,負起一定程度的防衛責任,不能再像過去幾十年這樣寄生在美國和平(Pax Americana)體系下過爽爽了。這些不確定性與高要求,讓許多盟友吃到苦頭,也對美國產生嫌隙。在和平體系下過慣了爽日子的歐洲國家固然對川普不爽,在亞洲前線苦撐的軍事經濟盟友也倍感壓力。還有一點值得觀察的是,川普並不是打從上任一開始就高舉反共大旗,他的思考起點是美國優先、美國利益至上。是近兩、三年來,一方面是中美之間的利益衝突急速激化,二方面是對中鷹派主導了白宮的外交政策圈子,川普政府的外交政策才更多顯露出反共的色彩來。但如果反共路線妨礙到他觀念中的美國優先的話,臨陣變卦的可能性極高。厲害而自傲的強人尚且可以合作,但厲害而反反覆覆的狂人難以共處。
.
至於拜登,雖然他在參議院裡長期負責外交事務,但大多數的時候他真的並不是有什麼作為,而是像劉仲敬說的,柯林頓夫婦一手打造的新民主黨路線的忠實學生,忠實到簡直像個複製人。即使現在離柯林頓時期已經匆匆過了二十年,也看不出拜登本人,和他的民主黨幕僚群們,有什麼對時勢的洞察力與打破格局的創造力。拜登在這次的政綱裡面,一直強調要從川普的外交政策裡「撥亂反正」,要重新揭櫫多邊主義、要重新參與國際組織,要「與盟邦採取共同行動來應對威脅」。原本立場親中,一貫繼承民主黨的對中接觸政策的拜登,面對到反中浪潮,也不得不言不由衷地說「中國是一個特別的挑戰」,要迫使中國「修正其不當競爭行為與對人權的侵犯」,但在特定議題上還是可以合作。我對拜登最不耐的一點,就是他的外交政見裡面,不,應該說是他的整體政見裡面,充滿著和稀泥的味道。他主張多邊主義,問題是世界各國對於「聯合抗中反共」這件事,即便不是後知後覺,至少也是各懷鬼胎。而美國如果自己沒有表現出帶頭大哥的決心與果斷,而只是基於調和各方利益的幻想,與拘泥於國際組織那套無法發揮作用的框框架架,那麼所謂「多邊主義」只不過是和稀泥、議而不決罷了。而中國明擺著是勒索的高手,拜登還認不清中美脫鉤的既成事實,還要不乾不脆地論述「競爭中不排除合作」,那註定只會讓中國以「合作」為名綁架其他議題、行「勒索」之實而已。而和稀泥和到最後就是錯失時機。
.
說白了,川普的外交思路就是「我就是老大,有能耐的人扛起槍來跟我走,跟得上的大哥我罩他,跟不上的就拉倒」。而拜登則更多是「我盡可能維護過去那一套世界秩序,讓世界各地的盟友不要翻臉,包括中國也盡量以不撕破臉為指導方針」
.
誠然後尼克森的這幾十年間,世界秩序大致上是拜登的這一套「多邊主義、與中國接觸」的思路。川普是很蔑視這套體制的,他覺得絕大多數時候,聯合國什麼的協作平台根本不起作用,實際上還不都是我大美國輸血在給全世界撐場面麼?那何不乾脆把建制的那一套丟掉,我大美國帶頭另起爐灶算了?而拜登則捨不掉過去的那一套體制,總想著美國如果帶頭搞體制內改革,那這些協作平台應該還能夠重新發揮作用。
.
也因此,很多知美派台灣人粉專,尤其是科班出身的朋友們,都傾向於質疑川普。我很明白敝粉專的朋友們多半支持川普,對那些知美派的論點很不服氣,甚至覺得他們是光說不練的「文青體」。我很不建議這樣去批評那些知美派的朋友,因為他們的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川普是主張破壞性創新的狂人,而拜登則是主張體制內改革的裱糊匠。破壞性創新的結果難以預料,而體制內改革的路線容易預測,也因此對體制瞭解愈深、涉入愈深的人,就愈難脫離體制內改革的想法。
.
然而我也必須說,任何體制都會有生命週期。以二戰的鮮血澆灌萌芽、在蘇聯解體後至臻巔峰的「美國和平(Pax Americana)」體系,也已經來到了疲態漸露的衰退期。而一個秩序的衰退,最大的特徵就是裡面「秩序的消費者」暢行無阻,「秩序的生產者」卻要被鄙視與揹負罵名。中國不但是世界秩序的最大消費者,而且還「打著紅旗反紅旗」,反過來滲透、破壞我們已知的世界秩序。而許多其它國家,受惠於這套秩序來維繫其和平與繁榮,卻忘了它們的和平與繁榮的根基何在,不願意承擔維繫秩序的代價,當美國老大哥提醒他們:「你們總得做些什麼吧?我美國不能老是給你們免費撐場面」,這些人還要生氣氣。
.
所謂恩威並施,外交場上本來「逼」和「哄」就是一體兩面,缺一不可。一味地逼盟友、趕鴨子上架,固然容易招來不滿與破壞默契;一味地哄盟友、照顧他們的利益與情緒,只會助長所有人的惰性讓組織陷入癱瘓。
.
川普與其鷹派政府的作風,看似過硬,其實算是恩威並濟的。對於甩不脫惰性的盟友,例如德國,川普政府不吝於往他們臉上搧巴掌。但對於有上進心、有警覺性的盟友們,川普政府也不吝於強力支援;台灣是最大的受惠者,日本也大致可以歸入此類。
.
反過來說,拜登的外交政綱裡面,我只看到一些模模糊糊的東西。他的設想是美國把身段放軟,重新把那些離心離德的自由陣營盟友們集結在一起。問題是拜登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一個衰退的秩序下,暮氣已深的盟友們,正放任著中國這個最大的秩序消費者繼續搞破壞。對於有心自強但能力還差一點的盟友,適時給他們一點鼓勵是大有助益的。但對於暮氣沉沉的懶蟲,你愈是哄他們,就愈是助長他們的惰性。這些人需要的不是好聲好氣去哄,而是震撼教育。
.
川普式的狂人外交,也許全世界需要時間去適應,但是能夠成功跟上隊伍的盟友們,終究會重新認識到美國的力量。至於拜登式的和稀泥「多邊主義」外交,反而可能讓美國在一再拖沓不決、過於形式主義、光說不練、有力量卻使不上的困局當中,逐漸走向衰弱。
.
至於台灣,我不認為台灣必須在川普與拜登之間擇一押寶。
.
應該說,把希望寄託在一個特定的人身上,並且一廂情願地寄予「聖君賢主」式的期許,這對台灣來說其實是一種懶惰、一種墮落,因為這樣的思考等於是把台灣的命運主導權交給別人,而完全忽略了台灣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台灣真正該思考的是,怎麼樣把自己的籌碼做大,大到能夠把美國的國運給綁在一起,讓美國輸不起台灣這著棋。也唯有這樣思考,才能在美國政權更替的不確定性迷霧裡面,站穩腳跟、找到出路。
.
而以台灣本身的戰略位置,還有在國際產業鏈裡的關鍵地位,是可以做得到這一點的。問題是要做到這一點,並維繫這一點,是需要台灣人自己的努力,而且是時時刻刻不懈的努力,而且是時時刻刻的警醒。
.
所謂「不押寶」,是不要對美國的特定領導人有著「聖君賢主」式的不實際的期望,而忘記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但是台灣與自由陣營合作的「站隊學」問題,是沒有妥協的空間、沒有退路的。
.
最可鄙的就是滿腦子「等邊三角形」,在不站隊而能從中輕易漁利的幻夢中,荒廢了對自身防衛能力與產業鏈地位的努力。對於滿嘴「等邊三角形」話術的政客,我們必須提高警覺。不站隊是最簡單的,但不站隊的結果就是只能當吃瓜群眾,不管哪個陣營上來掌權,你都會是被割韭菜割得最慘的那一批。
.
(圖片說明:手持咖哩棒的呆毛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