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嵐舒特別強調 #小樂沐 不是樂沐2.0,而是更輕鬆更簡單,讓大家來愉快享用美食的地方。
#HotSpot #美食品味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音樂新鮮人Jeff,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32屆金曲入圍最佳新人獎 ⭐️人氣創作歌手x 聲林之王冠軍李友廷 ⭐️首張全創作專輯一小時深度訪談 ✅歡迎按讚、轉發、訂閱音樂新鮮人頻道,獲得更多音樂資訊! 『回到最初的起點,找回最原始的音樂感動』 李友廷回世新母校分享專輯,對主持人Jeff的一系列專輯提問有問必答! 除了分享新專輯外,也大...
「小 樂沐 定位」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小 樂沐 定位 在 VOGUE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小 樂沐 定位 在 GQ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小 樂沐 定位 在 Ying C. 一匙甜點舀巴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小 樂沐 定位 在 音樂新鮮人Jeff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小 樂沐 定位 在 Eric周興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小 樂沐 定位 在 Crescent Lamen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小 樂沐 定位 在 [食記] 西區小樂沐預約制法餐好喝的皇帝豆濃湯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小 樂沐 定位 在 小樂沐Le Côté LM -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小 樂沐 定位 在 小樂沐訂位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MOBILE01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小 樂沐 定位 在 小樂沐訂位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MOBILE01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小 樂沐 定位 在 承襲樂沐精神的法式小餐館,慶生情人節或結婚紀念日推薦餐廳 的評價
- 關於小 樂沐 定位 在 [食記] 西區小樂沐預約制法餐好喝的皇帝豆濃湯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小 樂沐 定位 在 Mobile01: 首頁 的評價
小 樂沐 定位 在 GQ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亞洲最佳女主廚強勢回歸!
#陳嵐舒 #小樂沐
小 樂沐 定位 在 Ying C. 一匙甜點舀巴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樂沐 Le Côté LM 開幕媒體餐會 / Press day grand opening of restaurant Le Côté LM
「可是今天的甜點很簡單喔!」在餐會開始之前,嵐舒主廚這麼跟我說。
從2018年開設「Gubami」精緻牛肉麵店、到該年年底樂沐熄燈歇業,再到今年以氣氛愜意溫暖的「Le Côté LM 小樂沐」重回台灣高級餐飲圈,嵐舒主廚走過的這段路,宛如法國 90 年代的「#bistronomie小酒館美食學」的脈絡重現。「Bistronomie」是當時法國年輕主廚們對繁文縟節、僵化的高級餐飲的反叛,旨在聚焦於食物本身,捨棄華貴的裝潢、餐具、講究的服務,讓「美食」(gastronomie)能在輕鬆如小酒館(bistrot)的地點與氣氛中享用。小樂沐門口花木扶疏的露天坐位區、沿廊邊擺放的季節蔬果,以及餐廳內部圍繞著小巧、節奏快速但不緊繃的廚房社的吧台區、與餐點搭配的自然酒款,一直到眼角眉梢極為溫柔,卻又經常有爽朗笑聲的主廚本人,都可以讀出這家餐廳的定位:這不是一個需要正襟危坐、如履薄冰地品嚐曠世奇作的所在,而是一個能夠與三五好友一起在輕鬆的氣氛下享受高品質餐點,還能與主廚閒聊兩句,了解食材來源的餐廳。
從八年多前搜尋巴黎的甜點學校相關資料開始,我便知道 Ferrandi 有一個很厲害的台灣校友,先在藍帶學甜點、後來受到 Jean-François Piège - Page Officielle 主廚啟發,決定進入 Ferrandi 學習廚藝,然後以該學年度第一名畢業、隨後又去了美國,在名廚 Thomas Keller 的 The French Laundry 三星餐廳實習半年後回台開設 樂沐法式餐廳 Le Moût Restaurant。後來,隨著樂沐加入法國頂級餐旅聯盟 Relais & Châteaux、與全球廚師有更多交流,嵐舒主廚本人對法式料理和自己的料理逐漸有著更成熟深刻的思考,並在 2014 年獲得「亞洲最佳女廚師」(Asia’s best female chef)榮銜,樂沐也年年入選亞洲 50 最佳餐廳。不過我一直人在國外,始終沒有機會前往拜訪。2018 年樂沐結束營業時,外界對歇業原因多有揣測,但主廚本人親自說明,認為台灣餐飲界「越來越注重包裝」、整體餐飲市場「只注意視覺上面的一些刺激跟興奮點」,必須「不斷地辦活動,讓消費者覺得每個月都有新的事情發生」,而她「#不適應現在的生存方式」、「變成了一個自己從來沒有想像過的人」。
什麼人做什麼菜,盤中總能見到廚師與甜點師的本心。過去的樂沐要求極度精確、追求法式料理高規格的精緻,兩年過後,小樂沐在樂沐原址重啟,公關稿上說的「#嵐舒風當代法式餐酒館料理」又是什麼樣子呢?餐會正式開始前,廚房端出了用來迎賓的一杯熱湯,主廚說明這是由當日料理所使用的根莖、蔬果皮等食材再利用,由於每天使用的食材不同,因此熱湯的味道自然也每天不同。接下來上桌的是主廚自家早餐餐桌也會有的麵包籃,搭配義大利進口的發酵奶油,樸實的外表下有著難以抗拒的美味,最神奇的是在歐式麵包與台灣人喜好的口感中找到完美的平衡,定力不夠的在此就已淪陷,但後面上來的餐點每一道讓人欲罷不能。台中自產的山羊乳酪、酸奶油(crème fraîche)、主廚與好友協力製作的 120ºC 低溫煉製催芽白麻油、台灣本地產的高品質蔬果、肉品,嚴選進口的香氣優雅沈穩如蘑菇的秋季黑松露、有清新青草味的西班牙早摘橄欖油等。
餐會之前,我和 JL Studio 的甜點主廚 Una 韓慧婷聊起樂沐,之前也曾在樂沐服務過的 Una 立刻以崇敬的語氣說:「嵐舒主廚的菜非常優雅,能夠清楚看出是出自女主廚手筆。」不過休息兩年重回專業廚房的主廚,許是心境與兩年前大不相同,這次餐會中的餐點,在細膩優雅中,傳遞出一種大氣與餘裕,嵐舒主廚在解說料理時,那些自己與餐飲界好友共同尋訪食材的經驗,透露的不只是法國主廚們也有的「從產地到餐桌」的堅持,還有自己與這些好友間的情誼,以及對食材的要求,從精確的堅持轉換為重新發掘家鄉的美,以及和更多人分享的快樂。
在餐後的記者聯訪中,主廚表示未來還會持續調整小樂沐的餐點風格,將午餐與晚餐區隔更明顯一些,晚餐將會更接近 fine-dining 一點。她還透露「今天的甜點有點可愛、有點太簡單了,就是一個tart、一個冰淇淋」,未來會「更像一個chef做的甜點,更多組合性的,更奔放、有趣一點」,但「其實它最接近我一開始設定的、這家餐廳的重點」。不過,這道「迦納巧克力、咖啡、棉花糖」的餐後甜點,其實並沒有主廚本人謙稱地如此簡單,也並非完全如她自述「自己在做甜點時更接近經典的做法,而不是廚師的做法」,因為盤中的迦納巧克力塔,內餡是溫潤絲滑的巧克力慕斯,旁邊的咖啡棉花糖以噴槍處理過,有著焦糖化的香氣,搭配的冰淇淋是米漿冰淇淋,芳醇但不過於濃厚的花生香氣與米漿本身的溫柔,恰好為巧克力的苦、棉花糖的甜做了鋪墊,冷熱的對比也令人驚喜。旁邊的紅酒香料燉西洋梨一方面為冬季帶來溫暖,另一方面也以清新果香、酸度減輕了秋冬口味的濃重。最後,口感擔綱的綜合堅果粒,竟然以煙燻的豬板油拌炒過,顯然不是一般僅在甜點領域浸淫過的主廚能夠想到的處理方式。這道甜點主題明顯、旁邊輔助的元素也極為和諧,不複雜卻相當婉轉動人,確實是極為稱職的收尾。
兩年前認為自己「沒有征服世界的野心,也沒有足夠的虛榮作為遊戲的動力,只想安安靜靜地烹調出心中的滋味」的嵐舒主廚,現在很清楚地知道「不要小樂沐變成像樂沐這樣子的餐廳,不會那麼 refined」,因為它「會影響自己的生活步調,在台中也活不下去,或者為了要活下去,自己要像以前一樣非常非常努力」。只有二十幾個位子的小樂沐,「經營固定的客人可能就坐滿一半。大家的口碑就是很好的 recommendation」,「不需要耕耘太多曝光,把自己的料理做好最重要」。講話始終帶著微笑,但思考時卻極為認真的她強調,小樂沐「雖然輕鬆,還是帶有 #法式的華麗感_儀式感」,正如同那道餐後甜點給人的印象,就算簡單、輕鬆,但「#簡單_輕鬆的中間也有很多細節」。而做自己想做的菜,不正是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嗎?
🔖 更多餐會相關影音,來 Instagram 找我玩:https://tinyurl.com/y6o75tb6
#yingc #LeCôtéLM #小樂沐 #樂沐 #陳嵐舒
小 樂沐 定位 在 音樂新鮮人Jeff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32屆金曲入圍最佳新人獎
⭐️人氣創作歌手x 聲林之王冠軍李友廷
⭐️首張全創作專輯一小時深度訪談
✅歡迎按讚、轉發、訂閱音樂新鮮人頻道,獲得更多音樂資訊!
『回到最初的起點,找回最原始的音樂感動』
李友廷回世新母校分享專輯,對主持人Jeff的一系列專輯提問有問必答!
除了分享新專輯外,也大方分享自己的音樂工作心路歷程
⭐️本集亮點語句:
▶︎「創意的產業,最重要還是來自於想法」43:36
▶︎「人活著,帶著些迷惘是好的」48:44
▶︎「一個人的定位,不只是XY軸」49:58
⭐️各節重點:
▶︎0:00開場
▶︎2:43專輯介紹
▶︎ 5:05《如果你也愛我就好了》歌曲介紹
▶︎10:02錄製人聲與吉他彈奏的困難之處
▶︎12:41《想怎樣》歌曲介紹
▶︎15:10學生時期拍戲、錄音經驗
▶︎19:34 《山西刀削麵》歌曲介紹
▶︎23:08創作靈感來源
▶︎30:46《窒息》歌曲介紹
▶︎33:22做完專輯後的感覺
▶︎37:20《博》歌曲介紹
▶︎41:12《想和你一起》樂理分析
▶︎43:20給學生音樂人的建議
▶︎47:01曾經有段期間不喜歡音樂比賽的原因
▶︎52:11《誰》歌曲介紹
---
🌐本集播出平台:
📌12/28(一)18:00首播21:00重播
🔸FM88.1 世新電台(線上收聽)
🔸音樂新鮮人YouTube(18點影像同步首播)
🔸Spotify🔸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SoundOn聲浪
搜尋關鍵字:音樂新鮮人、李友廷
---
邀請陳建騏老師擔任專輯音樂總監,許哲珮、米奇林MCKY、韓立康、李權哲等擔任單曲製作人,李友廷首張創作專輯《如果你也愛我就好了》,用11首歌曲翻開李友廷內心的黑盒子,融合民謠、R&B、Lofi、Hip-Hop等元素,曲風多元且充滿新意。
MV設計上下足重本,除了和金曲獎新科導演殷振豪、富有奇幻思維的黃婕妤、張瀞予、郭佩萱導演合作外,並邀約演員姚淳耀、傅孟柏、李霈瑜(大霈)、温貞菱、薛仕凌、姚愛寗、曾敬驊、李沐等人合作,打造李友廷式的奇幻MV宇宙。
___
#李友廷 #魏如萱 #陳建騏 #如果你也愛我就好了 #姚淳耀 #傅孟柏 #李霈瑜 #大霈 #温貞菱#薛仕凌 #姚愛寗#曾敬驊 #誰 #直到我遇見了你 #聲林之王 #許哲珮
小 樂沐 定位 在 Eric周興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請開啟 CC 字幕觀看歌詞
🎧 線上收聽 + 實體專輯購買 : https://eric.lnk.to/WWWY
🔔 訂閱頻道 : https://sonymusic.pse.is/ericyoutube
拿起一塊塊積木,搭建一個夢想世界
閉上眼睛,和周興哲躲進大人的音樂城堡
找到心中被遺忘的,《小時候的我們》
亞洲創作天王 Eric 周興哲
NO.5 概念創作 Digital Album《小時候的我們》
周興哲首度擔綱專輯 A&R 製作人角色
A&R、詞、曲、編曲、製作,全方位音樂能量再進化
一年發表二十首全新創作歌曲、兩張專輯,驚人產量持續打造周興哲音樂神話
2020/01/07 《小時候的我們》
獻給每個不願長大的靈魂
------------------------------------------------------
■遠赴洛杉磯拍攝 / 生動詮釋《小時候的我們》
■天王天團御用導演團隊 Hi-Organic 重金打造夢想與現實間的掙扎
《小時候的我們》是 Eric 在眾人對他下一首破億歌曲的期盼下,反而停止創作一段時間之後,靜心坐在鋼琴前,彈奏出的腦子裡的第一個旋律,直覺唱出了「小時候的我們」這段詞句,當下腦中浮現著好多第一次:第一次感動、第一次失敗、第一次克服困難、第一次寫下一首歌、第一次實現夢想,才發現只要閉上眼睛,那個小時候的我們,永遠都在心裡等著和你對話。整首歌不走以往周式情歌的高音,而是用朗朗上口的旋律與歌詞,寫下心中最直接的心情與感動。以獨特電子碎拍節奏加上一貫細膩的鋼琴彈奏,搭配許多充滿空間感的電氣音色,營造出一股樸質又現代的奇特衝突,看似簡單的編曲與旋律中,有著許多周興哲對音樂的巧思與創意。
聽著旋律回到小時候、11 歲的周興哲,當時跟著表弟一起到美國波士頓讀書,成為小小留學生,並受到到台美兩地的文化交織薰陶,找到了對音樂的熱情與夢想,雖然一路經歷了很多挫折,比如曾生了一場非常嚴重的病,讓他好幾天喉嚨無法發出聲音,當時絕望地想是否一輩子都沒辦法再唱歌了,也曾想著是否就要這樣放棄夢想,這個特別的經歷也讓 Eric 對於音樂之路更加執著,而這個執念也成了《小時候的我們》MV 劇情原點。
這次邀請到了天王天團御用導演團隊 Hi-Organic 一同飛往美國洛杉磯,從一個抱有音樂夢想留學生的故事,講述著實現夢想的一路上所遇到的付出、挫折、掙扎和努力,這些動人的過程,在終於實現音樂夢想的周興哲眼中,都像最初閃閃發光的感動一般,讓他在演出時情感特別投入。眼尖的觀眾可能會發現,MV 開頭周興哲帶上台的那份樂譜,正是想這位留學生想放棄夢想時丟進垃圾桶中的那份樂譜,這樣獨特的連結,更讓聽眾感受到周興哲對夢想的溫柔和執著,那份悸動心情,就像 MV 中經過了無數困難與掙扎後的留學生一樣,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的苦澀和感動。
------------------------------------------------------
亞洲創作天王周興哲
一年內接連發行《終於了解自由》&《小時候的我們》
展現驚人創作能量、展開一場真摯的音樂旅程
■難的不是長大,難的是找回那顆單純快樂的心
出道僅 5 年的時間,周興哲以 3 張專輯與 1 張數位 EP,拿下近百個數位音樂平台的冠軍; YouTube 頻道總點閱率超過 6 億,平均一年創下 1.2 億的驚人點擊數,並以《怎麼了》MV寫下2019年熱門冠軍 MV,同年《你,好不好》亞洲巡迴演唱會,在台北、高雄與新加坡達成連續4場秒殺紀錄!已被媒體譽為「亞洲創作天王」的周興哲,無疑以他的音樂魅力席捲了全亞洲。面對這麼巨大的成功和關注,年僅 25 歲的他,私底下卻仍是那個愛逗人笑、熱愛音樂、持續創作的大男孩。
「現在的我,就是我的小時候!」說到專輯概念,周興哲笑著這麼說:「每個人長大的過程很重要,因為這成就了現在的我們。《小時候的我們》這張專輯想回到每個人童年中最單純、最直率的時刻,有些感受會隨著年紀慢慢成長、慢慢變成熟,有時候會讓人忘了那第一次的感動,而這張專輯就是想帶聽眾找回那第一次的感動!就像第一次談戀愛、第一次失敗、第一次寫下一首歌,我想要讓音樂自己說話,回到那樣的感動。」
聊到小時候的自己,周興哲回憶起國中在美國唸書住校時,常在晚上九點熄燈時間過後,半夜一點跟朋友們偷偷約好到客廳煮泡麵來吃,還不小心被抓到;國中快畢業時,學校下起了暴雨,Eric 看到草地上的大凹洞灌滿雨水,竟然跟朋友帶著沐浴乳跑去凹洞裡洗澡,最後全校畢業生都跟著一起只穿內褲在洞裡跳水、翻跟斗;此外,當時學校常舉辦才藝表演,九年級的他與同學用雙鋼琴對彈演出周杰倫的歌曲,結果大受歡迎,下台後還被學姊親了一下臉頰;也想起很多在宿舍和朋友熄燈後一起吃東西、玩遊戲的快樂時光。這些在成長歲月中的青春、和朋友一起度過的點點滴滴,都成為「小時候的我們」專輯最真誠、最直接的靈感!
也因如此,本次不再從上百首 demo 中以商業角度挑選歌曲,而是回到最直率的心情進行創作。當時好一陣子沒有寫歌的 Eric,坐在鋼琴前面突然想起這份最單純的感動,於是自然寫出了主歌的旋律,哼唱出了《小時候的我們》的直覺概念。整張專輯有別於以往飆高音的周式情歌走勢,以更多中低音符的旋律組成,意外展現他另一種獨特的中音唱腔。《小時候的我們》專輯很多音樂創作都以直覺作為起頭,另一波主打歌曲《受夠》,也是周興哲在看完電影《後來的我們》後大受感動,在深夜直接坐到鋼琴前,用當時的感受彈下了開頭的旋律,寫下了這一首充滿情感、掙扎、傷痕跟愛的這首深情歌曲。
除了在音樂創作上採用有別於以往的作法外,《小時候的我們》專輯也是周興哲第一次親自擔綱 A&R 製作的角色,定位整張專輯的概念與形象,從詞、曲、編曲、製作全面參與,其中也有很多符合專輯精神的「第一次」,除了首次挑戰 A&R 的角色外,還第一次挑戰了嘻哈的唱法、第一次嘗試創作全中文歌詞…等,這些在音樂上持續的嘗試與突破,都充分展現了Eric在音樂上不設限的野心。
而繼 2019 年 12 月 24 日發行升級版的《終於了解自由 Deluxe Edition》數位專輯,這次更打破華語樂壇新紀錄,在僅僅十幾天的時間內,再度於 2020 年 1 月 7 日發行全新創作專輯《小時候的我們》,達成一年內發表了二十首全新的音樂作品!其中還包含全平台冠軍曲《怎麼了》,加上他持續有許多寫給其他歌手的重量級作品不斷被發表,例如 A-Lin、王博文(小白)、NINE PERCENT / 林彥俊、伍嘉成(小伍)、張陽陽…等歌手,近期也與受鄧紫棋邀請一同合唱新歌《別勉強》,如此超高產量的詞曲創作與超高質量的音樂製作,在現今的華語樂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人不禁讚嘆周興哲在音樂上的高度的才華與天份,而更難得的是,在他的堅強實力與不斷努力下,周興哲永遠抱著一顆最純粹、最真誠,最熱愛音樂的心,讓他回到第一次寫歌的感動,不斷帶給聽眾不一樣的創作。在持續進化的同時,也不忘回頭看待初心,才終於寫下了這張充滿感動的專輯《小時候的我們》。
・Song Lyrics・
詞:Eric周興哲/吳易緯
曲:Eric周興哲
在你遺忘的 小時候 我在等著
調色盤裝滿了 宇宙的顏色 單純狂熱
哭是直覺的 笑是發自真心的
喜歡就擁抱著 沒有複雜的 嫉妒猜測
這些年 遍體鱗傷 你 不想認輸了
委屈求全 妥協 不得不做的選擇
最後得到什麼
從哪一天開始 不後悔 跟愛的人爭執
勢不兩立地對峙 這樣子
承諾還有誰堅持
「願望 停止 開始」
你追隨的 渴望的 握在手裡了
怎麼會 失去了 小時候的快樂 為什麼
你付出的 失去的 都成為你了
要永遠 相信著 小時候的我們 勇敢著
在你遺忘的 小時候 我在等著
調色盤裝滿了 宇宙的顏色 單純狂熱
哭是直覺的 笑是發自真心的
喜歡就擁抱著 沒有複雜的 嫉妒猜測
這些年 沒有黯淡 你 眼神的光澤
還有嚮往 就為自己任性地選擇
成為獨一無二的
還來得及開始 去追回 愛的人的消逝
哪怕變成最固執 這樣子
承諾值得更堅持
「願望 重新 開始」
你追隨的 渴望的 握在手裡了
怎麼會 失去了 小時候的快樂 為什麼
你付出的 失去的 都成為你了
要永遠 相信著 小時候的我們 勇敢著
------------------------------------------------------
・Eric周興哲官方FB
https://www.facebook.com/ericchou0622
・Eric周興哲官方Weibo
http://weibo.com/0622ericchou
・Eric周興哲官方IG
https://www.instagram.com/ericchou0622/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
索尼音樂 Sony Music Taiwa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onymusic_taiwan/
索尼音樂 Sony Music Taiwan CPOP
https://www.facebook.com/SonymusicTaiwanCPOP/
#周興哲 #EricChou #주흥철
小 樂沐 定位 在 Crescent Lamen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從2007/02/28成立至今,Crescent Lament 恆月三途正式走過十個年頭。感謝一路陪伴的各個夥伴與聽眾,也感謝無數貴人的相助,我們幸運的在音樂的道路上,一直向前行。
身為台灣本土的樂團,我們想要將台灣的故事傳唱下去;在歷經2008年的兩張EP & 2011年的首張專輯 “Behind the Lethal Deceit / 末路之召”,我們逐漸摸索出明確的定位,以成為台語歌德/民謠金屬樂團為目標,並於2015年發行了第二張專輯 “花殤 / Elegy for the Blossoms”。在今年啟動的第三張專輯計畫中,我們將繼續以台灣歷史文化為主軸,唱阮台灣人的歌。
在歷經大大小小的表演後,我們在成軍的第十年 – 2016年,踏上了比利時音樂祭Metal Female Voices Fest的舞台。在這個歐洲的大舞台上,我們用台語歌唱著台灣藝妲的故事,用台灣藝妲的故事感動著不同文化的聽眾。是的,在滿場熱情的歐洲聽眾前,我們以身為台灣樂團感到無比光榮!
接下來,我們會繼續承接這個責任,繼續向前邁進。
謝謝你,一起十年。
--------------------------------------------------------------
Crescent Lament’s “10th Anniversary Documentary” is a visual review recording the most exciting moments we experienced in the past 10 years. Thanks to all friends and fans, without your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we wouldn’t be able to have so many beautiful memories.
As an indigenous band of Taiwan, our creations are greatly inspired by Taiwan’s history and culture, both musically and lyrically. After releasing 2 EPs in 2008 and debut album “Behind the Lethal Deceit” in 2011, we began to integrate traditional Taiwanese instruments with metal music. The result was “Elegy for the Blossoms” (2015), a conceptual album recounting the story of Taiwanese geisha in ancient Taiwan. Such a gothic/folk metal style will remain the principal theme in our future creations.
It is always a huge pleasure and honor to attend a gig or a festival. Through these domestic and foreign performances, we are deeply touched by the genuine enthusiasm from the audience. Here, we must show our immense gratitude to each organizers/staff of performance, cooperative band, photographer/videographer, and audience. Among those unforgettable performances we've attended, the Belgian festival "Metal Female Voices Fest" in October of 2016 is particularly worth mentioning. It was truly an amazing experience to play our Taiwanese-style songs on a famous European stage. We saw joy on people's faces, and were deeply flattered by their passions. It was a memorable milestone to celebrate the 10th year of Crescent Lament. Many thanks to Helcanen Val and everyone of MFVF to create this beautiful memory with us!
The journey of Crescent Lament will be continued.
Thank you all for being with us for these 10 years.
—【十周年全記錄】影音製作 / Making of this documentary —
★ 影像 / Video
- 腳本 / Scenario:周慕姿 Muer Chou
- 素材挑選 / Footage selection:許至維 Wick Hsu
- 影片剪輯 / Film editing:邱振華 Wat Chiu
- 英文翻譯 / English translation:周岳弘 Komet Chou
*特別感謝下列攝影師提供素材 / Special thanks to the photographers who providing the footage:Bongsoo Lee, Brian Chen, Ekim Lu, Hendrik Schroeder, Juergen Bardong, Kunio Huang, Lily Hsu, Nathan Lin, Rudi Marina Wauters, Rainer Kerber, Ton van Moll, 林布朗, 林峻, 吳旭曜(氫酸鉀), 周承翰, 周劭儒, 侯政宏 Horace Hou, 陳采瑩, 陳沐新
★ 音樂 / Audio
1.「煙花易寒」演奏版 / Once Blossomy (instrumental)
- 作曲 / Music:周岳弘 Komet Chou
- 編曲 / Arrangement :周岳弘 Komet Chou & Jedi Yeh
- 客座演出 / Guest appearance:楊子儀
2.「十年一瞬」/ 10th
- 作曲 / Music:周岳弘 Komet Chou
- 編曲 / Arrangement:恆月三途Crescent Lament
- 錄音 / Recording:邱振華 Wat Chiu & Jedi Yeh
- 混音 / Editing & Mixing:Jedi Yeh
追蹤我們的最新消息 / Stay up to date on Crescent Lament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crescentlament
Website - http://crescentlament.site44.com/
小 樂沐 定位 在 小樂沐Le Côté LM - Home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台中11/2-3,高雄11/23-24,不同的菜單創作,一樣的熱情交錯! ———-狂想與經典,且看兩位主廚如何詮釋屬於當代的法式美味! 《訂位詳情》 ... <看更多>
小 樂沐 定位 在 [食記] 西區小樂沐預約制法餐好喝的皇帝豆濃湯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餐廳名稱:小樂沐 Le Côté LM
消費時間:2021年03月
店家地址:台中市西區存中街59號
店家電話:04 2375 3002
營業時間:12:00~14:30 / 18:00~22:00
餐點價位:2580元
可否刷卡:可以
有無包廂:有
推薦菜色:酸種麵包/培根麵包/馬鈴薯麵包
皇帝豆/石蚵/西班牙臘腸/香椿/辣根/冰花
竹山冬筍/萬壽菊油/銀杏/菇類/小洋蔥/酸豆/北海道干貝/康堤乳酪
小龍蝦/煙燻刺薯山藥/大根/荷蘭蛋黃醬/白子/辣蝦汁/北海道海膽
牛菲力/菊芋/豆苗/海苔/蛋白/黑橄欖牛骨髓醬汁/咖啡
香水草莓/杏仁甜酒/香蕉奶油/酸麵包冰淇淋/炸酸種麵包/杏仁凍/蛋白餅
停車地點:路邊公有停車格
圖文網誌:https://lintzuyang79.pixnet.net/blog/post/353486778
----------------------------------
小樂沐 Le Côté LM是一間每每提到台中的法式料理都會有人說到的一間餐廳,
其前身樂沐跟去年剛奪下米其林一星的鹽之華,
可以說是早期台中比較有名的兩間高級法式料理,
至少對於外地人的壽司羊來說,最常聽到的就是這兩間。
當然,
上一次吃到的法森小館感覺也很棒,而且也是台中相對比較老一些的法式料理,
只是相對前兩間的知名度,法森小館就會感覺稍微低一些,
不過好不好吃不是一定看知名度,因為名聲也有一部份是公關行銷。
小樂沐 Le Côté LM就開在原本樂沐的位置,
從外觀上來,跟之前別人去吃樂沐的造型有些不太一樣,
不過仍舊是獨棟的建築。
小樂沐 Le Côté LM的門外有放了菜單,
晚餐的部分就都是2580元的套餐,
中午則是以單點的方式供應,
在小樂沐 Le Côté LM的線上訂位系統之中,
都可以看到詳細的菜單。
當天會來吃小樂沐 Le Côté LM其實也是一個意外,
因為在要去的前一個禮拜才跟朋友開玩笑的說,
如果小樂沐 Le Côté LM某某天有位子,就殺去吃吧,
結果沒有想到,過了一天之後某一天晚上就真的位子出來......
然後三個有點神經病的美食狂熱者就直接殺去台中吃小樂沐 Le Côté LM......
會說小樂沐 Le Côté LM跟以前的樂沐外觀不一樣,
是因為多了這個麵包跟蛋糕的販售區。
外面還有一個簡單的室外用餐區,好像是給人吃下午茶用的,
這個用餐區下午就沒有休息,
官方粉絲頁上有寫說從12:00~22:00都有開放。
一進門之後就可以看到小樂沐 Le Côté LM在販售的麵包,
純粹以價格來說不便宜,
但是如果是放在這樣類型的餐廳之中,
也是可以想像出其價格自然也有一定的水平。
當天去的比較晚,所以可能選的就沒有這麼多,
不過,好不好吃,就等等吃到一部分的佐餐麵包再跟大家分享吧~~~
當天很幸運的被安排在了吧檯的座位區,
這邊總共有五個座位,數量看起來還滿奇特的,
不過可能是因為要讓一些一個人來用餐的客人,
也可以好好的享受美食,而且不會一次佔掉兩個人的座位而設計的,
空間稍微有點小,不過想對的好處是可以看到內場師傅的料理展演。
小樂沐 Le Côté LM的吧檯設計的很特別,還有一個類似像書燈的小檯燈,
不過照射的區域並不是很大,所以拍照建議可以推到小檯燈底下比較好。
從吧檯看過去可以看到廚師在處理食材以及擺盤的過程,
會給人有一種讓料理更生動,或是讓人能多一種體會與猜想的感覺。
不要算上日本料理的板前,
在法式料理之中,壽司羊只有在N I B B O N坐過吧檯,
那樣的感覺真棒,
看著內場的廚師來回的穿梭在烤箱與冰箱,火爐與炭爐之間,
兩三個人分工合作的把一道菜完成,那樣和諧與融洽的感覺,很讓人喜歡。
然後,偷偷說......
裏頭穿西裝稍微有點捲毛外場服務人員很健談,介紹的也很詳細,
而且也會聊聊自己的一些餐廳經驗,讓這餐也多了很多滿好的回憶,
只能說,對餐廳來說,好的內場廚師真的很重要,
但是,沒有一個好的外場搭配,也沒有辦法變成一間好的餐廳。
不確定是不是都會這樣,
但是,當天服務人員是說,坐在吧檯的客人,
小樂沐 Le Côté LM都會送上一杯酒。
雖然壽司羊對於酒的研究大概只是新生兒的程度,
不過,這隻酒喝起來的感覺不錯,有幫一些海鮮料理做到加分的作用。
小樂沐 Le Côté LM的搭餐酒有三杯(1450元),
四杯(1850元),五杯(1950元),
這三種方式可以選,價格上差的好像有點多,因為四杯跟五杯只差100元。
除此之外也有單杯的可以點,不過價錢的部分壽司羊就沒有細問了。
菜單的部分跟外頭相同,
包含甜點跟飲料總共有六道,價錢是2580元,
在第三道的前菜部分有北海道干貝跟加拿大鴨肝(加價400元)可以選,
主餐的部分則是有牛肉跟乳鴿兩種四樣,
牛肉的部分有三樣可以選,分別是台灣芸彰牧場20天熟成菲力,
北海道牛菲力(加價600元),鹿兒島A5和牛肋眼(當天沒有沙朗,加價1000元),
其他的部分則是都是固定菜單。
有問過服務人員,
晚餐的時段是沒有辦法加點中午的前菜跟主餐,
但是如果是甜點則是沒問題的。
蔬菜湯
在點餐之前,服務人員有先端上一碗蔬菜湯,
味道相對的清淡很多,
感覺起來大概是要給人一種溫暖,溫潤,與溫馨感覺,
也讓整體的感覺穩定下來,準備要開始享受這一餐的美味。
酸種麵包/培根麵包/馬鈴薯麵包
小樂沐 Le Côté LM當天提供的麵包有三種,
吃完之後會就立刻讓人決定要外帶麵包回家當早餐,
因為吃起來很讓人喜歡,特別是配上奶油的感覺。
酸種麵包吃起來內Q而外硬脆,烤的恰到好處,
培根麵包的鹹香很迷人,
相對於酸種麵包,裏頭軟度更高,外頭是很棒的彈脆。
馬鈴薯麵包一開始沒有感覺裡投放了馬鈴薯,
只是在撕開放速口中咀嚼之後,
才注意到口感讓有那麼一些Q彈Q彈的東西,
好意外這兩種東西組合起來竟然這麼融洽。
小樂沐 Le Côté LM的麵包是可以續的,
只是為了怕等等會吃不下,所以就暫時做罷,
而且事實也證明這樣做是對的,
因為雖然很多人會說吃完法餐都會有吃不飽的感覺,
但是吃完這整套之後,壽司羊是有吃飽的,
當然不是吃撐的那種,但是吃完之後是不會讓人感覺到空虛的。
小樂沐 Le Côté LM除了麵包好吃之外,
這個義大利奶油也扮演的很重要的角色,
上頭撒上了一些鹽,稍微提味,
抹在麵包上,整個香氣跟增加出來濕潤的口感,
只能說融洽而美味。
台灣山羊乳酪/桂花油醋/西施柚子/醬油脆米/台灣芹菜
藍色的字體表示在菜單上沒有寫,
但是在服務人員在介紹時,壽司羊所聽到的東西。
以當天所吃餐點來說,
這個山羊乳酪是相對比較普通的,
並不是說不好吃,
而是相對於後面料理的驚豔度,這個吃起來就沒有這麼高。
醬油脆米吃起來但有一些脆脆的口感,
中間的山羊乳酪吃起來味道不會有聽到「山羊」兩個字的濃烈感,
對大部分人來說,應該也都比較可以接受,
乳酪吃起來酸鹹還不錯,配上上頭酸酸的西施柚,也有提味的效果。
整體而言,
對壽司羊來說是一道材料特別,而口味相對不突出的開胃菜。
皇帝豆/石蚵/西班牙臘腸/香椿/辣根/冰花
以皇帝豆做成的濃湯,中間還加入了剁碎的西班牙臘腸,
不過木舌如壽司羊,
跟同行的另外兩位友人都一樣沒有發現濃湯中有西班牙臘腸的存在,
不知道是不是聽錯了,不是加在濃湯之中,而是放在炸石蚵裏頭。
但是即使如此,這碗濃湯也無疑的有著讓人喜歡的味道與口感,
濃稠而不膩口,讓人喝完之後意猶未盡。。
冰花吃起來有軟脆的口感,
石蚵吃得到鮮度,麵衣炸的脆而不油,
配著濃郁的皇帝豆濃湯一起入口,是很美的協奏。
竹山冬筍/萬壽菊油/銀杏/某一種菇類/小洋蔥/酸豆/北海道干貝/康堤乳酪
旁邊小小的是炸過的銀杏,吃起來脆脆的。
干貝單吃尚可,鮮甜味ok,只是沒有太多的特別之處,
但是跟旁邊放在小洋蔥上頭,帶有些點酸香的萬壽菊油配起來意外的迷人。
竹山冬筍跟某種菇類拌上的康堤乳酪,
吃起來那種起司香味伴隨著脆脆微甜的冬筍與微Q彈的菇類,
是一種恰到好處的融合。
小龍蝦/煙燻刺薯山藥/大根/荷蘭蛋黃醬/白子/辣蝦汁/北海道海膽
剛上桌的時候先不要立刻開動,
因為服務人員會在桌邊倒上這道菜的醬汁,
感覺起來小樂沐 Le Côté LM很喜歡這樣做,
因為從第二道的湯開始,到海鮮主菜,肉類主菜,還有之後甜點,
最後不管是醬汁還是調味料,都分成是兩階段上桌的,
雖然感覺這樣對於外場人員來說,可能會要多一道工序,
但是純粹就一種吃飯的儀式感來說,
小樂沐 Le Côté LM確實跟其他餐廳不一樣的地方,
或是說即使別間餐廳也會這樣做,
但小樂沐 Le Côté LM就是會比別間餐廳做的更多一些。
小龍蝦吃起來的口感還不錯,有點像是在吃泰國蝦,
但是口感上並不會這麼的有彈性,稍微有些韌度,
比起某些糊糊爛爛的冷凍蝦,
小樂沐 Le Côté LM的小龍蝦給壽司羊的印象還滿好的。
海膽的鮮甜味很不錯,配著底下的大根一起吃也很合適,
算是意外出現與意外的美味。
醬汁扮演很重要的提味效果,
不管是旁邊帶有些許辣蝦汁,
還是服務人員之後倒上的荷蘭蛋黃醬,
只能說,李嚴會輸真的不冤枉啊~~~
煙燻過後的刺薯山藥帶有多了一層的香氣,
配上醬汁的感覺很棒,
脆脆的口感與小龍蝦海膽的等海味一起在口中融合的感覺,
是很多層次不衝突的相疊。
雖然分開吃也不是不行,
但還是建議大家,就跟服務人員建議的一樣,
混著一起吃享受這種多層次的口感跟味道吧。
牛菲力/菊芋/豆苗/海苔/蛋白/黑橄欖牛骨髓醬汁/咖啡
三分熟的牛肉以一種很美的顏色呈現,
咬下之後不會有肉汁橫流的爆漿感,
但是牛肉本身的鮮甜味是讓人會回味的喜歡,
小樂沐 Le Côté LM的菲力多了一點淺淺的酸味,
不知道跟用芸彰牧場的牛肉是不是有關係,
不過壽司羊是還滿喜歡這種酸味的。
口感上雖然沒有油花,
但是嫩度上的表現很棒,帶有微微嘴酸的彈性。
旁邊的海苔跟蛋白做成的薄餅,吃起來脆脆的,
雖然在服務人員說這個可以配著牛肉一起吃時稍微有些疑惑,
但是配起來的味道跟口感上確實都多了一些變化。
菊芋吃起來脆脆的,口感跟常見的馬鈴薯塊差很多,
而且吃起來的感覺也沒有這麼膩口。
醬汁的帶有淡淡的咖啡香氣,
與讓人喜歡的鹹味與鮮味,
提升了牛排本身的風味,而且不會搶了牛排原本的味道。
七味乳鴿/酸豇豆/白舞茸/紅薏仁/鴨內臟餅
這個是朋友點的主餐,壽司羊有吃到一些,
不過說實話...吃起來的感覺普普通通,沒有很大的特點,
可能是壽司羊吃不太懂吧,
旁邊附上的鴨內臟餅還比較好吃一些。
香水草莓/杏仁甜酒/香蕉奶油/酸麵包冰淇淋/炸酸種麵包/杏仁凍/蛋白餅/花生
中間的是用剛剛麵包籃中的酸種麵包做成的冰淇淋,
在服務人員做此介紹之時,真的讓人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吃起來帶有點微微的酸,但是甜味仍是主軸的美味。
藏在後面那一塊蛋白餅的是有著花生跟香蕉做成的奶油,
給了這個甜點又多一層意想不到的味道,
因為沒有仔細的看菜單,
而是在混合著蛋白餅,草莓還有底下的杏仁凍一同入口時,
意外感受到的香蕉花生香。
草莓醬的酸甜與炸過脆脆酸種麵包,意外的合拍,
雖然不若整塊麵包一起吃的香,
但是在這甜點中稍微硬脆的口感與蛋白餅的薄脆,
也是很讓人喜歡的呼應。
香料茶
因為下午已經喝了不少的咖啡,
所以最後就沒有選擇咖啡,而是選擇沒有咖啡因的香料茶。
不過香料茶似乎在很多的法式料理中都有出現,
之前在高雄的N I B B O N跟Liberté也都是以香料茶做為結尾。
海鹽瑪德蓮
吃起來外頭是微脆,而背面則是嵌上了海鹽,入口時會帶有些鹹味。
感想:
雖然開車到台中最少都要兩個小時以上,
但是,
吃完這一餐小樂沐 Le Côté LM再從台中趕回高雄的感覺,
是一種會讓人愉悅的美妙。
雖然下一次要不要再這麼瘋狂是值得讓人考慮,
但是,
對於如果旅途中會經過台中或是生活在大台中地區,
而且也熱愛美食的人來說,
小樂沐 Le Côté LM很值得一吃,
而且,意外的不會很難訂位,
因為壽司羊是在要去的前一個禮拜才線上訂位的,
在附近的時間也還有不少的位子。
如果說小樂沐 Le Côté LM的每道料理都驚為天人,
這不免有些浮誇,也對不起之前吃過的其他餐廳,
但是以整體來說,小樂沐 Le Côté LM的水平確實很高,
而且也是壽司羊在台中吃過的餐廳之中,最讓人喜歡的。
撇開主餐的七味乳鴿跟開胃菜的山羊乳酪,
其他的料理在味道與口感的堆疊上都讓人喜歡,
從濃郁的皇帝豆濃湯配上石蚵的鮮,萬壽菊油點綴過後的干貝,
荷蘭蛋黃醬與海膽協奏下的台灣小龍蝦,芸彰牧場台灣牛菲力的鮮甜微酸,
到最後蛋白餅的脆混著酸種麵包冰淇淋與香蕉花生奶油的香甜,
給人的感覺在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創意但也融洽,
不會有一種讓人感覺到為創意而創意,為使用台灣食材而使用台灣食材的感覺。
雖然麵包可能並不是一間法式餐廳之中這麼會被人注意到的部分,
但是三種麵包(酸種/培根/馬鈴薯)分別抹上義大利奶油的滋味,
在打食記的當下,
那種讓人口水直流的口感與味道也不斷的重現,
或許這也是打食記的一種再現與樂趣吧。
最 後 一 樣 , 謝 謝 大 家 看 完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9.50.6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od/M.1621007412.A.8B9.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kamgx58 (101.9.50.66 臺灣), 05/14/2021 23:51:54
※ 編輯: kamgx58 (101.9.50.66 臺灣), 05/14/2021 23:53:08
※ 編輯: kamgx58 (101.9.50.66 臺灣), 05/14/2021 23:53:17
※ 編輯: kamgx58 (101.9.50.66 臺灣), 05/14/2021 23:54:04
可是還不錯吃啊......
※ 編輯: kamgx58 (101.9.173.175 臺灣), 05/15/2021 23:50:0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