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自煮神隊友~北鼎燉蒸鍋
即將結團:https://gbf.tw/6yhsr
這段時間,北鼎燉蒸鍋這個神隊友,真的天天幫上我很多忙,讓我一鍋多菜,食材擺一擺就能搞定。連小比也自己主動要求要跟我學幾道招牌菜(像是雞精蒸蛋跟鮮奶茶布丁)有人問我他跟電鍋有什麼差別?我大概整理一下
1.可定時:一般電鍋無法精確定時你要的烹調時間,都需要自己另外計時,然後注意時間(有時就蒸過頭了)
2.蒸氣來源大又均勻穩定,所以上下兩層的食物,不會有熟度落差的感覺
3.鍋蓋防蒸氣低落走水設計,可蒸出超級漂亮包子饅頭,表皮不會被滴到水而皺皮。蒸其他料理也不會醬汁被稀釋
4.最大容量設計:一層可以蒸6-8顆小饅頭7-8個粿15顆雞蛋18-20個小籠包,比起十人份圓形的電鍋單層容量還要大
5.一鍋多用。搭配配件燉盅,可一鍋三四菜多種變化
6.有預約功能。我最常把冷凍饅頭包子或雞蛋優格放著,用預約,隔天早上起床就有熱騰騰的饅頭包子、水煮蛋跟優格可吃
7.有酸奶優格功能。我用這個功能做的優格的品質比電鍋做的還要穩定成功。
8.可充當發酵箱
以上,是目前想到的。這段時間直播有很多料理示範大家可以去看看有多方便簡單。當不想煮飯的時候,有這個神隊友真的是種救贖啊
這篇有詳細介紹:https://www.facebook.com/lorinakitchen/posts/329102728571066
「小籠包包子差別」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小籠包包子差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小籠包包子差別 在 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小籠包包子差別 在 甜聲精靈-邱紫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小籠包包子差別 在 [問卦] 台灣是不是搞不清楚小籠包跟湯包的差別?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小籠包包子差別 在 水餃湯包及小籠包的差別是什麼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小籠包包子差別 在 老師傅教你做【小籠包】老面做小籠包蓬鬆的秘訣是什麼?加鹼 ... 的評價
- 關於小籠包包子差別 在 湯包vs小籠包 - 美食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小籠包包子差別 在 三民市場包子叔叔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小籠包包子差別 在 [問卦] 湯包給小籠包的差別-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小籠包包子差別 在 [問題] 早餐時段小籠包哪裡買? 的評價
小籠包包子差別 在 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洪福利這篇文章,非常適合做為我「餐飲界革新系列」的「結論」與大家分享。
原文如下:
前陣子與老婆的花東之旅很愉快, 但在花蓮市有件小事讓我想起了 程天縱 老師的這篇文章.
我們旅程第一天在花蓮市區閒逛, 因為是個平凡三月(沒有連假)的星期五下午, 所以遊客意外的少. 閒逛時經過 "公正包子" 的門口, 似乎有點印象是名店. 店裡起碼十來個工作人員忙著準備小籠包, 疊的高高的蒸籠一排又一排冒著白煙, 但是幾乎沒幾個客人, 空桌子很多, 看起來大概正利用下午的空擋在準備應付傍晚的大量人潮. 我們討論了一下, 想說難得來花蓮一趟, 既然都碰巧走到了, 就試試看吧!
走進店裡想坐下, 卻發現每張空桌子都不太乾淨. 除了沒有擦乾淨之外, 許多桌上有用過的碗盤還沒收, 地上也隨處掉了很多免洗筷的塑膠套, 用過的面紙. 抬頭要找菜單, 看到牆上斗大的字寫著標語:
「忙碌時忘了微笑請見諒」
因為這樣的標語在台灣的餐廳越來越常見, 我們也不以為意, 但我還是忍不住小聲的跟老婆說:「起碼有十來個人在準備小籠包, 為何不安排一位先趁現在沒什麼客人時清理一下桌面?」
菜單上有一籠五顆十顆之類的, 但也有一顆的選項可以單點. 因為沒有吃過, 而且想要留點肚子空間給夜市, 所以決定先點兩顆嚐嚐味道, 如果好吃再加點.
收銀機的大姐看了一眼我的單, 問:「你幾個人吃啊?」我回答說兩人, 並把準備好的零錢要遞給她. 她不接過錢, 轉頭對另一位大姐說:「喂, 他們兩個人點兩顆啦!」聽到這樣的大姐冷冷的抬起頭看我一眼. 我先是愣了一下, 隨即想說是不是店裡有什麼規定我不知道的, 馬上問:「這樣不行嗎?」
大姐冷冷的說:「不是不行, 但是下次兩顆外帶就好了比較方便」
她的臉色與語氣讓我知道所謂「方便」指的是對她們比較方便而不是對客人比較方便.
回到座位我與老婆草草吃完小籠包. 你大概也猜得到, 不會再有「下次」了.
我當然明白, 如果在尖峰忙碌時間店裡店外滿是顧客, 那我們兩人佔用一張桌子只點兩顆小籠包真的造成店家不方便, 我們也不會做那麼白目的事. 但當時實際狀況是店內稀稀疏疏沒幾位客人, 站在收銀台的小姐正滑手機聊天, 菜單上也的確有讓客人單點一顆包子的選項.
我們坐下吃兩顆小籠包, 沒有增加任何店家的負擔或浪費任何成本.
另外, 你有沒有注意到, 絕大多數張貼「忙碌時忘了微笑請見諒」標語的店家, 即使在不忙碌時也都臉色很難看?
花蓮市鬧區畢竟是旅遊觀光景點, 但是我們林口家附近的一間在地豆花店也有個類似的故事.
一個下午, 我去幫老婆外帶兩碗豆花. 店內除了我之外唯一的客人是一家四口, 爸爸媽媽帶兩位看來是小學生的孩子坐一桌安靜的吃豆花, 每人都點了一碗. 其中一位約莫三年級的男孩子跟媽媽說想要上廁所, 媽媽要他自己去櫃檯問老闆娘.
孩子走到櫃檯前很溫和的問:「請問我可以用一下廁所嗎?」
老闆娘看了他一眼冷冷的說:「 我們這邊的廁所不外借喔」
孩子只好轉身問媽媽怎麼辦, 媽媽放下吃到一半的豆花, 只好陪他走到店外去另外找廁所.
我懂, 開放廁所是餐飲業相當麻煩頭痛的必要之惡, 時不時會碰到很糟很噁心的狀況需要打掃, 忙起來沒時間立刻處理甚至會被顧客抱怨, 吃力不討好. 電視新聞偶爾也會報導店家好心借廁所給外送員用, 結果被用得超髒的狀況. 將心比心, 這樣的情況多了, 任誰都會不情願開放廁所.
但還是看當天實際狀況, 一個不忙碌的下午, 整間店除了我外帶之外就只有那一家四人. 兩個孩子們吃著自己的豆花沒有喧鬧, 也沒有弄髒桌面環境. 借用一下廁所的不是成年人或外送員, 而是爸媽都在場的小學生.
在「廁所可能被弄髒」的風險與「對顧客友善」當下的取捨, 我很不認同老闆娘.
最後忍不住再分享一個真實故事.
我爸媽與兩位朋友到一間知名連鎖港點餐廳吃飯. 一樣, 當天客人不多. 坐下來, 四人先點了一壺(要付錢的)熱茶, 卻只來了兩只茶杯. 一向禮貌客氣的媽媽請服務生再拿兩個茶杯, 畢竟是四人用餐. 服務生卻向媽媽說:「不好意思,我們店裡的規定是一隻茶壺只能配兩只茶杯喔!」
也許因為茶壺茶杯滿精美, 所以連鎖店的老闆有這樣的規定. 服務生告訴我爸媽說其他兩人可以用桌上的玻璃杯喝茶, 但不能再增加茶杯了.
這些真實經驗讓我對程老師的這一系列文章特別有感. 我看了許多這系列文章下的留言, 覺得有不少人誤解了程老師的重點.
誤解一:「對顧客友善的基本態度」 = 「高檔昂貴餐廳」
很多留言認為台灣人重吃, 口味第一, 不見得在意豪華裝潢與高檔服務.
這個誤解在於, 對顧客友善的基本態度, 不見得需要西裝筆挺的服務生畢恭畢敬的等待招喚, 更與高檔裝潢一點關係也沒有.
有很多在地的小店, 從早餐店到鹹酥雞, 老闆(娘)親切熱情, 不見得永遠面帶微笑, 但一個有朝氣精神的招呼, 一個貼心的小動作, 或對顧客的一點耐心與諒解, 就讓人感到友善的基本態度. 我相信有一, 兩間這樣的小店在你心中有一席之地, 而且讓你一再光顧.
相反的, 我也有去過一些所謂的高檔餐廳/飯店, 服務人員行禮如儀, 卻給人感覺只是冷冰冰的背誦 SOP , 遇到一點小狀況就毫無變通之道. 裝潢收費高價位卻離「對顧客友善」的精神很遠.
我在程老師文章中看到的是, 對顧客友善是一種服務業/餐飲業的基本原則. 它不見得需要店家額花成本就能讓客人感受到, 更不是高檔餐廳的專利.
誤解二:現在台灣社會奧客很多, 所以餐廳一定要訂這些規定自保
我很好奇, 對一般餐飲店家而言, 一天的經營中到底是普通客人佔大多數或是奧客佔大多數?
一間店的經營者, 是否應該先預設立場, 把所有進門的客人都先認定為奧客, 所以在牆上張貼「忙碌時忘了微笑請見諒」或著是明定廁所不外借, 還有各種各樣預防奧客的規定?
或是, 先把所有的顧客都當好客人, 真正遇到奧客時再個別處理?
「忙碌時忘了微笑請見諒」的標語貼上牆了, 是真的要請客人見諒, 或只是幫自己預設立場可以無條件的給客人臉色看?
誤解三:經營餐廳或小吃店 與 經營事業的心態差別
我個人的理解是, 程老師談的是如何用經營事業的心態去思考餐飲店的經營管理, 但很多人的想法則是在做個小生意以求溫飽的層面打轉.
我最近接觸的一些科技新創, 其中兩, 三位創辦人 / CEO, 都讓我感到只能用「技術宅」來形容他們. 也就是, 他們本身都是工程背景出身, 非常技術至上, 卻完全低估或忽略了公司文化, 管理, 行銷, 組織的重要性, 總是誤以為有精良技術的產品(服務)就是會賣的產品(服務). (張忠謀曾多次在演講裡說他認為行銷與工程一樣重要)
用在餐飲業的類比, 就是經營者認為美味就是唯一. 只要有美味, 其它的服務啦, 整潔啦, 對顧客友善啦都是其次. 很可惜的, 其實只要弄懂了上面的 “誤解一”, 就會明白追求美味與對顧客友善完全可並存, 相輔相成, 絲毫不矛盾衝突。
懂這一點的人在經營事業, 不懂的人在經營餐廳。
小籠包包子差別 在 甜聲精靈-邱紫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戴了55天鋼牙
今天拆了🥰
雖然差別沒有很大
但臉型真的有改變了
包子臉變小籠包🤣🤣🤣
#55days
小籠包包子差別 在 水餃湯包及小籠包的差別是什麼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水餃的皮比較薄,也有一點Q勁。 而包子的皮就有厚有薄。 肉包類就很厚,湯包就比較薄。 小籠包 ... ... <看更多>
小籠包包子差別 在 老師傅教你做【小籠包】老面做小籠包蓬鬆的秘訣是什麼?加鹼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訂閱頻道▷ https://bit.ly/307zCKF傳統老面 小籠包 和發酵粉 包子 相比,從口味上來說更具有面香味,口味也更有筋道一些,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 <看更多>
小籠包包子差別 在 [問卦] 台灣是不是搞不清楚小籠包跟湯包的差別? - 看板Gossiping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