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
我終於可以從無限輪迴的上傳、訂正、再上傳的功課地獄中解脫~
6月中旬剛下手的怪傑佐羅力40本,
兒子已經啃完29本,
買書買到心累的我,
只好再繼續找找有沒有其他有趣的書
可以填滿這隻小書蟲的胃~
但我家這隻書蟲偏食得嚴重
只喜歡有趣的、好笑的、科學類的,
對於文學、藝術(雖然他喜歡畫畫)、人文、社會、地理,實在沒什麼興趣~
這真的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我自己以前也是個閱讀偏食嚴重的人),
但是當孩子徜徉在書海中,
卻還要他看沒興趣的書籍時,
這跟上課、念課文有什麼兩樣呢?
所以,我這次改變策略~
想透過”雜誌”來引導他,
避免讓他只專注在自己有興趣的事物~
原本鎖定的對象是”未來兒童”,
因為兒子是二升三,
”未來兒童”有注音會比較適合~
結果這位小屁孩看完跟我說~
媽咪,我覺得還好耶,沒有很喜歡!!
普通、普通,還滿好看的,但是沒有到很喜歡!!!
是怎樣???!!!
滿好看的,但是沒有很喜歡??!!
所以,我後來拋出的是”未來少年”
裡面有比較多”科學”一點的文章,
立馬吸引了小屁孩的目光!!!
但是全部都沒有注音的文字,
又讓孩子有點卻步!!
對於還想偷懶不認國字的小屁孩,
或許全國字的”未來少年”可以讓他再多認識一些國字,
不要繼續依賴注音
當然,如果跟我有一樣的顧慮,
不確定孩子比較喜歡哪個程度的家長,
可以在7月4日前,趕緊上
《未來少年》 bit.ly/3xtVi1F
《未來兒童》 bit.ly/3xzVdtt
立即登入 #未來親子學習平台 會員
(登入成為會員就有免費的電子雜誌可以觀看)
即可和孩子一起觀看!
先陪伴孩子挑一本可以陪他成長的雜誌,
引起興趣後,他就會一本接著一本停不下來了!!
千萬不要以為妳只是訂了一年雜誌!!!
而是可以利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
把以前覺得有趣的文章內容都看過一遍,
訂閱雜誌的同時將享有線上觀看的權限~
如果還是沒辦法下決定,
可以參考一下我的做法~
先訂”未來兒童”,
等孩子更加適應之後,
再和客服聯繫轉換為”未來少年”,
可以隨者孩子的進度、狀況去做調整~
會更有彈性、更活用!!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我覺得很棒的一個部分就是”少兒知識庫”
所有的當期或過期的電子雜誌都可以線上觀看
當孩子看過整本雜誌後,
到底有沒有看懂呢?
這時候來個簡單的小測驗就很重要了~
”少兒知識庫”還設有學習單,
針對當期的主題設計了一份學習單,
會先有一份心智圖或是整理成比較圖表來幫助孩子理解~
逛知識庫的同時,當然先挑自己的專業來介紹一下囉
<<未來兒童>> 2021年3月號 84期
消化道大冒險
我一直覺得,要講營養前,應該先認識自己的身體
不然孩子不懂為什麼要吃”營養又健康”的食物
而認識身體的第一步,當然就是要認識消化道!!
所以我超級喜歡這個主題~
以食物進到人體消化道作為冒險過程
最後變成糞便排出體外~
孩子不管幾歲,尤其是男孩子~
一定對最後面這段屁屁、大便感到滿滿的興趣
就以我家點閱率最高的屁屁偵探、屁屁超人就知道了~
孩子在大班時,我也帶他去科教館
以親身經歷,真正體驗食物的消化過程,
真的是很有趣~
小一點的孩子也不用擔心會看不懂~
可以搭配音檔或”未來小學堂”的影片
每天讓孩子聽一段音檔,並搭配影片和雜誌
也就是說相同的主題,孩子可以有3次不同的接觸方式
自然而然的就會對當期主題會有更多的認識及記憶了
<<有了音檔及小學堂的影片,我覺得大班也是可以超前佈署的>>
既然談了營養,
還可以利用平台的搜尋功能來搜尋看看還有哪些營養相關的主題~
搜尋後發現總共有68個相關主題
刪掉比較不相關主題後,還有28個主題,
不管是爸媽想跟著孩子一起深入閱讀
或是學校、幼稚園的老師要利用來備課、增加補充教材都好適合~
當然學習單也會有延伸閱讀,可以全部一起參考~
這次和未來兒童/未來少年合作的方案是~
👉訂閱未來兒童1年期(12期),
🍎贈1期未來兒童(共計13期)
🍋贈烏龍公寓,怪房客
🥦贈未來Family 精選1期
專屬訂閱 https://bit.ly/3x7u416
👉訂閱未來少年1年期(12期),
🍎贈1期未來少年(共計13期)
🍋贈病毒不是故意的?
🥦贈未來Family 精選1期
專屬訂閱 https://bit.ly/3A5QYYu
#活動1~
1.成為本粉絲頁的粉絲,並分享本文
2.tag 2位朋友 + 妳給孩子的暑假計畫是~
a.有呼吸就好
b.課外書看到飽
c.超前佈署,免得開學走鐘
就有機會得到1本”病毒不是故意的?”
7/7 23:59 結束
7/8 12:00 抽獎
#活動2~經由專屬訂閱網址訂購雜誌的粉絲們~
只要留言回覆”已訂閱”
待小幫手確認名單後會私訊給妳專屬社團
我會把我規畫給孩子的教案跟大家分享
另外,有訂購者可以參加以下的贈書小活動
🥰6本最新版的未來Family 抽獎~
🥳2本”病毒不是故意的?” 抽獎~
詳細版圖文內容請到部落格~ https://lihi1.cc/Biaqx
《#未來兒童》適合 #小學一至三年級
線上全閱讀 bit.ly/3xzVdtt
音檔小幫手 bit.ly/3gzgSfp
《#未來少年》適合 #小學四年級以上
線上全閱讀 bit.ly/3xtVi1F
小一適應教案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前情提要:
在國內移動時,臨時決定,要去朝聖南部速食連鎖名店「丹丹漢堡」。這次就由孩子幫我們導航囉!
https://bit.ly/2ZCVe24
「校友會也不少朋友問「寫部落格感覺很難?」「會不會很辛苦?」我想,用一張照片最能說明。這是我兒子昨天晚上寫部落格的樣子 XD
非常悠閒舒適,有沒有!你覺得他很辛苦嗎?你覺得他寫部落格很難嗎?我看是蠻輕鬆的 XD (怕他眼球生長角度不均勻,所以拍完後我叫他坐正再繼續。)」
▌旅遊後,讓孩子透過部落格將資訊整合並呈現。
在數位時代,用數位工具搜尋並整合資訊外,還可以呈現與表達,完成 input 與 output 的循環。我們家的兩個小朋友寫部落格已經 3 年,幾乎每天寫,到現在都超過 800 篇了。如果您對怎麼帶孩子寫部落格有興趣,歡迎參考這篇。
➤ 【小學生】帶小孩寫部落格有什麼好處?
➤ http://bit.ly/2XQxrsk
🚩 讓 3C 成為好工具,而非玩具。
🔸 https://literacy.innovarad.tw/3c/
孩子使用不同的媒介,會說出不同角度的心情,這一年來,很多他們的心情,直接問,不見得會說,可能當下立刻要反應有困難,但透過部落格書寫,也讓我們作父母的,瞭解到很多孩子心裡在想的事情。
如果您有興趣看看這兩個孩子選了什麼圖,在丹丹漢堡體驗到了什麼,歡迎看看以下兩篇。
➤ 丹丹漢堡 / 胖丁(當時小五,現在國一)
➤ http://bit.ly/2KXplch
➤ 丹丹漢堡 / 皮卡丘(當時小一,現在小三)
➤ http://bit.ly/2KZIN8d
也是因為看了這兩篇,才發現他們都說了類似的句子「丹丹漢堡有一種濃濃的好滋味和一種懷念的漢堡味,丹丹漢堡果然好吃。」「這種雞塊有一種懷念的薯條🍟味,和一種濃濃的漢堡味。」
覺得奇怪,怎麼這麼巧,一問之下才發現,這是新思惟校友幸怡姐的台中燒肉名店「一頭牛」的廣播廣告,接送的時候在車上常聽,加上前陣子又剛好去「一頭牛」跟朋友們聚餐,吃了很不錯的和牛,小孩被洗腦了 XD
現在的他們認為,「濃濃的○○味和懷念的○○味」,就是好食物的最佳形容法!
▌把 3C 當工具
校友會也不少朋友問「寫部落格感覺很難?」「會不會很辛苦?」我想,用一張照片最能說明。這是我兒子昨天晚上寫部落格的樣子 XD
非常悠閒舒適,有沒有!你覺得他很辛苦嗎?你覺得他寫部落格很難嗎?我看是蠻輕鬆的 XD (怕他眼球生長角度不均勻,所以拍完後我叫他坐正再繼續。)
他用語音輸入法,讓蘋果公司的「人工智慧」替他工作,只需要偶爾修正錯字即可。而且他知道「人工智慧」聽力不好,所以跟電腦講話的時候,還特別字正腔圓 XD
這就是我們想達到的目的,讓孩子從小習慣使用 3C 產品,而且藉由實際體驗,讓他們知道自己才是這一切工具的主人。「役物,而不役於物。」
當他知道網路可以解決他人生那麼多問題,獲得成就感,並取得與大人平起平坐的資訊力時,又怎麼會去沈迷在遊戲之中呢?
3C 是工具,工具就像筆,筆可以拿來戳人,造成流血受傷,也可以寫出重要作品,成就一個人。端看我們怎麼帶孩子使用而已。
以上小小經驗分享,供有興趣的家長朋友們參考。
🔸 7/25(六)素養教育工作坊
🔸 立即報名|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 讓自己成為更能給孩子支持的爸媽
▌在這堂課,你將能學會的技能。
✔ 半小時做好一個教案。
學會如何跟孩子分享任何知識主題,不管是廣島長崎原子彈、南太平洋群島或困難的性教育,都行。
✔ 旅遊不只是旅遊,讓親子關係增溫,還能學習。
把握全家每次親子旅遊的機會,讓孩子增進知識素養,懂的想的都更有視野與深度。不管是跟團或自由行,不管是國內或國外旅遊,都適用!
✔ 拒絕被 3C 綁架,成為 3C 的主人!
如何讓孩子正確使用 3C 產品,成為他們感官與知識的延伸,成為 3C 的主人,而非成癮無法自拔的奴僕。
✔ 適應潮流,並且走在潮流前端。
在生活中協助孩子,適應這個新課綱與新時代的潮流。
🔸 7/25(六)素養教育工作坊
🔸 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 不管是旅遊、用餐,隨時都是素養學習的好時機!
小一適應教案 在 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王麗芳教養同好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條活路
.
多年前,我第一次領薪水的時候,請家人到一間一價吃到飽的中餐廳吃飯,家人都很興奮平常很少點的大菜,一道道上來不需要害怕的價格,大家開心的點,每道的量不多剛好一人一份,所以我們越點越多道,後來,我爸爸開口了:『不准再點了!』
.
那時候的我們很氣,這是吃到飽的餐廳,當然越吃越回本越划算,哪有不點的道理?
.
父親沉下臉,叫我算我們這一桌總共多少錢,餐廳的水電成本、工作人員薪資、然後算這家餐廳的可能利潤,算完後告訴我們:『不要因為自己超出需求的慾望,而不給人活路。』
.
留給人家一點路,是我父親教我的,因此,我從不在網路給餐廳惡評,即使我不認同的言論,我也盡量不在網路上批評。
.
從寫部落格開始,我有十幾年網路書寫經驗,有幾次誤傷人、造成別人痛苦的事件後我對自己的文章慢慢的謹言慎行,我犯過錯,所以慢慢的我盡量不在情緒中發言,當我開始意識到我有自己的小小影響力,所以任何的不滿都不在當下發言與書寫,事過境遷後才書寫,避免誤傷人,我也不接業配,我只推薦我真心覺得對孩子好的東西,即使沒有半毛錢也一樣。
.
從兒子進入小一後,前三週還開開心心的,到後來整夜驚夢,上學路上我擁抱他的時候都會發現他在無意識地顫抖著,於是我晚上都不太敢睡。
.
昨天凌晨我還在問別人願不願意捐點錢,讓我可以將凹槽捐給一些特殊團體孩子?
.
我也在分析成本跟銷量,說服自己要不要還沒回本就為了新住民跟小小孩的需求出全注音版本?
.
當我邊工作的時候,我看到那篇攻擊我的文章,一開始,我馬上起身開電腦寫文,我不是不能被批評的人,如果你沒上過我的營隊,沒看到家長、孩子上課前跟上課後差多少?
如果你沒上過我的平日課,沒看過孩子轉變多少?
如果你沒買過我賣的凹槽本,沒摸過那個紙質,看過孩子書寫的改變,你就沒有資格在網路上說我騙錢!
.
我邊寫邊哭,但是我還是要寫下去,站起來反擊,蒐證、找法律途徑,因為,我知道凹槽代表的是什麼?
.
凹槽是我自己開課賺錢籌資金的,為了書寫障礙的孩子,我想盡辦法出版,繁體中文的市場小,凹槽製作成本高,淘寶、台灣類似的商品我都買來研究過,如果真的符合台灣孩子的需求,可以解決孩子書寫視覺困擾,我就不需要這麼辛苦出版繁體中文版。
.
我陪很多家長一起在熬他們的育兒關卡,所以我知道全職媽媽多年沒工作自己又面對教養的時後,有多麼沒有自信心,所以凹槽出來之後,我壓低自己的利潤,讓這些媽媽可以拿凹槽出去宣導販賣,他們可以接孩子下課的時候推廣,我讓他們願意走出去跟人攀談,也有屬於自己的小零用錢,最重要的是孩子眼睛中的媽媽,不再是那個唉聲嘆氣,什麼花費都要孩子問爸爸的人。
.
為了要販賣凹槽給需要的人,我開了公司只為了可以開發票繳營業稅,我知道很多媽媽需要收入又沒有育兒幫手,所以我請來幫忙的工作人員,都讓他們可以跟孩子一起工作,我扛著不只一個家,還有別人的家,跟別人的親子關係。
.
我一直在扛著也一直在透支著,透支著錢也透支著身體。
.
書寫障礙是第一步,後續還有閱讀理解障礙跟閱讀思辨的教材等著資金,凹槽的販賣還沒回本,後面還有很多幫孩子破關的東西要做,我需要從世界各地談授權的教材,我需要自己寫稿的教材。
.
那一篇拿班級家長群組對話隱私放在網路20萬人親子社團取笑我文章的後續是---
.
我的心臟舊疾復發,整個晚上我無法入眠,我的心臟無法安穩下來,所有緊急的藥品都拿吞下肚,我整晚無法入眠,我試圖一直回留言,試圖讓我的頭腦保持理智,但是我的精神狀況很不好,早上孩子的爸爸如常的帶兩個孩子上學,當孩子進入學校之後,我才想起這個在網路上攻擊我的人,是兒子同班同學的家長。
.
我想著他知道我的孩子是哪一位,澄清文出現他會不會有可能拿個臨時出入證說要幫孩子送課本就進入學校接近我兒子,他的孩子有沒有可能在學校椰榆、排擠我的孩子?
一想到這裡我忽然整個人恐懼到開始嘔吐。
.
我請孩子的父親接孩子回來,抱到一個完整無缺的兒子當下,我才不再恐懼,然後,孩子的爸爸馬上進入學校將孩子的所有物品拿回來,那個學校我再也不會讓孩子進入了。
.
孩子入學這兩個月的狀況很大,身為母親我超心疼的,如果我想要圍剿老師,以我的臉書影響力來說,我可以放在臉書上公開,絕對可以上社會新聞,但是我沒有這樣做,我也只是用自己孩子的狀況提醒家長,很多孩子以為在學校被處罰回家說了又會被罵一次,所以都不敢說,父母必須更細心地去發掘,精神的凌虐比肉體更難發覺,也更難舉證。
.
不知道當初PO文的家長,您現在滿意了嗎?
.
您把家長們在家長群組上的討論,一個個點擊家長的頭像去找對方背景,然後拿裡面孩子學習落後的事情,來PO網取笑家長取笑孩子,從沒買過我任何書與課程卻還公開亂指我騙錢,造成的後果是。
.
一個被傷心跟恐懼包圍、心臟舊疾發作抱著馬桶吐的媽媽,
一個受教權被剝奪不再能去學校的小一孩子,
一個當初跟朋友約好一起進去同個學校避免新環境適應問題的孩子,現在朋友不見了,他還必須要重新再重新面對,家長要重新陪。
.
一群為了孩子中文書寫障礙,辛苦編輯、開發繁體中文凹槽的工作人員,覺得自己的努力都被否決的失落。
.
一群在推廣凹槽幫助自己有收入、陪孩子練跟人破題,陪孩子破人際障礙的推廣媽媽被質疑。
.
一些工作人員養家的家計。
.
一群只是為了知道孩子學習狀況而加入LINE的家長,開始擔心,會不會自己孩子的狀況、照片,有一天又被偷走放在網路上椰榆、取笑?
.
一群開始互相懷疑對方的家長群組。
.
一個有心看著日本、香港各國教材想引進來陪孩子破學習障礙的工作者,看著堆積如山的資料,想著『我還要為了幫別人的孩子,害了自己的孩子嗎?』
.
我為什麼要管別人孩子的死活,他們都不管我的死活了?
.
一個可以幫助台灣書寫障礙孩子破關的凹槽筆順本,有可能就斷送在您的惡趣味中,後續所有有繁體中文書寫困難的孩子都不一定能得到這樣的協助。
.
有工作人員邊氣邊對我說:『我們不要出線上課程了,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努力的讓這種人拿到你辛苦的教案跟方法?看他是不是一輩子育兒都順遂,不需要人幫?』
.
看我們
這麼慘,您應該很開心吧?
.
不過我想這些對您不重要,對您重要的是,恭喜您孩子班上少了一個學習落後的孩子。
。
這件事之後,我才知道有多少的人,曾經遇到同樣的網路攻擊,曾經痛苦到無法入眠,曾經整個心揪著,謝謝你們的鼓勵與溫暖,我非常感謝。
.
也謝謝一直跟我網路對話,不讓情緒吞沒我的朋友們。
.
在此,我想請各位家長幫忙宣導,當你要PO網的時後,多想想一些後續的影響,對你來說是一個八卦看人好戲的惡趣味,後續的影響有這麼多。
.
我一直為自己曾經的網路誤傷人愧疚著,也希望這樣的愧疚不在您身上。
.
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是好人,加入家長群組的時候,他有可能一一的點開您的頭像,去查您的隱私,在封閉群組內的言論,即使你是好意的,也有可能被扭曲,孩子的狀況有可能被擷取曲解拿到網路上取笑,而家長的身份也會被拿出來取笑。
,
面對這種惡意,請不要姑息,即使是假帳號也可以經由IP位置查到發文者提起控告與訴訟,千萬不要隱忍。
.
另外,所謂的名人也是人,鍵盤可以拿來聯接世界知識,也可以當殺人武器。
慎想結果很重要,我們的每個行為、每句話都是孩子的榜樣。
.
善惡在一念間,也在你敲鍵盤的手上。
.
有趣、八卦、自以為高尚評論的時候,想想你有沒有給人一條路走?
小一適應教案 在 學校幼小銜接與兒童適應探討: 小一教師的觀點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而大班兒童與小一兒童的學習適應情形也大致相同,顯示對一些. 孩子來說,雖經過大班一年的調適,但進入小一仍是不小的壓力,需要調適的時. 間比大人預期的要來得長,也需要 ... ... <看更多>
小一適應教案 在 教師板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國小目前在學校代課領鐘點費,蠻適應學校環境,所以之後想考考看代理教師,想請問 ... 前幾天跟教學指導老師討論教案,直接被電的慘CC,還沒上台就覺得自己會教不好, ... ... <看更多>
小一適應教案 在 [分享] 要上小一的孩子們會考慮實驗教育嗎? - 看板Preschooler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引述《kkkeita (小包)》之銘言:
: 我目前在臺北市珍古德實驗教育機構工作,
: 自己有一個兩歲多的小孩,
: 雖然還沒到學齡,
: 但之後也會希望他可以到機構上學,
: 因為有很多吸引我的點~
: 1. 師生比跟一般國小比起來好很多,
: 因為這兩年才剛成立,每班的學生都少少的,
: 一個年級一班,每個年級都有導師,各科目還有科任老師帶。
: 2. 因為是珍古德協會創辦的,所以首重生態、教育與保育,
: 每週五是生態日,會帶孩子去體驗自然~
: 3. 跨領域探究教學,讓不同科目透過教案的設計及老師引導,
: 可以在同一課堂上學習!
: 4. 沒有制服、沒有課本、沒有厚重的書包,免除掉不必要的學雜費。
: 5. 孩子沒有太多壓力,每天都會開心上學~
: 現在還在招生中,
: 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參考協會及機構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janegoodall.taiwan.fans
: https://www.facebook.com/jgiacademy.taiwan/
: 當然也可以問我,我很樂意為各位回答~
: 我個人很好奇家長們除了公私立小學之外,
: 有沒有考慮實驗教育呢?
: 或是有什麼建議都歡迎跟我們說,
: 先謝謝大家~
看了珍古德教育機構的招生簡章,
除了中、英、數的學科內容,
還有自然生態、社區參與、團隊合作、國際議題
理念很不錯,但不會是“沒有太大的壓力”
也不是放任性學習的教育方式
相反的,孩子要有很強的自主學習能力
(或許還有強大的家長配合能力)
才能實踐其教育理念
6年學習下來,學生應該會有自主研究、完成個人和團體報告的能力
這和傳統重視練習和考試:偏被動學習、老師指示做什麼,學生才反應、不停反覆練習--
是完全不同的
體制內學習是容易造成僵化思考的
這也或許是從非體制轉到體制內會適應不良的地方
畢竟小學6年受到的訓練是自己觀察、挖掘問題
並且能自己整合成報告
可是國中是背誦、考試、練習題
就算有報告也是偶爾才有
幾乎是限制學生開放性思考
這種實驗課程或許不利於升學
但對於長遠發展或許才是有用的
不清楚還有多少實驗教育機構做什麼樣的學習方式
不過這應該是菁英的學習方式吧XD
----
更新
我自己對實驗學校的觀念還停留在很久以前的森林小學
看到原po的珍古德實驗教育機構推文一面倒的不推
好奇看了一下簡章內容,其實很有意思
去年也有些新聞報導了這間學校(大概是打著珍古德的招牌,較能吸引注意)
珍古德首次在亞洲辦學,為何落腳台灣?要教什麼?(天下雜誌)
https://www.cw.com.tw/amp/article/5117842
教生態、氣候變遷、自然共存!「珍古德」實驗教育機構 亞洲第一所在台灣(TVBS)
https://news.tvbs.com.tw/life/1605761
向大自然學平靜 珍古德協會在台近30年,開辦實驗教育(親子天下)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2332
同場延伸閱讀
實驗教育是什麼?我的孩子適合實驗教育嗎?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210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83.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reschooler/M.1654959003.A.145.html
※ 編輯: nlevta (223.139.83.37 臺灣), 06/11/2022 23:46:03
※ 編輯: nlevta (223.139.83.37 臺灣), 06/11/2022 23:49:14
更別說會主動觀察什麼了
有的老師也只承認“正確”答案
被這種老師教到,很難有思考能力
※ 編輯: nlevta (223.139.83.37 臺灣), 06/12/2022 00:30:13
※ 編輯: nlevta (223.139.83.37 臺灣), 06/12/2022 00:32:26
就算再加上其他費用,大概2、30萬吧
如果出國,費用應該不止?
另標榜有1/5課程在戶外
平均來說,每週有1天是戶外課
確實能調劑身心
相較體制內學校,上國小之後大概都是教室上課
※ 編輯: nlevta (223.139.83.37 臺灣), 06/12/2022 07:37:09
其實他們的學習方式很適合小孩
尤其是低年級生
課程安排認識自然環境
但體制反而較缺乏這樣的資源(師資或設備)
長期下來,小孩的觀察力也會消退
因此這個實驗教育不是小孩不適
而是適不適合每個家庭(經濟能力、對學習的態度...)
以上是我從簡章看到的,
至於該機構實際上如何運作、教師能力如何....可以請教原po
※ 編輯: nlevta (223.139.83.37 臺灣), 06/12/2022 10:20:50
但長期下來還只是夏令營嗎?
這很考驗辦學者的課程規劃能力--到底能讓孩子學到什麼?
當新奇過了,留下的是什麼什麼?
個人認為菁英教育是用不同的視角在看待事物
通常是更全面、更廣、更高,想的也更深遠
評量方式不同,要求的能力自然也不同
這幾篇媒體文章都強調戶外課程(或許也是賣點)
不過反而更想知道教室內上什麼?
體制外孩子轉回體制內會不適應,
是哪裡不適應?
不能在教室外上課?
強迫穿制服?
照表操課?
作業太多?
老師講的聽不懂?
一句“適應不良”實在含糊....我也想知道哪裡適應不良?
倒是覺得課業不是太大問題,台灣的補習班很厲害XD
※ 編輯: nlevta (223.139.83.37 臺灣), 06/14/2022 10:32:23
※ 編輯: nlevta (223.139.83.37 臺灣), 06/14/2022 10:34:09
要求大量閱讀的話,就算上普通學校也不夠
※ 編輯: nlevta (223.139.83.37 臺灣), 06/14/2022 10:50:23
我們不在台北,不可能去上這些學校
但不代表不能討論實驗學校
我也想從這些學校的理念和教學方式
給我的小孩不一樣的學習
而不是全然相信體制學校
(題外話,我自己在體制學校工作過,說實在話,不想回去哪個場域)
※ 編輯: nlevta (223.139.83.37 臺灣), 06/14/2022 10:59:45
沒有對錯
只是資訊更多更好
※ 編輯: nlevta (223.139.83.37 臺灣), 06/14/2022 11:01:06
彰化一名國中生成績5C,但作文滿級分
不知g大怎麼看這個孩子
以我來看,作文滿級分比5A難多了(也反應在人數上)
實際上,成果報告要做得好,要運用的能力很多
可是學科測驗靠多做練習就能拿高分
而這個練習是很枯燥乏味的
它不是“對話”或思考
有些腦科學的書是不鼓勵這樣的學習方式的
我在珍古德的簡章看到小孩在教師引導下可以進行這樣的對話,而且持續練習這樣的對話
(也可能只是文宣廣告吧)
這是我覺得特別的地方
※ 編輯: nlevta (223.139.83.37 臺灣), 06/14/2022 11:21:05
我自己就很討厭寫報告
因為報告雖然有主題,但題目可大可小,要如何拿捏?
題材要如何蒐集、整理、組織...要不停的想,這就是“對話”
測驗題單純多了,套公式、套方法,但真的理解、懂正在解的內容嗎?
明年一堆孩子都要務農了XDD
作文考驗文字掌握度和文句組織力
還要有重點、架構,並代入個人情懷,不是只有語文偏才而已
很多補習班教作文“套路”也拿不到滿級分
它要求的和學科測驗很不同
而且這種大考通常都有2位閱卷老師看過
能拿到滿級分真的不容易
成效如何還有待觀察
我不會嚮往實驗學校到一定要把孩子往那裡送
但是體制教育也存在問題
尤其是教師的教學態度XDD
實驗教育的理念都很好
可以啟發不同的思考方向
※ 編輯: nlevta (223.139.105.135 臺灣), 06/14/2022 22:09:11
我比較期待三、四年級的行動是如何和社區產生連結
※ 編輯: nlevta (223.139.105.135 臺灣), 06/15/2022 11:40:4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