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仍動盪 台股剉咧等
【聯合報╱康榮寶/新加坡管理大學兼職教授】
2014.02.05 03:23 am
三日美股三大指數重挫二%以上,道瓊工業指數大跌三二六點零五點,是昨日最引人注目的焦點新聞。台股是否能循前例在農曆年後第一個交易日開紅盤?議論紛紛!
中、美相繼公布製造業指數疲軟,給剛過完農曆年的中國人一個警訊:二○一四年的全球經濟,將不再像二○一四年初所預估般的喜氣洋洋。
眾所周知,美國QE退場的預期與步調,是二○一四全年全球經濟發展的最重要指標。影響所及,全球資金撤離新興國家流向美國。美國在全球資金的簇擁下,股市房市消費,都將引導美國經濟復甦。相對的,全球資金將從新興國家退場,新興國家的體質與調適力、舉債多寡,將主導這些國家二○一四年的經濟命運。印尼經濟從天堂墜落,就是一個相當令人深省的案例。
美國QE退場的步調,與聯準會葉倫新主席息息相關,預期葉倫將以溫和且識時務的鴿派方式,引導美國QE退場。美國去年第三季的GDP成長高達四點一%,第四季也不在話下,經濟動能充足。全球資金回流美國,美國消費與經濟成長不缺柴火。
自詡G2之一的中國經濟,今年將不會平穩。習近平的禁奢令,影響消費,甚至微調經濟結構的步調。目前中國經濟正在默默承受,二○一二下半年以來,熱錢流出、歐美機構拋售中國金融股、首富李嘉誠出售中國大樓、地方債居高不下、錢荒等經濟壓力。美國經濟復甦固會讓中國喘息,唯正負波動起伏,將是中國二○一四的經濟特色。
北鄰日本的安倍經濟學,似尚未完全發揮效應,安倍只好透過釣魚島事件、參拜靖國神社、高調與中國軍事較勁,來提升日本民族主義,移轉人民注意力。未來,若中、日經濟有任何不順利之處,今年屬甲午年,中、日兩國是否會透過測試性衝突?讓甲午戰爭的鬼影再度幢幢。
歐洲的經濟仍以德、法、英為穩定主要力量,南歐義大利、西班牙、希臘諸國的失業率仍相當高,經濟復甦是歐洲人們期盼再期盼的目標,但不會發生在二○一四年。
從二○○九年三月國際金融市場回暖後,MSCI東南亞股票指數迄一二年底,以年均廿四%的漲幅領先全球其他區域股市。然而,在一三年的夏天,當美國聯準會暗示QE將退場後,區域資金便開始外流,貨幣貶值和信貸緊縮,東南亞各國股市,經歷了顯著的回檔。
MSCI東南亞指數在一三年度下跌七點五%,印尼與泰國首當其衝。中南美洲在一四也將是失意的一年,尤以巴西、智利、祕魯、阿根廷等南美國家為甚。
台灣去年的經濟成長率在吵鬧中,勉強越過二%。馬總統和輿論均希望在拚經濟之餘,能解台灣的悶經濟。
其中,美國的經濟復甦,會讓台灣的出口嘗到一些甜頭。相對的,中國經濟的紛擾、東南亞與中南美洲諸國體質與調適不良的動盪、歐洲未真正步入復甦、中日兩國的緊繃局勢,都將成為台灣經濟的起伏壓力。我們無不期望,台灣經濟能夠在這些起伏中,以台灣的經濟競爭優勢找到新方向。
全文網址: 全球仍動盪 台股剉咧等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464440.shtml#ixzz2sPeu0cFN
Power By udn.com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