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許多爸媽,我們也讓孩子去學各種才藝,而且遵守「讓他們選」「讓他們自己決定」的原則,學過武術、電子琴、芭蕾舞等,但往往一年之內,孩子就會失去興趣,不想學,而放棄。
主要的原因是,武術、電子琴、芭蕾舞,都不是丸子(我太太)跟我擅長的項目,所以我們能做的,只是提醒他們回家要多練習,但只要一催,親子關係就緊張,小孩更不喜歡練;給稱讚,這些才藝我們也不熟,很難給出精確的正向評論,只能「你好棒喔」「有進步喔」,自己覺得詞窮,小孩也聽得出來你不懂 XD
領導團隊也是一樣,浮泛的稱讚幾乎無效,必須很精確的說出,你作了什麼事、為什麼好,這樣的稱讚,才有用。帶小孩自然也是一樣。
🔥 與其培養才藝,更重要的是培養恆毅力。
讀了《恆毅力》這本書,配合自己的人生經驗,我認為恆毅力真的很重要,也需要鍛鍊。在書本後半「如何培養恆毅力」的部分,作者提到,有效的社團經驗,必須要兩年以上,持續在一個領域突破才行。如果半年換一個社團、換一項才藝,這種走馬看花,對於孩子「從底部開始,向上認識一門技藝,遇到困境並找方法突破」,是沒有幫助的。
這很合理,就以電子琴來說,半年以內的學習,就是讓小孩知道這樂器可彈奏而已。真正要到兩年以上,他才可能至少遇到一次恆毅力循環:設定自己的目標(檢定或表演)、遇到瓶頸、尋求指導、再次突破。
之所以我們家小孩會放棄學才藝,是因為他只有「老師」一個資源,在設定目標、瓶頸突破、給予鼓勵等面向,我在家都只有一張嘴,幫不上太多忙。
為什麼選這個檢定而不是那個表演?目前孩子的彈奏卡在那邊如何突破?如何教他自己聽出目前的問題?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我都說不出個所以然。
所以,再從過去的閱讀經驗回想,發現比爾蓋茲會碰電腦,是因為他的媽媽在商界,也有 IBM 的朋友,川普會做房地產,是跟他爸爸一起開始的。或許我也應該找一個自己很熟悉的領域,帶小孩一起走過兩年的「恆毅力」鍛鍊。
🔥 以「數位應用、整合與表達能力」作為才藝
因為我一直很在意小孩的數位科技使用能力,包括搜尋與找資料,經過之前寶可夢、廣島原子彈、知識地圖的訓練,小孩漸漸知道網路的強大。或許讓他們逐漸成為數位資訊的創造者,也該是時候了。
而且,小學四年級之後,功課漸重,上課、英文、寫功課之後,如果還去學個才藝,在家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實在太少。用「部落格」這個才藝,全家一起參與,我覺得也不錯。省去接送時間,將「學才藝」與「親子互動」合併。
說實在的,一開始我不知道會不會成功,但不試也不會知道。
🔥 現在回頭看,我覺得很棒。
網路時代,不只我們自己要改變,給孩子的教育,也要改變。
▪ Jin's blog
➠ https://yjtsai79.blogspot.com/
▪ Yu's blog
➠ https://cytsai11.blogspot.com/
🔸 課程內容|5/29 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 立刻報名|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 課堂上直接做出你的部落格,回家還能幫小孩架一個。
🔥 重點是能協助、能鼓勵、能評價
如果你的專長不同,當然不用跟我一樣,教小孩寫「部落格」,但你還是可以從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中,找一個東西,具有你「能協助、能鼓勵、能評價」的特色,陪孩子快樂的走過一段時間。
當你能協助,孩子才能在疲倦的時候持續學習;當你能鼓勵,對於事情的各個面向說得清楚,孩子才有繼續前進的動力;當你能評價,孩子才會在每次的修正中往更好的方 向走。
🔥 怎麼開始讓小孩寫?
在之前的生活 Google 搜尋訓練中,像是 LINE Rangers 的角色能力、寶可夢的 CP 潛力等,他們已經發現,除了官方網站、維基百科之外,很大一部分的資訊,都是興趣者的部落格,包括食記、遊記、攻略分享等都是。認知到「部落格有影響力」,這是之前就建立的。
架設部落格,用的是我們在《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的架構,如果您也是校友,直接拿上課內容給孩子架,是很理想的解決方案。如果您不是校友也沒關係,只要能找到適合的部落格平台,就可以。
🔥 架設部落格有幾個重點:
#一開始就要好看。小孩也是視覺系的,快打旋風 2 跟快打旋風 5,你找 YouTube 給他們看,每個小孩都知道快打旋風 5 的畫面比較好,玩這個比較酷。部落格的版型設定,要讓他們自己看了都喜歡。這是利用美感吸引他們。
#陪他們建而不是幫他們建。網站名稱、網址設定、Banner 要放什麼圖,全部照他們意思,你頂多當工具人幫他設定,如果他願意拿滑鼠,就讓他拿,我們當小書僮給他建議就好。只有這樣,他才會覺得這個部落格是「我」的,而不是爸爸叫我做的。這是利用 IKEA effect:人有親手參與所做出來的東西,即使醜,自己都會很喜歡。
#架網站的過程要順_快_優雅。如果教育者本身都覺得緊張,小孩就會跟著緊張,甚至放棄。這是有研究證明的。所以,爸媽自己事前熟悉,是必須的。(因為我自己持續在開課,也在寫部落格,問題不大。)
➠ 【小學生】帶小孩寫部落格有什麼好處?該怎麼做?以及常見問答!
➠ http://bit.ly/2XQxrsk
🔸 課程內容|5/29 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 立刻報名|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 課堂上直接做出你的部落格,回家還能陪小孩架一個。
🔥 今天,一定教會你架站!
更好的是,所有核心該懂的都跟你說了,日後這樣的技能,還能做很多面向的應用。這堂課,就是在分享,到底可以做哪些應用,以及做這些應用的時候,你還應該注意什麼?
🔥 孩子的部落格:用數位工具,表達自己。
跟小孩一起架設部落格,讓他學習在數位時代,用數位工具,有效表達自己。起步需要哪些硬體,該怎麼協助,沒辦法堅持下去的時候怎麼辦?如何跟學校課業、家庭生活、外出旅遊相結合?這些數位工具的使用,真的有意義嗎?我們該怎麼看待?
我自己已經帶著孩子,每天寫部落格,超過三年,這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什麼?孩子進步了什麼?回頭看,最可能放棄的原因是什麼?
🔥 能現在做,為什麼要等呢?
很多人說,這些活動、課程、研討會的網站,應該是學會出錢去架才對,怎麼會是我們個人要處理呢?孩子的部落格,應該是學校的電腦課要教才對,怎麼是我們自己要帶呢?
是的,等我們進入學會,當理事長後,再來舉辦,當然也可以。等你的孩子遇到剛好願意教的老師,再做也可以。
但別忘了,這個世界的競爭,就是「比別人先」「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就能贏。當別人還在等自己選上理事長,你作個主治醫師就能安排全國性的研討會,不正是張愛玲說的「成名要趁早」嗎?當你證明自己能獨立搞定公眾事務的時候,當然會加速機會的來臨,而人生的選擇權,也更多在你手上。
小孩也是一樣,當別人還需要等貴人,你卻已經是孩子的貴人;當別人的孩子還在努力想辦法呈現自己,你孩子卻早就有頂尖大學入學評估很在意的 digital presence 甚至 digital reputation。正是這些點點滴滴的差異,讓人生走向不同的道路。
🔥 打造自己的專業,也創造自己與孩子的美好回憶。
🔸 全新梯次|2021 / 5 / 29(六)
🔸 課程內容|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 立刻報名|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尋 夢 環 遊記 評價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就像許多爸媽,我們也讓孩子去學各種才藝,而且遵守「讓他們選」「讓他們自己決定」的原則,學過武術、電子琴、芭蕾舞等,但往往一年之內,孩子就會失去興趣,不想學,而放棄。
主要的原因是,武術、電子琴、芭蕾舞,都不是丸子(我太太)跟我擅長的項目,所以我們能做的,只是提醒他們回家要多練習,但只要一催,親子關係就緊張,小孩更不喜歡練;給稱讚,這些才藝我們也不熟,很難給出精確的正向評論,只能「你好棒喔」「有進步喔」,自己覺得詞窮,小孩也聽得出來你不懂 XD
領導團隊也是一樣,浮泛的稱讚幾乎無效,必須很精確的說出,你作了什麼事、為什麼好,這樣的稱讚,才有用。帶小孩自然也是一樣。
🔥 與其培養才藝,更重要的是培養恆毅力。
讀了《恆毅力》這本書,配合自己的人生經驗,我認為恆毅力真的很重要,也需要鍛鍊。在書本後半「如何培養恆毅力」的部分,作者提到,有效的社團經驗,必須要兩年以上,持續在一個領域突破才行。如果半年換一個社團、換一項才藝,這種走馬看花,對於孩子「從底部開始,向上認識一門技藝,遇到困境並找方法突破」,是沒有幫助的。
這很合理,就以電子琴來說,半年以內的學習,就是讓小孩知道這樂器可彈奏而已。真正要到兩年以上,他才可能至少遇到一次恆毅力循環:設定自己的目標(檢定或表演)、遇到瓶頸、尋求指導、再次突破。
之所以我們家小孩會放棄學才藝,是因為他只有「老師」一個資源,在設定目標、瓶頸突破、給予鼓勵等面向,我在家都只有一張嘴,幫不上太多忙。
為什麼選這個檢定而不是那個表演?目前孩子的彈奏卡在那邊如何突破?如何教他自己聽出目前的問題?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我都說不出個所以然。
所以,再從過去的閱讀經驗回想,發現比爾蓋茲會碰電腦,是因為他的媽媽在商界,也有 IBM 的朋友,川普會做房地產,是跟他爸爸一起開始的。或許我也應該找一個自己很熟悉的領域,帶小孩一起走過兩年的「恆毅力」鍛鍊。
🔥 以「數位應用、整合與表達能力」作為才藝
因為我一直很在意小孩的數位科技使用能力,包括搜尋與找資料,經過之前寶可夢、廣島原子彈、知識地圖的訓練,小孩漸漸知道網路的強大。或許讓他們逐漸成為數位資訊的創造者,也該是時候了。
而且,小學四年級之後,功課漸重,上課、英文、寫功課之後,如果還去學個才藝,在家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實在太少。用「部落格」這個才藝,全家一起參與,我覺得也不錯。省去接送時間,將「學才藝」與「親子互動」合併。
說實在的,一開始我不知道會不會成功,但不試也不會知道。
🔥 現在回頭看,我覺得很棒。
網路時代,不只我們自己要改變,給孩子的教育,也要改變。
▪ Jin's blog
➠ https://yjtsai79.blogspot.com/
▪ Yu's blog
➠ https://cytsai11.blogspot.com/
🔸 課程內容|5/29 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 立刻報名|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 課堂上直接做出你的部落格,回家還能幫小孩架一個。
🔥 重點是能協助、能鼓勵、能評價
如果你的專長不同,當然不用跟我一樣,教小孩寫「部落格」,但你還是可以從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中,找一個東西,具有你「能協助、能鼓勵、能評價」的特色,陪孩子快樂的走過一段時間。
當你能協助,孩子才能在疲倦的時候持續學習;當你能鼓勵,對於事情的各個面向說得清楚,孩子才有繼續前進的動力;當你能評價,孩子才會在每次的修正中往更好的方 向走。
🔥 怎麼開始讓小孩寫?
在之前的生活 Google 搜尋訓練中,像是 LINE Rangers 的角色能力、寶可夢的 CP 潛力等,他們已經發現,除了官方網站、維基百科之外,很大一部分的資訊,都是興趣者的部落格,包括食記、遊記、攻略分享等都是。認知到「部落格有影響力」,這是之前就建立的。
架設部落格,用的是我們在《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的架構,如果您也是校友,直接拿上課內容給孩子架,是很理想的解決方案。如果您不是校友也沒關係,只要能找到適合的部落格平台,就可以。
🔥 架設部落格有幾個重點:
#一開始就要好看。小孩也是視覺系的,快打旋風 2 跟快打旋風 5,你找 YouTube 給他們看,每個小孩都知道快打旋風 5 的畫面比較好,玩這個比較酷。部落格的版型設定,要讓他們自己看了都喜歡。這是利用美感吸引他們。
#陪他們建而不是幫他們建。網站名稱、網址設定、Banner 要放什麼圖,全部照他們意思,你頂多當工具人幫他設定,如果他願意拿滑鼠,就讓他拿,我們當小書僮給他建議就好。只有這樣,他才會覺得這個部落格是「我」的,而不是爸爸叫我做的。這是利用 IKEA effect:人有親手參與所做出來的東西,即使醜,自己都會很喜歡。
#架網站的過程要順_快_優雅。如果教育者本身都覺得緊張,小孩就會跟著緊張,甚至放棄。這是有研究證明的。所以,爸媽自己事前熟悉,是必須的。(因為我自己持續在開課,也在寫部落格,問題不大。)
➠ 【小學生】帶小孩寫部落格有什麼好處?該怎麼做?以及常見問答!
➠ http://bit.ly/2XQxrsk
🔸 課程內容|5/29 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 立刻報名|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 課堂上直接做出你的部落格,回家還能陪小孩架一個。
🔥 今天,一定教會你架站!
更好的是,所有核心該懂的都跟你說了,日後這樣的技能,還能做很多面向的應用。這堂課,就是在分享,到底可以做哪些應用,以及做這些應用的時候,你還應該注意什麼?
🔥 孩子的部落格:用數位工具,表達自己。
跟小孩一起架設部落格,讓他學習在數位時代,用數位工具,有效表達自己。起步需要哪些硬體,該怎麼協助,沒辦法堅持下去的時候怎麼辦?如何跟學校課業、家庭生活、外出旅遊相結合?這些數位工具的使用,真的有意義嗎?我們該怎麼看待?
我自己已經帶著孩子,每天寫部落格,超過三年,這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什麼?孩子進步了什麼?回頭看,最可能放棄的原因是什麼?
🔥 能現在做,為什麼要等呢?
很多人說,這些活動、課程、研討會的網站,應該是學會出錢去架才對,怎麼會是我們個人要處理呢?孩子的部落格,應該是學校的電腦課要教才對,怎麼是我們自己要帶呢?
是的,等我們進入學會,當理事長後,再來舉辦,當然也可以。等你的孩子遇到剛好願意教的老師,再做也可以。
但別忘了,這個世界的競爭,就是「比別人先」「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就能贏。當別人還在等自己選上理事長,你作個主治醫師就能安排全國性的研討會,不正是張愛玲說的「成名要趁早」嗎?當你證明自己能獨立搞定公眾事務的時候,當然會加速機會的來臨,而人生的選擇權,也更多在你手上。
小孩也是一樣,當別人還需要等貴人,你卻已經是孩子的貴人;當別人的孩子還在努力想辦法呈現自己,你孩子卻早就有頂尖大學入學評估很在意的 digital presence 甚至 digital reputation。正是這些點點滴滴的差異,讓人生走向不同的道路。
🔥 打造自己的專業,也創造自己與孩子的美好回憶。
🔸 全新梯次|2021 / 5 / 29(六)
🔸 課程內容|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 立刻報名|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尋 夢 環 遊記 評價 在 鄭志豪 Do The Right Th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端午連假,假如寫的還是工作或職場相關的議題,我自己都會覺得過意不去。
這樣好了,來談談之前我去波士頓的那趟行程吧!
這趟行程,是我第一次使用知名的Airbnb網站。以往出國,我都是選擇當地的飯店,而且我還很自豪於自己找到便宜飯店的功力,甚至還寫過兩篇文章來分享。
沒想到,這次打算來去美國波士頓、參加哈佛大學的談判學程,卻踢到好大一塊鐵板。稍微近一點的旅館,即使只是二星的接近汽車旅館等級,居然都要價一晚起碼9000元台幣!我一則不是很想住這種等級的旅館,再則那麼多晚住下來,那個花費可不得了,於是,我就展開了我的Airbnb初體驗。
後來我才發現,就在我去的第二週,居然正好是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他們還請到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來演講。想當然爾,許多畢業生父母會來躬逢其盛。所以,周遭的飯店旅館不只是費用水漲船高,很多稍微像樣的飯店根本是一房難求。
主辦單位沒有幫我們安排住宿嗎?其實有,而且是一家地理位置相當方便的飯店,但我一看到給我們的「專屬優惠價」是一晚675元美金,也就是超過2萬2千元台幣,在學費已經不便宜的情況下,我只好敬謝不敏了。
Airbnb的房源,其實就是所謂的民宿。雖然也有一些是專門用來出租的日租型套房或公寓,但有很多其實是當地人自己的房子,也就是共享經濟的另一種實踐,你得和屋主共居一個屋簷下,很多設施都要與屋主共用。
所以,跟國內很多以「民宿」為名的經營模式不同,沒有人會幫我們鋪床或準備早餐,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單純就是找一個落腳的地方。
所幸,使用介面相當容易,所以即使我之前沒有使用過,也馬上就能上手。
由於我有預算考量,又不想離得太遠,所以我首先以「區域」來搜尋,接著也同時用「價格區間」來過濾。
「區域」搜尋時,我一開始並不習慣。以往在用Agoda或booking.com來搜尋時,可以有飯店的確實地址讓我們可以再行google究竟有多遠,甚至還可以在Tripadvisor上看看之前房客的評價如何。
但Airbnb上的民宿,在確定要訂之前,只有一個大概的地理位置。當然,你可以從房東的文字敘述中,大概猜測交通是否方便,或離你要去的目的地究竟有多遠。之前房客的評價中,也可能可以看出來交通到底方不方便。但是,這些多半還是比較主觀性的敘述,即使已經寫得清楚的像「距XX地鐵站步行只要5分鐘」或「哈佛大學步行可達」,實際到現場時,還是會發現有些差距,只是差距到底是大還是小而已。
用「區域」和「價格區間」搜尋完後,我接下來會看它們的「評價」,決定到底要住哪一間。Airbnb也有個詢問的功能,讓你可以在預訂前就詢問屋主一些相關問題,諸如交通動線或該如何洗衣等。
根據我這次的經驗看來,評價和詢問回覆的積極度幾乎是正相關的。有房東根本不回、有房東回的讓你看起來就覺得不想去住,而回覆內容能讓人滿意的,大概都是五星級評價的房東。若是真要比擬,大概就像國內的雅虎拍賣一樣,賣價便宜的所在多有,但評價滿分的通常會比較客氣、也比較值得信賴。
不過,就像之前提到的,那時正值哈佛畢業典禮,我的選擇其實不那麼多。
而且,就算當時正好還沒被別人訂走,也不是每個房源都能直接即時下訂,而需要房東先行同意才行。也就是說,若是自己的大頭照看起來就一臉壞人像,又或是自我介紹的描述看來就不正經,別說我們想不想去住,恐怕房東就直接把我們打槍了。所以,跟飯店型的訂房網站比起來,Airbnb上不太能抱著「有錢就是大爺」的心態想訂就訂,而在預訂之前得經過一段蠻有趣的互動過程。
而且,住完之後,房東和房客可以互給評價。在搜尋過程中,我就看到過一位大陸去的遊客,雖然給了房東盡善盡美的評價,但房東毫不留情地用評價猛批,指責這位大陸遊客的衛生習慣不佳、把整個房間和廚房都弄得亂糟糟…等。就以這個例子來說,我原本也希望去住那一間,但最後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我相信房東不會無的放矢,而他現在肯定對中國乃至亞洲籍的遊客都沒有好感。在還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我不太想花時間去向一個陌生人解釋,台灣和大陸究竟有何不同。
最後,我終於找到兩家適合的房源。前一家較小但較便宜,我決定第一週就住在那兒。第二家稍遠但較大,由於我的家人接著將到波士頓來跟我會合,順便讓我的女兒體驗她的初次美國行,所以我們第二週將改住那一家。
第一家的房東叫Debra,她是一位有兩個小孩的單親媽媽。房子整間小小的,但距離我去哈佛上課的地方走路就可以到,所以有一好就沒二好。
房間整齊清潔,倒還不錯。但得和另外三個人共用一間浴室,也只能和他們共用一個冰箱,這就是一個難得的經驗了,因為我上次有這種經歷,可能得回溯到大學時代。
連我共四個人擠在一個屋簷下還不稀奇,房東還養了一隻狗、一隻貓、和一隻比貓還龐大的兔子。幸好我很喜歡動物,每天都和那隻狗玩得不亦樂乎。但若是一位不喜歡寵物的人來住這家,應該會度日如年而以淚洗面。
有了第一家小而美的體驗,到了第二家,我當場嚇傻了!那是一棟兩層樓的獨立房屋,主人在我第一天入住時,跟我握手表達歡迎後,馬上和他老公飛去杜拜度假了。所以,整棟房子除了他們的臥房外,主人熱情地歡迎我自由運用所走的其他空間。
於是,我們享用了在台灣很難享有的大客廳、大廚房、不只一間的書房、還有自己的花園和車庫。環境之舒適典雅,讓我女兒直嚷嚷著未來應該住在美國;我不想打破一個小孩的美夢,因為我們應該負擔不起在波士頓的這樣一棟房子,不過有夢想畢竟是好的。
就像我有一位朋友坐Uber而坐到保時捷一樣,Airbnb的另一個好處,就是你有機會能住到一間自己可能一輩子買不起的豪宅,但始終弄不懂,為什麼看起來如此有雄厚經濟實力的屋主,還願意與陌生人分享他的居住空間。
p.s. 有朋友剛剛才發訊希望我分享我在波士頓的遊記,我實在很懷疑,有人會想要在連假期間看更多純遊玩性質的經驗分享嗎?有興趣的請+1
# 想看更多此行的精彩照片,千萬別錯過部落格:
http://negotowin.blogspot.tw/2016/06/airbn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