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成問答信箱】(Q22041-Q22060)
Q22041:
Hello 龔sir 我係你股票班初班既舊生 最近睇緊12號恒基既年報 有d問題想問下
請問本年度盈利後面點解仲有一個本年度收益總額?唔係好睇得明 除稅及重新分類後之本年度其他全面收益淨額 即係點?
仲有佢既基礎盈利14899係點計出黎呢?我嘗試將公佈盈利10192 加 "投資物業及發展中投資物業之公允價值(減少) / 增加" 2413 都計唔到 14899
聯營同合營公司既盈利需要剔除嗎?
最後就係buffolio顯示既恒基 PE係用基礎盈利定公佈盈利計算呢?我需唔需要加減其他數字去計算正確既PE?
唔好意思 有好多問題
龔成老師︰
這頁"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係分析估值時,我都唔會特別去參考。因為佢主要係一些非營運性變動,無太大參考價值。
至於基礎盈利,主要係扣除左"物業公平值變動",所造成之影響。
你可以參考翻2020年年報P.226,你用"本公司股東應佔盈利",再加翻所以公平值數字(因為當年公平值,都是負數。若當年公平值係正數,你就要倒轉,扣除翻佢。),就會計到14899個答案。
水牛網顯示,會係用用"本公司股東應佔盈利"作計算(即包含公平值之影響)。
------------------------------------------------
Q22042:
龔成老師你好!好想同你分享個好消息!我同丈夫成功買到第2層樓啦!難得睇中啱心水地區尺數既低水單位,所以決定賣哂所有股票同埋加按少少層樓俾首期
首先 我好想多謝老師你強調儲資產呢個概念,雖然我啲股票唔係大賺,不過起碼不經不覺已經儲到一筆可以靈活套現既資產,全靠呢筆錢 今次先有機會入市。
不過宜家手上已經冇哂股票 現金亦唔多,要供2層樓亦都令少左現金流去儲股票
再加上黎緊首要目標係可以儲到筆錢裝修新屋,想請問老師我應該如何分配長線同短線既投資方向?
現階段應該全部保留現金用黎裝修?還是繼續以月供方式儲貨?
謝謝老師建議
龔成老師︰
先恭喜你,又成為業主。
我地財富組合除左要有增長力和質素外,平衡性都好重要。你現時資產明顯係偏重於物業類,長線你應集中加回一些優質股,以免過於集中個別資產類別,而產生風險。
因此,你新資金建議優先投入股市,去令成個組合更平衡。
至於先裝修,定投資,你要從生活所需和財富增值,2者之間去取個平衡。
但我建議,點都要每月做番少少月供,唔好完全係零。因為你現時係零股票,而大市又只係合理水平,這個狀態唔理想。
另外,由於你要供2層樓,令每月可投資金額減少。你最好盡快將另一層樓放租,去提升自已可投資現金流,咁會較好。
當然,你現時現金太少,都要留一定的現金先。
------------------------------------------------
Q22043:
老師你好,我又有問題想問。看完"80後千萬富翁"後,有一個疑惑
假設我辭職後,以全職股票投資者創富,之後希望分散投資,買入一間物業,問題就來了:
1.沒有工作,全職股票投資者,可申請按揭嗎?
2.同時,過到壓力測試?
3.成立空殼公司,買入物業是否更好?
龔成老師︰
1) + 2)你可以利用「資產方式」申請按揭,而非一般有收入人士,所用的「壓力測試方式」。
或者你可以加入擔保人,都有機會可以提升你成功申請按揭機會。
但坦白講,無收入要做按揭,一般都會較難。
所以最好在你有穩定收入時,處理好物業這部分,之後先辭工。
3) 成立空殼公司買入物業,係可以節省不少稅項。但空殼公司本身,都有不少營運和買賣成本,例如要會計師每年核數、買賣時需要律師評估資產等。
加上公司買物業要支付「買家印花稅」15%,因此否則未必值得咁做。
------------------------------------------------
Q22044:
1:假設,本金10萬,每月再投入1萬。如果比自己目標係每年升15%,咁應該點計,因為以年計
1月資金可用12個月,但12月資金只用1個月。咁我應該用22萬乘15%,定應該點計好?
2:老師,想請問下,假設如果雙方同意,我冇任何牌照既情況下,可以幫人做投資嗎
3:老師想請問下,假設現在有1百萬資金,用了5年時間儲錢加投資得來,有買樓需求,可選擇用來買樓首期或繼續用股票滾下去,
但如果買左首期後就變左股票果邊滾落去既速度慢左,面對咁既情況應該點做好
4:老師,想問如果抽到居屋,又比左首期買左之後,可唔可以出租?
龔成老師︰
1) 唔好諗到太複雜,我地唔係要一個好精準架數字,因為投資中間會有好多變數,未必一切如你估算一樣。
但係你要知一個大概數字,係有意思,可以作參考架數字。
以你情況,可以簡單點,當你當年每月資金,係年尾一次過投入。咁樣計算,簡單之餘,出來結果都會相對保守。
第1年回報︰22萬 x (1 + 15%)
第2年回報︰(第一年回報 + 12萬) x (1 + 15%)....如此類推
2) 如果是《證券及期貨條例》規管範圍,基本上就要有牌照。如果你只係幫下屋企人手,當然另計。其實,當中好講有無「利益」在其中。
3) 如果你係有實際需要,去置業的話,你係可以動用這筆資金。其實物業都係一個資產,都算係一種投資。
但最好,係你置業之餘,都有一定資金,用投資優質股,令成個組合唔好偏左係物業個邊,咁就最理想。
4) 根據正常程序,係要補左地價,先至可以成間居屋放租。
而且,投資物業放租,在香港現時法例下,是不能以高成數按揭進行的,金管局定明,如果要投資物業收租,最高的按數不能高於5成,高於5成者,只能自住。
當然,這是政府的規定,但坊間的做法,往往是另一回事。但你要明白佢地的做法是犯法的,因此一定有風險,做與唔做,自行決定。
坊間不少投資者,就算高成數揭揭都會照放租,其實你照去地產經紀同你講你想這樣,佢地就明,會照同你做,當然,細節位不便在這裡講太多,有機會你上堂見到面,我分享坊間的做法。
記住,所有事情都會有風險的,這是一個值博率的問題,我只可以話,坊間不少人都會照做。
------------------------------------------------
Q22045:
龔sir,你好!多謝你一直耐心回覆讀者的提問。我都其中一個支持你的讀者,你的著作特別是年報勝經,寫得很好。我亦因此開始學習睇年報。
最近我投資左百度(9888),現價大約210蚊左右。投資原因主要是看好雲業務同智能駕駛的前景。我相信這兩個範疇能配合中國未來的大方向。
配合本身網上廣告業務收益穩定,有利百度發展新增長點。
百度最大的擔心是競爭者多,在今日「全民製車」的時期,百度的賣點只是研發時間比同業長,比同業更早開始投入研究。講到這裡,就引伸出另一個憂慮,就是巨大的無人駕駛投資能否變現。
我明白股價反映公司價值,同時亦反映了市場的對於公司的期望值。但在這裡,我唔識判斷「市場期望值」這件事。
不知我的看法是否正確,百度目前的市盈率大約9倍左右,應該是屬於健康水平。 未知老師的看法如何? 現價應否再加注?謝謝!
龔成老師︰
多謝你的支持!
百度(9888)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是內地用家搜尋資訊主要對口,2019年百度用户規模突破10億,而百度App日活潑用户2億,信息流位居中國第一。
當你坐擁不少資訊和客戶群,就可以利用佢地去發展很多不同業務。
雲和無人駕駛,都會係有業務當中較有潛力部份。百度的無人駕駛技術,其實唔錯。雖然越早研發,唔代表一定可以越早市場化。
但百度在無人駕駛技術,無論研發和運作,都累積左一定經驗,有助提升佢成功市場化機率。若無人駕駛技術成功市場化,相信會成為集團盈利的新增長點。
由於無人駕駛市場未算成熟,就算有較多競爭者進場,都未必會造成較大影響。加上集團有一定技術,係競爭上相信會有優勢。
這些部份發展雖有潛力,但都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我地好難完全掌握將來發展狀況。因此,係估值時,對這些不確定性較高的分部,要保守少少。
百度現時收入,主要來自在線營銷服務。這部份,集團有一定優勢,預期長線發展正面。
百度在規模和質素上係有,但你預佢中短期會較波動,不宜持有太多。若你資金好充裕,要價加小注係可以,否則等較大回調才加注,會比較好。
------------------------------------------------
Q22046:
龔sir你好,我對於股票買賣只是初哥,之前都是有少少人云亦云既心態作買賣。而我丈夫曾經上過你既堂,從他口中得知你的FB page,最近經常睇你既page增加投資概念。想問下你嘅意見。
本人37歲,已婚未有仔女。月入$58K,丈夫月入$20K多少少,收入算穩定,已購入一層自住物業,仲有17年需要供樓。
之前一路只保守地作儲蓄,大約有流動資金$100萬,扣除供樓,生活費同雜費,每月可儲蓄$24K,想可以好好分配同計劃點樣做好投資理財,為將來有小朋友及退休生活作計劃。
之前買入一些收息股票為主。如下:
0005 匯豐 70.5x1200股+46.2x2000股
1398 工商銀行 6.41x 15000股
2800 盈富基金 28.72 x2000股
1. 睇了你的FB page 後想嚐試月供股票,考慮緊每月用一萬蚊月供0002,2318,6823。這些組合適合嗎?
2. 現在持有既股票組合適合繼續長期持有?定放售?
3. 如果買潛力股,你會建議買邊隻?
期待老師的回覆,非常謝謝!
龔成老師︰
1) 我地投資增值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你37歲,應以增值為主。平安(2318)係可以,但其餘2隻只係收息股,增長力較弱,唔係太適合。我建議你用「平穏增長股」 + 「潛力股」作組合,去創造一個增值平台。
現在你每月先用5成儲蓄,即$12000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月供方面,你可以選擇投資在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長建(103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
或潛力股︰中生(1177)、福壽園(1448)、小米(1810)、安碩恒生科技(3067)、港交所(0388)、阿里(9988)、騰訊(0700)、GX中國電車基金(2845)、三星FANG ETF(2814)。
由於你投資知識不高,因此可較集中在平穩增長類股,至於潛力股,只宜小小注(不多於3成)。最好是你先提高投資知識,等到你有一定知識和經驗,才慢慢增加潛力股比例(大約5成)。
現時大市只是合理區,你現有100萬資金可以先投入一半,用"分注"形式,慢慢買貨。餘下一半和每月所儲倒的資金,就等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才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但我建議,在你實行以上計劃前,先儲起半年開支(若你預將會有小朋友,都要預留埋這部份開支),作為應急之用,咁會較穏當。
2) 你持股雖然都有質素,但匯控(0005)和工行(1398)都係收息股,你年紀不宜持有太多。建議沽出部份,慢慢換至上述股票,會較好。
3) 我上述潛力股,都適合你,但你投資經驗較淺,要控制個比重,唔好佔多過組合3成。
另外,大部份潛力股現價都略貴。現時只有安碩恒生科技(3067)、GX中國電車基金(2845)、比亞迪(1211)、阿里(9988)、中生製藥(1177)、福壽園(1448)勉強算在合理區頂部,可分注入貨,其餘想買就要等一等。
------------------------------------------------
Q22047:
龔成老師,你好,最近睇左幾本理財書,當中都有一個對沖概念,但睇返sir的書,或fb的對答,好似都好少呢方面既資訊,是否同你理念唔一樣?
另外我本人都買左d科技股,例如阿里巴巴和小米,都諗住有排都唔放,但又唔想繼續供落去,想供d其他行業的(你話同一產業不是多過30%),
睇左眼科藥物公司兆科眼科,或者是德視佳,一個造藥一個行醫,你會點睇?
龔成老師︰
我主要係建議透過創建一個合適、平衡、有質素的財富組合,去做到在合理風險下,爭取最大回報。
跟一般對沖,去平衡風險有所不同。而且對沖唔易玩,唔適合一般投資者去操作。
兆科眼科(6622)係一間眼科製藥公司,致力於療法的研究、開發及商業化。通過自主開發或許可引進已建立起包含25種候選藥物的全面眼科藥物管線,涵蓋影響眼前節及眼後節的多數主要眼科適應症。
集團初步將策略重心放在中國五大眼科適應症上,包括乾眼症(DED)、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wAMD)、糖尿病黃斑水腫 (DME)、近視及青光眼。
佢已建立起由13種創新藥及12種仿製藥(按國家藥監局的《藥品註冊管理辦法》分類)組成的眼科藥物管線。創新藥管線包括8種候選藥物,若獲批准則有潛力成為中國市場領先產品。
仿製藥管線包括6種潛在中國首仿藥。集團擁有8項已頒發的中國專利及一項已頒發的歐盟專利,並提交6份中國專利申請。
佢已於廣州市南沙新區建造的生產設施,根據中國、美國 及歐盟cGMP標準設計及興建以用於生產眼科藥物,其生產能力完備並可用於商業化規模生產。
由於未有盈利,風險度會較高,加上企業規模不大,因此投資值博率未算高。
當然,由於規模不算好大,若果企業之後成功,可以好勁,但失敗對股價都有很大影響,因此是有潛力,有風險類。
只可以話,這類股,唔建議大注,當小注投資下好了,同時要明白當中的風險。但用作月供,就不建議了。
德視佳(1846)主要於德國、丹麥及中國以「德視佳」品牌提供視力矯正服務。
佢的服務可大致分為屈光性激光手術(包括全飛秒激光手術及飛秒激光聯合準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鑲術)、後房型人工晶體(ICL)植入術;晶體置換手術(包括單焦點及三焦點晶體置換手術)及其他(包括用作矯正眼晴屈光不正的PRK/LASEK及角膜基質環段ICRS植入手術)。
見佢的財務數據都不差,生意與盈利都有穩定增長,現價算是合理,但不是高增長類,同時由於規模未算好大,可小注直接買入,但不宜月供。
另外,我地月供係一個長線計劃,最少供3年,並持有5年,才會有較佳效果。因為月供可以拉平均個買入價,減少買貴貨風險。
若你經常供一陣就轉,會影響到平均價格效果,令最終回報不確定性增加。
------------------------------------------------
Q22048:
我想請教一下,你覺得應該怎樣教育兒童理財?因為看過你的文章/書本,你都提及學校缺乏理財教育!謝謝!
(期待可以在澳門上課的澳門讀者)
我兒子8歲,有時會問我供樓借貸,公司借錢,點解麥當勞可以咁成功等等,我自己本身不是商科,所以都係google咁簡單講俾佢知
龔成老師︰
我建議你同佢玩「大富翁」、「現金流」這些遊戲。
如果佢8歲已經有這些問題,我相信佢對這方面好有興趣,好有潛質,日後可以好有成就,你可以找一些成功的名人、商人傳記之類的兒童書比佢睇。
書本和遊戲,都係教授小朋友理財的理想方法。好似大富翁遊戲,小朋友可以從享受遊戲同時,也會學到不少經濟理論和操作模式。
另外,書本可以令佢從前人身上,學到一些經驗。當然,佢年紀比較細,較難理解我們成年人睇架書籍。
最好先選擇佢年紀水平,和他有興趣的書籍入手。之後才慢慢加入一些,未必是他有興趣,但又對他理財知識有幫助的書籍。
家長在遊戲和閱讀時,要多加讚賞,對佢學習會有激勵作用。
如果你本身無太多理財知識,就係教授小朋友同時,自已都要增進一下,甚至一齊學習。可以作親子活動之餘,都可以提升雙方學習的樂趣。
------------------------------------------------
Q22049:
老師:我在重整現時持有的股票組合,由於未到8月上課時候,唯有再麻煩老師,唔好意思。想請教以下幾隻股票是否優質和他們的合理價範圍。謝謝!
405
939
2822
此外,以上三隻股票是否都屬於平穩增長股呢?謝謝!
龔成老師︰
這3隻股票,都係優質,同時現價都在合理區,可以分注入貨。
越秀房產(0405)和建行(0939)係收息股,增長力較弱,主要係收下息。以你年紀,收息不用佔太多,大約2成左右好了。
南方A50(2822)算係平穩增長股至潛力股之間,有一定波動性。此股適合你年紀,可以考慮。
------------------------------------------------
Q22050:
老師你好!我居住在澳門,今年45歲,自住房屋市值約900萬還欠貸款400萬,每月供17000。
另有一間市值約600萬已供滿收租約9000(澳門租金較低)
因疫情上年失業,現新工作每月薪金只有18000再加上9000租金,每月收入共27000,每月供樓保險加上生活開支剛好月月清,另有60萬積蓄想投資股票市場。
現時手頭沒有揸股票,想問應唔應該賣咗收租樓,還清400萬貸款,剩餘200萬用來買平穩收息股?還是只用60萬積極蓄投放股市?
另外想買老師你的書,我是股票初學者,適合先看那一本?
龔成老師︰
其實物業都係一種資產,除非你收租物業升值潛力真係好弱,或者質素好差,否則持有用作收租,咁會較好。
至於增值,你可以先用這60萬去做。由於你已經有2個物業,故你新資金應先集中係優質股類,以免出現過度集中風險。
以你45歲,可以選擇一些「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作投資目標。
由於你現時無太多投資經驗,潛力股這類風險較高的股票,你就不要持有過多,最多維持1-2成好了,甚至先集中係平穏增長股類。
到你有一定投資經驗﹐潛力股比重可以相應調高,佔組合約3-4成,到時要視乎你投資經驗多寡,和了解這些股票程度而定。
大市現處於合理水平,那60萬資金,你可以先用20-30萬,以"分注"形式慢慢入貨。餘下資金,就等大跌市機會出現,才大力度掃貨,並長線投資。
你可以先睇我架《80後百萬富翁》、《財務自由行》和《股票勝經》,都適合初學者。
------------------------------------------------
Q22051:
龔成老師你好,剛開始月供股票3個月,其中一隻月供2382 平均價179,佢今個月升左好多
我係想長線持有,但遇著咁大升幅,平均價就會拉高 變貴左。心態上係繼續月供 還是停供一個月先?
龔成老師︰
舜宇光學(2382)係有質素和潛力的潛力股,若你係年青至中年人士,月供這隻股票係可以。
現時此股已經偏貴,但由於未到好貴,我地係唔需要停左個月供。短期成本價,係會有被拉高情況,但係月供係一個長線計劃,長遠個價都會拉平衡。
除非佢再升到一個好貴水平,我地可能要減少股款,甚至停供。但大前題係,你有無定平貴的能力。若果無,我建議你不理價值升跌,一直去供。
因為你自行調整供款,如果時機不對,反而大大影響左你平均價格的效果。所以,若你投資經驗較一般,我建議你選好優質股後,唔好理個價,一直供,反而對你最有利。
------------------------------------------------
Q22052:
龔老師你好,我今年31歲,月入二萬五,月存二萬,手持8份儲蓄保險,有啲五年期,有啲十年期,有啲三十年期(大約150萬左右),
有七十萬流動資金,另外有三十萬買咗股票,但坐緊艇包括:
9988(200)$280買入
175 (2000)$31.5買入
1810 (1200)$29.5買入
0066(2000)$38.9買入
1801 (1000)$90.6買入
龔老師我二年後想買樓,想用呢70萬用二年時間滾到100萬,請問有咩建議。麻煩指點迷津
龔成老師︰
首先你要明白一個概念,我地持有一隻股票與否,關鍵位是企業質素、前景,不要被買入價影響。買入價只是一個心理因素,如果企業核心因素未被影響,我地係唔需要理會。
你持有股票,都係有質素,長線持有係無問題。但信達生物(1801)仍處於燒銀紙的狀態,不確定性好大,暫時唔建議加注。
我地投資股票,其實等同投資一間企業。希望透過其自然增長,以達至財富增值的目的。所以,我地投資一定要較長時間。而2年只算係一個短時期,股價好易出現波動,增加回報的不確定性。
因此,你這70萬不宜作太高風險投資。我建議用盈富(2800),再加收息股作為組合。
收息股︰港燈(263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深高速(0548)。收息基金(3110),都可以。
大市現處於合理水平,那70萬資金,你可以先用一半,以"分注"形式慢慢入貨。餘下一半就等大跌市機會出現,才大力度掃貨,並長線投資。
但這個組合增長力,未必足以2年內由70萬滾到100萬。但佢勝在穏定性較高,在只能投資2年的情況下,這個配置會較為穏當。
另外,"保險"主要係用來防守,買足夠保障就可以。儲蓄成份架保險,唔係唔可以買。如果你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好低,或者完全無投資能力,這類保險都有持有價值。
但始終係財富增值角度,佢幫助好有限,一般我都就唔建議太多。做財富增值,應集中投資在優質資產(如優質股、物業等),效果才會理想。
你現時持有儲蓄保險,實在係太多。如果佢了一定時間的,你可以保留。但你還很年青,我建議你長線計,應該取消部份,將資金轉至優質股去做增值,會較好。
------------------------------------------------
Q22053:
龔sir,你好!有幾個投資問題想問。
1. 投資黎講,係咪唔應該買保險,或者唔應該買有儲蓄成份保險?
2. 按回報計算,應該買50年樓齡二手樓,還是一手樓?
3. 未來咩房型或者尺數更適合投資?
龔成老師︰
1) 答案係不一定。
我地理財,要做到「攻守兼備」,保險、備用現金等是防守,但防守部分不用太多,餘下資金就應進攻。保險最大的作用是「保險部分」,反而投資作用一般不大,即是買保險,最大作用是醫療、人壽、財產等的風險轉移,將你不想承受的醫療費用等不可預測支出,轉嫁比保險公司。
儲蓄成份架保險,唔係唔可以買。如果你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好低,或者完全無投資能力,這類保險都有持有價值。
但始終係財富增值角度,佢幫助好有限,一般我都就唔建議太多。做財富增值,應集中投資在優質資產(如優質股、物業等),效果才會理想。
2) 一手樓,好多時都會有一定溢價,變相令你買貴貨,影響長線回報,所以我一直都唔係好建議買一手樓。
至於50年樓齡二手樓,由於已有一定樓齡,除了本身保養成本會較高外。向銀行貨款也較困難,因此投資價值都較一般。
2個選擇,其實都唔係咁理想。除非50年樓係好平,租金回報率又高,而且係一些大型屋苑,才值得考慮。
3) 房型其實無特定,尺寸最好至少有300呎,可以附合到一個家庭的最低限度需要,投資價值會較好。
其實我地投資一間物業,最重要都是睇翻該物業的質素,呎價,預期租金回報率,特別是利用「呎價,預期租金回報率」去比較同區同類單位,以確定該物業的平貴水平。
另外,你再要審視其升值潛力,未來地區上、交通上、生活等等的配套發展,才去下一個結論,咁會較好。
------------------------------------------------
Q22054:
你好 龔sir,Follow左你嘅post都有一段時間 我亦都睇左你嘅著作「財務自由行」「80後2百萬富翁」「股票聖經」「50隻潛力股」最近4月中更參加左你加「投資陪升股課程」剛剛都畢左業
其實我一直都想理財 覺得你講嘅理論好實用及貼地,好有循序漸進嘅思維。
老師你所教嘅方法都係由你經驗所堆積出黎嘅結論 炒股散戶10個有9個都輸 你教嘅長期持有優質股其實先係最快嘅捷徑!
我雖然開始理財或接觸真正理財只有半年多啲 但思維上我確實改變左 而我起碼已每日記帳已維持左大半年 而每月月尾也會檢討 (先發現原來自己成日駛好多無謂錢 !) 多謝阿SIR!
老師 就我個人情況 我有幾大重點想請教 先講我背境
今年34歲 未婚沒有仔女 每年有年終雙糧及花紅 年薪為一百萬多啲
換左樓 樓價700萬多啲 做按揭9成 月供約24k 每月可儲到16k 左右 當中10K放左係月供股票
1. 現金約有450k 放左係買樓是「高息戶口 」約 1.4% PA – 都係聽阿SIR教導 留番D現金當做BACKUP 及緊急用錢 – 見戶口又有少少息 所以暫時放係度
2. 股票約有 450k 全部都係2-3月入
788 - 10000股
823 - 400股
1177 - 4000股
1448 - 2000股
1833 - 400股
1928 – 2800股
1972 - 5600股
3067 - 6000股
3918 – 2000股
3. 月供股票 每月10k – 由本年3月先開始供
00175 – 2k
00700 – 2k
01211 – 2k
02800 – 2k
09988 – 2k
4. 沒有其他兼職及副業
問題:
1. 目標 40歲前有1000萬 以上咁樣執完條數好似都未有咩FEEL 想請教阿SIR有咩建議可達到我目標?
2. 計過月複利息回報 上堂提到10-15% 已叫做好理想 但依個都係參考% 點可以令自己既增長穩定D?見住自己D投資上上落落 我連唔蝕都無信心 應該點好
3. 調整緊股票係6:4 水桶1 vs 水桶2 - 一直都賣咁D 1972 而放入D水桶1度 但見住D水桶1好似都無咩升 無咩信心做到阿SIR講既每年10-15%增長 想請問應該點調整好?
4. 因為我工作時間都叫自由 亦都放星期六, 日 但我問題係真係無咩特別興趣及嗜好 點樣先可以令自己多D興趣 從已令自己多個機會有個副業或兼職 我依家只有打工一份收入 好似好危險咁
5. 自己打算2022年結婚 係緊急用錢度預算300k黎用做結婚 都打算結完就生小朋友 如結左婚及生小朋友 應該點調整以上所有策略?
6. 年年交稅都10幾20萬 好肉赤 有咩方式可以減少 或更好處理方法
最後想問阿sir你係咪真係有開到糖水鋪?哈哈 我要去幫襯一下 ! 謝謝
龔成老師:
我不會公開你的名,不過問題會放上網,等更多人能學習。
1)你現時的理財不差,配置平衡,同時配合你的年齡情況。但如果要去到$1000萬,就要再加努力,因為你現時每月儲到$16000,一年約20萬,就算計及投資回報,以及你現時持有的資產去增值,要滾存到$1000萬都不易。
除非你之後用一些較進取的方法,例如集中投資潛力股,以及自己發掘潛力股,早市場一步找到,投資並得到數倍計的回報,就有機,但這要你付出較多,你要每星期花大量時間去尋找潛力股。
2)我地最重要睇長期回報,目標一年有10%-15%,但不用每年睇,而是睇長期的平均,你已經方向正確,保持進行就得。
只要你多做功課,全面了解企業,以及其增長力,就會好有信心。
3)你要睇長期,你的思維仍停在短期股價。其實你要睇「企業成長及價值」先得。
4)你要多了解自己。如果唔知自己想發展D乜,就「試」,有時試試下,你就會更了解,例如試下做小生意,找一些你平時不會想過做的兼職,唔好浪費左你的時間。
如果無野做,就花多D時間去研究企業,睇年報。
5)最重要是你預留$30萬以上的現金,餘下先投資,由於2022年與現時已接近,因此這$30萬不宜投資。
只要預算要結婚的資金,準備好。餘下資金就算進取少少,都無問題。
6)如果有需要,就開公司,當然你最好問翻會計師佢地的意見,現時公司頭$200萬的盈利,交約8%稅,比高薪打工仔交的稅仲少,你可以上網了解下。
------------------------------------------------
Q22055:
龔成老師你好,我想问下7522只股,当时听朋友介绍买下7522,平均价为3.75买入8万股,这股现在一直向下,我应该怎樣处理,是否应该溝貨,还是走货?请賜教。
这只股會否會跌倒变费纸的
我不憧买股,这段时间看了你的视频,知我买的股亂七八糟,有909、9888 全部虧損。我有一百万來投资,现在用了一半,我应怎樣重新组合,麻煩晒。
龔成老師︰
你先要緊記一個好重要的概念,我地買入一隻股票,一定要知道佢質素、行業前景、財務狀況等,才去投資。
唔好聽朋友講、或者聽消息,就去買貨。如果你連隻股票背後買什麼、公司如何賺錢、行內有什麼優勢、點解未來有發展和增長潛力,都答唔倒自已,咁就要停一停,唔好投資住。
FI二華夏納一百(7522)投資目標是提供在扣除費用及支出之前,盡量貼近納斯達克100指數每日兩倍反向表現(-2x)的每日投資業績。
如果納斯達克100指數跌1%,你就會獲利2%(另扣管理費)。但若然納斯達克100指數向上,你就會虧損。
我對這類產品有保留,納斯達克100指數在過去一直反覆向上,所以長遠計持有這股對你"不利",一定多於"有利"。
建議你長遠就算不全數沽出,也最好沽出大部份,換碼至其他優質股較好。
其實,我地投資增值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因此,你在選擇應該投資那一類股票時,會係因應你人生階段、投資經驗和風險承受能力,去做決定。
假設你係年青至中年人士,你可以用「平穏增長股」 + 「潛力股」的組合。如果你係偏年青,比例大約可以去到各一半。
但由於「潛力股」有一定波動性,較適宜年青和有投資經驗人士。若你投資取態較保守、經驗較淺或者較接近中年,「潛力股」比重就要相對下調。
明源雲(0909)和百度(9888)都係偏向潛力股類型,都係有長線投資價值。若你係年青至中年人士,只要唔係持有過多,可以守。但若佔你佔合較多,最好沽出部份,去平衡一下風險。
若你對投資知識不多,我建議你先用月供去儲貨。現在你每月先用5成儲蓄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大市現處於合理水平,餘下50萬和每月儲蓄,就等大跌市機會出現,才大力度掃貨,並長線投資。
若你現時組合,只係得1,2隻股票,我建議你都將部份股票,換碼至上述優質股,令組合風險可以更分散,整個組合也會較健康。
------------------------------------------------
Q22056:
老師,我近期抽到白居二,想購入沙田愉翠苑,為小孩的校網作準備。
問題1. 三房盤唔多,呢期成交量又高,價錢有的癲,三月至今升了12.3% 有的單位價亦企得好硬,心怕而家唔安排,睇定啲遲下連盤都冇!借問一聲,你有何看法?
問題2. 看新聞明年會加息,我究竟用H息口好,定用P息口好呢?
人生第一次 去選擇買樓 這麼重大的決定,真想跟老師分享
有睇中到盤, 但價錢不到位,預700-720萬, 睇中單位為740萬,在想要不要去馬, 怕錯過左, 之後就冇合心意的盤...
老師...求你指引我...
龔成老師︰
1) 本身三房這類大單位,供應係較少,故價格較敏感都係正常。雖然佢近期升左唔少,但由於白居二始終跟市價,有一定拆讓,故有一定吸引力。
加上這個是你自住房,考慮重要主要係是否配合「你長線生活需要」和能否做到「供得起」。如果係無問題,你都可以考慮入市。
2) 明年是否加息,暫時都係一個問號。以現時狀況計,H息會較好。但政府規定,居屋只能用P按,故你其實無得選擇。
------------------------------------------------
Q22057:
老師你好!我係你股票學生,完最後一課,感受到老師的愛心同努力,一星期兩晚3-4小時站立不停講課,課程內容非常豐富,非常感激, 辛苦你了。
另外,想請問之前不懂股票,自己又想穩健及有利息,買了:
恒生銀行 。3500
匯豐銀行。4400。
領展。$2000。(月供)
盈富基金。$3000 (月供)
小米。200
瞬宇光學。300
其實之前買匯豐恒生作收息,其他是認識你後才購入。我知道要減持銀行股,請指教應該怎樣保留。謝謝
龔成老師:
你現時較大的問題,是銀行股較多,你不要再增持這類,你應該溫翻第2堂的筆記,慢慢調整翻一個適合你年齡及風險承受程度的組合。
我會建議你過1年後,經濟好翻D,匯豐(0005)上翻D,減持部分,餘下就慢慢減,直至去到適合你配合配置的比例。
至於恆生(0011),質素比匯豐好,因此留低的比例不較匯豐多。
至於其他選股,其實無問題的,都是一些有質素的股票,你持有無問題。至於月供部分,你可以長期進行。
------------------------------------------------
Q22058:
老師 我抽中白居二 但而家二手樓市都好貴
但唔利用今次機會又怕再抽唔到
你覺得其實買公屋(eg 華貴邨)有你升值潛力?
樓齡29年 - 但好似有地鐵2026年華富有地鐵。
另外一係買私樓 要承擔有機會租唔出時 要俾供費 ,心目中係天水圍wetland seasons bay.
主要都想升值 搵到錢 可以財務自由!
你點睇呢兩個選擇,我知都幾大分別.....
龔成老師:
從自住的角度,你好好運用白居二會較好,公屋在投資角度的價值不及私樓,但從自住角度,其實可以考慮,因為你能以較少的現金流支出,解決了自住方面的問題,你就可以有較大的餘下現金流,去進行其他方面的投資。
華貴邨在地點不差的,港島區始終近中環,但地鐵相信有排先起好。因為佢要拆左華富邨,安頓好原本的居民,之後先用地鐵一整發展,相信要10年時間先落成。
華貴邨在公屋裡,算是有質素的,但不是大升類,只是平穩增長。如果你從自住的角度考慮,不是不可。
------------------------------------------------
Q22059:
龔 Sir,現時持有:
1000 股 9988 @$213
4000 股 1928 @$36.9
120,000 股 728 @$2.58
2000 股 941 @$48.7
30,000 股 3033 @$7.9
請問對此組合有何意見?建議加入金股,車股到組合?
現時買 7299 定2840 會較好?
龔成老師:
你現時持有的股票,基本上都是有質素的,其實問題不大,你持有就得,部分股雖然略有回落,但長線有得守的。
但你長遠,最好建立一個更平衡的組合,同一股票,最好佔組合比例15%以下。
你可以加入SPDR金ETF(2840),這是一隻追蹤黃金價格的交易所買賣基金,當金價上升,佢都會上升,當金價跌,佢都會跌。
睇翻佢過往的價格表現,基本上都追蹤到黃金的價值,因此都可以成為投資黃金的工具。
只要佔組合比例不過多就得。
------------------------------------------------
Q22060:
想問,其實如果我長揸6666,唔會會可以上番去呢?
好驚佢會爆煲啊,到時渣都冇
龔成老師︰
若母公司出事,的確有機會出現,母公司要沽出恒大物業(6666)股權套現還債的情況。如果真係出現,的確會令股價受壓。
但你要記住,我地投資係睇長線,和企業本質。恒大物業(6666)負債情況,無母企咁差,加上物管行業,預期未來會發展得唔錯,因此有投資價值。
不過,集團大部份物業,都係來自母公司。故母公司出問題,令發展減慢,有機會會影響到集團發展。
當然,這些都是未知之數。以現時狀況計,恒大物業(6666)都有投資價值。如果你真係較擔心佢前景,你可以沽出部份,去平衡風險。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尋找 駕駛 者之 車 在 藍敏煌Blu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基隆市議會第19屆第5次定期會
#疫情關係,本次總質詢改為書面質詢。
過去一年多來外媒各種盛讚「台灣是民主防疫的典範」、「防疫模範生」的報導不斷為民進黨政府的大內宣加持,在台灣的輿論圈廣傳,台灣曾是全球防疫模範生,不過近期本土案例大爆引來國際關注,日前《時代雜誌》刊文評論台灣防疫,批評台灣防疫先前都是吹牛,現在終於破功,甚至在文內大酸,台灣所吹捧的優良防疫只需要一杯「秘密的小茶水」就可以全然失守,引發熱議。《時代雜誌》近日以「錯誤的的安全感和秘密的小茶水,如何破壞台灣對新冠肺癌的防禦」為題,重批台灣的防疫吹牛破功,甚至在文內直指「想崩壞最被全球吹捧的新冠肺炎防禦,只需要一杯秘密的茶水。」(All it took to break down the world's most vaunted COVID-19 defense was a little secret tea.)一年多以來,台灣的社會和經濟活動大部分照常進行,不受影響,少數幾次社區感染最後也都以清零並解除隔離告終,學校照常上課,各行各業照常上班,演唱會、職棒比賽也都開放觀眾入場。但是自2021年4月底、5月初以來,受到全球讚譽的台灣「防疫神話」在短短的數周之間破滅,先是有華航機師諾富特酒店群聚感染事件,然後又爆發萬華茶室群聚和多個地方的衍生感染。為因應本土社區感染連續每日數百確診病例,台灣已經實施並延長了第三級防疫警戒至少到7月中,這距離「全面封城」的第四級警戒只差一步,英國Alpha變種病毒肆虐印度Delta變種病毒又在旁邊虎視眈眈一年多以來的成功防疫,為什麼最後會突然爆發多起本土社區感染,曾讓台灣人引以為傲的新冠疫情防治措施又為什麼出現破口?本席不禁想問!『民進黨你們到底在想甚麼?』
截至7月3日,全台死亡686例,致死率4.5%高於全球致死率2.17%,基隆市新冠肺炎確診者死亡病例累計22人,以確診數309例計算,致死率7.1%,基隆市致死率為全國最高!死亡病例中,護理之家住民5人、養護中心住民3人和洗腎病患2人,占一半。現在他們在嚥下最後一口氣前,全部來不及跟親愛的家人道別,孤獨的走了令人鼻酸!印度Delta變種病毒都已經攻進台灣,當局千萬不要因為近日確診下降而大意。「台灣疫苗難民悲情 一針難求逃命中美」這是亞洲週刊對台灣疫苗短缺的形容,週刊指出台灣鬧疫苗荒,民眾只好出國逃命財力較佳者飛往美國,打疫苗兼旅遊認同中國大陸者,則到對岸打免費疫苗,連外籍生也群體離台紛紛返鄉打疫苗保命,報導直指蔡政府「超前部署破產」未積極採購疫苗,去年4、5月各國已經著手搶購疫苗但台灣卻每天沉醉零確診喜悅,等到今年5月中旬疫情失控民間要購捐疫苗又遭官方以各種理由刁難,民眾為了自保只好一波波湧向美國與大陸各憑本事去尋求「救命丹」週刊的描述,都是事實若不是蔡政府錯誤的疫苗政策孱弱的執行力讓國際疫苗遲遲無法到位台灣怎會淪為疫苗難民?
問題一:疫情發展至今,唯有加速施打疫苗達到群體免疫,才能有效控制疫情,請問林市長要如何幫助基隆市民爭取全面施打符合國際安全標準疫苗❓
✅本席建議: 《彭博社》(Bloomberg News)公布的「全球防疫韌性排名」(The Covid Resilience Ranking)指出,台灣5月本土疫情爆發後,排名從全球前5名掉到第15名,本月公布的最新排名,台灣更跌至第44名(如下圖),主要原因是疫苗不足。
指揮中心指出,若希望透過接種疫苗達到群體免疫力,疫苗接種率須涵蓋台灣人口65%,以此規劃,預計為台灣1500萬人接種,以每人2劑估算,需3000萬劑疫苗,目前台灣總到貨量526.66萬(採購152.66萬+美日捐贈374萬),同樣道理,基隆市人口數366196,為達到全市群體免疫力,每人2劑估算,約需47.6萬劑疫苗,目前基隆疫苗總分配量(AZ+莫德納)約7萬,顯示本市疫苗數量嚴重不足,請林市長向蔡總統建議
(1)以國際疫苗為優先—積極協助企業(鴻海、台積電)、民間團體(慈濟)及八大工商團體購買符合國際標準的國際疫苗
(2)發展國產疫苗為輔—依照國際科學標準來審查,為國人健康安全嚴格把關,確保疫苗有效並且安全
問題二:全台三級警戒衝擊民生經濟,行政院推出『紓困4.0』精進方案,包括放寬紓困對象認定、勞工紓因貸款加碼、6月暫緩實施夏季電價等,方案上路三週以來,亂象頻生,層層門檻與僵化過時的審查標準,讓許多真正需要的弱勢勞工成為紓困孤兒,怨嘆『同島不同命』的悲哀。勞團也指出,5月中開始,被政府公告停業或減班的受僱勞工,他們生計遭受嚴重衝擊,還無法適用紓困方案,請教林市長你覺得『紓困4.0』政策有達到紓困目標?請問林市長要如何幫基隆各行各業勞工爭取紓困補助❓
✅本席建議:2008年金融海嘯衝擊全球經濟,為因應生融海嘯所帶來的消類緊縮效應,行政院於2009年發行「振興經濟消費券」」。當時發放標準就以「人」為單位,凡是於2009年3月31日前出生,且具有中華民國國籍,或是領有中華民國外僑居留證之外籍配偶等,每人都可領取3600元的消費券,然而5月爆發的新冠疫情,不僅產業、商家生計受到影響,個人生命安全更倍受威脅,政府紓困方案卻只照顧到部分,本席認為紓困應以『救急不救窮』為原則,建議比照美、日、新加坡等作法,採全民普發紓困金才是最迅速,對民眾最直接的應急方式,也最公平。美國去年與今年各發放每人紓困發現金支票1200至1400美元(約3.6至4萬元),他們的排富標準是年所得8萬美金;日本每人發放每位國民及有居留權的外國人10萬日圓(約2.8萬元),不排富,認為排富發放方式過於繁雜,基於便民與擴大補助範圍,因此認為普發才公平;新加坡年滿21歲發放1.2萬元,為了方便作業,不排富;香港年滿18歲發放3.9萬元,也為了方便作業不排富。
問題三:台中市政府19日起,率先六都開放為1.3萬名鄰長優先接種疫苗,雲林縣、嘉義市、苗栗縣、台南市、新北市等接連跟進,請問基隆市是否也跟進將鄰長列入第二類疫苗接種對象❓
✅本席建議:比照台中市作法將全市3331位鄰長列入優先施打對象。鄰長協同里長肩負防疫宣導工作,面對高危險環境,符合疫苗施打對象第二類第四項「實際執行居家檢疫與居家隔離者關懷服務工作」,優先施打以保障鄰長健康安全。
問題四:根據衛生局數據提供,截至6月27日止,本市隔離病床+專責病床總床數為182,使用數為89床(使用率48.9%),空床數為93床,目前狀況尚稱充裕,但近日印度Delta變種病毒已攻進台灣,且傳播力更甚英國Ahpla變種病毒,若疫情再次爆發,感染者急劇增加,醫療量能恐嚴重不足,請問林市長如何因應❓
✅本席建議:應超前部署規劃並參考美國、新加坡等多國案例,於本市尋找適當地點(軍營、廢棄學校、現有學校體育館或將市立體育館稍加改建)建置臨時醫院(Mobile cabin hospital),以分流分級方式治療輕症患者或收治無症狀者,保存醫療量能才能在面對更嚴峻疫情時有備無患。
問題五:近日因AZ疫苗接種後多起疑似不良反應及施打後死亡個案,截至6月28日,通報施打後猝死人數高達240人,居全球之冠。在歐洲,截至6月19日,歐洲的藥物不良反應資料庫(EudraVigilance)紀錄到歐盟共27國的不良反應。
#死亡事件數 :
AZ(3,364 )莫德納(4,147 )輝瑞(7,420)
#死亡發生佔比 :
AZ(1.15%)摩德納( 8.41% )輝瑞(3.11%)
#嚴重傷害事件數 :
AZ(793,036 )莫德納(122,643 )輝(560,256)
#嚴重傷害發生佔比 :
AZ(55.32% )莫德納(55.91% )輝瑞(41.96%)
#不良反應回報總人數 :
AZ(292,283)莫德納( 49,323 )輝瑞(238,435)
不完整資訊導致民眾內心恐慌延緩施打,這錯誤觀念,不只會影響防疫工作的推動,更重要的是會影響市民朋友身體安全,請問林市長該如何因應❓
✅本席建議:根據歐盟調查及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指出,部分國家考量血栓風險,建議60歲以上打AZ疫苗,另外AZ疫苗施打後死亡率不比其他疫苗高,甚至較低,其實是相對安全的(如上述歐洲統計資料數據)。市長要趕快加強宣導施打疫苗的重要性,為了保護個人免於罹病和預防重症死亡,以及建立群體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長輩或慢性病患者在醫師評估建議施打皆應盡快接種,以提升疫苗接種率儘早達到群體免疫,才能早日解封。
問題六:面對新冠肺炎死亡率居高不下,印度Delta變種病毒已入侵台灣,傳染力比英國Alpha變種病毒還高出六成,應確實儘速找出隱藏在社區內的感染源黑數,因應目前台灣剛上市的幾款居家快篩試劑價格偏高(從340元到3000元不等),在持續三級警戒下,生計已撐不下去狀況下,不是所有民眾都有能力自費負擔,請問林市長如何加強防疫、鼓勵基隆市民居家快篩❓
✅本席建議:請林市長向中央建議,比照口罩模式由指揮中心統一採購居家快篩劑,定期定量免費提供國人使用,才能提升國人居家快篩的意願。英國居家快篩是免費提供給人民使用,且快篩包直接送到家中;德國民眾每周可到藥局免費快篩一次,德國政府也有規定,學校或是公司,每周一定要至少提供一次免費的快篩;法國同樣免費提供民眾7份快篩試劑。在中央尚未決策前基隆市府應儘速統一採購居家快篩試劑免費提供給民眾使用,初步至少先提供給高接觸風險、但沒有疫苗拖打資格的類別市民或弱勢族群,例如公車駕駛、社區巡守隊、義警義消義交、民防或中低收入戶及一些公共服務機構等。
問題七:基隆市為減輕醫護人員舟車勞頓的辛苦與疲累,與旅館業者合作推出的「基隆挺醫護暖心住宿」專案,6大醫院設籍基隆的醫護人員在6月至7月入住可以享有優惠,房房價一律以1400元優惠計算,其中700元由基隆市政府支應,請問林市長雙北市、高雄市都推出醫護人員7月份單人免費入住的計畫,我們基隆市是否能比照辦理❓
✅本席建議:經本席了解,台北市、新北市及高雄市紛紛和旅館業者合作啟動台北市「感謝有你北市挺醫護」、新北市「醫護免費住宿」及高雄市「挺醫護溫馨休息棧」計畫,讓防疫業務有住宿旅館需求或因執行防疫業務被匡列為『居家隔離者』之醫護人員部分,於7月份單人免費入住合作之旅館,不分平假日(24小時皆可入住),且可連續使用不限天數,所以本席建議基隆市應比照台北、新北及高雄的作法,讓前線醫事人員在搏鬥病毒之歇息空檔,可以有個舒適、安全住宿環境,為辛苦的醫事人員加油打氣。
問題八:彰化市「喬友」大樓內的防疫旅館6月30日晚間遭惡火濃煙侵襲,造成3名受消防局指示守在房間等候救援的居家檢疫者、一名用罄空氣瓶的消防員等四人嗆死,另有包括兩名消防員在內的廿二人受傷。自稱罹難家屬在臉書轉貼火災現場影片,發文質疑事發的防疫旅館是否有通過消防安檢,另一名死者親友也質疑,消防局為了防疫考量,不讓居家檢疫者離開房間才錯失疏散時機,將提國賠。彰化這個悲劇,是不是該讓各單重新思考,「全力防疫之時,該如何防災❓」
✅本席建議:(1)檢視各公共場所、集合大樓於防疫期間因封閉出口管制人流所造成的疏散與救災出入口障礙。
(2)主管機關觀銷處主導成立『市府聯合稽查小組』於最快時間內完成本市
防疫旅館的公共安檢,重新檢視逃生路線,保障市民朋友生命安全
(3)又要防疫,又要救災,過去的訓練一定不適用當前防疫的狀況。相關單位要加強檢視人員、設備及修訂SOP以配合當前疫情。
(4)主管機關觀銷處於核准新設防疫旅館作業流程務必照會建管、工商、消防等單位共同會勘。
問題九:受到疫情影響,大眾運輸運量急劇下滑,福和客運7月1日宣布1551路線從8月1日起停駛,這條國道基隆到新店的路線,沿途經舊宗路、松山車站、基隆路、世貿中心、捷運六張犁、公館及新店等地,是許多通勤族的上、下班交通工具,停駛後將對通勤族造成衝擊,請問林市長如何因應❓
✅本席建議:福和客運1551線8月1日起停駛,對通勤族影響迫在眉睫,林市長應主動和其他客運業者接洽協調,督促公路總局盡快完成1551路線代駛或接手,務必維持運能做到無縫接軌,讓通勤者權益獲得保障更無後顧之憂。
📌結論:
去年執政黨一再大內宣及大外宣,強調台灣是防疫模範生,確診數相當少,控制得宜,但今年5月間本土疫情大爆發,一發不可收拾,台灣這次再度因防疫登上國際媒體版面,但不是因為防疫好棒棒,而是防疫超前部署「破功」。外媒的評析,令台灣啞口無言。這次本土疫情來勢洶洶,死亡人數激增,在在讓全民不得不嚴厲檢視:蔡政府口口聲聲「超前部署」,一年多了,疫苗採購數量、爭取疫苗代工及國產研發等實績在哪裡?本土確診案例並未趨緩之際,人心惶惶,台灣不分官方、民間,不分朝野,應該同島一命,只要民間有本事採購到疫苗,政府應從寬從速設立綠色通道、快速簡便審查程序,這才是國人此刻最殷切期盼的事,同島一命不應該是『同倒一命』台灣2300萬人民的寶貴生命才是最最重要的!不是嗎?執政黨!
目前Delta變種病毒不到半年就傳染了90幾個國家,傳染力比英國變種病毒還高出六成,面對這個傳染力更快、致死率更高,潛伏期更短的病毒,英、美等世界各國都是採取更快、更嚴的篩檢及施打第三劑疫苗來對抗。舉例六月初,大陸深圳的龍崗區發現了一名新冠肺炎確診者,立即派1100名醫護人員漏夜進行全區篩檢,三天完成176萬9千人的PCR核酸檢測。澳洲墨爾本五月底爆發Delta病毒疫情,他們立即封城,加強核酸檢測,在5月29號的24小時內,他們完成了56624人的檢測。反觀我國Delta病毒株六月初已入侵台灣屏東,衛福部二十天之後才檢測確定,並在6月25號才宣布入境集中檢疫,但只針對七個國家,顯然民進黨政府對Delta病毒的防疫根本不及格。
民進黨政府在防疫預算上編了600多億,防疫政策還跟不上腳步,人民破切需要的疫苗、檢測儀器都買不到,應該要有的呼吸器,還要民間去緊急調用,Delta病毒散播的又狠又快,台灣的篩檢卻又慢又少,完全跟不上疫情的發展, 台灣現在疫苗遠遠不夠,破口防堵又落後,我們現在要面對的已經不只是嚴重的疫情,還有民進黨防疫遲鈍、甩鍋不負責任所加重的災難。
本席要求林市長向蔡總統反應,民進黨政府做得不好,就要誠實檢討,犯了錯誤,就要勇於認錯,不要一錯再錯,因為防疫攸關人命,最後本席再次強調,防疫政策要將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要科學防疫不要政治防疫。
尋找 駕駛 者之 車 在 黃偉民粉絲交流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915 黃偉民易經講堂
時代在變,但價值是永恆不變的。
智慧的人,歸納了變化的規律,就成為知識了。
香港人沒有不接受時代變化,我們傷感的,是價值的剝落淪喪。
林鄭帶頭否定專業。
她膜拜那批大陸來,穿著紙底褲,沒有註冊的,幫大眾採樣本的國內人員;但輕蔑的說香港,「那些所謂醫生、專家,反中央,抹黑中央和香港的關係。」
有特首擔大旗,其他政府部門都覺得專業人士很麻煩。
操弄股價,舞高弄低,然後從中取利,全世界的大鱷就是如此運作。以往要由證監會立案調查,牽涉複雜的技術和舉證,動輒調查四、五年。
現在簡單得多了,由警隊的毒品調查課,當洗黑錢處理,一個月時間,拉人封艇。什麼紐倫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招牌不要了。
是否只為買賣282壹傳媒的股票而特事特辦?那位被問到口啞啞的總警司也不知道吧!
總之,遠離毒品……和壹傳媒,你才安全!
唔尊重醫護專業,又唔尊重金融專業,連巴士司機專業也不尊重。
巴士途經旺角,響號嚇驚警察,又有手掌大調較後鏡的士巴拿,又超速——原來巴士有紀錄儀,得35公里車速以下……都唔知拉他告什麼好?終於諗到,告他當時單手揸車,不小心駕駛吧!
十二名港人逃離香港,企圖去台灣,在公海被大陸截停,目前被拘留,林鄭政府竟然可以不聞不問,聽其自生自滅,連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都看不過眼,說林鄭沒有履行特首要保護香港市民的承諾。
這是傷逝。
對曾經擁有過的美好,專業的一切消失而難過。
《周易》第二十三卦,剝卦,山地剝。
上卦艮為山,下卦坤為地。高山逐漸剝落的形象。
地勢因剝落的沙石而漸升高,終於將山頂埋沒。山崩土解。
剝卦卦象是一支陽爻在最上,下面五支都是陰爻,整個卦被淘空了。
剝卦之後,便是地雷復,復卦,五支陰爻下一支陽爻又出現了,新的生機又再來臨。
地上一棵小幼苗出現,得到陽光水份養料,會逐漸長大,枝葉繁盛。然後開花結果,果實在樹上成熟腐爛,掉下樹腳,化作春泥,但果實內的核,又是種子,入土後,又成樹苗,再作一次成長,開化結果。
這就是宇宙的規律。
所以,乾卦,代表宇宙運行的天下第一卦,卦辭就是四個字:
元、亨、利、貞。
元,善之長也。
亨,嘉之會也。
利,義之和也。
貞,事之幹也。
一切的開始,像樹苗一樣。有了因,就要看客觀的條件,緣。有了這個緣,因緣和合,開花結果,果實留下了種子,再等待另一次因緣。
所以《周易》說,貞下啟元。
卦序也是「剝極而復」,剝卦之後,復卦便來了。
《說文解字》:
剝,裂也。
從刀,從彔。
彔,刻割也。
剝字右邊是一把刀,左邊也是刻割,可見傷害很重。
從卦象睇,一陽之下五個陰,可見資源掏空,元氣喪盡,情勢岌岌可危。
剝卦之後是復卦,五陰在上,一陽在最底,培元固本的幼苗出現了。
復的左邊偏旁是「行」,一步步的走,重視基礎,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幼苗長大,又再一次的開花結果。
剝卦二十三卦,復卦二十四卦,它是生命的核心創造根源,生命的內在主宰。亦即天地之心,彰顯人的創造價值。
這就是這幾年,香港人說的初心。
天地萬物,即便受到剝卦般的浩劫摧毀,還有重建再生的智慧和毅力,讓被剝的生命得以延續發展。
《繫辭》說:
生生之謂易。
它說,《易經》的定義,就是生生。生生就是易,生生不息,生完再生。
復卦,就是再生,靠人的智慧和創造力,讓剝落殆盡之後,再繼續下去。只要有「復」的核心創造力,又可以再來一次。人類由於有復的能力,所以,自己可以再造乾坤。這個能力,就叫「生生」。
香港在剝落,但不要怕。
因為剝,才能激發復的能量。佛教行人,修行究竟,就是探討生命的核心價值。用剝的手段,把世間假象剝除,顯現真相。
五支陰爻空掉,色受想行識,皆是虛妄,五蘊皆空,核心真相便自然呈現。剝盡復來,了悟貪嗔癡慢疑,便能度過一切苦厄。
所以,我們可以將今日香港的剝落,看成是空五蘊,探真心。
這個心,就是復卦說的天地之心。
《金剛經》說: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這也就是剝卦的過程吧。
《序卦傳》說:
賁者,飾也。致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
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
賁卦,是一種文飾,裝飾美化,也是泡沫。有外在的繁華,吸引,但如果只具形式,沒有扎實的本質,一定不能長久。
泡沫之後,接下來更是剝。
致飾,然後亨則盡矣。致飾即過度包裝,超過實際內涵,即使一時亨通,則盡了,亦會開始剝落。但《易經》的原則,物不可以終盡,宇宙規律是圓形的,生生不息的,即使剝盡浩劫,上面窮了,改府高官,都不堪用了,還有民眾,是生機勃發的。
在剝的時候,外表看似完蛋了,就逼著往下,往內心探尋。
生命內在是充滿力量的,那就是復的生機,所以,當前面無路時,就回頭深刻內省,尋找初心,本來面目。
不必擔心窮上,只要能反下,外面已窮盡,就返回內心,挖掘本來已有的潛在資源。
故受之以復,所以,剝卦雖然艱難,但藉著上面的窮,逼得我們返內做更新的創造。
復,是剝逼出來的。
復則不妄矣。一旦由復卦找回創造力,就沒有虛妄了。所以,復卦之後就是無妄卦。
也是六祖慧能說的:
自性生萬法。
近日,香港爭相改寫《木蘭辭》,這的確是一篇伴著我們這一代成長的名篇,人人都懂背誦。
我最愛它結尾的四句,生動也描繪了雌雄動物發情時的神態分別,是詩人神來之筆。
另一篇香港人耳熟能詳的,是蘇東坡的《赤壁賦》,也是中學課文,人人能念,文字書法都極優美的偉大作品。它借境言情,看著流水與明月,訴說人間的變與不變。
正值香港的剝落變化,這樣讀一次《赤壁賦》,看能否舒解我們的胸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蘇東坡因為「烏臺詩案」,在宋神宗元豐二年,被貶黃州。元豐五年,他遊赤壁,雖然不是真正的古戰場赤壁,但這次遊覽,前後寫下了兩篇《赤壁賦》,震驚千古。
壬戌是年份,像今年是庚子年。中國以干支紀時,但很多人仍對天干地支有恐懼感。其實,稍稍接觸近代史,甲午戰爭、戊戌維新,辛亥革命……事件沿路走來,就是干支紀時。兩甲子前,120年前的庚子拳變,義和團要扶清滅洋,殺外國傳教士和領事,導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出走,翌年就有辛丑賠款。也是說,今年庚子,明年就是辛丑牛年了。
東坡在這年秋天,七月既望,即七月中左右,今天是七月廿八,是這段日子吧。和客泛舟遊湖,遊的是黃州赤鼻磯,不是當年赤壁古戰場。但看來蘇東坡是有意借景舒情,不是以確切地理來追尋史跡。
一開始他就借水和月來引伸世間的變與不變。
湖水不斷流逝,明月往復圓缺。表面是不斷的變,但水的流逝,月的虛盈,又沒有增損水月的本質,看似變的,其實細看又沒有變。
這時,誦起《詩經》的「月出」篇章。這詩內容借月亮說思念,思念什麼呢?往後才交待。
這裡先帶出月亮。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詩經》中古人見月而思念,東坡誦讀時,明月又「徘徊」登場。
為什麼「徘徊」?是天上明月,也是東坡的人生。人看景物,都是主觀感受出發,東坡看月,也似自己徘徊。
具體的寫景是「白露橫江,水光接天」轉折入寫情,「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一葦,是他的小舟,對比江水的萬頃遼闊的空間。
在這環境下,帶出了羽化登仙的追求。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白話文一樣,淺白易解,但文辭優美,不可方物。月光空明的照映水面,流光是水,也是飛逝的光陰。這時,帶出了「望美人兮天一方」,思慕美好之人。很多人解作君王,也許是「知音」吧。
朋友,隨歌而吹起哀怨的洞簫來,令東坡感到一股惆悵。
於是他問,為何悲傷呢?
朋友講起當年曹操、周瑜,這些千古風流人物,如今都隨時間消逝了,我們這等小人物,也有日消失於塵世。漁夫、斬柴佬,和英雄們,都一樣,無法抗逆歲月的流逝。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出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羡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想望著夏口、武昌,這些方位,感受著歷史上年代,曾經戰火,曾經興衰。用漁夫、樵夫的凡人,對比曹操、周瑜等大人物,帶出人之於天地,無論富貴貧賤,功業高低,都只是過客,都是渺少。
除非成仙,長生不老。
長生不老,是應對人類抗拒萬物皆變的妄想。
跟著,帶出了蘇東坡對世間變與不變的領悟來。
蘇子曰:客亦知大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可羡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用江水流逝,月亮盈虛,表面變化不停,其實沒有增損水月本質來看,雖則天地萬物每一瞬都在變化,但其實,萬物與我都可以是永恆的。
人怕變化,因為怕失去曾經擁有過的東西。怕年華老去,因為你曾經年輕。
問題是,我們以為曾經擁有的,真的是屬於我們的嗎?
東坡悟到,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既然天地萬物,都有自己的主宰,不相從屬,所以,一毫都不能攞走。
也是說,我們生來,本來就一無所有。一毫莫取,不是不該取,而是取不得,不能取。
當理解到這一點,就能夠不再困於擁有與失去,可以放開胸懷去欣當這個世界。
江上清風,山間明月,我們任何人,任何階層,都可以任意享受,因為,我們本來,就不曾擁有它們,所以,才能隨意享用。
當我們執著擁有,反而終日擔心失去。不用擁有,原來,也可享用。
愛,和擁有,原來毫無關係。愛上什麼人和物,就只管愛著;計較擁有,就已經失去。
最後,所謂的愛,只會留下遺憾。
蘇東坡的領悟,是欣賞人生,無須用擁有與否將自己困住。
看完今日新聞,讀一次《赤壁賦》,心情是否好點?
https://youtu.be/svGtkHq-LNM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