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來推大家入坑的是「Bebe-style六重紗被/防踢背心/防踢睡袍/紗布毛巾浴巾」
因為台灣小兒科醫生親自使用後推薦,加上許多媒體報導
羅比媽抱著踢館的心情帶著全家老小一起大用特用一整年
.
#媒體報導說這種高品質的六重紗用10年都沒問題
.
羅比媽不寫業配文已經不是新聞,但是我也曾經明文說過
除了公益活動、對地球或環保有價值、Made in Taiwan的良心企業之外
仍然歡迎廠商毛遂自薦好產品給我,我願意自費購買,喜歡的話自然會無償分享給媽媽好友們(文中有我和廠商的對話記錄以示清白哈哈)
.
經過一年的親密接觸,發現果然名不虛傳,顛覆我先前對六重紗的不良印象
好東西沒有推薦給信任我的媽媽朋友們實在說不過去
.
材質優、有認證、製程講究、尺寸齊全、檢驗公開透明、細節不馬虎的良心產品
重點是CP值超高!我比較了好幾個品牌之中發現這價格根本是最親民的!
.
#貴的不代表比較好可能只是比較有名氣
#便宜的來路不明沒有認證怎麼敢用
.
身為一個媽媽,我們對孩子最基本的期待也就是「吃得飽」和「睡得好」而已
一條高品質 + 高CP值的被子/防踢睡袍,就有如孩子的第二層皮膚
冬暖夏涼、兼具保暖與透氣的功能,還可以從嫩嬰用到老嬰(連我家38歲的長子都愛用)
.
相信我,如果你是一位對肌膚用品、或是成天接觸肌膚的衣物很在意很講究的媽媽
羅比媽絕對童叟無欺!請參考我肺腑之言的分享文章
.
當然,這廂羅比媽也為大家爭取到開團的福利
而且這是廠商答應的 #史上最低入手價
優惠到BeBe-Style品牌說團購結束一定要刪除所有資訊,因為這是連官網都不敢有的活動XD
錯過這一檔,以後絕對沒有機會拿到這個折扣啊!
.
紗布被$888⬆️、防踢被$1699⬆️、紗布巾$290⬆️真的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甜心價
.
▌團購時間 ▌台灣時間 10/1(一) 上午10點 - 10/8(一) 中午12點
▌留言抽抽樂 ▌
買不買由人,但留個言抽獎也沒損失
羅比媽和廠商爭取到「日本製二重紗口罩+六重紗手帕組」共4個名額
請大家留言告訴羅比媽「你被燒到的產品是哪一個?為什麼?」
團購結束後就會抽出4位幸運的朋友唷!
#不限海內外都可下單
#不限海內外都可抽獎
http://www.robbiemama.com/2018/09/10-bebe-style.html
⚯⚯⚯⚯⚯⚯♦︎☾♝♕♝☽♦︎⚯⚯⚯⚯⚯⚯
喜歡或追蹤羅比媽,歡迎分享此篇貼文
❤ 請將 羅比媽的育兒與實驗廚房 設定為搶先看
❤ 羅比麻的好友好康團 ➡️ 台灣好友好康補給站
❤ YoBaby Shop ➡️ 羅比麻的北美區團購小站
✅ 羅比媽的Line@生活圈 @robbiemama 好康閒聊不漏接
✅ 羅比媽的挨居 @robbie4mama
.
羅比媽的全天然寶寶營養副食品。新書全面上市熱銷中!
📌誠品網路書店 ➡️ https://goo.gl/oLfgep
📌momo網路書店 ➡️ https://goo.gl/sLRjHt
📌博客來 ➡️ https://goo.gl/ZQUP34
📌金石堂網路書店 ➡️ https://goo.gl/RCVfq2
寶寶生活記錄刪除 在 不良煮婦株式會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料理的路上祖宜一直是我的偶像,相信這裏也有不少祖宜的粉絲,好消息是她的第三本書即將發行,真是迫不急待能看到實品;我可以說我現在之所以能勇敢的在藍帶追夢她功不可沒,每當我遇到困難總會想起她,看看她的文章、視頻總能讓我重新整理再出發。
我常常想怎麼可以有一位女性可以優雅、智慧、美麗與親切同時兼具呢?沒為什麼,因為他是祖宜呀~
還有兩週上市,許多人心情跟我一樣,就像訂到排隊要兩週後才有位子的私房餐廳,除了在記事本上圈來圈去,恨不得中間幾天都跳過去,再來就是猜想菜色跟口味......這樣吧,讓主人先開個場,大家解點饞。(6/24預購 7/1上市)
-------------------------------------
自序 文/莊祖宜
近十年前,我放棄博士學位轉而追求廚藝,本來一心一意想成為一名專業大廚,目標是將來開自己的餐廳,也為此做學徒奮鬥了一段時間。怎奈接下來幾年間我隨丈夫一次又一次的跨國搬家,寶貝兒子一個接一個出生,我忙著呼哄餵奶和適應新環境都來不及,回餐廳鍛鍊打拚的願望只能暫時擱置。這期間我從未停止做菜,只不過服務對象從餐廳裡不認識的客人變成最親近的家人朋友。從麻州劍橋到香港、上海、華府,以至目前的雅加達,我日復一日上菜場,回家熬高湯,練刀工,割烹魚肉,哺餵三餐,一人包辦餐廳裡從大廚到洗碗工和服務生的所有工作。
這過程中,我對飲食的關注重點也有所改變。 過去我追隨專業廚界的流行趨勢和尖端技藝,但慢慢的,那個酷炫陽剛的世界好像跟我的生活連接不上,取而代之的重心是最切身的食材品質與家人健康問題:哪裡買得到可信賴的有機蔬菜和沒有施打抗生素、荷爾蒙的雞?什麼種類的海魚比較沒有重金屬?什麼樣的淡水魚是低污染養殖?我發現身邊越來越多人開始關心飲食的出處,因為接二連三的黑心食品事件讓大家憤怒、焦慮又無助,生態破壞和全球暖化更已經嚴重到每一個人都必須正視,並為此改變飲食生活習慣的地步。
為了瞭解飲食之於自身和環境的關係,我讀了不少書,也發表一些文章談自己開始奉行的原則,比如支持有機農業、吃當季當地的食材、避免購買破壞性農漁業產品、減少鋪張浪費……等等迫切的議題。說了很多,效果似乎有限,因為大部分的人連在家做菜的能力和意願都沒有,更別談買什麼菜了!且看中文電視上的美食節目大多用來傳達餐飲情報,偶有現場做菜的節目都偏綜藝型態,是搞笑和聲光美女的秀場。只有在購物頻道或大白天冷清時段,才看得到那種穿圍裙或帶廚師帽的傳統烹飪教學,年輕人和上班族根本沒機會也沒興趣看。幾年前住在上海的時候,我開始環顧四周,發現五、六十歲以上的人不分男女,幾乎什麼廚房裡的基本活兒都會做,而三、四十歲以下的社會中堅和青年男女卻很少能分辨蔬菜的種類,更別說去骨刮鱗和掌握火候。這個斷層實在太大了,如果不及早彌補,我們哪裡有能力為自己的飲食把關,更憑什麼談消費倫理和永續發展?
我心想,烹飪為我個人帶來這麼大的快樂與成就感,嘉惠了我的家人朋友,又推動我自動自發的關心健康、環境、以及過去從來沒注意過的農漁業問題現狀,如果我能把這顆實用的種子分享給更多人有多好呢?「廚房裡的人類學家」系列視頻就是這樣誕生的。 從2011年秋開播以來,我總共上傳了68個視頻短片,每則約5到10分鐘,從頭到尾示範一道菜。這些視頻沒有攝影棚也沒有腳本,完全在我自家有點擁擠凌亂的廚房裡錄製,偶爾還聽得見孩子在後面叫媽媽。我們菜做到哪兒就拍到哪兒,不夠鹹就加點鹽,不夠爛就再煮一下,東西散了破了,就看我現場怎麼補救。我希望呈現的不是遙不可及的美食秀,而是用最平實的場景傳達絕對可行的技術,致力讓大家看完了有信心自己做做看。
住在上海的那段日子裡,拍攝視頻成為我生活中最翹首殷盼的開心事。每週二上午十點,我的大學生義工團隊──小魚、希佳、邰涵、藏民幾個人輪流在繁忙的課業和社團活動間抽空前來掌鏡剪輯,唯一的酬勞就是拍完可以吃我做的菜。有時他們會提早一天問我:「明天做什麼菜啊?」如果答案是牛排、燉肉、烤雞之類的大菜,第二天就會忽然出現一些「打醬油」的人馬,菜吃完了還會說:「祖宜,沒吃飽唉,再來點什麼吧!」我也因此被訓練得能屈能伸,隨時可以變花樣餵飽一群大男生。吃飽了,他們就在狼籍的杯盤間剪輯,從一開始沒經驗奮鬥到晚上九點,到後來默契無間,下午兩、三點就可以完成剪輯轉檔,現場上傳YouTube和優酷。從他們身上,我見證到中國新一代年輕人積極好學又充滿理想的正能量。連續跟我相處兩年,他們也個個能洗手做羹湯,甚至抱嬰兒哄小孩都有模有樣。
另外很幸運的是,視頻開播十幾集後,我得到供應江浙滬一代生鮮食材的網路營運店「甫田網」贊助,得以無條件試用他們嚴格把關的安心食材。他們不要求我說什麼做什麼,也沒有金錢交易,只是很慷慨地送來一箱箱的蔬菜水果,雞鴨魚肉。當時我肚子裡正懷著老二述亞,本來就因為孕期保健而成為「甫田」的訂戶,這下子少了為拍片買菜的開銷,又因為肚子裡的寶寶讓我胃口大開,忽然一下創作力與精力旺盛,似乎有無窮盡的菜式想與大家分享。視頻裡眼看我肚子挺得一集比一集大,孩子生下來又繼續包在揹帶裡做菜拍片。樂此不疲的原因是:我幾乎每天都收到網友來自世界各地的問候鼓勵。很多人寄照片「交作業」,更有許多人告訴我,他們從完全不會做菜、跟著我的視頻練習,已經可以辦桌請客了!
離開上海後我在美國華府特區待了一年,又很幸運的認識了兩位可愛的留學生──愛綠和順清。她們自告奮勇前來幫忙,一樣不求任何報酬,為我在那個陽光燦爛的臨時廚房裡記錄了另一階段的視頻分享。
很多人問我每集視頻示範的菜色是怎麼決定的?老實說我沒有任何系統和計畫,純粹看自己當時想吃什麼,又恰好有什麼當季食材,因此最後呈現的菜色很隨意多元。有以前在廚藝學校和餐廳裡練就的法國與義大利菜,有從阿姨褓母那裡學來的上海菜,有我老公愛吃的美國南方菜,也有自己研究摸索出來的川菜、台菜、印度菜、墨西哥菜、創意混合菜……菜色選擇上我唯一的取決標準是做法不能太複雜,而且最好有一個明確的核心技巧。比方做糖醋小排,我介紹糖分對肉汁色澤與濃稠度的影響;拌生菜沙拉,我分析油醋醬汁的標準比例與延伸變化;煎烤牛排,我解釋如何判斷熟度;做川味口水雞,我示範如何輕易的為雞腿去骨……這些菜色是傳達技巧的範例與管道,我的目的是希望大家真正瞭解每個動作背後的用義,而不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戰戰兢兢的測量1大匙、2小匙。我相信一旦掌握了方法並知其所以然,下廚者不僅能輕易依樣畫葫蘆,更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這本書集結過去幾年來在網上示範的所有菜色,也包括一些我曾在臉書和微博上隨手分享的家常菜,每一道都經過我自己與許多網友們的測試,算是成功率很高的範本。 如今影音文字化,一方面為了方便快速瀏覽查詢,另一方面也想更深入的探討一些原則和理念。如果文字上還有什麼不清楚的,歡迎上YouTube或優酷看全程示範。 書裡另外收錄了一些我對做菜各個環節面向的一些心得彙整,包括如何組合一頓飯的菜單、如何輕鬆請客、如何擺盤、如何用酒等等。整理文字時我狠狠的刪除冗贅廢話,希望留下的都是有意義的資訊。
在此大道理不多說,只想傳達我對做菜的熱忱和日積月累的心得體悟。我深信唯有動手做才能真正瞭解,而唯有瞭解才能欣賞和開創。飲食之均衡、人際之和諧、環境之改善,可以從大家回歸廚房開始。
2015.04.27 於雅加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