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寫作過程比《#法式甜點學》還要艱困許多。或許如同誠實面對自我總是不容易,近距離寫自己的家鄉,遠比能夠保持客觀距離地觀察、分析他者來得困難。
今年五月交稿之後,我一直無法完成序和前言,直到最後被編輯催促時,仍然腦中一片空白,實在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最後依著編輯建議,從去年臨時在巴黎家中找到一片口罩開始回憶起,然後才發現,過去這一年波瀾起伏、今晚睡下不知明日身在何處的經歷,確實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決定要寫作本書的心念下得很快,雖然寫得無比痛苦,但終於對過去十數年間困惑的與思索有所回應,最後還是要感謝那個堅持下來的自己。
以下和大家分享收錄在本書中的序(長文預警),如果這本書裡的職人故事、作品解析和相關思考與論述,能在茫茫人海中觸碰到幾個人,為未來的花開繁景種下種子,那所有的辛苦也算值得了。
*****
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回答「我是誰」
2020年出版《法式甜點學》的前夕,我在巴黎家中翻箱倒櫃找出一個口罩,當下便上網訂了四天後的機票回台灣。當時只想著新書宣傳完便要回到巴黎,卻沒想到世界轉眼間變了樣。我離境三天後,巴黎便宣布封城,此後一年,巴黎的朋友們在反覆的煎熬中適應新生活;我則仿若被邀請進入了一個平行宇宙,無視全球的疫亂橫行,在這個我出生、成長,熟悉卻認識不深的島嶼進行探索之旅。
#因疫情而起的奇異旅程
由於甜點啟蒙地在巴黎,自己過去十年間在台灣的日子也少,除了本就認識的開業朋友外,我對本地的甜點業者、職人的認識大多來自網路與業界的口耳相傳。滯留台灣的這段期間中,我終於有機會拜訪那些一直列在名單上的店家、希望認識的朋友,也受邀參加了不少餐會。台灣職人們的熱情和靈活令人感動,餐飲界的活力與無框架更使人訝異。如果說在巴黎看到的作品,像是在一個已經構築華美的世界裡持續深入、為一個滿腹經綸的學者持續產出更精闢的見解而拜服,在台灣的所見,則像是造訪一片生機盎然的新天地,處處皆是怒放的奇花異草卻鮮為世界所知。
由於過去數年中,自己扮演的都是將法國的甜點、甜點師推廣給台灣市場的角色,但並未有機會深入了解本地市場,更不用提將台灣的(法式)甜點、甜點師介紹給台灣讀者,甚至國際讀者,我於是很快決定要將自己的經驗發展成系列採訪計畫。雖然明明還在《法式甜點學》新書宣傳期,卻幾乎沒有太多猶豫,立刻將自己在2019年許下「出完書一定要放一個大假,最好能去夏威夷發呆曬太陽」的願望拋在腦後。採訪計畫大致訂定後,我便決定要將其成書,不僅為自己的見聞留下紀錄,也藉著深入梳理台灣代表性職人們的養成及相關作品,在力所能及之處,深入思考身為「台灣甜點人」的意義。
接下來的日子,雖然隨時都像處在壓力鍋中一般,最後甚至幾乎將自己完全耗盡,收穫卻超乎想像地豐富。我每日一面留意法國的疫情消息,做好馬上要上飛機返法的準備,一面依照計畫聯繫受訪者,還透過他們熱心的引介,去了屏東、彰化、埔里探訪可可、芭樂、香草、茶葉等產地,雖然皆是來去匆匆,但已像是打開了神奇寶盒。僅是驚鴻一瞥,便為其中所藏之富而感嘆,每一顆寶石都是一個浩瀚的宇宙、一個涵納百川的汪洋。
#法式甜點中的台灣身分識別
在開始大部分的採訪前,我曾與一位自己極為敬重的出版界前輩有過一次深入且有趣的談話。當時我解釋自己希望寫的,不只是訪談集、人物誌,而是透過這些訪談,反映出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在面向世界、選擇究竟要製作何種風貌的甜點時,照見自己腳下稱為「台灣」的這塊土地,及身為「台灣甜點師」的看法。前輩的觀點畢竟實際,認為一般而言,台灣甜點師要在台灣製作法式甜點(或來自西方的果醬、巧克力等),自然會使用本地合適的食材,形成台灣風格的法式甜點更在情理之中。而我試圖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身分識別的角度過於刁鑽,也不會是本討好的作品。
真話總是不那麼美妙,對當時雄心勃勃的我來說,這番話確實有些苦澀,卻也難以反駁。2021年5月,台灣疫情出現破口,很快直升三級警戒,開啟了連續2個月以上的「自主性封城」,所有我在業界的朋友皆受到沉重的打擊,和法國在封城期間,甜點麵包業一枝獨秀,擁有穩定生意、甚至逆勢開店的案例完全不同。原因就是因為甜點、尤其是法式甜點,在台灣不僅是小眾,還是小眾中的小眾。既然不是必需品,生活不便時自然是第一個捨棄的對象;而法式甜點過於嬌貴,以致於外送、宅配風險皆高,即使死忠的顧客也難以一再承擔碰撞毀壞的失望。如果在華麗的外表和巨幅媒體聲量下,它其實是個如此邊緣的商品,我怎麼能不質疑,自己一直以來在做的事是否真有意義?
不過,縱使心中懷著巨大的問號,我並未因此更改太多原來的訪談大綱,決定持續依照計畫進行訪問,待寫作時再一邊思考呈現方式。前輩認為,《法式甜點學》是在帶領讀者看懂、吃懂法式甜點,因此本書的任務,應該是帶領讀者看懂、吃懂「台灣甜點師做的法式甜點」。但對我而言,能夠懂得這一點,必得先回答如「#誰是台灣甜點師?」、「#為什麼要做法式甜點?」、 「#他們做的甜點真的是法式嗎?」等問題。而為了理解甜點師的作品,回答「為什麼他們選擇這麼做」,就需要碰觸到每一位職人獨特的創作哲學、生長記憶及自我定位。更進一步,在國際交流如此頻繁,品牌進軍國際也不新奇的今日,這些職人們也得回答:「#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為什麼台灣的法式甜點和其他國家的不一樣?」、「#為什麼台灣的甜點師和其他國家的甜點師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而這些問題都指向一個終極的質問,即「#我是誰?」
#我是誰_與_我的甜點是什麼樣的甜點
由於不確定自己什麼時候得回法國、什麼時候能再有機會與受訪者們深入聊聊,每一次訪問我都抱著「錯過這次沒有下次」的心情,也因此,光是訪談大綱便動輒超過2,000字 。在訪綱中,我將希望探討的問題分成五個面向:養成經歷、創作哲學與品牌精神、台灣味與台灣身分識別、對本地市場的觀察、對未來產業樣貌及品牌發展的看法,其下再切出5至6個子題。雖然每一次約訪時,我都試圖先打預防針:「我只是習慣把問題寫得很細。」以減低受訪者們看到訪綱的衝擊,但沒有一次訪談不超過三小時,有幾次甚至分成兩、三次才結束,還不包括事後各種細節確認。令我感動的是,每一位受訪者都毫無二話、非常慷慨地把他們寶貴的時間留給我,和我侃侃而談自己養成經歷中那些難忘的故事,那些他人看來或許微不足道的細節,以及自己對「做甜點」、「成為甜點師」、「經營品牌」的信念。
整理訪談內容及寫作的過程異常痛苦,但對我來說意義重大。那不只是一個「台灣再發現」的旅程,更是「自我再發現」的旅程。藉此機會,我回顧了過去十數年中,每次對外國朋友介紹自己家鄉的種種思量、不知道該選哪一道菜代表台灣參加派對的苦惱,以及在每一個日常生活場景中猝不及防的尷尬片段。受訪者們用他們的生命經驗和作品告訴我,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而我們應該要為能夠說出「我們」感到驕傲。或許整個亞洲都喜歡蜜紅豆或紅豆沙,但我們曾經一起在暖和的冬至揮汗排隊吃一碗紅豆湯圓;就算日本有抹茶、中國有百年名欉,但我們皆曾和父母一同招待來訪的客人喝茶聊天談生意,也曾用兩根手指拎著半空的軟塑膠杯、嘴裡嚼著珍珠和椰果,走過那腦筋暈眩發脹、彷彿不會結束的夏日午後。
因為有這些生長記憶與生活經驗,所以我們的盤式甜點中能出現冬瓜茶、鳳李冰、麵茶;甜點中能有鹹蛋黃、肉鬆及芋泥。對生根萬華社區的主廚來說,將法式甜點做成「紅龜粿」的形象自然無比,而曾經留法的主廚以「黑森林」(Forêt-Noire)為基底,結合杏仁茶與櫻桃,創作出「白森林」也是信手捻來。在台灣餐廳工作的新加坡籍主廚端得出椪餅與清粥小菜,在新加坡餐廳工作的台灣主廚也能將台星兩地皆能欣賞的摩摩喳喳和綠豆蒜糖球上桌。我於是明白,重要的並非向別人解釋自己是A、不是B,而是接受自己既有A、又有B,但是和兩者都不一樣,所以能堂堂正正地當一個既不是A也不是B的「自己」。
#唯有知道自己是誰_才能更堅定地成為誰
所以,究竟為什麼非得在「法式甜點」(或至少是「舶來的甜點」)中找自己、識別台灣身分?除了延續《法式甜點學中》提出「法式甜點是甜點界的官方語言」,也是「想站到世界舞台上的甜點師都要能流利使用,以訴說自己故事及思想哲學的語言」之論述,或許還因為,縱使「法式甜點」的內涵與定義還未在台灣有廣泛的認知,但以其為基礎的「西點」早已是台灣日常的一部份,也已碰撞出許多火花。想想傳統麵包西點店內的泡芙、焦糖布丁,它確確實實存在於常民生活中。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歐洲中世紀研究專家池上俊一在其著作《甜點裡的法國》中,以一整本書的篇幅論述法式甜點如何作為法國文化的精髓,成為影響世界的「文化霸權」重要武器;在台灣,從「中菜西吃」的風潮到「在fine-dining(精緻餐飲)中尋找台灣味」的討論,乃至餐飲界大量投入、直至獲得《米其林指南》的肯定,更逾數十年。飲食成為文化,以「軟實力」輸出早就不是新聞;飲食便是政治的一環,以飲食區分人我、定義身分實屬稀鬆平常。
「風土」(terroir)概念從法國葡萄酒區分產區發展至今,已超出氣候、土壤等自然環境因素,當地人文與特殊技術皆含括在內。倘以近年來受到國際矚目的「台灣可可」為例,作為世界上少數有能力生產「bean to bar」、甚至「tree to bar」巧克力,並以此製作甜點的國家之一,「台灣的風土」將是我們和世界溝通的利器。再想想那些在國際賽事上拚搏的台灣職人們,若我們將目光更多聚焦在當下或未來,不僅需要向法式甜點及投身其中的甜點師們給予更多關注,也須了解身世來歷、梳理來龍去脈與各方觀點,才有機會迎向無限可能。唯有知道自己是誰,才能更堅定地成為誰。
我懷著這樣的信念完成本書,雖然有許多遺珠和力有未逮之處,但衷心感謝所有受訪者及以各種形式提供援助的朋友們。希望本書不僅回覆了前輩的擔憂,也回答了我旅歐十年間的困惑;不只回應了台灣數十年來的焦慮,也為我輩及後進的職人們提供了前進的線索。
*****
《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味道、風格、神髓,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
📌 實體書購書連結:
台灣 -
博客來 獨家限量簽名版:
https://tinyurl.com/296328zk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9sbuawew
TAAZE讀冊生活:
https://tinyurl.com/rjnvukzp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https://tinyurl.com/7vps9bn6
金石堂KingStone:
https://tinyurl.com/388vkmxj
momo購物網:
https://tinyurl.com/87tnmaca
香港 -
誠品香港 eslite@HK 已上架,可下載誠品人HK app 後搜尋:https://tinyurl.com/6scj9hc,或致電 +852-3419-6789 訂購
新馬 -
Citè Book Garden 城邦閱讀花園:
https://tinyurl.com/at644w5p
Popular Book Co (M) Sdn Bhd 大眾書局 也可代訂
📌 電子書購書連結:
9/13-9/26 博客來獨家:
https://tinyurl.com/u7fmwhxs
其他通路將在 9/26 後陸續上架
#yingspastryguide #yingc #台味甜蜜蜜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謙預 QianyuS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English writing below) 好運自是福來投,歹運便是業障的顯化。 許多人秉持著:行善、保持樂觀,自能順順渡過難關,何必管什麽好運和歹運。 表面看來,這是一番改命而不逆天的話,但我覺得這是紙上談兵,把命運看得太簡單,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試問,隨波逐流、守株待兔如果也能改...
「寫作生成器」的推薦目錄:
- 關於寫作生成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寫作生成器 在 藍燁 Lan Ye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寫作生成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寫作生成器 在 謙預 QianyuS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寫作生成器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寫作生成器 在 ai文章產生器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寫作生成器 在 ai文章產生器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寫作生成器 在 Ai 文案產生|自動產生文案|文案產生器|文案生成 - YouTube 的評價
寫作生成器 在 藍燁 Lan Ye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來分享一下我的創作好了☺️
其實我很多韻腳都是歌寫完錄完
為了拍影像或表演練了一段時間才發現
哇嗚 這裡有押韻耶😂
是的 押韻不限於句末幾個字
各種句首句中或隔句也是能有韻的😌
整首做完之後解析自己的創作別有一番樂趣😙
我是屬於詞曲同步型的創作者
拿到音樂/伴奏/編曲/beat/instrumental 後
我就是邊聽邊寫邊錄
整首詞曲寫完也就是我demo錄完的時候😆
當然也有在沒音樂的情況下創作的時候
但礙於沒有樂器的支撐
我都是腦袋憑空創作出詞曲(純白的花/TOYA 都是)
然後再錄純人聲檔交由編曲師編曲
差別在於先有音樂我更能有底做發揮
雖然相較沒先有音樂由零做發想的自由度相對受限
但對於我們這種饒舌起家的創作者來說
有音樂當底可以踩更能ride the beat
更能將節奏的切分與聲線的流暢度做到極致
我也知道有一派rapper專研字音跟押韻
甚至有聽過隨身攜帶韻腳本
一想到就寫下來庫存的
那樣對於字的精確掌握
確實可以做到連續韻跟超密快嘴
那樣的風格跟呈現出來的技術性確實是一門功夫
不過相較之下我追求的是另一個方向的呈現
我喜歡做的是聽起來舒服順暢讓人想一聽再聽
不想過於鑽研韻腳到須看歌詞才能聽得懂唱什麼
我認為歌曲的傳達應該是靠耳朵聽的當下傳遞
不過還是得強調沒有好壞只是喜好不同
技巧型的饒舌也是需用心鑽研且有它的市場
曾有資深饒舌樂迷送我一個稱號「饒舌白居易」
意思是我的饒舌容易入耳也容易聽懂
真是完全命中我的創作核心❤️
做的東西被理解是一種很感動的感覺🥰
所以其實我在創作的當下
並不會刻意去想我要怎麼押韻
這個段落要用幾韻來呈現要展現什麼技巧
或者flow句型要怎麼編排等等
而是聽完音樂之後依它給我的感覺有一個主題
或沒音樂的時候更需要一個主題
然後大概有一個故事寫作的架構跟方向
很像學生時期寫作文一樣先想一個大概起承轉合
然後從第一句開始下筆
寫完第一句的句型結構後
再由第一句往下延伸對仗同句型聲律的第二句
而這個過程是自然生成的
就是依照先出來的第一句的樣式跟聲律
照著心中那個故事的發展所需
而填上第二句所需要的那些字
而同時又兼顧這兩句所呈現的聲律和諧性
所以所有的一切都是同步同時間在當下完成跟進行
一切真的只能靠當下對於這個故事的敘述跟感覺
綜合當下以前所有曾進腦的資料資訊跟人生經驗
所濃縮而成的那幾個字
當然後面再轉韻換句型甚至押頭韻隔句押韻等
以上這些也都是順順的依照邊創作邊回顧前文
以及寫到這個當下的豐富度跟整體度來當下進行的
以上所有的我的這種創作方式
如果要用本格派文字派對於句型跟對仗及連續用韻
這類需要鑽研選字的創作方式來說
確實不太適用
因為如果我在那個當下去顧及到這些
幾乎可以百分百確定我無法顧及到自然流淌的聲律
以及同時瞬間故事可能的未知發展
不過我還是要強調這是我自己而言
確實還是有經過精密設計還能顧及到這些的創作者
不過對我而言那需要花更多的準備跟心力
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然流出(?)的創作方式😌
對我來說比較自然
也能顧到比較多我想顧到的聲律部分
也比較快速可以生成作品
這就是為什麼我寫歌很快的關係
除了這件事以外我沒有什麼事會承認快的(誤😝
謝謝你看到這裡
謝謝你對我的創作及創作方式感興趣
希望對你們各位的創作也能提供另一種方式與想法
然後講了這麼多還看到最後一行的朋友們
對的 我又有新歌了😎帥死的 期待一下 很快曝光
寫作生成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像照顧孩子一樣照顧自己
■ 向防彈少年團學習健康的自愛
同事帶了兩歲的女兒參加聚會。兩歲的孩子很可愛,雖然不熟練,但會自己用湯匙吃飯。大家一致稱讚:「唉呦,我們敏采好會吃飯啊!」所謂受寵的孩子,就是像這樣用個湯匙就能獲得認可。透過這種認可,孩子不僅能學會使用筷子的技巧,也學到了韓文,並逐漸成長。處於成長期的孩子,無條件的鼓勵是必要的。
如果大人們也能得到這樣的認可和鼓勵該有多好啊。「太好了,今天也自己起床了。哇,今天也上班了!今天有好好吃飯。今天一整天都安然無恙,太好了!」如果每天都可以得到這種無條件的鼓勵,大人們也能有更多成長。但在大人們的生活中,不僅沒有鼓勵,反而有許多令人感到挫折的事。即使竭盡全力也很難找到工作、就算在公司努力取得成果,升遷時仍被遺漏。另外,也有許多必須看妻子臉色的先生,或看子女臉色的父母,他們往往在家中也得不到支持。不僅如此,最常批評我們的就是自己。
特別是近幾年景氣變差,大家好像對自己更嚴苛了,許多人總是對自己說:「要做得更好!要賺更多錢!要更漂亮!要變得更苗條!不能犯錯!」卻從不鼓勵自己。
我想告訴這些人有關知名的國內偶像團體「防彈少年團」的故事。他們將上一張專輯的主題訂為Love Yourself,並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一起展開傳遞「真正的愛從愛自己開始」的活動。他們用藝術家能夠做到的方式展現了正面的影響力。因為他們是世界知名的團體,粉絲非常多,所以影響力迅速擴大。但是,我推測,這樣的效果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人氣,也許是因為他們是真心想把這樣的訊息傳達給迫切希望得到愛,卻無法真正愛自己的多數現代人。這個訊息具有很大的力量和必要性,而且是非常具體且明確的訊息。他們總是一有機會就清楚地傳遞此訊息。以下是防彈少年團隊長RM在聯合國演講的部分內容。
「雖然我昨天犯錯了,但昨天的我還是我,即使今天我仍有不足之處,也犯錯了,我依然是我,明天的我就算變得更加明智,我仍舊是我(……)無論是今天的我、昨天的我,或是往後期望成為的我,我都愛,我愛所有模樣的自己。」
我們需要的,不就是愛自己的方法嗎?我們需要的不是那些鞭策自己的訓誡,唯有能夠接受不完整的自己,才能用健康的自我守護自己。只有這樣,在他人認為自己微不足道或毫無價值時,我們也不會倒下。該演講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它精確地反映了心理學領域也熱議的「自我照顧」(self-care)。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塔拉‧布萊克(Tara Brach)研究的主題與防彈少年團的專輯《Love Yourself》所要傳遞的訊息相同,都是「愛自己的方法」,她將研究結果寫成書,並在《自我照顧》(Meditation & psychotherapy,暫譯)一書中指出,因為自己現在的形象和自己制定的標準或社會的標準相差太遠,所以我們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因此不斷被自我開發的信念所威脅。我們為了獲得「好媽媽」或「有能力的上班族」等標籤不斷努力。大家想必都有同樣的經驗,我們從小就為了成為「好人」付出不知多少努力,但這樣的努力似乎無窮無盡。
塔拉‧布萊克表示,重點是認知到「原本的自己就是完整」,只有接受這個觀念,才能盡情生活,盡情去愛。
這與防彈少年團的演講所要傳達的訊息不也一致嗎?犯錯且不夠完美的我,能夠變得更好的我,都是我,這才是完全接受真實的自己。我認為,防彈少年團的演講比心理學家的話更容易理解。
■ 自我照顧是從不讓自己痛苦開始
自我照顧原本是指「停止思考讓自己痛苦的想法,打起精神,觀察自己的心靈,並認識真正的自己,最終愛上自己並擁抱世界」的整個過程。第一步是停止那些折磨自己的想法,所以塔拉‧布萊克建議人們實踐有助於防止自我貶低和悲觀的「內觀式冥想」(vipassana)。
貶低自己的態度對照顧自己完全沒有幫助。因為如果不比其他人對自己寬容,就很難從別人那裡得到無條件的鼓勵。因此,「自我疼惜」(self compassion)對現代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字。尤其是筋疲力盡時,更需要對自己親切且寬容,這是為了獲得重新站起來的力量。
各種研究證實,提高自我疼惜的程度有助於降低憂鬱和壓力,因此自我疼惜是在心理諮商時經常實際運用的方法。但並不是一定要接受心理諮商才能提升自我疼惜的程度,自己也很容易實踐。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與自己對話時使用自我疼惜的語言。「語言」是推動人類前進的強大武器。人可能會因為語言而死,也能因為語言而活。請回想一下,是否曾因為某人所說的一句話而受傷?相反地,是否也曾經因為他人一句溫暖的話得到安慰?就像這樣,語言在我們大腦刻劃的瞬間,必然就對我們的心靈產生強烈的影響。
因此,只具備自我疼惜的心是不夠的,必須用言語表達出來。我們可以對自己說:「做得好!辛苦了,加油!」並請盡可能地經常反覆鼓勵自己。除此之外,也可以對自己說一些必要且想從他人那裡聽到的話。如果努力之後沒有取得理想的成果,我們往往會訓誡自己。但請從現在開始說些鼓勵自己的話吧!該說些什麼好呢?
我們再次請防彈少年團登場,請他們幫助我們吧!防彈少年團的防彈大哥JIN,在某次採訪中對辛苦了一年的自己說:「你辛苦了,只要你了解自己就好。」不知道這是不是讓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句話變得家喻戶曉。為何這句話如此深植人心?我想是因為這句話不只給人「我很清楚自己有多努力」的鼓勵,也安慰大家「即使別人不了解,也不必太失望」,是飽含自我疼惜的一句話。
對依靠大眾的喜愛、關注和認可度日的藝人來說,「自己的努力不被他人理解」可能會造成致命的打擊。但是,如果有著「自己的辛苦只要自己了解就好」的想法,即使得不到認同,也能順利度過艱難的時期。事實上,防彈少年團在初期也沒能獲得高人氣,但在那段堅持的過程中,逐漸成為實力更堅強的藝術家。我們可以推測,也許他們的成功是源於防彈大哥自我疼惜的態度。
即使不是站在大眾面前的藝人,這也是大家需要具備的心態。他人的關心和認可會影響我們。我們確實有這樣的傾向,如果自己盡了最大的努力,卻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就會認為自己很糟糕。但是,「我」卻很清楚自己的辛苦。不是別人,而是只有我知道自己的努力和辛苦,所以第一個需要理解這些的人也是「我」。請在祈求自己幸福和安寧的同時,用自我疼惜的言語獎勵自己。
你可以對自己這麼說:「你的努力只要你自己知道就好,辛苦了!」
■ 給自己無條件的鼓勵
激勵自己,並親切對待自己的態度一旦形成,就會逐漸發揮出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並不僅僅侷限在自己,看待他人的眼光也會發生變化,我們理解他人的範圍也會更加廣闊,也會更親切且寬容。如果懂得寬容地看待自己,當然就不會隨便對待他人,令我們的心不舒服的事情也會因此減少,我們讓身邊的人更幸福且平靜的同時,也會自然而然得到他們的親切和溫暖關懷。所有的關係都是相互作用,所以這能形成良性循環,影響也會逐漸擴大。你能想像嗎?這樣的影響除了擴散到身邊人,甚至會擴及他們周遭的人。
然而,我希望大家能記住,無論影響力多廣泛,都是從自身做起。在各自求生的社會裡,唯一能稱讚自己的人就是自己。就像孩子學會用湯匙就受到稱讚一樣,也請這樣寬厚地對待自己。
我最近睡覺前會用各種方式稱讚自己。如果寫作進度沒有達到預期,我會在心裡說:「你也寫出了幾行字,辛苦了。」在什麼事都沒完成的日子,我會對自己說:「今天也平安度過了,辛苦了!」
在一天結束後躺在床上追究自己也沒有用,不可能躺在床上繼續寫作業或工作。在那段時間裡,睡得好就是最重要的事。睡個好覺,明天才能開心地開啟新的一天。為了睡好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自己。就像哄孩子一樣告訴自己:「做得好!你今天也很努力,辛苦了!」像這樣無條件鼓勵自己是必要的。
這些溫暖的話語累積起來,就能成為明天生活的力量,也能讓我們放心地睡覺。因為沒有人想毫無精神地展開新的一天,而是希望可以有足夠的力氣面對明天。明天再鞭策自己吧,那才是適合逼迫自己的時間。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周圍的環境可能會愈來愈嚴苛,也許是因為大家都在為自己的生活孤軍奮戰的關係。以前只要好好打招呼就會給予我們稱讚的長輩,現在變得更常鞭策我們,並要求我們更懂事。為了讓我們成為更了不起的人,他們可能會更常對我們說:「現在的你還不夠好。」但至少我們知道自己有多努力。所以,今晚睡覺前,請這樣對度過了艱難一天的自己說:「今天過得不錯,這很難能可貴。」只要在睡覺前有段像照顧孩子一樣照顧自己的時間,明天就能好好撐下去。只要累積一天天的好日子,就能有更好的人生。誠摯希望現在所有要入睡的人,都能有個可以平穩度過的明天。
.
《#我的心也需要呵護》
快樂會消逝,情緒也會過去,你需要的是奪回心靈方向盤,照顧脆弱的心
내 마음을 돌보는 시간: 연약한 마음을 단단하게 지켜내는 셀프 심리학
.
作者:金慧伶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現實生活中,父母不一定能對我們慈愛。所以能好好對自己慈愛的人,最主要只有自己。
「最親近的關係,也往往最無法相互理解,因為彼此會投射更多情緒和欲望在對方身上。通常父母最容易對子女進行扭曲的投射。他們因為自己的自卑,而對子女抱持過大的期待。內心認為自己微不足道、沒什麼可驕傲的父母,把自己無法實現的欲望和期待投射到子女身上,對於子女的成績過分執著,或是操控著子女的人生,這些都是想透過子女還消除自我不足的表現,父母和子女間的衝突往往因此而發生。」
成為自己的父母,是回家的道路,也是自愛與自我疼惜的根本。放下對他人期待的乘載,先好好看清楚自己這個「人」再說,然後才是慢慢摸索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如何走向雙贏與圓滿。
祝願您,能專注投入每一天,並且安穩入睡!
寫作生成器 在 謙預 QianyuS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English writing below)
好運自是福來投,歹運便是業障的顯化。
許多人秉持著:行善、保持樂觀,自能順順渡過難關,何必管什麽好運和歹運。
表面看來,這是一番改命而不逆天的話,但我覺得這是紙上談兵,把命運看得太簡單,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試問,隨波逐流、守株待兔如果也能改命,那明朝的袁了凡先生何必著筆寫下《了凡四訓》這傳世名作呢?
很多人讀過這本大善書,就以為袁了凡先生成功地扭轉乾坤,只靠行善。
如果你也是其中一位,我建議您重讀再重讀這本被譽為「東方第一勵志奇書」,以免以訛傳訛,低估了袁了凡先生當年如何英勇精進地創造了自己的光明幸福。
.......................
Good luck is naturally good fortune come knocking on your door, while bad luck is a manifestation of your karmic obstacles.
Many people hold on this idea: As long as I do good and stay positive, I will be able to get through all difficulties smoothly. There is no need to care about good or bad luck.
From the surface, this thinking seems to be changing your Destiny without going against the will of Heaven. However, in my humble opinion, this is just armchair strategy. It is a one-dimensional view of Destiny and having a one-sided view of the Universe's laws.
Think about this, if drifting along with the current, and just wait for your Destiny to mete out luck to you, why did Mr Yuen Liao Fan of the Ming dynasty wrote the masterpiece "The Four Lessons of Liao Fan", which had been passed down for generations?
Many people had read this book, and mistakenly think that Mr Yuan Liao Fan turned his Destiny around by merely performing virtuous deeds.
If you are one of them, I strongly encourage you to reread this book, which is renowned as the No. 1 wondrous motivational book of the Orient. This will avoid distortion of the truth and you will realise how you have underestimated Mr Yuan Liao Fan, who demonstrated great bravery and diligence in creating his own happiness and bright future.
******************************
阿彌陀佛,你好!我是李季謙,來自新加坡的風水命理師。我將我的一生貢獻於弘揚佛法和中華玄學。這過程曲折離奇,卻也充滿了許多人生的領悟。
通過我的影音與寫作,我希望能與你分享,盼你也能夠突破自己命運的束縛,真正活得精彩:我命在我,不在天。
人生長短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活得有價值,有貢獻。
***********
Hi, I am Lee Ji Qian, a Chinese Metaphysics practitioner from Singapore. This journey in propagating Buddhism and Chinese Metaphysics has been full of hard knocks and exciting discoveries.
Through my videos and online writing, I hope to share my journey with you. So that you too can break free from the limits of your destiny and truly live a life you can call exciting. My destiny is in my own hands, not Heaven. So is yours.
It does not matter whether we can live a long or short life.
What matters most is living a life of value and contribution.
??? 服務諮詢 FOR MY SERVICES:
http://www.qianyu.sg/consultations
? CONNECT WITH ME HERE:
http://www.facebook.com/qianyuSG
https://www.instagram.com/qianyusg/
*** 我使用的器材 OTHER TECH EQUIPMENT I USE ***
這支影片 FOR THIS VIDEO:
Iphone 6
Wide Angle Selfie Ring Light
3-in-1 Monopod: https://amzn.to/2rJ1M03
Royal Voice Lavalier Mic (out of production)
but this comes close : https://amzn.to/2pmj7Ly
相機 CAMERAS
Sony A6400: https://amzn.to/33NLssT
Sony 128GB SD card: https://amzn.to/2NKv6vw
Rode Videomicro : https://amzn.to/350TZsW
Sony Mark III: https://amzn.to/2qOne3g
128GB SD card: https://amzn.to/2Qfnl2n
有聲書錄音器材 AUDIOBOOK RECORDING
Neumann T102: https://amzn.to/34XuFE3
Universal Audio: https://amzn.to/2CIOgM4
Portabooth Plus: https://amzn.to/33MyBHE
其他配件ACCESSORIES:
Zhiyun Crane M Gimbal: https://amzn.to/2Xfd7QZ
Nitecore charger for A6400: https://amzn.to/2Qfo8QT
Extra Sony A6400 battery: https://amzn.to/2Kh3oo8
********************************
Music:
––––––––––––––––––––––––––––––
Light by Jorge Mendez https://youtu.be/52509xgZKDI
Lights by Sappheiros https://soundcloud.com/sappheiros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bit.ly/LightsSappheiros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lbbHQbZNKg
––––––––––––––––––––––––––––––
寫作生成器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一些想做的事,你一直計劃要去做的事,但是你一直沒有去做。你沒有去做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是其中有一個叫做你很擔心你去做了,於是你的自我認同,社會對於你這個人的認識,開始會要有所轉變,而這一點是你很害怕的。
比如說,你一直很想要發揮你歌唱的專長,可是你很害怕,當別人知道你想要唱歌的時候,會影響你原本是個金融分析師,這樣的一個專業身份。
或者是呢你一直很想要動筆成為一個編劇,一直很想要寫作,但是你很害怕這麼做,會抵觸了自己身為一個會計師的身份,甚至於在你生涯過程當中,你不止一次遇到非常好的機會,但是我們卻一再的讓它溜走。
只因為呢我們對自己的看法跟感受,會因為我們把握了這些機會,可能必須要有所改變,它會危及我們自己認定並且努力去實踐的一個價值觀。
講白話文就是,我們一直活在別人怎麼看我,我要讓別人怎麼看我的這個看法,不受傷害的或不受影響,一直維持下去。
於是表面上,這些看法可能成就了你,但是這些看法也綁住了你,讓你的生命動彈不得,讓你一直停留在一個其實你不是很喜歡,甚至於你痛恨自己,但是卻離不開的一個身份角色跟環境。
甚至於我遇到一個朋友,他一直很要想成為一個藝術創作者,他想要成為一個專業的攝影師。他跟我討論這件事已經討論了好幾年,而且他也存錢買設備買器材,然後試著拍作品…。
甚至於駕設了幾個網站,然後做了一些自己的粉絲頁上傳了個人的簡介,看似一切就是要準備啓動,但是他就一直不啓動。
他甚至於在這幾年的過程當中,他花了大筆的金錢跟時間,但是就是沒有真正的去推出,任何有系列或者是完整的作品。
每次問他他為什麼會這樣子,他可以告訴我一千萬個理由,不管是專業不夠啊!品質不好啊!或者他覺得他應該還有更好表現啦…等等這一類的。
總而言之他有說不完的理由,但是卻找不到任何一個理由,是幫助他真正的跨出去。當你聽到這邊,會不會覺得自己也有這樣的情況?
這樣的情況,剛好我在書中讀到一個說法,叫做『回避法則』。回避法則說的是什麼呢?就是越是會威脅我們認同感的東西,我們越是會去回避!
而這一份認同感,可能就是剛剛所說的,你自己安身立命的角色,你自己希望別人首要去認識你的一個部分。可是這些部分跟你內心真正有渴望,有喜歡有熱情的,不一定是畫的上等號。
所以在我自己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就會發現,當我要帶著學生或者帶著我的個案,去看待一些真正的真實跟真正的真相的時候,他們第一時間有時候是會回避的,甚至於是會抗拒的!
為什麼?因為真相有時候可能會告訴我們,我們必須調整對自己的看法,或者是更強烈的叫做,你可能要先推翻自己一直以來,對自己的信念;因為這些信念可能真的不必然為真,我們可能一直活在一個自我欺騙的幻覺裡面。
就像是我的朋友一樣,他一直想像著有一個叫做「最完美的出發點」,最完美的狀況,可是我一直試圖的想讓他知道,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要能夠完成,並不是做最好的準備,因為當你準備到最好,你也不用出發了!
而是你是否願意先去跨出去,先透過跨出去得到的結果不斷的去修正,這是一種摸著石頭過河的精神,它才有辦法去成就你的人生,你的人生才不會被綁定,才不會被框在某個特定的角色跟價值觀裡面。
我再次強調,你要在哪一個角色跟價值觀那不重要,重要是如果你在的那個角色跟價值觀你不開心的話,那你不改變又能夠如何呢?
所以說到這裡,我經常遇到很多朋友,他會逃避,他一直在實踐所謂的「回避法則」,通常的原因是什麼呢?通常的原因不是真相令人難以接受,通常原因是他根本不願意去看什麼叫做真相。
他寧可一直活在自己的想像裡,他寧可一直活在別人認為醫生很好,別人認為會計師很好,別人認為某某專業角色很好,但是那些真的很好,可是你不快樂啊!
那你真的去看待真相,真的去看待這個世界,包含你自己的真相,真的有這麼困難嗎?或許也有可能是你看到真相之後,你也放下一顆心,叫做我真的不適合當一個藝術家,這也是一個解答。
你也可以安心自在的繼續當你的專業人士,這不也是一種快樂嗎?可是最怕的是我們一直沒有打開眼睛跟耳朵,我們一直用我們的想像,在面對我們的人生。
於是當想像成為了一種綁架我們,或扭曲我們價值的存在的時候,請問一下你的快樂、你的自在,又要從何而來呢?
就好像是我們成長過程當中,你有沒有過那種經驗,叫做「知難行易」。你真的沒有去做的時候,你一直覺得好困難、好困難、好困難,可是當你真的去做的時候,你回首一看,真的有那麼難嗎?
好像開始了之後,後面順順的就這麼接續下去了,對呀!這就是我們活在想像,還是活在真實裡面。
所以最後聊到這邊我很期盼你,其實看待真實或看見真實,它真的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一直蒙著眼睛跟朦著耳朵。
你可以想像,當你開快車在高速公路上,你的眼睛和耳朵都被遮起來,這是一件多麼危險的事情,然而你要平安的朝向你人生的目標,你要達到你生命的目的地,是不是第一件事情叫做打開眼睛跟耳朵呢?
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夠對你有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內容。
另外關於「面對」這件事情,我在7月21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會對你有決定性的幫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一門課它會花很多的時間陪著你,真正的學會什麼叫做「打開感官」。
我再次強調打開感官、看見真實,不等於你就要有天翻地覆的改變,搞不好看懂之後,你也才能夠安心的繼續維持現在生命,不是嗎?
可是當你沒有看懂的時候,你會帶著遺憾、你會帶著焦慮,你會帶著一種不確定,然後在你的人生裡面繼續的煎熬著。
所以不管我們要跟別人達成共識,還是跟自己達成共識,首先我們要做的叫做我們要先能夠還原真實,這一門課會對你很有幫助,我很待能夠在7月21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寫作生成器 在 ai文章產生器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凑且智能写作伪原创文章生成器工具软件根据用户个性化的写作目的,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通过智能语义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生成原创文章,帮助用户通过凑且智能写作快速的写 ... ... <看更多>
寫作生成器 在 Ai 文案產生|自動產生文案|文案產生器|文案生成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還在為了如何產生文案而頭痛嗎?直接讓Ai來幫你產生源源不絕的文案!只要在內容部分輸入幾個介紹你產品的文字系統就會自動幫你在網路上找到相關 ... ... <看更多>
寫作生成器 在 ai文章產生器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凑且智能写作伪原创文章生成器工具软件根据用户个性化的写作目的,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通过智能语义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生成原创文章,帮助用户通过凑且智能写作快速的写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