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無華的在家工作&育兒生活。
做早餐、送出門,掃地拖地整理。接著開始工作。
時間差不多了,該出門開始跑銀行了。
算算時間來得及衝去做個一小時運動,接著繼續處理帳
肚子好餓,阿午餐忘了吃,趕快吃點東西,歐快四點了,該去接小孩了。
#覺得自己好像灰姑娘 #只是四點鐘聲就響了
和和樂樂的帶著兩個孩子回家,本來想著他們邊寫作業我可以再工作一下,一切就在兒子跟我說他又忘記帶作業回家寫(而且還忘了兩種)的那一刻,我就徹底的火山爆發了🌋
到底!為什麼!放學回家前不對照著聯絡簿整理書包!
我試了好多方法,溫柔勸說、激昂鼓勵、正向獎勵、負向懲罰、集電動時間、扣電動時間,總之我已經筋疲力盡了。光是寫作業、訂正作業、記得交作業、記得把功課帶回來,這麼簡單的事我居然教兒子教到卡關,為什麼😭😭😭我以前都自己弄得好好的,我兒子到底是誰派來整我的!!
生氣完還是陪著他回學校拿作業,後來他表現良好,我也是捨不得再罵他,真的快被這種無聊的小事煩死了😡
幸好我女兒是來報恩的,從頭到尾乖乖自己寫作業,寫完放的整整齊齊的要我幫忙檢查,而且寫的超好完全正確,尬的,到底是我女兒乖到不可思議,還是我兒子天兵到不正常🤷♀️
但我老公好強,他超有耐性,就算生氣也不會像我這樣爆發,他都好好講,而且孩子的功課他真的都有跟上腳步,有時候比我還細心,很感人誒,覺得可靠❤️
最近我體會到的生存之道就是:
當一打二又要盯功課的時候,絕對不要煮豐盛的晚餐!叫外賣或是準備那種加熱就好的食物!
想揍小孩情緒有點激動的時候,不要管什麼飲食節制,趕快拿出喜歡的零食開始吃,一直吃不停吃,直到心情緩和了為止😂
#尬的我比小孩還期待週末
#好想趕快放寒假哈哈好像還有點久😆😆
#只有我這麼厭世嗎別人家的媽媽看起來脾氣都很好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Henry 羅寶鴻老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孩子叛逆報復尋求關注,對自己自暴自棄又沒自信?- 羅寶鴻老師:我們都是當了父母,才學習怎麼教育孩子的】 羅老師您好: 昨晚買到新書就看了2/3停不下來,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不知還來得及修正我之前的錯誤教養方式嗎? 我的小孩小2跟小1,都是男孩。以前小學前他們做很嚴重的錯事我才會打他們,後來小...
寫作業 生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幾年後,我又遇到同樣的一句話。
多年前我在學校演講時,一位家長站起身來、當場指著我說:「我從小也是被打大的,打到我現在事業有一番成就。我愛我的孩子,我打他、打到他不敢調皮搗蛋。這樣有什麼錯?你懂教育嗎?」
一時之間,全場突然安靜了下來;一時之間,我既挫折、又難堪,什麼話都說不出來。從那一天起,我決心努力研究體罰與不當管教對孩子(以及成年人)的傷害。
直到前幾天,我又聽到了類似的話。
「我從小就經常被打,說實在話,我挺感謝我父親當時願意打我,不然我現在應該就去撿角了。我是覺得,孩子是該用打的。」
現場的家長露出有些尷尬、卻又有些被同理的表情。
我深呼吸了一口氣,準備開啟一段對話。
「那是幾歲的時候?你多高呢?」
「那很久以前了,大概八、九歲吧,那時候我很矮。」父親比了自己腰部的高度。
「聽起來,你很感謝父親不管多麼忙碌,都願意花心思管教你、關注你,是嗎?」
我說:「那時候的你是怎麼了?怎麼經常惹得父親生氣呢?」
「就是不乖啊,不寫作業、沒有做家事、也偷拿過別人的東西。」
「這個孩子發生了什麼事?他是一個頑劣的孩子嗎?」
「也沒有啦。那時候就很閒啊,父母親都在工作,小時候就是調皮、不懂事,才會搞東搞西!」
「所以聽起來,小時候的你有一段時間都是獨處的,因為父母親都在工作。」
「對啊,我們家從事OOO,所以我放學後就都自己找事做。盡量不要去打擾到父母。」
「所以這個孩子經常是孤單的,他盡可能找事情做、陪伴自己,不讓自己無聊,對嗎?」
父親點點頭。
「我聽見,小時候的你不僅獨立,也有一份貼心。」
「怎麼說?」父親露出困惑的表情。
「因為,你不只會陪伴自己,還盡可能不要吵到父母工作。」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有時候你已經努力了,卻還是不小心讓父母親生氣、然後被處罰……。」
父親好像愣了一下。
我接著問:「那個時候有人會在你寂寞的時候陪你、教你比較適當的行為嗎?」
父親搖頭。
「父親都怎麼打你呢?」我問。
「皮帶、塑膠水管、衣架、拖鞋、巴掌……」父親一個一個唸出來,每唸一個,現場的氣氛好像又更沉默。
「一個從小忍受著孤獨,知道要陪伴自己、不可以吵父母的小男孩,真的需要被這些東西毆打,才能更懂事嗎?」
我放輕音調問:「還是他需要的,只是一個可以陪伴他玩的人、一個能夠好好地教他的人,就夠了呢?」
父親沒有再說話。
「把拔,如果有機會遇到小時候、身高大概是到腰部的自己,你也會選擇拿皮帶打他嗎?還是你會願意牽著他的手坐下來、為他的傷口抹一些面速力達母,然後陪他聊聊天、教會他一些事呢?」
我們的對話暫時到這裡。
不管這位父親後來是否調整了教養孩子的概念,我只希望在那當下,有一個長年以來受了傷的孩子,能夠有機會被了解、呵護。也讓他知道,其實自己不需要被這些東西傷害,也可以是很棒的孩子。
這段對話的目的,不在於否定父母對孩子的愛、或者否定父母親的用心。
小孩子從未懷疑父母親管教的用心,但他卻鮮少有機會了解到:他真正需要的,其實遠遠大過於體罰。
https://www.facebook.com/706145509514903/posts/4152689698193783/?d=n
寫作業 生氣 在 歐霸麻的歐北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看起來是綠豆蒜皮小事卻又煩心一波波,
前一陣擔心蛀牙這會兒又煩惱握筆寫字。
-
中秋連假的看牙行程原是固定半年一次的塗氟,
這次在跟叔叔預約塗氟就一直詢問照看牙縫有沒有蛀牙,
因為我們托嬰小隊已經4中2開始有套牙套,
所以就會互相關心怎麼樣去檢查跟預防。
牙縫有沒有蛀除了牙醫外觀仔細的檢查之外,
再來就得靠看x光機的拍攝才能顯現,
我跟澔哥第一次看到這樣機器繞著頭環景拍,
澔哥第一次拍有點緊張我坐在裡面牽手陪他。
照完出來就可以看到整個口腔的環景,
門外漢如我第一次看到牙齒上恆牙的空間就驚訝,
但實際蛀了沒還是要靠叔叔專業檢查。
呼~這次的檢查結果有成功安全通過,
但是還是被提醒刷牙要加強後面臼齒的清潔,
上面卡著牙垢較深厚代表平常有漏。
#放下一顆懸在那的心
#因為自己牙齒很差所以也怕小孩遺傳
#為了要深入清潔改換泡沫式牙膏嘗試
/
顧完牙齒換又煩惱手上小肌肉。
週末接到老師來電說這週開始會給一些功課,
內容是一些注音ㄅㄆㄇ或數字筆劃的練習,
我拼命在回想我以前中班到底寫字了沒?
今兒個孩子中班就開始有作業了啊!(驚!
於是身邊兩種見解都很合理。
菜鳥媽麻如我姊她說著:
「小孩子幼兒園就是要好好的玩,
小肌肉都還沒長好寫什麼字啊!」
#對,肌肉到底長好沒?
媽麻前輩們則說:
「你知道他們上小一必須兩週就學會ㄅㄆㄇ嗎?
他趁現在邊玩邊學沒壓力就記住有什麼不好,
到國小還有得更多英文數學自然社會在等他呢!」
#聽一聽也是很有道理
於是就在焦慮的想著到底可不可以寫作業?
然後回家就很緊張的打開神聖的作業本,
還好,
今天只有練習寫「一」
澔哥邊寫邊唸著『衣服衣服ㄧㄧㄧ』
只是控制狂澔哥很在意一有沒有在線上,
但寫了3個又覺得1個醜要擦掉,
我在旁邊說我覺得蠻美的啊!很好啊!
他又要生氣😤
我想也無關乎小肌肉如何了,
我只光想到下班到睡前的些微時間要陪寫作業,
我就頭昏。
♪──── ──── ────♪
更多嚴選好貨揪你一起剁手買!
🌳https://linktr.ee/hiObaMa
寫作業 生氣 在 Henry 羅寶鴻老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孩子叛逆報復尋求關注,對自己自暴自棄又沒自信?- 羅寶鴻老師:我們都是當了父母,才學習怎麼教育孩子的】
羅老師您好:
昨晚買到新書就看了2/3停不下來,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不知還來得及修正我之前的錯誤教養方式嗎?
我的小孩小2跟小1,都是男孩。以前小學前他們做很嚴重的錯事我才會打他們,後來小學後我有看了一些文章,我盡量不打小孩了,但會用罰站發跪或是剝奪看電視打電動的方式來處理!但有時還是會氣到大吼大叫,說出不好聽的話!但我已開始學習不要在情緒下處理事情!
我小2的老大,之前我都會在他情緒上想跟他談,我會反問他說,如果人家這樣對你你舒服嗎?他都會賭氣跟我說舒服啊,類似這種反話。後來我看了些文章說不要情緒上談,於是我就會說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那我們晚點再談,等你平靜下來再說,但他就馬上回我說,我覺對不會跟你談,一輩子都不會,我聽了還是很難過。
像有一次他生氣躺在床上對我做出空踢腳的行為,我說你想踢我是嗎?他說對,我生氣難過到說出:那你現在想踢我長大會不會想殺我,他回我,有可能!!老師,此時我還是得忍下來自己消化嗎?要告訴自己這是氣話嗎?因為我很意外為何他會氣到說出這種話!會不會我不理他長大真的變壞了!
另一個小1的弟弟;我覺的是您書上說的沒自信的小孩。可能是哥哥很有自信好勝心很強,但弟弟反應較慢也比較不會爭,哥哥就有時會欺負他。
像是玩遊戲哥哥若輸了就會說不算重來,弟弟為了想跟哥哥玩就默默接受!但長久就讓弟弟覺得他什麼都做不好。(這是我最近才發現的), 於是弟弟只要遇到困難,他就會說反正我就是笨,我什麼都不會,甚至最近還會說出你們都不要管我,我要去自殺,等等讓我很難過的話!像是我跟他說不寫作業會被老師罵,他就說那我要去炸掉學校!不然就是很生氣的一直摔東西(我只讓他摔枕頭,好在他還聽的進去)
後來我慢慢引導他,才知道他說他常常跟我說哥哥欺負他的事,哥哥都說沒有,然後我們有幾次都相信哥哥,他就覺得我們都不在乎他,所以他才說出這些想死的氣話!希望我們注意他。聽完我好愧疚跟難過,我一直哭,哭我是不是個壞媽媽,怎讓我的小孩變成這樣。
老是,雖然我知道原因,但我不知道我接下來該怎做,每當他又因為自己做不到什麼事(像是樂高被他自己不小心摔壞了)又開口說出負面的話時我該怎處理?
這兩個小孩也許因為我以前不好的教養方式留下了不好的果,但我現在開始改變還來的及嗎?我有時也真的覺的我教育好失敗
不知您會不會看到此訊息,也許跟我一樣無助的媽媽也傳來了很多訊息給您而被淹沒了,但我還是好希望老師能看到且告訴我該怎做!!謝謝老師!!
…………….
「你好我是羅老師。
謝謝你的來信,我有看到、而且看完了。
首先,謝謝你願意買我的書,並且願意學習用更好的方法,來教育你的孩子。 但不知道你買的是哪一本呢?
因為你的兩個孩子目前偏差行為比較複雜,所以我會以「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這本書的內容,來回答你的問題。
從你信裡面的內容,我看到你已經很瞭解用以往打罵、處罰、威脅的方式,會造就孩子什麼反效果了。確實, 當大人用不正確的教養方式對待孩子,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這種反效果的後座力就會越來越讓大人感受到了.....」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繪本
寫作業 生氣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順便告訴管人唱歌管不好市政的民進黨新竹市黨部,你們在地立委柯建銘兒子吸毒無罪啊,要不要大喊吸毒是什麼道德標準啊【笑】
基於上次有人說google小姐唱得不夠完美,於是我們這次推出了人聲戰鬥版,更加進化了!這才帥氣!
只要能夠讓塔綠斑生氣的,就是好歌~~~~又做出一小時新版啦!任何時候都派得上用場!
遇到討厭的塔綠斑客人碎念時,一直放就可以達成驅魔除妖的效果!
寫作業 生氣 在 Henry 羅寶鴻老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這位爸爸或許不知道,其實他現在的表現與感受,正是小時候自己的投射。或許在他成長過程裡,也曾被大人如是怒目相視地責備過,而在當下他感受到害怕與委屈。
當年的他不知道如何應對大人,只能壓抑自己,咬緊牙關地度過生命成長的傷痛。但他一定不會想到,現在他的兒子,原來正重演著的他當年的故事,扮演著他當年的角色。
」- 羅寶鴻
………..
講座結束時,我如常地邀請在座朋友發問。
最後一位提問者,是一位爸爸。他拿著麥克風時,帶著靦腆的語氣說,他是五個孩子的父親。在場觀眾聽到他這麼講,都給予掌聲鼓勵他的勇敢與堅強。
他說,家裡其中一位哥哥寫作業特別地慢;每次他晚上下班都快十一、二點,但回到家裡卻還是看到這孩子還沒睡覺、拖拖拉拉地在寫作業。他發現,自己這時候都會用不好的方式來跟兒子互動。
他想問,要怎麼改善。
於是,我慢慢走到這位父親的面前,詢問這位爸爸,當他這麼晚回到家裡,看到孩子還沒睡、還在寫作業,心裡面的感受是什麼?
爸爸想了一下,慢慢地說:「我覺得...他應該要把作業寫好才對。」
但他回答我的是他的期待,而不是他的感受。我更相信我的判斷了,這位爸爸是一位很愛孩子的父親,卻也是一位不太善於表達自己、感受自己的成人。
但懂得「感受」,在人與人互動上非常重要;試問一個不善於感受自己、表達自己的人,又如何能感受別人,同理別人,改善自己與別人的互動呢?
所以,我就再重複當時的事件,並詢問爸爸當他很晚回家,看到兒子還在寫作業時,心裡有什麼感受,請他用兩個字的形容詞來描述。
他又想了一想,勉強地說出:「...會生氣吧。」
當下我感到,要一個已經不習慣感受自己的人說出自己的感受有多難,但很欣喜這位爸爸在語言引導下,慢慢進入自己冰山了。
我問他除了生氣還有其他感受嗎?他想一想,回答我「沒有」。
我好奇地問他,會有「不捨」嗎?他想一想,說有。
這是我刻意想要他覺察的;就是因為對孩子有著關愛,所以看到他這麼晚還沒寫完作業,才會感到不捨,但這點爸爸似乎沒有感受到。
於是我問他,當他感到不捨與生氣時,會對孩子怎麼表達?他又想了一下,慢慢地說:「...會把眼睛睜很大地看著他吧。」
於此,我確認了他在當下對孩子的應對姿態,我就跟他說讓我們來做個角色扮演,讓我演他,他演自己的孩子。
會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他已經辨識到自己感受了,現在也讓他瞭解孩子的感受。唯有體驗到孩子,我們才有可能幫助到孩子。
於是在現場,扮演開始。我演著這位爸爸開門回到家裡,看到孩子這麼晚還沒寫完作業,我把眼睛睜大,生氣地瞪著他...
在我瞪著這位爸爸的當下,我覺察到他身上散發的氣質突然「縮小」了;我觀察到他眼神的細微變化,從平靜到現在帶著點恐懼。我感到他內心的不知所措。
於是我繼續瞪著他,問他現在的感受是如何。他有點勉強地說:「...緊張吧。」
緊張是比較粗糙、未被辨識的情緒,我再問他在緊張裡還有什麼,他慢慢感受著自己,說出「害怕」與「委屈」。
他或許不知道,其實他現在的表現與感受,正是小時候自己的投射。或許在他成長過程裡,也曾被大人如是怒目相視地責備過,而在當下他感受到害怕與委屈。
當年的他不知道如何應對大人,只能壓抑自己,咬緊牙關地度過生命成長的傷痛。但他一定不會想到,現在他的兒子,原來正重演的他當年的故事,扮演著他當年的角色。
我問他,在當下害怕且委屈的他,希望爸爸可以怎麼對待他?(這正是他問我的問題)
他說:「希望...爸爸可以溫柔一點吧...」
我又問他希望爸爸溫柔地跟他說什麼呢?
他想一下,說不知道。同時,我感受到他當下內在的一點混亂。
我嘗試以語言給予他一些引導。我說如果你希望爸爸是溫柔的,希望他說一些關愛你的話語,你會希望他說什麼呢?
他又想了一下,說「... 不知道。」
於是我好奇地問他,現在家裡五個孩子,一家人有沒有常說些關愛對方的言語?
他搖搖頭、小聲地對著麥克風說:「...沒有。」
我再問,那在他從小到大的過程裡,家裡的大人習慣跟他講一些關愛的言語嗎?
我感到他內心變得更往下沉,更小聲地說:「..很少... 幾乎沒有。」
我瞭解了。
我們不能給予孩子我們沒有的。
這就是為什麼,這位爸爸一直無法改變自己的原因。
心裡悸動著,我心裡做了一個決定。
我看著這位當下感到無助的爸爸,用我的內心與他連結,對他說:
「...沒關係的,我以前也不會說關愛別人的話,也是這幾年才慢慢學會的。如果是我的話,我可能會跟我兒子說:
「孩子啊,你還在寫作業啊?」
「你怎麼這麼晚,還在寫作業呢?」
「是不會寫嗎? 有遇到困難嗎?」
「如果是遇到困難,你想要跟爸爸說嗎?」
「還是,不是不會寫,是因為心情不好?」
「最近,在學校發生什麼事了嗎?」
「如果是,你想跟爸爸說嗎?」
「如果現在不說,也是沒有關係的,你可以等到想跟我說的時候再跟我說。」
「我只是想跟你說,我這麼晚下班回到家,還看到你在寫作業,其實我心裡面,是很心疼你的。」
「我不知道你發生了什麼事,所以很擔心你。」
「我會擔心你,是因為,爸爸很愛你啊。」
我看著這位爸爸的眼睛,跟他講著這些話。
這位父親,眼眶紅了。彷彿這些話語進入了他的內心,療癒了他當年小時候的自己。
在當下,整個會場也充滿著感動的氛圍。(昨天與大樹老師分享這故事,他說這是「心流」)
而我想要給這位父親的答案,其實並不是答案,而是一份「被關愛」、「被接納」的體驗。當他體驗到,就慢慢知道要怎麼跟孩子應對了。
最後,我邀請在場的朋友,給這位勇敢、堅強的爸爸掌聲鼓勵。
在講座結束簽名時間,我突然想到我可以請這位爸爸把這些話寫下來,讓他可以自己多練習,再跟孩子使用。無奈,他已經離開了。
所以,我決定把這故事寫下來,也把這故事在youtube用影片記錄下來,希望這位有緣的爸爸能看見。
回程在高鐵,想著與這位爸爸美好的對話,心中充滿感動與感謝。
………….
以下是我敘述這故事的youtube影片連結,歡迎收看。也希望這有關父親角色的文章影片,能多分享給愛孩子的爸爸看:
https://youtu.be/HTui3BeRyR8
..........
【寶鴻的安定教養學】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cplink.co/yab6nz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