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心臟的電池,一向是發展電動車產業的重中之重,而在鴻海創立MIH電動車平台,讓各大公司能齊聚一堂共同開發電動車,在百家爭鳴的當下,電池進入高速成長期。其中美琪瑪與康普便已與鴻海合作開發電動車電池技術,以免未來關鍵技術持續被日廠Panasonic、韓廠LG化學及寧德時代佔去,影響台廠電動車的利潤空間。
在台股,同樣是動力電池材料商的美琪瑪及康普成為市場關注焦點,透過工具觀察財報,康普上半年已經有不錯表現,下半年似乎輪到美琪瑪開始表演,以下對雙方的關鍵指標進行圖表分析比較:
- 本益比:康<美
- 營收:康>美
- 股價淨值比:康<美
- 毛利率:康<美
- 營業利益率:康<美
- 季ROE:康<美
對於七月曾到過134元的康普,今年第一季財報表現似乎沒有優於美琪瑪,如今100上下的康普,股價被美琪瑪後來居上,並非偶然。比價效應便是如此過程,同產業內的康普過去股價表現突出,而美琪瑪比較下似乎慢慢間接顯現便宜,股價低估漸漸被發現,開始向康普靠攏。
#比價效應 #康普 #美琪瑪
寧德電池股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8月13日】週四美股先低後高,道指升14點或0.04%,標指升0.30%,納指升0.35%。7月PPI意外地環比上升1%,升至7.8%,為通脹帶來更大壓力。本來前日公佈的CPI保持在5.4%不變,市場擔憂有所下降,但PPI再創新高,反映資材源價格繼續高企,工廠成本正在增加,但產品加價幅度不及成本上升,企業正承受著利潤率收窄。若PPI沒法進一步下降,企業不會做蝕本生意,最終會將成本反映到產品售價身上,推高日後的CPI數字,預期未來3個月通脹只價升不會跌。
在此風口關鍵時刻,拜登反而再投入1萬億美元大搞基建,令本來供應緊張的金銀銅鐵鍚,再現大需求,變相催谷PPI上升。究竟通脹如何影響民眾生活,就以美國房價為例,自從2008年美國樓市爆煲後,房價一直保持平穩,但剛公佈的二手樓價,中位數較去年同期上升23%至每間35.79萬美元,94%地區樓價錄得雙位數字上升。
還記得5月時曾提及樓價剛升破每間35萬美元嗎?這兩個月美國樓價又再多升2%。房價上升主要是建材價格急升,木材價在過去一年上升達40%以上,成本上升帶動新樓樓價急升,連帶二手樓價也開始漲價,樓價上升會引發加租問題,在疫情下民眾收入本已大減,若房租上升會令生活百上加斤。然而這一些罪魁禍源於美聯儲的QE政策,若通脹再度無止境上升,可想而知QE政策會承受多大壓力。結果PPI數字一出,十年債息升上1.36%,美匯升至93。
A股創指升至3600有壓力,過去一週有傳龍頭寧德時代(300750)要配股集資,股價壓力較大,亦拖累科技股走勢,噚日收市後公司宣佈一項582億元的增資方案,主要用於擴充產能,仍有待詳細情形。早前Tesla公佈了未來發展綱領,產能將會由現時每年50萬部,增產至200萬部,對電池需求自然是有增無減,加上其他車廠在電動車領域不斷增加,寧德的擴產是正面訊號,且看今日股價表現如何。若寧德能帶頭走出陰霾,有助改變創指弱勢。
回說港股,早前指出恒指反彈首階段為26500-26800,26800基本上已完成目標,再往上需成交增至1800億以上,以週四成交只有1358億而言,自然是未能達標,在沒有新資金流入情況下,恒指也順勢回吐,暫時看沽壓不大,但再買上意欲不高,估計又要回試26000尋找支持。
噚晚寧德時代宣佈582億元增資,本意是看好未來電動車需求,一眾概念股上升,比亞迪(1211)曾升至282,尾市跟隨大市升幅收窄。圖太郎認為電池仍是大主題,未來幾年在高增長賽道,港股選擇不多,有買貴無買錯,持有便是王道。
另外,週一曾提及氫能源開始起步,當日指中集安瑞科(3899)於7.5元有收集,待升破8元便有一番景象,噚日升至10.66元,此股是氫能概念龍頭,今年建立合營做氫能儲存樽,這類股份北水至愛,也是新炒作主題,有貨可繼續持有。
希望大家多一點👍及多share支持一下🙏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圖太郎
寧德電池股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又有新嘢上場]南方東英全球智能駕駛指數ETF,今日上場。3162,入場費800蚊左右,管理費1%(全年開支比率就1.5%)。留意有美股有A股有港股。詳情,當然睇返官網(https://bit.ly/3AzRQ7b)
TLDR:一隻ETF買齊 Tesla 寧德時代,上游下游,原材料 晶片 車廠都有。
1. 之前都同大家介紹過下 南方東英嘅主題ETF,例如7月嘅3174(中國醫療健康革新指數),同埋5月嘅3194(雲計算科技指數)。
2. 固然股價可升可跌(包生仔咩,邊位必贏嘅PM我),3194就跌,仲跑輸大市。不過3174就升好多,遠遠跑贏恒指。咁兩隻你買晒,都係贏錢兼跑贏恒指嘅。
3. 當中冇乜咩火箭科學嘢,就只係你見啲指數大型股(大科企,內銀,內險)唔係好得,反而有啲細啲嘅板塊走出嚟。但上次都講過,好多行業,唔好話你,唔好話我,根本你連行內嗰啲人都唔知邊間公司會跑出。間公司技術跑出亦不代表股價實升,雖然往往中嘅一隻就幾十倍幾百倍。況且你買晒嘅成本都高。所以買ETF係比較好多。
4. 當然另一原因係,3194有埋外國公司,自動幫你分散咗。(3174就只係港股)
5. 今次呢隻係3162,照舊,追蹤指數嘅主題ETF。今次嘅指數係Solactive全球智能駕駛指數,應該望文生義,易明過「中國醫療健康革新指數」.智能駕駛電動車呢啲大勢所趨就不用我多講了
6. 呢隻應該係香港第一隻smart driving嘅ETF,比較好嘅地方係,佢啲股票,成個產業鏈有晒。上游嘅原材料,到電池芯片,GPU MCU都有,去到零件,車廠都有。
7. 成份股有50隻,最大嘅係Tesla,第二係早前炒到甩碌嘅寧德時代(300750),第三係Texas Instrument 德州儀器(晶片嘛)。另外仲有UBER,蔚來(NIO),贛鋒鋰業(002460)等等
8. 個指數2020到而家升咗136%(當然過去表現不代表將來)
9. 另外,有美股,有A股,有港股,亦都係自動幫你分散到。咁當然入場費低呢啲就幾時都係呢類ETF嘅好處,入場費亦係800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