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全球央行不約而同降息或實施鴿派貨幣政策,在美國大選前一年,股市和房市,我看至少要炒作出一個像樣的泡沫,然後才會崩潰」
聯準會(Fed)在附買回利率(Repo Rate)9月中下旬突飆至10%後,隨即於10月中啟動每個月收購600億美元國庫券的計畫(但Fed強調這不是QE!)。
最新數據顯示,Fed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在時隔一個半月後飆破4兆美元,9月附買回市場爆發危機以來,已經擴表2500億美元之多,Fed握有的超額準備金(指銀行在央行存款帳戶上、實際準備金超過法定準備金的部分)已從先前的1.3兆美元跳增至1.5兆美元,而截至上週為止,其資產負債表規模也重返4兆美元,9月以來激增逾2500億美元,與歷史高峰(4.5兆美元)相比還有一點距離。
由於Fed的國庫券收購計畫將一路實施至2020年第二季,因此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應該很快就會超越歷史高,全世界央行(從歐洲、中國到美國)如今又重新轉回印鈔模式。事實上,全球央行提供的流動性多寡,跟S&P500的走勢亦步亦趨,紐約FED宣布,自10月24日起至11月14日為止,每個交易日的隔夜附買回(overnight repo)操作額度,將從先前的750億美元大幅拉高60%到1200億美元,而定期附買回(term repo)操作額度也會從350億美元調高28%至450億美元。
TF Metals Report網站創辦人Craig Hemke直指,Fed的附買回操作,基本上就像是開設一間當鋪,銀行可前來典當手中公債、換取資金。雖然Fed強調本次操作不是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但每個月購債600億美元、直到2020年6月為止,就相當於超過5,000億美元的債券將貨幣化。
https://blog.moneydj.com/news/2019/11/05/fed-9%e6%9c%88%e4%bb%a5%e4%be%86%e6%93%b4%e8%a1%a82500%e5%84%84%e7%be%8e%e5%85%83%e3%80%81%e7%b8%bd%e8%a6%8f%e6%a8%a1%e9%a3%86%e7%a0%b44%e5%85%86%e7%be%8e%e5%85%83%e5%a4%a7%e9%97%9c/amp/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8的網紅阮昭雄,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北市議會質詢_市府追加七億災害準備金 #質詢柯市長_結果都是黃副市長回答 為因應新冠肺炎紓困及產業振興,台北市議會開啟總預算第1次追加預算案質詢。 阮昭雄質詢台北市長柯文哲,追加七億的災害準備金,是否包含每一個公家市場的攤商?結果副市長回答:「沒有!」目前僅我提出質詢的花木市場,才能獲得市場...
實際準備金 在 亞洲股色股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股創新高,台股跟著樂
懇請大家看完本篇PO文時,再去亞洲期王FB粉絲團按個讚,謝謝大家的讚喔!
台股今日盤勢總覽
今天台灣加權指數+87點收11644點成交量1528億,期貨指數+103點收11645點,台股今天繼續走揚功臣還是權值股,不過仔細觀察有部分中小型股也開始蠢蠢欲動,回應昨天提到的指數要走高靠的是權值股,但是要穩住這樣的多方人氣靠的是中小型類股,所以接下來要觀察中小型股是不是有跟上指數的動作,否則都有可能隨時出現拉回,順勢操作的精隨就是還沒看到轉空的條件以前都維持看法,市場高低點交給市場自己來做決定就可以了。
國際股市重點總覽
聯準會(Fed、見圖)在附買回利率(Repo Rate)9月中下旬突飆至10%後,隨即於10月中啟動每個月收購600億美元國庫券的計畫(但Fed強調這不是QE!)。最新數據顯示,Fed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在時隔一個半月後飆破4兆美元,9月附買回市場爆發危機以來,已經擴表2,500億美元之多。Zero Hedge 4日報導,Fed握有的超額準備金(指銀行在央行存款帳戶上、實際準備金超過法定准備金的部分,解釋見此)已從先前的1.3兆美元跳增至1.5兆美元,而截至上週為止,其資產負債表規模也重返4兆美元,9月以來激增逾2,500億美元,與歷史高峰(4.5兆美元)相比還有一點距離。由於Fed的國庫券收購計畫將一路實施至明(2020)年第二季,因此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應該很快就會超越歷史高。
盤勢看法
台股今天持續往上繼續創下波段新高,不過要提醒大家一下在高檔的地方加速前進不一定是好事,當然這兩天國際股市也爆出佳音所以加速推升了台股前進的力道,短線上還沒有出現明顯的多方敗筆之前都一樣順著盤勢的方向持續偏多看待,要記得一件事情就是現在雖然還沒出現明顯的轉空,但是往往在多方走勢的尾端就會出現噴出的發展,不過要記得我們說的不要去預測高點,只要先把每天的盤勢規畫放在心裡,有出現轉弱的時候要調整看法這樣才能夠在出現轉變的時候不會讓自己的心態卡死,目前短線支撐在11610與11570附近,短線壓力在11680與11710附近。
想知道曾老師的盤中即時資訊請加LINE@粉絲團
期王團隊LINE@
https://line.me/R/ti/p/%40tel0800772222
股股漲團隊LINE@
https://line.me/R/ti/p/%40tel0225783777
實際準備金 在 艾蜜莉-自由之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避免擔心活太久坐吃山空;或是人在天堂,錢在銀行...
退休之前,我們要知道的幾件事】
以平均 65 歲退休而言,
多年前國人平均壽命僅約 72 歲,
退休後只需要養活自己 7 年即可,
但隨著台灣人民壽命的增長,
讓大家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退休後的資金規劃。
關於退休與退休金的規劃
退休金的來源:
1、企業給的退休金。
2、自己與配偶從年輕累積下來的存款。
3、政府的退休年金(如勞保、國保退休金)。
4、子女的孝親費。
還是靠自己準備退休金最穩
不過根據調查,
一般企業的受雇者很難在企業裡做到 65 歲退休,
更別說是要領企業的退休金了。
如果指望領政府的退休年金,
也要擔心勞保與國保入不敷出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加上少子化的影響,
未來勞保和國保很有可能降低給付額,
最糟的結果甚至可能是破產。
另外,現在很多年輕人平均的薪水都不高的情況下,
能夠奉養父母的資金也有限,
所以退休金我們只能靠自己規劃和準備。
建議準備 1200 萬以上退休金
而最好的退休金規劃模式是「源源不絕」,
而不是「坐吃山空」,
只要有穩定的現金流入,
長壽不再是煩惱!
雖然實際準備金額,
會依每個人的生活花費習慣而有不同,
但如果要準備 1 筆基本退休金,
大約 1200 萬左右是比較夠用的數目。
我們假設夫妻倆 1 個月基本生活費需要共需要 6 萬元,
這樣 1 年就是 72 萬,
這 72 萬包含了食、衣、住、行...等各種費用。
1000 萬用於投資、再加上 200 萬的備用金
總共需要 1200 萬
如果把 1000 萬的資金放在平均 7.2 % 報酬率的投資工具,
這樣 1 年就可以提供大約 72 萬的生活費了。
不過 7.2% 的平均報酬率只是平均值,
並非每年可以領到 72 萬的生活費,
所以除了 1 千萬的退休金之外,
我們最好再準備一筆大約 200 萬左右的備用金帳戶。
( 200 萬約為 3 年的生活費)
因此這樣總共要準備 1200 萬。
退休金的理財工具- ETF
有什麼投資工具可以達到 7 % 左右的投資報酬率,
爾且還兼具穩定、波動小、不會倒等特質呢?
答案就是大範圍的 ETF 。
例如說在台灣可以投資台灣50,
如果要投資國外,
也可以投資於世界股票 ETF 和美股的 ETF。
假設今年 ETF 的投資報酬率超過為 10 %,
一共可領取 100 萬現金,
就把多的 28 萬資金移轉到 200 萬的戶頭先保留下來,
下一年若 ETF 只有 6 % 投資報酬率為 60 萬資金,
就可以從 200 萬戶頭裡挪 12 萬來補足,
這麼做以後每年就會固定有 72 萬資金的生活費用。
退休理財重點:「穩定」的現金流
可能有人會覺得 7. 2 % 的報酬率很少,
想一年賺 50 % 甚至100 % ....
但我們要謹記「高風險、高報酬」這個概念,
如果為了提高報酬率,
卻讓投資承受過大的波動率,
這反而對退休生活很不利!
因為退休之後幾乎不會有新的工作收入,
若是本金虧損則更難瀰補,
所以穩定而能帶來細水長流現金流的投資工具,
絕對比大賺大賠的投資方式好。
除了退休金之外,退休前也該準備的事
另外,除了退休金之外,
我們最好在退休之前準備好 2 件事情,
首先是保險(醫療險、意外險),
以免發生重大事故時一次花光我們準備的退休金,
另外一件就是要妥善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
培養人際關係、與家庭生活
很多人夢想著過退休安逸的生活,
但真的讓他退休了,
卻可能找不到人生的重心而失去了平衡。
而且有的人年輕時全力衝刺事業,
並沒有把心放在家裡,
所以一旦年老要準備退休時,
親子、家人的關係已很淡薄,
事後要挽救彼此的關係為時已晚,
所以要在日常生活中經營人際關係和家庭生活,
不要等退休後才開始做。
培養多元的興趣、享受人生
退休後,許多人再也不用 9 點上班, 6 點下班,
也失去了職場上的地位,
因此往往有很深的失落感,
而在退休後無法調適。
所以建議應該及早培養除了工作之外的興趣和嗜好,
例如 : 學習畫畫,爬山、養寵物...等,
退休生活會更快樂。
結論:
幾歲退休比較好?
重點在於你什麼時候準備好!
那麼要幾歲退休呢?
如果目前你上班是快樂的、沒壓力且有成就感,
並且體力、時間是可以負擔的,
那麼繼續上班也許是不錯的選擇。
直到上述的 退休金、保險、興趣、人際關係...
條件都培養齊全後,
再來考慮退休喔!
實際準備金 在 阮昭雄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北市議會質詢_市府追加七億災害準備金
#質詢柯市長_結果都是黃副市長回答
為因應新冠肺炎紓困及產業振興,台北市議會開啟總預算第1次追加預算案質詢。
阮昭雄質詢台北市長柯文哲,追加七億的災害準備金,是否包含每一個公家市場的攤商?結果副市長回答:「沒有!」目前僅我提出質詢的花木市場,才能獲得市場處額外的公務預算。
這回答讓我傻眼?議員為民爭取的福利,不應該只有被關切的單位才能獲得,而應該所有公家市場一律適用,才能讓政府紓困的美意能落實。
另外,很多夜市攤商無法取得房東的租稅證明、無法拿到執照、稅籍資料,因此無法取得紓困協助;阮昭雄要求,市府既然提出災害準備金的需求,每一筆預算,就要能實際用在刀口上。
雖然中央政策是租金才可以折抵,但仍希望地方能依據實際狀況,滾動式調整、或額外規劃處理?我要求必須有公平性,給攤商實際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