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采回顧 #倒數10分又38秒 女性熱愛的小說🌹
昨天的線上活動大家都聽得開心嗎?在大雨的夜晚,能在家裡舒服地喝著飲料,參與這場百人讀書會,一同認識這本土耳其小說,相信是個乾爽又愉快的體驗。
以下摘錄兩位講者 黃宗潔(教授、作家)xKristin(影書評人、作家)的精采內容──
🧑宗潔老師:先從《倒數10分又38秒》的書名來講,它是從人的意識消散的過程來著眼,醫學史上對於人的身體和意識之間「斷離」的過程其實一直很感興趣,但對於「人死了之後我們的意識到底能留存多久?」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蓋棺論定」的答案。畢竟沒有一個死者可以清楚地告訴你:原來只持續了幾分幾秒……
19世紀初有一種實驗方式:去斷頭台找剛被斬首的屍體,頭一落地,就上前拎著死者的頭,在旁邊大喊:「你聽得到我嗎?」但死者即使聽得到也沒辦法回答你啊。夏法克把此種對「意識」的思考帶到小說裡,在所有關於死後意識持續時間的說法中,盡可能給了她一段最長的時限去回顧她的一生,是很溫柔的做法──
一個邊緣的女性,聲音沒辦法被聽見,夏法克給了她一段最長的時間,讓她去說她的故事。
👩Kristin:我習慣用大家比較熟知的電影來介紹小說給朋友聽,而這本書讓我想起《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截然不同的故事,但有本質上的共通點,是相當吸引我的地方。
松子是以青少年的視角展開,當她意識到姑姑的存在,是從姑姑的「死」得知的,對於這個未曾謀面的姑姑到底是個怎樣的人?會落到眾叛親離、孤獨死去的下場?都讓這個姪子非常的好奇。死人無法從墳墓起來為我們解答,所以他主動去了解松子一路上遇見什麼人、做了什麼工作、令人不勝唏噓的人生故事。
《倒數10分又38秒》就是從一位伊斯坦堡的妓女身上展開,述說了主角萊拉的童年的陰影、父權社會下的顯性跟隱性的傷害、東西方交匯的城市,我覺得比松子更精采。
🧑宗潔老師:我想聊聊結構上。倒數是一個「險招」!(笑)
一分鐘一分鐘這樣數,很容易落入僵化的節奏,還好她是順著「意識」,在意識快要崩潰、消散──就好像我們快睡著前意識的凌亂、跳躍,用感官的線索去串連,在串連的過程帶入五個朋友。在每一分鐘之後,加上一個朋友的速描、快照,用不是很冗長的方式講他們的個性與來歷,如何在這座城市裡面命運地交會,接著串聯到我更喜歡的第二部,#水緣關係。
我很喜歡所羅門《背離親緣》這本書裡提到的「橫向的家人關係」的可能性。第二部是建立在這樣子的前提上,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讓讀者覺得讀第一部故事就講完了,想不到她創造出更多的驚喜。
🙋♀️主持人副總編心愉:據說兩位講者對書裡女主角萊拉身邊的兩位男士有不同喜好?
👩Kristin:我喜歡萊拉的先生,他是一個輾轉來到伊斯坦堡的左翼青年,原本想當畫家。夏法克把他寫得很討喜、讀很多書、有各類思想的洗禮,這兩個人的相處、意識型態是很強烈的對比,但他還是對萊拉很善良,在大時代的碾壓下彼此還有這樣純真的感情,覺得非常感動。他們在成長背景非常不同,透過角色的差異、對照,可以感覺作者夏法克想讓大家看到:世界是多元的。
🧑宗潔老師:我對她的先生有一點意見。(笑)他的愛很自我,理想也比較片面,他在追萊拉時玩的小遊戲:「自由是什麼味道、伊斯坦堡如果是一種味道……」有點做作(笑),包含他說要幫娜蘭找工作,我覺得他的理想是包容性沒有那麼高的理想。看這段的時候一直想到愛特伍的《女祭司》,裡面那個也是很有理想的先生,但女主角覺得那我們寫羅曼史的理想就不是理想嗎?
我喜歡的是青梅竹馬,席南,他很內向、保守,不是俗世裡面真的那種很勇敢的人,可是後來到了第二部的翻轉,他變得有行動力去面對創傷,也是我喜歡第二部的原因。
第二部在解決的是五個朋友怎麼去面對創傷,去完成哀悼。我很喜歡裡頭的一段話:
「愛如果不是把另一個人的痛苦,當成自己的痛苦去照顧,那什麼叫愛?」 ✨
🙋♀️主持人副總編心愉:一定要問你們,怎麼看帕慕克的作品跟夏法克呢?
👩Kristin:我看過一個關於帕慕克與夏法克的對話,夏法克說到,土耳其是高度性別歧視、甚至有「作家不能是女性」這種文學傳統。多數土耳其作家寫女性,都只被看作繆斯,只是被觀看、被探索的角色,夏法克甚至公開問過帕慕克的看法,但帕慕克就說:「嘿,我懂你在講什麼,但我就是一名男性土耳其作家,我能怎麼辦?」我覺得他們兩個在對於性別視角這個觀點,呈現在書中也是非常有趣的部分。
🧑宗潔老師:帕慕克早期的作品《我的名字叫紅》裡頭,細密畫、宮殿式的華麗的色彩與氣味,感官的書寫很細膩,而《純真博物館》變得更日常性、庶民感,後來真正蓋起純真博物館!讓小說跟真實性有了對話,像我們去倫敦要去貝克街,觀光客要想像一座城市的時候,就有文學可以去依附的具體所在。博物館裡有男主角收集起來的菸蒂,帶出了「無意義之中的意義」這樣的訊息,更打破了我們原本對土耳其織錦般的想像。
而夏法克從更邊緣、更女性,充滿幻滅與破碎的人物,勾連出截然不同的伊斯坦堡的故事,是一種想像力的補充,讓我們不會陷在固著的想像中。兩位作家都可以豐富我們認識土耳其的面向。
帕慕克後來的散文集《別樣的色彩》裡的一段話,剛好可以回應《倒數10分又38秒》,他說:「城市的靈魂在於它的集體記憶。廢墟象徵著遺忘,也開啟了遺忘,但廢墟也可以是其他人 #修築夢想的新空地。」我覺得他後來朝向的思考,呈現了他的流動性,而《倒數》就是在開啟集體記憶本身的曖昧性。
集體是誰的集體?來自這麼多地方的人,邊緣的記憶,怎麼去納入集體裡面,怎麼不讓集體遺忘去把他們吞噬掉。我覺得夏法克在抵抗這樣的東西。
🙋♀️主持人心愉最後引用了夏法克的話,來為這場讀書對談作結──
在中東,故事一向是透過社會底層人們的眼去觀看,透過他們的嘴去傳述。這本小說處理的主題或許沉重,或者困難,但我打從心底相信,這是本 #讀了會湧起希望的書。
現今(土耳其)社會中,我們看到民主衰退、公共空間對多元或差異幾乎沒有包容力。我覺得在這樣的環境中,友情更加可貴,底層者的團結也更有力、更深厚。這些連結,給了我們啟發與希望。
✨
#WFH就要讀小說 #新經典陪你閱讀線上活動 #首場!
#防疫時期的選書方式 特別感謝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富 錦 街 怎麼去 在 王立第二戰研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講點中國的決策模式,跟這幾年我們怎麼去看中南海的變化,這樣大家比較不會用邪惡與否的道德觀點切入,未來會發生何事,我們應該準備什麼,心理較有底。
中國的領導班子,第一代是「共產國際」,多數都出國見過世面,非常清楚中國到底落後世界幾條街。建國後技術完全依靠蘇維埃支援,讓第二代有很多接受蘇俄訓練的專家,此時整個中國的國際觀還是很封閉的。
直到鄧小平掌握大局後,開始跟西方接觸,產生了類似清末的洋務派,都喝過洋墨水。這些人震驚於西方的富庶,深知國力的差距,鄧小平雖算是第一代出身,這些國際共產底子的,也曉得要聽這些接觸過世面的人。
到了江澤民跟胡錦濤,進入執行鄧「韜光養晦」政策時期。我們會發現,喝過洋墨水的影響力非常大,大到會去跟歐美日各國的政二代談生意,今年聽到拜登跟柯林頓家族的一些新聞,源頭來自此。
說白了就是出國留學,認識同學好朋友,大家一起利用中國的改革開放,賺錢發大財。沒錢就沒辦法發展,軍備也不能自主,什麼都甭提了。
但在這種金光閃閃的水面下,有一批人非常不滿。這群人我們俗稱「土共」,他們覺得共產黨已經資本主義化,對當權者的腐敗深惡痛絕。他們共同特點是
1.有第一代的老爸,天天聽長征故事,怎樣殺爆蔣介石、趕走美國人、嗆聲蘇俄的故事。聽多這種哄小孩睡覺故事的結果,就是對中國的實力有著錯誤認知。
2.腦袋實在不好,考試讀書沒辦法留洋,接不上西方人脈,在國內也考不上好的工科學校,當技術官僚也不成。但靠老爸,可以撈到個基層政治幹部。
3.為了在共黨內生存,完全學會老爸教的鬥爭技巧,但除此以外信任圈極小,對政治的理解全部是宮廷權鬥。
換言之,習近平上台後,土共勢力正式崛起。原本我們以為,江澤民可以有效控制他。再說,中國的技術跟資金已經完全依靠西方輸血,應該不會蠢到去翻桌對抗。
結果我們錯了,習近平用他國家賦予的權力,把所有反抗者都剷除了。而且他真的不在乎毀掉技術基礎,宰掉下金蛋的金融體系,「反正這些都不是我的人」。
從那些西方關係良好的外交官跟技術官僚,這幾年相繼宣布擁護中心,公開反對美國帝國主義這些老朋友後。許多人才驚覺狀況不對,但美國涉入的利益太大,科技電子新貴以及自由派,直到今天都還對中國有幻想。
結論可以下了
現在的中國完全是政治領導一切,用的是文革鬥爭那套,稍一不慎就會被敵對派系切成碎片,有識之士只能選擇出逃跟一起演戲。
習近平真的不知道中國的狀況嗎?可能真的不知道。各位,川普一天只會花30mins看memo,小布希也差不多這個時間。習近平會像雍正一樣批奏摺到過勞死?想太多。
當你身邊的人不敢講狀況,只敢揣摩上意,吹噓中國可以與美國一戰,打爆日本不是問題,收編小國回歸中華體系指日可待。老闆想聽,有誰敢講真話?
香港問題很單純,中國缺錢,新疆維穩一年用掉快台灣一半的預算,多餘產能要輸出,人民幣印過度只會通膨,所以想著要香港把錢輸血回中國。
但香港人知道,金融地位來是自由市場,讓你中南海政治控制,股市漲就得漲,債卷發就發,所有公司都國營加黨工監視,要你出錢就得出。
這樣不就完了?
習近平顯然不懂,他們的歷史認知,跟經濟史觀,讓他們認為這一切都是政治宰制出的,不聽話就殺,殺一個不成殺兩個,再不成殺一百。中國需要維穩跟擴軍,缺錢就是向邊陲吸血,如同古代各王朝對邊境強徵民夫跟重稅一樣。
習這幫人不會在乎,中華帝國主義外邊陲,賤民是死是活的。
大家猜猜看,他們認為下一個要被輸血回去的對象是誰?
富 錦 街 怎麼去 在 Alina 愛琳娜 嗑美食瘋旅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Hello 某洗某洗~請問but. 520列車何時進站?
月台怎麼去👉🏻 alina00.com/but/
通往幸福的列車,載著我們的甜蜜
台北手工喜餅概念店等妳來預約☎️
還記得上次把這兒誤以為是咖啡館
呆呆懵懵的就走進來
還免費試吃到「Stand by me 濃厚奶油餅乾」
It’s look like cafe store, but not.
人生中有許多但是
但在這一個個But. 之後
也有著許多出乎意料的驚喜
就如同奶油餅乾的美麗錯誤
以為人家是咖啡館,就好奇走進
然後品嚐到了美味又特別的奶油餅乾❤️
奶油餅乾是一絕,手工喜餅更是精髓
準備邁入幸福殿堂的準新人們
快來預約到520列車內試吃喜餅
單次試吃費用NTD $250元
可以跟準老公、好姐妹,加上自己共2-3人
在英倫質感的月台車廂內悠閒 90分鐘
試吃挑選出最喜歡的口味
搭配符合你們愛情的質感包裝禮盒🎁
下一站,
就是等待你們將這份幸福傳給親友囉!
❤️ But. we love butter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富錦街102號
電話:02-2547-1207
營業時間:13:00-20:30
#butwefoundlove #butwelovebutter #富錦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