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勇氣】
為什麼會去遠行呢?其實是因為生活愈到了不如意,那時候好像活在一個黑暗的箱子裡面找不到出口,不管是工作還是愛情總覺得無法解決,失戀跟失業就像斷掉一個人的理智線,什麼東西都感覺索然無味,那種「不被人需要的感覺。」真令人感覺窒息。
呢喃問自己「真的,沒有人在需要我了嗎?」
想想這一切真令人沮喪,熱情已經在靈魂中消散,黑暗的箱子總在夜晚吞噬自己,好怕白天也變成了這樣。
踏出遠行那一步前充滿未知的害怕,內心想
「錢夠嗎?」
「家人會反對嗎?」
「語言可以嗎?」
「不出去也可以不是嗎?」
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拜拜,在觀音面前執了一次又一次的杯,在內心恐懼面前一次又一次的懦弱,最終我還是選擇了離開。
踏出遠行後的一步是新鮮,內心想
「原來不用太多錢。」
「其實也沒有想像中危險。」
「我的語言也沒想像中這麼糟糕。」
「如果真的不行再回去就好!」
只不過打工度假好景不常,儘管脫離了朝九晚五的辦公室時光,卻有在異鄉生活跟人相處總總的不便,有時真想是不是花錢找罪受呢?或著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的感受。
情傷不見了,工作的低潮也消失了,換成了思鄉病跟找不到方向的迷惘,多希望有個人能在旅途中拉我一把,實際上每個人都是過客,也都是充滿問題,身邊多的是比我還嚴重的情傷,因為小三的身分不得天日,也有家庭跟工作雙重的問題,甚至還有逃債的,比起這些三教九流,我算的上什麼呢?
遠行的終點還是回家,回家之後仍要面對現實,只不過這個現實跟出發之前的現實不太一樣,生存仍是問題,但有些人跟事可以不在意,以前我活著為他人而轉,回來之後我為自己而轉,旅行教我的,自私不是只為自己好,而是先學會愛自己,才能愛別人。
所以我自私的把工作賺來的錢都拿去買機票,很自私的不參加一群聚會,很自私的只買自己用的不買禮物給別人,很自私的只想過著簡單的生活不介入別人的八卦,很自私的談了一場無疾而終的戀愛,我心想「只要我不介入別人的生活,為自己好又何坊?」
對!我不想為了工作汲汲營營搞得自己身敗名裂,為了感情朝思暮想搞得自己成天胡思亂想,為了他人的眼光去做那些不喜歡的事情,但我的自私卻錯失挽回一個朋友的生命。
這的確讓我心痛不已,旅行到底是為了什麼?工作難道只為了生存?如果我能寫出令人感同身受的文字,那為什麼不能提早挽回那些曾經像我受挫的生命。
生命的受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把挫折包覆自己,忘記最初原本那個愛笑的靈魂,也忘記自己能做的夢想,並不是眼下生存而已。
再次的遠行,放下過往的輝煌,數十年的職業經歷,看似愚昧不可行,但若十年後仍如此浮浮沉沉,寧可選擇孤注一擲,於是走回旅行,一次又一次遠行,別說我沒有迷網,只是我關注著影子,傾聽內心的聲音,告訴自己「沒關係!隨時你想停就停。」
6個月間的亞洲旅行,馬來西亞、汶萊、日本三次、泰國、韓國、中國六趟旅行的確讓人精疲力盡,年初的北歐五國也是令人冷到疲憊,年終的緬甸印度之旅讓我走到的內心的深處,剛自返的十二國環歐旅行也令人感到時好時壞。
許多人會問,這樣的旅行要花很多錢吧!
實際上,的確如此,沒有旅行不用花錢,但我卻能掌握在自己有限的預算下,睡青年旅社,坐巴士火車,自己煮食,沙發衝浪等等,也在途中寫書,寫雜誌,寫文章,即使我沒有工作,仍然可以找到贊助旅費的模式。
我並沒有因為旅行搞到傾家蕩產,也沒有因為旅行變的富貴逼人,但能有的大概就是豐富自己的眼界,也看透了自己的內心,自私若是一種選擇,那我只不過選擇了自己想要過的生活。
原來踏出那一步是恐懼,
每一步都能增加我的信念,
即使中間還是會迷網,
相信只是要提醒我調整腳步,檢視初心。
每一趟旅行都在儲存更好的經歷,看似無用,卻能將經歷化成文字,交換下一趟的旅行,而你購買的書籍,則是最實際能閱讀我所想傳達的意念,以及贊助我的旅費。
是的,我不是一個只會做夢的旅人,更是一個站在現實路上的旅人,也要告訴人關於「旅行的勇氣」,不是吃好看好玩好,而是真實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謝謝你們,歐洲旅程的終點,58天走過12國的旅途,亦是我下一段夢想的起點,沒有那麼困難,只怕你仍停留在原地。
《自己,才是旅程的終點》
博客來 https://goo.gl/hRzHRt
金石堂 https://goo.gl/95M7Xt
誠品 https://goo.gl/MG7g1t
新書分享會專區 https://goo.gl/uEVSHO
11/25 新竹 Sofa Story https://goo.gl/WlcZvo
11/26 台北 流浪ing旅遊書店 https://goo.gl/kmydBH
12/03 台北 金石堂城中店 自由參加
12/04 桃園 荒野夢二
12/10 台中 大魯閣新時代曼活學堂
尋嚐 https://goo.gl/8DbJe2
12/11 彰化 旅咖啡
富貴大旅社 在 對我說髒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四年前,馮凱的電影《陣頭》在西門町安排口碑場,三百個座位的電影院僅有一個觀眾,而且還是不小心走進來的。電影終了,字幕還沒跑完,觀眾就先跑掉了,馮凱連忙追著那人追到大馬路,攔下他,說自己是《陣頭》導演,問那人電影還喜歡嗎?那是馮凱從電視圈轉戰電影圈的首部電影,開拍前找不到資金,拍完後敲不到通告,被打槍理由不外乎是電影沒卡司、太LOW。
但三個月過去,電影下檔,從一個觀眾到全台累計一三○萬一○○八觀影人次,三·一七億的票房,列華語電影十大賣座電影。召開票房破億記者會,會場外滿滿SNG車,相機閃光燈此起彼落,拍到他眼睛睜不開,他的心情是辛酸的,沒有喜悅,「也不能說媒體怎樣啦,只是想一定要這樣嗎?這算成功嗎?好像不算是,只能說人生留下不可抹滅的經驗。」
童星 五歲娃
不愧是拍過《飛龍在天 》《天下第一味》等經典八點檔導演,聊天時都知道哪裡該鋪梗,哪裡是高潮,該放洋蔥和眼淚,往事說到這裡,彷彿連續劇大結局,被瞧不起的男主角終於出人頭地了。他善說故事的本事也許可以解釋《陣頭》賣座原因。第二部電影《神廚》本週上檔,劇本磨兩年,期間強碰到陳玉勳的《總鋪師》,因飲食與親情題材相仿,砍掉重練。
五十五歲男人滔滔不絕,講理想、講創作,臉上閃過幾個表情,神似母親周遊,人稱「阿姑」的周遊基因強大,對兒子的相貌和職業都有十足的影響。
民國四、五○年,台語片興盛,北投優美的環境吸引許多電影來此拍攝,眾多的溫泉旅社提供了拍片所需的內景。周遊是當時紅極一時台語片明星,同時軋好幾檔戲,一個禮拜周旋在三、四個旅社之間。母親拍戲帶著他,他理所當然成了童星,與柯俊雄、矮子財等人多有合作,「北投、石頭的橋、石頭的牆壁、石頭的路,走著走著有一個木頭的車子,上面有很多美軍的果醬,有橘子的、草莓的、咖啡醬、巧克力醬,濃濃的烤麵包味道混合著硫磺味道,那是我生命最早的一個記憶。」五歲就立志當導演,因為片場裡只有導演坐著,其他人都得乖乖站著,導演想罵誰就罵誰,好威風。
人生 三個爸
生命記憶始於五歲北投片場,但母親周遊的版本則把他和演藝圈又往前推了好幾年,「我歹命,又要拍戲,又要帶阿凱,他兩歲的時候,我要趕火車去南部拍台語電影,揹著他,又拎著行李箱,在鐵軌上奔跑,那時候,好可苦憐欸。」阿姑未開口淚先流。馮凱怕我們側訪阿姑,模糊了焦點的考量是對的。她是另外一個更會說故事的人,輕易地就搶走了鋒頭:嘉義上來的女孩遇人不淑,未婚生下馮凱,為求生存投入影藝圈。為給孩子成長環境,她和職業軍人馮元達結婚,但又因彼此生活環境差距太大離婚。其後,她製作電視劇,嫁演員張育安,馮凱十八歲,弟弟張志群出生。
她在電視圈認識導演李朝永,兩個有家室的人日久生情,李朝永被張育安找人砍了十多刀,「我跟李朝永剛在一起,瞞著阿凱去日本,回來看到他的眼神,現在想起來,覺得好對不起他……」語畢,眼淚又簌簌流下。
周遊三段婚姻,為馮凱帶來三個爸爸,複雜的成長環境造就馮凱「目色極好」,極會察顏觀色。懂得看人臉色,卻管不住自己的嘴,常常頂嘴挨揍,從小被媽媽打到大的。周遊當製作人,在家有一股威嚴。她說自己前幾年在榮總開刀,馮凱拍戲忙沒去看她,她事後與馮凱閒聊,淡淡說一句:「自己老母,破病難道不會來看嗎?」馮凱咚一聲雙膝跪下認錯。「我們家就像一部連續劇,經常吵吵鬧鬧,我想這樣可能對馮凱導戲有幫助,如果再拍不好,他真的就是豬、就是狗。」阿姑煽情地說著,我岔出心神環顧四周,那是阿姑十年前砸兩億在木柵山上買地自建的豪宅:大理石地板,氣派的水晶吊燈、挑高三米的天花板有仿米開朗基羅的壁畫,羅馬石柱上擺著維納斯雕像和敦煌佛頭,像極了八點檔富貴人家的場景。做電視的人,人生也活在電視裡。
當然了,八點檔裡的陳美鳳和陳昭榮整齣戲都母慈子孝就沒戲唱了,馮凱和周遊真實世界裡的母子關係不可能沒有衝突。母親要他從商,他大專卻迷戀舞台劇,五專當醫學院念,七年肄業,二十四歲到母親製作公司當導演,拍《華西街風雲》《我是應召男》等劇情錄影帶,片中女星赤身肉搏,鹹濕而寫實。
他五天可以拍一支錄影帶,效率極高,一個月月薪七千塊,吆喝朋友上PUB、上酒家喝酒,意氣風發。少年心性,總想挑戰大人權威,媽媽要他怎麼做,他偏偏不這麼做,但怎麼拍就怎麼不順,被母親冷凍了三、四年,最初是妥協,後來是欽佩,媽媽的話永遠是對的。媽媽說什麼?「導戲要『哭哭地笑,笑笑地哭』,拍戲要把觀眾放第一位,永遠服膺收視率,那是我們家的家訓。」
收視 第一名
此次《神廚》他找來蔡明亮電影御用班底陸弈靜演阿嬤,喳喳呼呼喜感十足。從藝術電影到賀歲片,陸弈靜分析蔡明亮和馮凱異同,說:「拍蔡導電影,演員面對鏡頭,像面對一本空白的書,即興表演,寫多少就算多少,但馮凱對演員表演情緒的掌握是精確的。蔡明亮鏡頭有許多留白,不求觀眾懂,但馮凱卻要電影分分秒秒都要被理解。」
富貴大旅社 在 斜槓青年創作體- 📢公告📢 本週末富貴大旅社即將開幕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公告 本週末富貴大旅社即將開幕, 在眾人水深火熱、做最後準備時, 某位男演員傳來了兩條線的照片, 導演看到,臉上三條線。 但斜槓青年不只是創作體, ... ... <看更多>
富貴大旅社 在 斜槓青年創作體- 2022TNAF《富貴Hù-Kuì !大旅社》...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022TNAF《富貴Hù-Kuì !大旅社》 演出發想來自團隊實際走訪台南舊式旅店的故事而來,年事近八十的老闆、老闆娘,仍然經營著一甲子的旅館,外觀老舊、不堪的旅店無法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