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法生活該怎麼過?或許買衣服時,就該注意這幾個細節
密斯 凡 德 羅 名言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喜愛敦化北路更甚敦化南路,也在這條路上走過無數次。我猶然記得某次和女友計畫從長庚醫院慢慢散步到敦南誠品,途經長春路口時,女友發現身處的騎樓,其實是個頗具巧思的樓中樓騎樓,行人甚至可以看向稍高的二樓玻璃,這種感覺是前所未有的。除了挑高的騎樓給人寬敞和明亮的感受,樓中樓的玻璃窗也令人印象深刻。
後來才知道這是名現代主義建築大師王大閎的作品。
《良士大樓》
王大閎知名的作品不少,包含國父紀念館、外交部大樓、建國南路自宅、虹廬以及故宮競圖等,但我也怎樣也沒有想到,於敦化北路這一棟外表已經「台灣化」的建築物,竟也出自王大閎之手。
徐明松教授當年還就讀於台北工專時,有個同學向教授王大閎問起了這棟建築後來慘不忍睹的樣貌,包含陽台、綠地等違反本意的違建。王大閎只無奈的回應:「他們不會用空間」。
王大閎受到的教育,是純正現代主義建築的理念,不管是葛羅培斯還是密斯凡德羅的建築哲學,都是盡可能減少裝飾,甚至密斯還有個名言「少即是多」。
不過說真的,這類建築師的經濟狀況相較於常人來說,實在優渥太多。就如這十多年來所倡導的日本禪意空間,光是要營造禪意空間所具備的「不均質」和「樸」,其成本就非是常人能負擔。正如現代主義建築及家具,對於幾何線條的講究,以及邊角的角度要求,也不是常人的經濟所能負擔。良士大樓演變成如今的樣貌,似乎也不那麼令人意外了。
PS.良士大樓附近巷弄裡,有個很好吃的千層蛋糕。
密斯 凡 德 羅 名言 在 背包客棧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在丹麥設計發展史上,我想椅子絕對是不容錯過的主題之一。那實用,簡約又落落大方的設計深深吸引著我,直到在這博物館內讀到這段文字我才明白那吸引我的原因是什麼了。
這段文字出自世界著名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
THE CHALLENGING CHAIR
"The chair has to be light, it has to be stron, it has to be comfortable. It is almost easier to build a skyscraper than a chair." -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Less is more"也是這位建築大師的名言之一。椅子,在被要求輕量化的同時卻又被要求必須壯的可以承載超過其本身重量的好幾倍重,而且還不僅要它的實用性更要那附加的質感,這一切看似不合理的條件,它做到了,更不可思議的是,它呈現出的那種看似簡單卻又不簡單的成品,已超越僅是一張椅子的想像太多太多了,甚至可說是提升至一種藝術品的作品了;就像一盤看似簡單的炒飯卻能讓人感受到那不簡單的鍋氣和迷人的蛋香,而你怎能不為之迷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