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請幫忙分享。
有打掃需求,可以參考喔。
更新內文(109/7/4)
家母
今年年近70歲
4/29騎車暈倒(雲林土庫)
5/02開刀置換人工髖關節
(雲林若瑟醫院)
5/09出院
5/20再次急診(雲林若瑟醫院)
肺水腫/無法呼吸/插管/加護病房
6/03再次出院/安排療養院
家母
不願意開刀
(心臟二尖瓣脫垂/中重度)
不願意住療養院
憑著對我哥姊棄養她的
「不·甘·願」
(說是要活著看哥姊的未來🤔)
吃飽了吃藥/睡好了走路復健
身體神速的好轉
(意志力好厲害)
目前已停下重費用的看護
改以長照2.0支援生活
(雖也是一筆中程度開銷
與個人看護費比較
便宜一半了)
這期間
謝謝廣眾大家關心/愛護
給我許多工作機會
讓我在生活與醫療支付
能暫且倚靠勞力支持
更多工作相關說明👇🏻
「Line@官網」點連結加入
https://lin.ee/kNJiVY4
感謝 神醫治/看顧/保守
讓我在軟弱裡得著剛強
阿們
敬告
關於某位客戶
與某幾位我不認識留言者
發現這些不實攻擊貼文與留言時
當下馬上請教民間律師
並且聽從指示:
1.留下揭露私德證據
(螢幕拍照/對方家址/電話..)
2.應完全不予任何回應
3.並且找尋相關單位協助
早前
已經與法扶律師約好諮商時間
現在就是等待時間
再看是否討論出結論
是人
都會有情緒
妳也跟我訴說許多
關於妳的幾段感情與工作
所以我願意體諒妳的情緒
但是妳越發無可遏止
更在我的其它貼文不善意留言
妳若只是寫工作方面
我是願意向妳更多說明的
可妳除了文字單方偏見論述工作內容
連我們的說話隱私
妳都自顧自地寫出
如果網上寫字不用負責
愛寫什麼是什麼
或是只述寫單方有利
那麼這不叫「公評」
您放上來的兩張照片
第一張
是經過我收納清潔後的照片
為什麼不放上
卡了多年灰塵/菸油
與收納前有各類物品的
原形照片呢
第二張
是我還來不及整理到的桌面
妳說是我把妳桌面擺成這樣
妳要不要拍上這張桌子其它角度
讓大家更仔細看看
是要多少年的累積
才能把桌上桌下空間
完全填(塞)滿呢
還有那未收納清潔過的
浴室/廚房的照片
讓大家公正的知道
因妳的多年生活習慣
所造就的一日羅馬?
用來推算客廳那面玻璃酒櫃
在多年未收納清潔與菸油下
該有的面貌
花幾年累積的髒亂
就要花程度時間恢復
羅馬不是一日造成的
我的孩子年幼且須早療
再加上母親重病
我其實是該沒有心力理會妳
妳還說爛用愛心!
請問我向妳募款嗎?
我靠著勞力
每天早出晚歸
在各地奔波趕時間
在工作與照顧孩子/母親之間
忙碌接送打轉
妳到處貼文抹黑我
這就是妳所謂的爛用愛心
至今
我未關閉所有留言功能
是希望妳自制
事盡其圓
若你想要公義
那麼你得先學會慈愛
(共勉勵)
- - - - - - - - - - - - - - - -
更新內文(109/5/20)
早上07:00鬧鐘響
拿起手機
看到若瑟醫院的未接來電
心窩一緊
媽媽今半夜四五點
因心臟二尖瓣膜脫垂
造成嚴重呼吸急促
緊急插管進加護病房
後來與醫師通話
瞭解病情
目前穩定/意識也清楚
如果順利出院
要持續籌看護費
若出不了院
不敢想
沒路了
只剩禱告
求耶穌寶血遮蓋/醫治
阿們
- - - - - - - - - - - - - - - - -
更新內文(109/5/9清晨)
感謝大家關心家母
母親今日準備出院
由媽媽的朋友(阿姨)
與失散多年重逢的姊姊接應
因孩子今天還有早療課
有了阿姨與姊姊照應
(謝謝阿姨與姊姊)
我就不犧牲孩子上課機會
明日一早我再帶孩子回去
再次感謝大家
這兩天已經陸續有工作
配合我們時間預約的客戶
竟主動願意先匯款部份當訂金
當時母親出事
需要緊急開刀時
原本母親把僅存的幾仟元
請看護幫忙
先緊急匯給我當車資
我也厚顏
先跟教會姊妹週轉幾仟元
(其實這樣是不對的..)
現在
因您們的友善給我工作支持
我們陷入經濟危機的困境
頓時改善許多
(也感謝姊姊
願意與我一起負擔)
感謝 神
祢醫治的大能臨到母親
祢慈愛看顧憐憫孤兒寡母
謝謝耶穌愛我們家
阿們
再次感激大家
願意配合因照顧家母
與孩子早療課程
可以工作的天數與時數
其實不多
(但我真心很知足)
目前預約到六月
不急趕的客戶
歡迎您與我預約
(因工作與趕時間接孩子
回家忙完孩子
會趕緊回應您
謝謝您願意等候我
給我工作機會)
還無法走路的母親
未來的路還很長
感激您願意支持我們家
謝謝您們
謝謝💕
- - - - - - - - - - - - - - - - - - -
更新內文(109/5/9零晨)
常常聽/常常看
人們說
臺灣最美的是「人」
我總算親身感受
也就這一兩天
您們「分享」「1000次」
我何德何能..
(代母親謝謝大家厚愛💗)
感謝 神
謝謝祢愛我
阿們
感激大家友善
願意等我哄孩子睡著了
半夜回訊息
願意等我安排工作行程
排到六月了
如果我在工作上需要改進
請告訴我
我將虛心受教
謝謝您💕
- - - - - - - - - - - - - - - - - - -
原文
各位好友
我目前遇上困難
需要向大家請求幫忙
如果您願意
再幫忙我轉傳
謝謝
我的母親(接近70歲)
上星期三(4/29)傍晚
在雲林土庫騎機車時突然昏倒
跌到田邊水溝裡
第一時間無人發現
後來被好心人發現
幫忙叫119(感謝他)
送到虎尾若瑟醫院
到院時血紅素剩3(正常值14)
上星期六(5/2)已經開刀
大腿髖關節骨折
預計下星期出院
住院期間請看護費用
開刀某些自費費用
(事前有告知醫院
盡量使用健保耗材)
目前已累計接近5萬元
有申報弱勢/老人急難救助
但社工說
只能盡量大部份補助
無法全額補助
出院後的前期
也需要看護照顧
雖已申請長照2.0
還是有自付額
加上南北奔波車資
(幾個月跑不掉)
需要不少費用支出
我的兒子(4歲)
原就固定上早療課
為配合孩子課程時間
我選擇專職做「居家清潔/收納」
(多年經驗/非新手)
我想拜托大家
給我工作機會
讓我有收入支付醫療費用
(因疫情工作量大大減少)
(您可幫忙轉傳群組/社團)
不需要捐款給我
不需要捐款給我
只需要給我工作機會
(您可幫忙轉傳群組/社團)
舊客戶若覺得我服務不錯
也請求幫忙幾個字見證
讓大家願意信任我
居家清潔/收納服務
清潔與收納可同時進行
不再細分居家環境區域
600/時(含用品/工具/用餐時間)
總價外加交通費100-300
(多年經驗/非新手)
我住臺北松山南京三民
臺北市/雙北市
捷運公車可達皆可服務
配合孩子早療時間
目前可工作時間為
(七月尚有多日可預約)
一、08:30-17:30
二、08:30-16:30
三、08:30-17:30
四、08:30-17:00
五、08:30-16:30
更多工作相關說明👇🏻
「Line@官網」點連結加入
https://lin.ee/kNJiVY4
請直接Line留言
若慢回,一定是工作中
請給我機會,等等我
忙完會趕緊看訊息回覆
謝謝您
打擾了
謝謝大家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介紹 訪問作者:李盈姿(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秘書長) 內容簡介: 一個人,為什麼會變得無家可歸? 十位無家者的真實故事,五位資深社工的真情告白 他,曾經是西進中國的台商 他,曾經是野雞車大亨 他,曾經是工廠作業員 他...
家 扶 社工 工作內容 在 林智群律師(klaw)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聞:兒童福利聯盟在內湖花3.7億買辦公室惹議,兒盟雖已經澄清買房經費是從民國87年起呈報教育部提撥部分所得轉為購屋基金,但仍遭大批民眾質疑「捐款被拿去繳房貸」等,兒盟坦言,辦公室今天整天滿線,接獲不少謾罵電話,也有不少捐款者打來表達退捐。兒盟將於明早10點召開記者會,除說明財務狀況,也會再釐清事實,盼能獲得社會大眾理解。
想法:
1.大家反彈的原因應該在於
一般人的想法是「受捐贈者」理應過得比較差才對,
怎麼你有錢到可以花3.7億元買辦公室,
你既然比我有錢,我(窮人)為什麼要捐給有錢人?
這樣的想法不能說不對,
如果是個人捐給個人,
沒道理你吃香喝辣買房子,我還要捐錢給你,
但是今天我們捐錢的對象是兒福,不是直接給需要幫助的兒童,
沒有誰比誰有錢的問題,
兒福這個社福機構發展到現在,服務的對象很廣,
每年固然收了7億多的捐款,
但開銷也很大,一年要支出5億多元,
特別是租金部分,
六個辦公室一年要支付600多萬元給房東,
兒福為此每年存錢,存了二十幾年,
現在終於可以買房子了,然後大家譴責它怎麼可以買房子?
捐的錢兒福拿去買房子,大家不爽,
捐的錢兒福拿去繳房租,房東賺到,大家就會感到欣慰?
這個邏輯是什麼?我也不知道呢!
2.很多人會覺得,既然是行善,
就要穿得破破爛爛,辦公室設備破爛,
薪水低,最好是不收錢的義工,這樣才是做善事,
我想,做善事難道要卑微成這樣嗎?
當然大家捐贈的錢要好好善用,不能亂花,
可是要求社工們一起縮衣節食,甚至將薪水捐贈部分出來,
那也是一種強加於他人的道德優越感,
反正我有捐錢,我就是聖人,
你沒錢,來社福機構工作,是做善事,
生活水平不能高於一般人,不然就是罪惡,
這種莫名其妙的道德感,也是很可怕的!
3.我認為,社工,也是人,
雖然社工工作內容有一定的公益色彩在裡面,
但不應該要求社工跟他扶助的對象苦在一起,
今天兒福買的辦公室,是讓社工們集中上班,
且900坪的大空間可以做比較好的運用,
辦活動不用看別人臉色,有什麼不好呢?
另外有人質疑地點不好,上班不方便,
我想,如果是在市中心,
3.7億元是沒辦法買到900坪房子的,
空間不夠,那也是失去買辦公室的意義了⋯⋯
4.很多社福機構都沒有自己的場地,
只能用租的,那還是會碰到社區排斥的問題,
比如:喜憨兒之家要入住某些社區,就會遭遇鄰居抵制,
今天如果是用買的,你是屋主,我也是屋主,
講話就會比較有底氣,不用被房東趕來趕去,
有什麼不好?
5.一堆人覺得社福機構人員不能住好吃好,
卻願意奉獻千萬名車給經濟能力優渥的seafood搭乘,
看著師父的笑臉,自己心裡也充滿法喜,
這個邏輯是什麼?我也搞不懂!
家 扶 社工 工作內容 在 李世淦-屏東縣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徵才機關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
人員區分
其他人員
官職等
職稱
臨時人員
職系
名額
1
性別
不拘
工作地點
90-屏東縣
有效期間
107/07/23~107/07/27
資格條件
(一)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內外公私立大學校院以上畢業。具社工、心理、諮商、勞工等相關科系畢業者尤佳。 (二)需具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 (三)熟諳MS Office (Word、Excel、Power Point)文書作業。
工作項目
(一)工作內容:辦理工作媒合、就業諮商、職訓創業諮詢等及其他交辦事項。 (二)薪資標準:學士學位31,531元、碩士學位36,053 元。
工作地址
本分署屏東就業中心(屏東縣屏東市復興路446號)
電子地圖
聯絡E-Mail
kimaru@wda.gov.tw
聯絡方式
(含檢具文件)
一、職稱:業務輔導員職務代理人 二、名額:擇優正取1名,得備取2名(有效期間自錄取名單公告日起3個月內為止)。 三、僱用期間:自實際報到日起至107年12月31日止。(本職缺屬勞動基準法定期契約性質;惟代理原因消失,契約當然終止)。 四、報名方式:意者請檢附下列資料,郵寄至本分署,並請於信封上註明「報考業務輔導員」 (報名表電子檔併同傳送至kimaru@wda.gov.tw信箱),證件不齊視為不合格件、郵寄以郵戳為憑(如親自送件至本分署者,以收發室收件章戳為憑),逾時報名不予受理。 (一)報名表及自傳表(A4紙張、附二吋正面脫帽相片1張,粘貼於報名表照片欄內,自傳以500至1000字為限,須電腦打字,請以A4直式橫寫書打,內文字體為14級字)。 (二)國民身分證正反面影本(正反面請影印於一張A4紙張內)。 (三)符合資格條件之學歷畢業證書影本及工作經驗證明文件(請以A4紙張規格影印)。 (四)報名日期:自即日起至107年7月27日止。 徵才公告及報名書表請由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網站(網址:http://kpptr.wda.gov.tw/點選「最新消息」下載列印,限用A4紙張規格。) 五、郵寄地址:80670高雄市前鎮區凱旋四路105號(聯絡電話:07-8210171分機3119黃小姐)。 六、甄試方式: (一)第1試-電腦測試:未達標準者,不得參加筆試,按身分别區分標準如下。 1.一般身分人員:中文輸入每分鐘15字以上且錯誤率10%以下。 2.就業服務法第24條規定人員:中文輸入每分鐘10字以上且錯誤率10%以下。 3.特定對象報名者,需檢附資料如下: A.中高齡者必須年齡在45歲(含)以上者(以戶籍登記為準實足年齡核計至107年7月27日止)。 B.身心障礙者請攜帶身心障礙者手冊正本。 C.原住民身分者請攜帶註記原住民身分之戶籍謄本正本或戶口名簿正本。 D.獨力負擔家計者請攜帶全戶戶籍謄本影本,及受撫養親屬為年滿十五歲至六十五歲者之在學或無工作能力證明文件影本。 E.生活扶助戶請攜帶低收入戶證明文件影本。 F.長期失業者請攜帶勞保年資證明、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求職登記文件及失業證明文件。 G.更生受保護人請攜帶地方法院檢察署(或更生保護會分會)辦理更生受保護人就業服務(職業訓練)之證明文件。 (二)第2試-口試(占100%)。 七、甄試地點:本分署(80670高雄市前鎮區凱旋四路105號),甄試時間另行通知。 八、備註:為免浪費行政資源,符合報名資格人數達2名以上始辦理甄試為原則。
家 扶 社工 工作內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介紹
訪問作者:李盈姿(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秘書長)
內容簡介:
一個人,為什麼會變得無家可歸?
十位無家者的真實故事,五位資深社工的真情告白
他,曾經是西進中國的台商
他,曾經是野雞車大亨
他,曾經是工廠作業員
他,曾經是家暴受害者
每一個街頭的他,都有一段故事
在大城市裡,街友常常是一群不被看見的人
許多人路過他們身邊,卻很少人靠近他們的世界
他們在街頭暗角得不到肯認,很多時候更被當成過街老鼠
但他們絕對不是街頭鼠輩,而跟你我一樣,有著有血有淚的真實人生。
本書記錄了台灣街友的生命故事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各有不同背景
他們曾是軍人、商人、工人、保全、更生人、幫派分子、身心障礙者
卻都在時代流轉、社會變遷與個人困境的交織下,成了流浪街頭的人
不試圖控訴、不博取同情、也不採取勵志的角度
作者以平實的口吻描述每個人從「有家」到「無家」的過程
呈現他們在街頭的掙扎、反省、自我懷疑,什至想自我了斷的心情
透過這些故事,讀者將看見台灣街頭社會中
既存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也有著貧困者相互扶持的集體力量
本書另收錄五名資深街友工作者的故事。每位都不是一開始就決定踏入這個領域,也不是社工科班出身,他們曾經是記者、田野工作者、老師、焊接工人、志工,卻在因緣際會下投身街友服務,成為台灣第一批街友工作者。
他們竭盡所能協助街友,除了三餐溫飽之外,也開發各種工作,不僅展現了工作者的創意,更重要的是,他們一直在為開拓「正常」以外的生存方式,試圖證明在主流社會的框架之外,還有另類的生存模式,可以適用於被社會排除的人。
透過這些故事,或許可以思考:
城市的存在與發展,難道只為了善待特定人群?
是否可能包容所有在此生存的住民?
透過他們的生命,也可以讓我們重新思索:
他們或許就是曾經或未來的我們,他們與我們是否真的那麼不同。
作者簡介:李玟萱
作詞人、文字工作者、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
九二一地震後投入災區重建,曾在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重建同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921社區重建關懷體系、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等機構工作,在中部地區待了八年。2012-2013擔任萬華社區大學與萬華社會福利中心合辦之街友繪畫課為期一年的隨堂助教,是與街友接觸的開端;後又參與台灣夢想城鄉協會弱勢族群導覽員培訓,擔任義工與導覽文本訪談撰寫。2018年以《無家者》一書,榮獲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首獎。
著有《失去你的三月四日》(寶瓶文化),中視改編為優質華劇,入圍第五十一屆金鐘獎四項獎項。現為主動音樂專屬詞人,歌詞作品散見多部華劇主題曲、片尾曲。曾獲2014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最廣泛演出金帆獎—國語流行作品」、2015 hito流行音樂獎-年度K歌、2015香港新城國語力歌曲獎。
策劃: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芒草心是由一群服務街友的第一線人員組成,2011年成立,一開始以國際交流為主,和日本、香港、韓國等地的第一線服務人員交流經驗,互相學習。
從2014年開始擴展版圖,以更實務的角度協助無家者及貧困者。除了開始實際規畫執行無家者自立方案,如街友導覽(街遊)、起家工作室、自立支援中心;也著手舉辦流浪生活體驗營、「呷飽未」社區共食餐桌,期望透過更多體驗與交流,進一步幫助外界了解貧困者的生活樣態。期待透過這些方案的推動,培力服務對象,除了足以自立之外,更能進一步為自己發聲。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2jDFI5IQjI/hqdefault.jpg)
家 扶 社工 工作內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大霧中人:思覺失調工作錄」介紹
訪問作者: 余欣蓓
內容簡介:
王小棣導演、王增勇 政大社工所教授、吳嘉麗 女書店董事長、林君陽 《我們與惡的距離》導演、胡淑雯 作家、郭念洛 《銀髮新視界》主持人、張娟芬 作家、管中祥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蔡盧浚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 真誠推薦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讓思覺失調症再度引發討論與重視。戲劇會迎來結局,但是身受精神疾病所苦的真實人生仍得繼續與疾病奮戰。
你知道嗎?思覺失調症(過去稱為精神分裂症,於二○一四年推動正名)在台灣,每千人約有三個人罹患,這種疾病會導致思考、認知與知覺功能失調。在精神科並不少見。
如果精神病人是身處大霧、無窮迴路的渾沌謎團,那麼,翁美川就是提燈人,在迷宮的前方提著燈,看夢境中的病友打轉,她堅忍地風雨中守著,用耐心和希望等待病友們走出迷霧。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翁美川長達三十多年來,不畏外界質疑和異樣眼光,默默從事協助精神病患落實職業復健的工作,幫助他們努力找回重回世界的鑰匙。而一踏入精神障礙照護領域,就再也沒有回頭。從「有何不可」咖啡屋、「士林好所在」工作站、「生活者工作坊」,到「智立勞動合作社」,精障病友的工作訓練也持續不斷地進行著。
至於為美川開啟精障照護之路的羅春嬌督導持續堅守在線上,所奉獻的醫療工作歲月也是台灣四十年來精神醫療史的小小縮影。在精神病友的世界裡,醫護人員的奉獻如同風雨中的燈塔,保護病友們在淒風苦雨中,尋回上岸的路。
這本書裡的故事訴說愛、寂寞、孤獨與奮鬥,更記錄了精神障礙朋友重回社會的工作復健路。在被遺忘的人間角落,有許多家庭正在進行困獸之鬥,我們能做的,是在人生的路上互相扶持,可以的話互相拉一把,明白在危難的時候,自己終將不會被世界遺棄,如同我們不會遺棄世界一樣。
作者介紹: 余欣蓓
東吳大學哲學系、淡江大學中文系碩博士畢業。曾旅法四年,從事詩學研究與華語教學。旅行成為生命的主軸,在國度與國度間探索文化的樣貌,對一切與人相關的事物著迷。喜歡大海、森林、動物,無可救藥愛上貓。著有《台灣伴手禮旅行》。
策劃者簡介:綠主張
綠主張是主婦聯盟基金會三十年前運動文宣響亮口號,變成共同購買運動組織的公司名稱,當初幾位環保媽媽的闢室討論,竟成立了一家社會企業的模式:綠主張股份有限公司,許多後繼者接棒努力,另外成就了今天的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共同為將環境保護的理念落實生根於生活而努力。綠主張是主婦聯盟基金會三十年前運動文宣響亮口號,變成共同購買運動組織的公司名稱,當初幾位環保媽媽的闢室討論,竟成立了一家社會企業的模式:綠主張股份有限公司,許多後繼者接棒努力,另外成就了今天的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共同為將環境保護的理念落實生根於生活而努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fM7_yvQpl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