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緣故,許多人在家時間變得長了許多,許多家庭更因為孩子不用上學,需要多思考由誰來照顧陪伴孩子的學習與遊戲。但每個家庭在面對疫情的挑戰時,是否都有往「性別平等」的方向來規劃呢?還是自然地就認為某些工作就屬於某個性別角色呢?
這篇來自【報導者】的文章,帶我們一起反思「家務」分工背後的性別邏輯,也讓我們進一步思考面對疫情所帶來的工作與家庭時間變化,家中的家務又該如何進一步有更好的分配?
——————————————
康乃爾大學哲學系的副教授凱特・曼恩(Kate Manne),在她的新作《厭女的資格》(Entitled: How Male Privilege Hurts Women, 2020)有一章名為〈不獲支持的女人:男人享有家務勞動的資格感〉的段落裡,或許可以找到這個問題的一些線索。
先說明一下,曼恩在書名和標題所使用的「資格」或「資格感」(entitlement)的意思,指的是:某些男性認為他對女性有一些理所當然取用的資格和權利,女性如果沒有做到這些,他便認為她對他有所虧欠。因此,「資格感」在這個章節的意思是說,有些男性認為做家事是女性「應該」要做的工作,如果女性沒做好,便是對男性或家庭的「虧欠」;另一方面,如果男性幫忙做家事,便是對女性的「施惠」。
在這種情況下,曼恩在本章引用不少相關的研究數據,陳述了幾種家事勞動上的性別差異現象。例如,當男女雙方都有全職工作的伴侶,成為新手爸媽後,男人在家中的工作量大約增加10小時,與此同時,女人的工作量則增加了約20小時。因此,母親不但必須承擔比父親加倍的工作量,而且父親們在這些承擔的新工作裡,有許多是與孩子互動這類相對「有趣」的任務──例如陪嬰兒玩。
這個章節還提及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男人似乎會高估自己對共同家務工作的貢獻程度。曼恩根據《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於2017年針對8個西方國家的父母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有46%的父親認為自己是付出等量的家長,但只有32%的母親同意他們對自己的評價。也就是說,父親可能高估了自己所做的家事量──舉例來說,父親以為自己做了3~4個小時的家事,但實際上總和的家事時間可能只有1.5個小時。
這或許就回答了我前面所提出的疑惑:為什麼當女性的另一半做家事的時間變多了,可是女性做家事的時間反而不減反增。而導致父親可能高估自己家事量的原因,或許就是他們對女性的「資格感」:認為家事是女性的工作,男性做家事不是天職,而是恩惠。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www.twreporter.org/a/saturday-features-philosophy-wormhole-covid-19-housework-gender-equality?fbclid=IwAR0vzLVZCO0wvtx6NoJz4i_UrxwMFmaozUCbmGIW4dRV_xQiojRRZ0jlULw
家務分工 調查 在 親子天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論男性女性,都一樣要承擔賺錢跟家務的責任】
《紐約時報》近日報導指出,疫情爆發後,大家都在家上班,但爸爸媽媽之間的家務分工並沒有因此變得比較均等,媽媽們承擔的家務反而更多了。
我一直認為,夫妻之間公平分攤家務是很重要的,家務分工的方法很多,不論是夫妻一起做每一件家務,或根據兩人的專長來分配不同的家務,只要掌握一些原則,就可以做到家裡的性別平等⬇⬇
🔶我不只是孩子的媽,你也並非長期飯票
https://cplink.co/irfFhfkn
家務分工 調查 在 風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婚姻當中遭受的種種不平等對待,甚至有生命危險的可能,都讓中國女性結婚意願大大降低……
---------------------------------
㊙LINE好友獨家全新服務
http://bit.ly/3bTyVIZ
🌊加入﹝風傳媒Telegram﹞,獨家內幕搶先看
http://bit.ly/2Ta3nWR
♞國際政經強強聯手,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給您最權威的中英日全球新聞!https://bit.ly/2tehBg1
🔥下載﹝風傳媒APP﹞,更多熱門資訊一手掌握
http://bit.ly/2P4VOzg
#性別平等 #婚姻 #中國女權 #結婚率 #家庭暴力 #中國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