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地久的愛情為什麼不可能?你是否活在害怕改變的狀態裡
有些人在婚姻中已經彼此形同陌路、或冷漠疏離,卻會覺得只要這段婚姻等久了就是我的,或是對於起初對方所給的承諾念念不忘,進而無法接受關係後來的改變。
在這種情形下,也許要探索的,究竟是過往的承諾與責任維繫著婚姻,還是那份錯誤的期待與執念,捆綁著你與對方的幸福?
近期的一則新聞大意是這樣:一位名廚的太太向週刊爆料,六年前丈夫就以搬去公司宿舍為由長期不回家,甚至開始偽單身生活,不僅不回家探視孩子,漸漸地連生活費也不付;新聞最後也提到,太太說以前他們有著共同夢想,等孩子長大之後,他們要開一間親子餐廳。這其實就是意味著,儘管她在這麼深的痛苦跟怨恨裡,她對丈夫還是抱有一絲期盼,那個要一起完成開設親子餐廳、回到過往美好關係的期盼。
但其實,他們兩人的關係在婚姻之後已經有了非常巨幅的改變,可能是對方已經改變、當事人改變。有些人會期待,當關係確立了之後,彼此永遠都不要改變,可是這在人生裡是非常不切實際的期待,因為我們在關係裡的每一天都在改變,我們也會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成長,而有一些人正是害怕這些成長、變動。
親愛的,如果你是一個害怕變動的人,你要想清楚自己為何要步入婚姻
還記得我先前上過一個老師的愛情工作坊,老師說自己一開始是不婚主義者,但遇到他妻子一見鍾情時,他就非常想要與她結婚生子;然而當他真的要決定是否結婚的那一刻,他卻猶豫了很久,最終他與妻子決定結婚。
老師說自己之所以最後決定要結婚,不全然是因為他愛他的妻子,而是因為他已經能夠接受,自己結了婚之後有離婚的可能性。這句話說明了很多事,因為有非常多人堅持、僵持著不離婚,在於他們不願意面對婚姻失敗的狀態,這有可能與過往的家庭經驗有關,讓他們認為離了婚就等於人生是失敗的表現,甚至讓他們覺得因為自己是一個失敗的男人或失敗的女人,所以他們才無法維繫自己的婚姻關係。
可是婚姻可能是,兩人越相處越發現有難以磨合的地方,或者是無法溝通、妥協的部分,也可能是你有著那一份你很需要的自由,但你發現在婚姻當中對方沒有辦法承受你的那些自由的選擇。這時候,放過彼此也許就是一個對彼此都幸福的選擇。
錯誤的期待使你一直糾結在過去與對方共同打造的夢想裡,在那份癡迷與執著中,也許你並沒有真正與時俱進,你一直活在過去那個氛圍,而在情感中讓許多人走不出來的,是對過往的懷念,是那個曾經的幸福美好,而忘了現在的自己,也有能力裝備幸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歐馬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認為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呢? 除此之外,這一集還提到關於 #內在自信 10:07 #該買保險嗎? 30:26 #拖延症的成因 35:28 #如何讚美孩子 37:07 #害怕失敗的孩子 #有錢人的腦袋 片中提到的阿升關於「該不該買保險」的觀點,全文請見: http://investarter.blo...
害怕失敗的孩子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只要我長大」這首歌大家都會唱
小時候想趕快長大,是想做到一些事
後來才知道 #長大 是在失敗後能不能承擔這些事
今天內容有點濃,我們一起為長大重新再定義
.
泰辣 Tyla 關韶文 #本集畫重點
- 這輩子有什麼事情沒做會非常後悔
- 離職後自己當老闆其實害怕到不行
- 冷靜和瘋癲的背面不代表沒有軟弱跟傷痕
- 發現父母並不是唯一真理的時候
- 父母還沒辦法換位思考我之前,我能先換位思考他們嗎
.
友情宣傳泰辣新書
《面對這世界的惡意,我也會活得毫不客氣》
博客來網路書店 ‣ https://reurl.cc/dGYaQ2
誠品網路書店 ‣ https://reurl.cc/EnAQQA
誠品蝦皮商城 ‣ https://sho.pe/3kcz8e
MOMO ‣ https://reurl.cc/R0ppz9
金石堂網路書店 ‣ https://reurl.cc/R0NkDD
讀書花園網站 ‣ https://reurl.cc/bXvmyl
害怕失敗的孩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再寫原則》
在跟先生正式交往前,我洋洋灑灑寫了一封信給他,上面列滿了自己的鐵則。我以為這是成熟的表現,如果可以接受這些,我們就在一起,如果沒辦法,不勉強,別浪費時間。
先生回信說,好,沒問題。(之後我才曉得,他看到那封信時,不禁倒抽一口冷氣,覺得這女生有夠難搞。但能夠在我這艘賊船上、與我相安無事多年,全賴他無條件地接納這些原則。而部分關鍵原則,我們的想法不謀而合。)
這些往事,幫助我以更具血肉的觀點,重新觀看與書寫49號閘門的功課。當年自認理智的大人行為,深受49號閘門「入吾門、守吾法」的本位意識左右,檯面上標榜互相尊重,真相是,若你不聽我的,慢走不送。
49號閘門又座落在我的紅金星,形塑了我很難察覺的底層價值觀。在愛裡,溫存與鴨霸並存,因為太害怕被對方拒絕,也難以承受未知的後果,所以乾脆先搬出自己的原則,拒絕你靠得更近再說。這是我避免受傷的一種防禦機制,工作上也不例外,我發現我很常說,OK,我的原則是…,一開始就要招降納叛似的,確認誰是同路人,非我族類者,便斷然遠之。
維護原則,需要權力來撐腰,所以,49號閘門才會被定位在酋長的角色。對於這件事情,我想坦承的是,無論我表面上看起來多麼開明,階級秩序,我始終在意,並且形成了隱晦的潛規則。舉例來說,在職場,我的原則是,新人要有基本的禮貌,會議結束後,桌椅、垃圾、投影設備,該懂得自動收拾,更別說和主管一起外出開會時,怎麼會讓主管穿著裙子跨坐在中間逼仄的位置,甚至連主動付車資的眼色都沒有?
我用這些原則,來評斷新人值不值得我投入心血,甚至,過不過得了我的試用期。
再深一層來說,我的49號閘門位在四爻,這是一個對外開放的爻位,然而,「革命」的範圍,卻不見得廣披社會,我並不熱衷改革運動,雖然關注某些社會議題,但不會義無反顧站到前線,我真正在意的事情,很單一、很固著,像是:確保資源不致匱乏(關係中,雙方經濟獨立,誰賺得多,誰就負擔得多。)、請勿侵犯禁忌底線(我會敬重對方的父母,對方必須理解與捍衛我是獨立個體的事實,我是媳婦,但不是從屬。)、價值信念一致(婚後,自己的家庭優先。孩子很重要,但永遠不會取代我們在彼此心中的第一優先。)
哈哈哈。有沒有機車。個體設計濃烈的我,組織家庭的原則,不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而是要求家庭不能夠折損了我。我想,這就是49.4為什麼被稱之為「平台」吧。一棟房子裡面,四爻是二樓的地板,我心中固守的雷池,就是位於這座房子裡,相對私密與核心之處,只有真正服從與接納的人,才站得上二樓的地板。
如若不然,這塊方寸之地,便成為我大興家庭革命的平台,直到我在資源、底線、價值的原則上,和大家達(卸)成(甲)共(投)識(降)為止。所謂「對社會上的需求,有潛在的敏感度」,其實是相當特定、通常也很執拗的需求,源自於我認為家族的二樓地板上,需要甚麼樣的資源,而跟社會的需求無關。
寫到這,想到有趣的事。我們裝潢新家的時候,先生把設計大權交付給了我(well,面對49號閘門,我相信他毫無選擇)。我們大部分的觀念雷同,唯獨我很堅持要有玄關,一定要有,而且玄關與客廳的帷幕,要用木作切割成樹枝的形狀。
因為,我覺得玄關是一間房子的臉面,如同我視沙發為空間的心臟,除了基本的收納,玄關應該要有引人入勝的美感,不要千篇一律那麼死板,我希望透過樹枝狀不規則的縫隙,為起居空間保有一點隱私和童趣。
先生實在不懂,他認為我們又不是住在森林裡,空間保持開闊不是很好嗎。我們在49.4的「平台」上「討論」了一陣子,最後使他接納的原因,一部分迫於我的淫威,其實更有他維繫家族的智慧,「不需要每一件事情都搞得你爭我奪,我的原則,是讓你感到快樂。」
是的,他的觀點,也是我正在消化與學習的,革命,若侷限在容易隨情緒起伏、而走偏鋒的原則,最後只會導致失敗。就像我好久以前也寫過49號閘門的故事,革命,是為了發掘讓關係變好的潛能,而不是無差別轟炸,結果摧毀了這段關係。
害怕失敗的孩子 在 歐馬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認為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呢?
除此之外,這一集還提到關於
#內在自信 10:07
#該買保險嗎? 30:26
#拖延症的成因 35:28
#如何讚美孩子 37:07
#害怕失敗的孩子
#有錢人的腦袋
片中提到的阿升關於「該不該買保險」的觀點,全文請見:
http://investarter.blogspot.com/2015/04/blog-post_13.html
每週一晚上九點半進行馬克線上讀書會
這些書改變了我的思維也改變了我的人生
希望這些影片也能帶給你的生命一些正向的改變
訂閱我的頻道: http://bit.ly/OrMARC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rMarc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marc_orange
工作連絡請來信▶barleyorange@yahoo.com.tw
_更多說書影片_ https://goo.gl/7viXT4
_給妳/你的有用提醒_ http://bit.ly/2UpUrjx
幫影片上個字幕吧:http://bit.ly/2ZwKgZ8
害怕失敗的孩子 在 信誼奇蜜親子網- 有一些孩子很害怕失敗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有一些孩子很害怕失敗,玩桌遊或比賽輸了,就有很大的情緒,跟大人玩遊戲時,也會要求大人「不准贏」。面對失敗和錯誤,臨床心理師駱郁芬認為, ... ... <看更多>
害怕失敗的孩子 在 【誰來作客#5】你的小孩害怕「失敗」嗎?面對孩子的「失敗」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孩子 會失敗,是因為有「欠缺」,大人關注欠缺, 孩子 會學到「計較」,大人關注「擁有」, 孩子 會學到「寬大」, 害怕失敗 ,不如幫 孩子 學會面對失敗。 ... <看更多>
害怕失敗的孩子 在 【教養大震撼】心得:誇出沒毅力- 看板BabyMother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好讀圖文網誌版:
https://haohaokunn.blogspot.com/2019/12/blog-post_53.html
一直很想寫為什麼這個相信RIE說的
「不過度誇獎孩子」這件事,
RIE認為不用讚美孩子,
孩子想做的事,是為了自我成就而進行的,
如果我們不斷誇讚他,
會打亂了這種自我成就的平衡,
變成為了得到讚美而去完成事情。
這個狀況會讓孩子失去自己因為完成自己鎖定立下的目標,
所獲得滿足的自信,
將孩子變成需要依賴外人的肯定,
才感覺到每件事情是有意義的,這實在很可惜。
那你可以做什麼呢?
其實很簡單,
當孩子完成一件事,他覺得很開心、很有成就感的時候,
用眼神給他認同,
用言語直接報導出他做出了什麼、單純報導事實。
但覺得從RIE的角度出發討論,
有點淪為經驗、感覺,我下不了筆,
總算,在【教養大震撼】裡面,
找到學術研究的支持:
過度誇獎孩子對孩子是有負面影響的,
太開心總算有理論支持了!
正在下筆寫這篇文章時,
剛好又看到數感實驗室 Numeracy Lab和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中分享PISA最新的資
料:
台灣學生是全世界最害怕失敗的。
目前我還沒有認真尋找關於這個現象的解釋,
但我立刻覺得這完全呼應了在【教養大震撼】提到的過度誇獎的結果。
於是就藉著PISA的結論,
和【教養大震撼】,一起來跟大家分享,
為什麼我不喜歡跳跳糖受到過度的讚美。
【教養大震撼】作者身處於父母普遍相信誇獎孩子是很重要的美國,
許多父母認定,
當孩子自我感覺是良好的,
相信自己是聰明的,
就不會畏懼挑戰。
同樣身為父母的作者,在做這個專題時,
赫然發現研究顯示,
誇小孩聰明可能會適得其反,
不只預防不了才華遭到埋沒,
搞不好還是小孩才華遭到埋沒背後的原因!
作者自己都驚呆了!
史丹佛的杜薇克教授是一位用職涯在反對誇獎孩子聰明的學者。
他將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分為兩組,
首先讓孩子做很簡單的測驗,
測驗後一組會收到:「不錯喔,你一定很聰明。」
另一組會收到:「不錯喔,你一定很用心。」不同的評語;
接著,讓這兩組自由學生選擇下一輪的測驗,
並且充分告知兩組學生,有簡單的和難的測驗,
那些被誇用心的學生,高達九成選擇較難的那種;
被誇聰明的學生,則大多數選擇簡單的那種。
杜薇克教授指出:
「誇小孩聰明,等於是告訴他,人比人就是在比聰明。為了看起來聰明,就別去挑戰做錯
的風險。」
所以被誇聰明的孩子,
為了避免被人說變笨,不願意挑戰難的測驗。
這群五年級的小孩,
繼續面對第三輪的測驗,
這次孩子不能選擇題目,
並且直接給她們國一程度的測驗。
當然所有學生都考不好!
但是接受兩種不同誇獎的學生,
又反應出完全不同的回饋。
被誇用心的那些,
認為自己這次一定是不夠投入,
教授分享:「他們全神貫注,變換各種方式去解題。好幾位都不經題點,自己說:『這是
我最喜歡的一次測驗。』」
被誇聰明的孩子就不同了,
他們覺得沒考好代表自己一點也不聰明。
「光看他們答題的樣子,就可以看見他們苦在心裡。直冒汗、一臉淒慘相。」
杜薇克教授繼續進行第四輪的實驗,
讓題目變得跟第一次測驗一樣簡單。
被誇用心的學生,成績有了大躍進,
比第一輪進步30%左右。然而被誇聰明的學生,
則退步了20%左右!
杜薇克教授解釋:
「強調用功努力,
等於是賦予小孩一種他可以自己控制的變數。
他們會認為,
成功是操之在我。強調天賦,
則讓小孩覺得成功不是操之在我,
也會讓小孩在面對挫折時無所適從。」
多次的實驗發現小孩不管家庭貴賤貧富,
都一樣禁不起誇聰明之後的挫折。
男女皆然,但功課好的女生卻最受不了打擊,
挫折後的退步幅度最大。
連幼稚園小孩也是,誇他們聰明也會害了他。
這個跟我看到PISA結果差不多符合,
根據學生的回答,
在計算出「害怕失敗指數(index of fear of failure)」後,
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 台灣男女學生都是全世界最害怕失敗:女生高達0.8,男生高達0.54。
2. 第二名害怕失敗的是新加坡,女生有0.69,男生是0.31。日本、香港、澳門也是偏向
害怕失敗的國家。(都是效法美式教育的國家)
3. 美國、韓國、英國、加拿大的女學生普遍害怕失敗,但男生相對好很多。(美式誇獎
的始祖也是學生害怕失敗的國家)
4. 丹麥、瑞典、法國也有女生較害怕失敗的傾向,但比前一群國家好很多。(跟我最近
看到歐洲教育不強調過度誇獎孩子,有正向連結)
5. 荷蘭跟德國的男女生都很不怕失敗,荷蘭男學生是全世界最不怕失敗的男生。(我還
沒研究到荷蘭教育,看來這是我的下一波!)
當然大家一定很想問,
常受誇獎的孩子長大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呢?
應該也沒有不好到哪裡去吧?
還是真的會很可怕、變成總是選擇低成就的軟腳蝦呢?
杜薇克教授告訴我們,不會唷!
常受到誇獎的孩子會變得很計較輸贏,
更喜歡打敗別人,維持面子變成他們的頭號關心。
那麼,這樣追求贏的感覺的孩子,
到底會有什麼「問題」呢?
杜薇克教授一樣用兩組學生實驗,
學生要接受兩次測驗,測驗之間的空擋,
孩子可以選擇:
上一堂學習下一個測驗中所需要的解題新技巧,
或是選擇知道自己在第一次測驗中的成績排名。
只能二選一。
被誇獎聰明的學生,
都選擇想知道自己之前測驗中的排名,
而不是利用時間準備下一次測驗。
身為母親,我對跳跳糖的期待,
並不是他藉由打敗別人、成為社會上的佼佼者。
我希望他很自在,知道自己是誰,
知道自己可以靠著努力走到更好的位置,
不需要像他的媽媽,這麼需要被別人肯定,
他能夠自在的與人合作,
成為別人也喜歡合作的對象。
回過頭再仔細來研究一下PISA,
看PISA如何評測『是否害怕失敗』,
連結害怕失敗是不是真的與過度誇獎有相關性,
所以,我們來研究他們作為判斷基準、問學生的主要三題:
「當我失敗了,我會擔心其他人怎麼看我。」
「當我失敗了,我很怕我其實是個沒天分的人。」
「當我失敗了,我會質疑起自己的未來規劃。」
從我的角度來看,
我認為這跟杜薇克教授在被誇獎聰明的學生上,
看到差不多的樣子回應:
「當我失敗了,我會擔心其他人怎麼看我。」
-->為了避免失敗,
我先選擇比較簡單的測驗、不要輕易挑戰困難的;
因為我想一直獲得肯定
「當我失敗了,我很怕我其實是個沒天分的人。」
-->因為決定成功與否不是靠努力,
是天生的聰明決定的,如果我失敗,
只是證實我其實很平庸;
忽略努力的力量
「當我失敗了,我會質疑起自己的未來規劃。」
-->被誇獎聰明的學生,
都選擇想知道自己之前測驗中的排名,
而不是利用時間準備下一次測驗。
其實他們真的不曾經好好腳踏實地的規劃未來,
他們每天都花時間在確認自己的排名而已。
「過於害怕失敗」,
不會是我們希望孩子擁有的特質,
反過來說,我們希望孩子擁有的特質是
「面對挑戰的恆心與毅力」。
那麼、到底有沒有養成孩子
「面對挑戰的恆心與毅力」的方法呢?
感謝行為研究科學家,他們已經有了答案!
羅伯・克羅寧格博士是密蘇里州聖路易的華盛頓大學裡,
專門研究「恆心與毅力」神經迴路的專家,
他發現,當白老鼠跑迷宮抵達終點時,
故意不每次都給獎賞,有
時給、有時不給,大腦必學學會,
挫折期可以挺過去,
就可以出現經的起打擊、儘管享受成果的時間被一再拖延、擁有恆心與毅力的意志!
當我們老是誇獎孩子誇個不停,其實就是在訓練孩子的腦袋:「我需要持續得到獎賞」的
這個化學設定。
當【教養大震撼】的作者改變自己誇獎孩子的方式,
除了剛開始作者自己在其他父母大大誇獎自己孩子時,
會感到「同儕壓力」的不自在感以外,
作者著重於「強調努力和付出」的讚賞,
他發現,其實孩子根本好得很,
也沒有「戒讚美症候群」,
孩子反而更能省思因為今天得到的讚美恨實際,
明天他該怎麼運用不同的策略去面對挑戰。
最後,不論你的家庭需不需要寶寶睡眠顧問的協助,都祝福你,今晚、一家好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4.48.87.190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79246330.A.6B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