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頭條】宗申擬收購馬爾代夫水上飛機公司股權 並在美國建發動機廠
中國摩托車和汽車發動機製造商——宗申集團正計劃收購馬爾代夫最大的水上飛機公司的股權,以助其成為全球領先的水上飛機營運商。公司同時還打算將部分國內產能通過對外投資轉移至美國。
宗申集團董事長左宗申在兩會間隙接受彭博專訪時說,公司打算斥資「數十億元人民幣」收購該馬爾代夫水上飛機公司股權,並計劃整合全球水上飛機行業。他還透露,公司2017年還計劃購買美國航空公司Kenmore Air的股份。2015年中,宗申集團就已宣佈收購全球最大水上飛機營運公司——加拿大港灣航空公司49%股份併成為最大股東。
他沒有進一步提供關於收購馬爾代夫水上飛機公司計劃的細節。Trans Maldivian Airways是馬爾代夫最大的水上飛機營運公司。據公司網站介紹,該公司有44架水上飛機,每年提供超過10萬次航班。美國黑石集團該公司股東之一。彭博新聞試圖通過電話和傳真聯絡Trans Maldivian Airways,但還沒有得到回覆。黑石集團未能立即恢復彭博的詢問。
「企業在海外併購中國短板的一些技術,國家還是支援的,」左宗申說。
總部位於重慶的宗申集團是走在全球收購前沿的中國企業之一。從娛樂業到酒店業,中國公司正在全球掀起收購大潮,以吸收並彌補自己在品牌、技術和管理經驗方面的短板。彭博彙編資料顯示,中國企業2016年在美國的收購金額總共達到了創記錄的760億美元。
根據宗申集團官網介紹,該集團始創於1982年,目前總資產和銷售收入均已突破200億元人民幣。宗申製造工廠或子公司遍佈在中國重慶、廣東、江蘇、河南、河北、天津和越南、泰國、巴西等地,主要從事研發、生產和銷售摩托車發動機、通用汽油機、柴油機、汽車發動機、汽車零部件等產品。
左宗申還表示,集團還計劃最早於2017年投資逾1億美元在美國建設一個年產300萬部發動機的工廠,以取代相應的國內生產和出口,且該計劃有可能因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關稅政策而加速。
左宗申稱,更為優惠的經營條件將使得「那邊對我們有很大的吸引力」,而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細節一旦推出,就可能讓其加速做出投資決策。
「這個意向以前就有,但如果特朗普政策明朗化,我們有可能被迫加速建廠,」左宗申稱。目前公司已經在新墨西哥州,俄亥俄州等選址,最早於2017年內動工,並於一年後投產;該工廠產能相當於集團收入的20%,將在美國創造約500個工作崗位。撰文/彭博社
同時也有3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央日前宣布宗教場所只要向地方政府申請獲准,13日起就可以微解封。台北市保安宮日前已提出申請,不過保安宮今天表示,市府官員已經口頭告知不會通過。另外桃園也有宗教人士呼籲,政府應該考慮開放中元節相關民俗祭典。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
宗申集團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中央日前宣布宗教場所只要向地方政府申請獲准,13日起就可以微解封。台北市保安宮日前已提出申請,不過保安宮今天表示,市府官員已經口頭告知不會通過。另外桃園也有宗教人士呼籲,政府應該考慮開放中元節相關民俗祭典。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491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宗申集團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上午召開全國防疫會議,副指揮官陳宗彥會後召開記者會宣布,為防堵印度變異株擴散,醫院收治確診者,將恢復「一人一室」的規定;另外因應疫情,政府推出簡訊實聯制,卻遭部分縣市批評對疫調幫助不大,對此指揮中心重申,簡訊實聯制只是輔助,仍需靠精準疫調才能掌握疫情。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292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宗申集團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6月22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9GIi17yUuPw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傳媒老闆黎智英因為多宗反修例案件身陷囹圄,他創辦的壹傳媒集團及《蘋果日報》亦風雨飄搖,倘若資金不繼,《蘋果日報》將於周六停止運作。《蘋果日報》走到這一步,是政治鬥爭的結果,即使當局強調《蘋果日報》捲入國安官非、凍結資產是依法辦事,惟現實效果確是斷絕《蘋果日報》資金周轉,令它無法再辦下去。傳媒機構各有取態,只要本着專業原則,新聞處理各有不同,亦屬尋常,不應以言入罪,然而當傳媒變成政治鬥爭工具,再非純粹的新聞機構,事態推向極至的結局,就是權力較量硬撼,成王敗寇。反修例風暴,黎智英表示「為美國而戰」,政治上的孤注一擲,最終亦令其傳媒王國走上不歸路。
蘋果頭條
蘋果財經停止更新
東方正論
善惡到頭終有報,壹傳媒大漢奸黎智英觸犯國安,官司纏身,囚在赤柱多久也是未知數,不過,他旗下《蘋果日報》死期就幾可肯定,報紙與動新聞最快在明日起停運,禍港26載慘淡收場。壹傳媒連年虧損窮途末路,人所共知,大股東黎智英因涉及違反《港區國安法》,身陷囹圄,所持71%股份及資產被凍結,再加上壹傳媒5名高層日前被捕,與《蘋果》相關的3間公司又被控違反《港區國安法》,遭保安局凍結資產,涉款共1,800萬元,據稱壹傳媒手頭現金僅足夠維持原有營運數星期,資金鏈瀕斷裂,連出糧也有問題,台灣《蘋果》遣散費也未找清,現正尋求向法院申請撤銷保安局的資產凍結,以償付員工薪酬,不過缺乏理據支持下,相信資產解凍成數極微。
星島社論
營運二十六年的《蘋果日報》勢於本周內停刊!警方國安處上周四以涉嫌「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拘捕壹傳媒及《蘋果日報》五名高層,凍結三家相關公司帳戶共一千八百萬元,壹傳媒基於沒法調動資金支付員工薪金,昨去信保安局要求解凍部分資產,並將本周五定為「死線」,若未如願,《蘋果動新聞》勢將於當晚十一時五十九分停止運作,《蘋果日報》亦將於周六發售最後一天報紙後停刊。本報得悉,政府基於涉案資產正調查中,並在法庭提堂,有責任確保有關方面不會繼續犯法,不會批准解凍資產。
經濟社評
本地成功清零,港府昨宣布由後天起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下周更縮短已打針市民回港檢疫期。連串措施都是以疫苗氣泡為基礎,為已接種疫苗人士提供更多出行生活便利,疊加商界提供多種打針抽獎優惠,希望能推高市民接種意慾,有助經濟社會早日復常。昨天是本港連續14天零確診,也是第16天沒源頭不明個案,是控疫重要里程碑。港府趁着這良好勢頭公布放寬措施,如食肆所有員工完全接種疫苗,顧客有三分二人打針,每枱可坐12人;宴會可容納180人;酒吧和卡拉OK人數亦獲放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