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讓台灣變「正常國家」?
國是會議與二次民主改革的契機
二○○七年九月三十日,民進黨全國黨代表大會通過《正常國家決議文》,主張積極回應台灣在國際關係、憲政體制、國家認同、社會公義、政黨競爭等五方面的國家不正常狀態。今天,希望台灣變正常國家已成主流民意。
由於台灣的民主化是採取協商來推動轉型,導致過去三十年間,須由政府援引社會力來分期推動改革,償還轉型欠款。但漸進式改革無法系統性解決問題。在民進黨完全執政,加上國際對台灣的支持日益高漲之下,目前正是主動付清轉型尾款,推動正常國家運動,促成「第二次民主改革」的最佳時機。而台灣民眾更是清楚舊體制所帶來的限制與課題,開始由下而上呼應改革訴求。
例如近來新竹縣、市合併議題受到廣泛討論,原因在其反映舊政治體制與新政治實踐相互牴觸與掣肘的現象。除須重新檢討中央地方關係、思考財政劃分的公正性外,也須改變過去只想利用交通建設來解決城鄉差距的單向思維。數位時代導致國土空間與人際關係發生革命性變化,應納入國土改造的討論中。進一步思考,我們可發現,包括:一、國土改造與行政區劃;二、中央與地方政府關係;三、行政與立法關係;四、選舉制度改革等,都須要在憲政層次上進行配套討論。
但從過去修憲經驗來看,即便完全執政,充分地朝野溝通與社會對話,仍是實踐憲改的必要過程。這也是李登輝前總統發起國是會議的理由。因為國是會議能提供一個更無拘束、不訴諸選舉和國會實力的政治溝通平台。台灣要邁向正常國家、規劃奠定長治久安的願景藍圖與實踐步驟,需要這種系統性討論國家課題的機會。
身兼國家元首與執政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若能透過國是會議的召開,主動網羅公民力量,無私地凝聚社會與政治共識,並設法於體制內落實,相信更有助實現台灣國家正常化之目標。而健康的民主社會需要正常的、順應民意、具有執政能力的在野黨作為忠誠的反對黨,是以憲改過程中,應納入更多像:降低國會比例代表制的政黨門檻、推動地方議會政黨比例席次等,讓更多政黨有參政機會與健全政黨政治的討論。
我們也期許國民黨在選出朱立倫為新黨主席後,能貼近主流民意,思考如何進行政黨與國家的體制改革。衷心希望,在朝野共同努力下,透過國是會議的討論與社會溝通,把握難得的憲改時刻,讓台灣成為真正的正常國家。
《自由廣場》投書全文連結➡️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475746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政黨法2017年修法,將補助款門檻下修為3%,節目中誤植為3.5%。 11月22號就是2020立委選舉登記的最後期限了,從半年前吵初選,到最近各黨喬不分區名單,終於要塵埃落定了。 不過這兩個禮拜各個黨討論不分區的名單也是戲碼很多,有人哭、有人靜坐、還有人因為名單罵來罵去,不過說到這個不分區...
完全 比例代表制 在 綠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巡田編:德國2021大選-「牙買加」、「紅綠燈」或左派?】
文/綠黨副秘書長 李春祥
受到全世界矚目的德國大選將在9月26日舉行,選舉結果將決定後梅克爾時代的德國政局。筆者不臆測未來選舉結果,僅依最新民調結果就德國政制略做介紹。
社民黨在民調支持度領先
選前2週民調的支持度,由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SPD)以25%領先。而在現任總理梅克爾帶領下,執政多年的基民黨聯盟(CDU/CSU),民調卻滑落至21%。重視氣候變遷與社會公平的綠黨(Greens),曾在5月初曇花一現躍居民調第一名,目前約16%。在後跟隨還有對大企業親善的自由民主黨(FDP,12%)、極右派的另類選擇黨(AfD,11%),以及前東德共產黨化身的左翼黨(Left,6%)。
比例代表制&內閣制
德國國會選舉採比例代表制,國會席次與政黨票比例相當。中央政府為內閣制,由取得過半席次政黨組閣成立政府。德國現在政局並無政黨能夠單獨過半,選舉結束後,須等待總席次超過半數的政黨聯盟形成,取得組閣的地位。過去8年是基民黨聯盟與社民黨的聯合政府執政。今年有幾個重大變化,第一,梅克爾任滿即將退休,繼任者並沒有相同聲望;第二,社民黨表示將不會繼續在與基民黨的聯合政府裡當老二;第三,由於氣候變遷議題受到重視,綠黨的份量較4年前大幅提昇。
色彩繽紛的多黨政治
熟悉德國政情的人知道,大選選票開完時,選舉只能算進行一半。接下來政黨聯合的縱橫捭闔談判,湊出過半數的組合,才能決定由誰組閣執政。由於基民黨的支持度下降,枱面上並沒有任何兩黨的組合能過半,聯合政府的各種可能組合成為有趣的話題。首先說明,討論德國的聯合政府時,習慣以顏色代表各黨。德國的多黨政治色彩繽紛。基民黨聯盟(黑)、社民黨(紅)、綠黨(當然是綠)、自由民主黨(黃)。另外極右的另類選擇黨(藍,咦?)立場極端,基本上無入閣可能。左翼黨前身是共產黨,自然也是紅色,但因重複,當地報紙多以紫色代替。
黑紅合作機會小,基民黨看「牙買加」
假設大選結果與最新民調相符來做分析。黑紅兩黨加總並未過半,若加入黃色,成為德國國旗的顏色,稱為德國聯盟,或加入綠色,稱為肯亞聯盟。但是社民黨總理候選人Sholz已經把不與基民黨聯合的話說死,因此德國聯盟或肯亞聯盟的可能性都不高。黑綠黃的「牙買加聯盟」可能性反而高一些,但綠黨重視經濟分配的公平,自民黨對大企業極為友好,牙買加聯盟的成員須協調對經濟政策做出彼此的重大妥協。直白說,企業應該減稅還是增稅?
「紅綠燈聯盟」或左派聯合政府
社民黨跟隨梅克爾聯合政府當老二,多年來漸漸失去選民對「中間偏左」路線的信賴,因此毅然宣佈退出黑紅聯合執政。如果大選順利,選後尋求綠黨合作似乎順理成章。且提高基本工資是本次選舉紅綠兩黨一致的主張。為得到過半席次,可能選擇籌組紅黃綠的紅綠燈聯盟,但如前述,會面臨經濟政策上的基本矛盾。或者找左翼黨聯合,成為左派聯合政府,但這個組合的加總支持度較低,僅剛好過半,矛盾是外交政策可能產生齟齬,左翼黨因歷史因素的親俄,與德國一貫親美英及北約的基本路線不合。
多黨政治,充份彰顯人民意見
以上分析看,不管哪一個組合都似乎有困難,但是這正是多黨政治的美妙之處,人民的意見被充份彰顯。首先,國會選舉採取比例代表制度,民眾完全不須要策略性投票,不用擔心投給心中支持的黨註定是廢票,可以直接按照自己的期待做出選擇,國會選舉結果精準反映民意。不像選區單一席次選舉,投票摃龜的選民,形同被消音。其次,在內閣制裡,枱面上得票領先的政黨,為取得過半,就須在政策上彼此妥協,絕難一意孤行。
比例代表制是最佳民主制度
蔡英文總統曾經公開倡議德國式比例代表制,認為是最佳的民主制度。當然,她說這句話,是在民進黨取得第二次執政之前。比例代表及內閣制將形成多黨政治,不但不會造成政局不穩,反而因為民意充份展現,國家政策更有延續性。但是比例代表制中,政黨的地位至為關鍵,黨內民主的健全及政黨政治公共化,可以讓比例代表制走得更長遠。
綠黨對氣候變遷的主張受到重視
綠黨成為黑、紅兩黨欲取得執政權必要拉攏對象,選後參與聯合內閣機率高。這是由於環境議題及氣候變遷已經成為愈來愈重大的課題,人民對綠黨有所期待。此外,經濟公平分配及福利等溫和偏左理念,本來在歐洲就有一席之地。
#巡田編
完全 比例代表制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理想的情況下,只佔總數的六分一,完全失去實際的制衡能力】
在立法會直選方面,正式把現在五個選區改為10個選區,把比例代表制改為雙議席單票制(即每選區兩個議席,每個選民投一票)。這樣,如果選民熱情照舊,幾乎可以肯定,建制派和非建制派平分議席。非建制派不等於民主派,那麼真正的民主派所得的直選席位,絕對不會超過10席。
此外,在立法會功能組別選舉方面,也更不利民主派......
#香港 #立法會 #人大 #基本法 #功能組別
完全 比例代表制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政黨法2017年修法,將補助款門檻下修為3%,節目中誤植為3.5%。
11月22號就是2020立委選舉登記的最後期限了,從半年前吵初選,到最近各黨喬不分區名單,終於要塵埃落定了。
不過這兩個禮拜各個黨討論不分區的名單也是戲碼很多,有人哭、有人靜坐、還有人因為名單罵來罵去,不過說到這個不分區名單,這個名單上面的人是要怎樣被選進去立法院?為什麼一直要吵誰排在第幾名誰要往後排?
一般來說呢,選舉體制有分成:票數最多就當選的「多數決」、按選票比例轉換成席位的比例代表制,以及混合制這三大類。那我們2020的立委選舉就是混合制,也就是說因為我們在選立委的時候會拿到兩張票,一張投給區域立委、一張投給政黨。
投給區域立委的就是票最多的當選,很好懂,但是為什麼要多一張政黨票咧?
其實過去選立委其實是跟我們去年選地方民意代表一樣,是採「複數選區相對多數決」,複數選區涵蓋的範圍會比較大,雖然每個人還是只有一票,但會依照最後的得票數高低選出相對應人數的民意代表。但是2008年以後立委席次減半,改成「單一選區兩票制」,一個選區只會選出最高票的一位立委,所以候選人比較不會只打特定議題、標新立異,因為必須要拉攏中間選民才有機會選上。BUT!這種做法其實對小黨很不利,而且可能讓大黨獨大,高票落選的聲音也沒有辦法呈現在席次上。
那這個政黨票是用來選不分區立委的,不分區立委跟區域立委除了選法不一樣,性質也不太一樣。
因為立委就是希望各個政黨可以推出專業的、弱勢代表的、以及可代表黨的立委人選,目的是要更兼顧全國的利益來問政、修法,可是很多社會上各領域的專業人士,要叫他們去透過「地方選舉」來進入國會實在太困難了。所以他們就能夠透過這份不分區名單,走進立院。不過,不分區立委因為是政黨提名的,所以若是被「撤銷黨籍」就會跟著失去立委資格,像是前陣子時代力量的高潞以用,就因為退黨失去立委資格,但林昶佐、洪慈庸因為是區域立委,所以退黨也不會影響立委資格。
計算到底有幾位不分區立委當選,其實也有不同的做法,像我們是採並立制,也就是把不分區跟區域立委分開算,政黨得票的比例只會去乘不分區的席次。但如果是德國或紐西蘭他們採用聯立制,就是政黨票比例會先乘以全部的總席次,再扣掉該黨區域立委當選的席次。等於說政黨的得票率就會比較接近立委的總席次,所以聯立制是有利於小黨,讓小黨也能夠為民發聲,不再只有大黨獨大。
但是聯立制也有一些問題,像是如果小黨林立,可能會導致一直在換內閣、國會運作失能。像當初一戰後的德國威瑪共和國就是完全的比例代表制,也就是說不管你的黨多小、或有多極端,都可以得到席次。有部分學者認為,這也是納粹能建立他們政治勢力的一個漏洞。所以後來就設立了政黨票門檻來制衡,如果沒有超過門檻,還是不能進立院的。
這個門檻其實也很多種,像目前台灣的門檻是5%,丹麥則是2%、希臘3%,義大利、瑞典4%,土耳其則高達10%。有些國家還會加上區域席次門檻,比如說南韓是3%或分區得五席以上。
那如果投給小黨,但他們沒達到門檻,我的票不就浪費了?
其實就算你投的票沒有辦法讓他們得到席次,但如果政黨票得票率有1%,政治獻金就可以抵稅、有2%,之後可以不用提滿10席區域立委就可以提不分區立委,有3%就可以領取政黨補助款。這些都是能夠幫助小黨繼續存活經營的養分。
當然也有聽到不少呼聲,希望政黨票的這個門檻能夠下修,避免總是兩大黨在把持立法院。
你對於立委選舉的制度有什麼看法呢?快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們。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sRhrlysX00/hqdefault.jpg)
完全 比例代表制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財委會今早開了幾小時會,但大部分時間都是罵政府為何會突然收回漁業貸款議案。所以蘇錦樑出來也非常無奈,然後又提出終止待續議案﹐但早上未講完已經夠時間。十二小時已用了兩個小時,只剩下十小時左右。
如果泛民議員合力,一定可以拉倒。因為這樣調動議案,很多建制派像謝偉俊都有微言,。而且現在政府是講大話,他的原因是想給時間漁民申請貸款,而不是直接講出因為創新科局較重要,這才是真話。政府其實是想保證創新科技局可以通過到。一個講大話的政府,是完全失去市民的信任。
其實每一次開會都可以提終止待續,光是這樣也可以搞一段長時間。照道理,十個小時都應該可以拉倒的,尤其是在現在這樣的氣氛下。我絕對覺得拉倒創新科技局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我反對的理由,昨晚已經講了。
另外,若創新科技局過不到,又是打了梁振英一巴。最好笑的是,他叫市民監察,叫市民對拉布不能沉默。難道他看不到有民意是支持這些議員嗎?根據比例代表制,他們有足夠的票數一次又一次返入議會。你是奈他不何,只是一些人覺得他們未夠激而已。所以他那樣講是沒有用的。政府要面對這些現實,是要作某程度的讓步,和那些人作出對話,而不能像梁振英那樣強硬到底,那是解決不到問題,只會令政府流血不止。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4tZS097AxA/hqdefault.jpg)
完全 比例代表制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律師公會出來開了記者招待會,講回政改方案的意見。昨晚我話他們只是講甚麼方案都不可以,現在他們甚麼方案可以接受已經很清楚了。他們沒有提出方案,他們是否決了所有方案而得出來的方案。基本上他們的主張是提委會全民普選而成,譬如我們分為五區以比例代表制選出提委,選出120人或1200人,其實人數多少沒有太大分別。他們否決了公民提名,功能組別,分組等等,他們認為都不合理。這也是國際人權公約唯一合法的東西,就是普及而平等的提委會,這也是我的主張。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如果提委會有人推薦一個人,然後由提委一齊投票是否接受這個人,門檻要低於30%,譬如話3成人提委支持一個人可以「出閘」,那個人便可以「出閘」,於是要得到30%投票人口贊成你出閘選舉,才可以出選,如果要25%,就改成25%,即四分之一的支持度。這不限人數,譬如你覺得某人可以選,支持他。這些候選人各投一次票,所以人數沒有上限,20個人想出選,就投20次,每個候選人,你都可以投票支持他,或者反對他。只要那個人有30%贊成的話,那個人就有權去參選。而如果那個人有公民提名或者是公民推薦,門檻又再要低一點,因為他已經有公眾的支持,可能低10%,即15%便可以了。如果以字眼和法律理據來講,這是完全符合基本法,但當然不會接受。北京只選了他們話公民提名不符基本法來講,到最終來講,這都是政治問題而不是法律問題。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xGGLD3PT4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