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背帶講解,有在玩生存遊戲的可以參考一下
【淺談單雙點式槍背帶:以AR平台為例】
*友人投稿(跟上次照明的同一個)
*Yeah我又騙更了
以AR平台為例時,一般可將背帶鎖點大致分為四處:護木前端近槍口處、護木後端近機匣前端處、機匣後端近托桿根部以及槍托底部,依序稱為1至4號位,會用單點式背帶的大多都鎖在3號位上沒什麼懸念(鎖在4號位的有看過但相當稀少),但對於雙點式背帶而言,主要的配置方式則有1-4、1-3、2-3、2-4這幾種(1-2與3-4基本上沒有使用雙點的意義可言因此暫不討論),三點式因為操作過於複雜而且逐漸退出市場所以也先不討論,但這裡所分析的五種配置,只要是傳統構型的有托槍械,大致都能套入相同的分析模式。
單純比較單雙點的話,單點式背帶最大的優勢在於無與倫比的姿態轉換靈活性,不論是依托、換肩或將槍托夾於腋下的high ready等動作,雙點式無論採用何種配置多少都需要藉由各種方式調整方能較順暢的操作,雖然可能有人認為換肩是不必要的動作,但有些情境會迫使射手不得不換肩才可進行射擊,然而其公認的缺點就是在雙手放開時槍枝的穩定性極差,移動時可能在身邊亂晃,當軀幹並非與地面垂直時也較容易滑動,進而導致槍枝撞擊自身或地面等狀況發生。
上述單點式背帶大致的長短處淺顯易懂,然而其帶來的影響卻不僅止於此,首先因為沒有延伸超過機匣的部分,單點式背帶有效避免了影響彈匣相關的各種操作,而在戰鬥中不論是為了換肩而做調整或是撥開背帶以便上彈,那短暫的時間耗費差別有時候就是生與死,並且其靈活性除了在正常雙手操作時無庸置疑外,單手操槍時也得以體現,尤其是當強手因傷勢等原因無法控槍時,單點的設置允許射手相當快速改以另一手持槍繼續接戰。
而在懸掛穩定性不足的問題上,其實可以藉由槍托與背帶的纏繞加以改善,有時候依據個人使用環境與裝備也可能較不需需要考量槍枝位移與擺盪的狀況,例如藉由適當的長度調整搭配plate carrier將其撐離身前,或是有些長度較短的槍枝對於身材較高大壯碩的人而言幾乎可以使其忽略此現象,反而還能騰出護木的空間方便抓取,更有觀點直接認為在交戰中些許的碰撞不應成為過度著重的焦點。
對於雙點式背帶而言,雖然在速度上怎麼樣都無法真正與單點式比擬,然而其多樣的配置方式使其反而具有更大的使用彈性,並且通過長度快速調整等功能也能夠在特定狀況下具備相當接近的靈活程度,而一般掛載於身上時,若非cross eye dominant等因素,無論何種配置較常見的方式都是靠槍托一側的背帶會繞上肩膀,另一側則從手臂下穿出,僅有patrol ready等少數狀態可能會預設就反過來。
當背帶的前鎖點位於1號位上,其優點是當槍口朝上背於背後時,槍口不容易亂晃導致指到不該指的方向,並且當緊繃背帶射擊時,理論上其張力能夠提供槍枝最佳的輔助穩定,甚至有些人會直接抓取槍背帶固定槍枝,缺點則是背帶整體因被向前拉伸故容易干擾抓取護木及換彈匣等各種在槍枝前中段的操作,尤其是當護木本身並沒有足夠的長度時;若是鎖在2號位上則剛好相反,只擁有較弱的穩定性但換來的是更高的操作性。
後鎖點的情況大同小異,只是影響的區域為槍枝後半部、也就是與槍托有關的部分,基本上是4的穩定性大於3、3的靈活性大於4,因4號位會使背帶隨著槍托的移動拉扯,不過3號點雖然不會直接限制槍托的移動,在換肩時槍托卻依然有可能需要跨越背帶方能拉到另一側,是執行動作時需要特別注意的部分;而4號點因為在槍托靠底板處,固定方式除了是否會干擾依托與貼塞外,應掛載於內側還是外側也視個人操作習慣會有不同考量。
在分析完四點各自的效益後,各種組合的用意其時就不難理解了,1-4基本上就是大部分的狀況下鬆手時都能保持懸掛最穩定的組合,1-3與2-4各自在前後換取了一點操作靈活性,而2-3則擁有最接近單點式的靈活性又保有一定程度的雙點式特性,但槍枝晃動幅度也相對較大,不過不少採用2-3以外配置的射手視情況會將依托另一側的手臂穿出使背帶只掛在脖子上,如此方能使其靈活性更勝2-3一籌,但基本上也完全失去了雙點式的優勢,射手應拿捏採用時機。
當要雙手脫離槍枝時,最單純的就是直接正面下放,不過也有人喜歡將槍身反轉以便後續將槍上抬,在某些配置下反轉也會使其穩定性略增,而是否要刻意往側面甩開除了會影響是否撞擊軀幹正面及腿部外也取決身上的裝具,所以即便是一開始正面下放的人也有可能會在後續式情況補拉,因懸掛的槍枝還可能會阻礙取用備用彈匣等物品,另外plate carrier的結構多少也能協助槍枝固定。
若欲更進一步減少步槍在正面造成的干擾而將其拉至背後時,直接順著槍背帶的方向往後滑是較簡單的方式,不過就須考慮到稍早提過的槍口指向問題,欲確保槍口朝下的話,則需要先將靠托一側的背帶反過來繞至腋下,而另一側則抬至肩上,方能在拉至背後時使槍口指向下方,但兩種方式都需注意軀幹前後的裝備可能干擾背帶的移動,若是不想調整背帶則可直接抓著護木將背帶交叉反轉後把整支槍固定在手臂後方,只是此動作難度較高。
無論是要使用單點式或雙點式背帶,最重要的還是先通過充分的理解和各種嘗試後正確分析最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市面上也有一些被設計成能夠在單雙點間切換的款式,允許使用者依不同情境自行調整,只是這就還額外牽涉到背帶鎖點的種類,但唯有在做出決定後藉由大量的練習熟悉對其的操作,方能發揮背帶最大的價值進而提升自身在各種情況下的優勢。
Discussion with John Lovell from the Warrior Poet Society // RealWorld Tactica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xi20wkgY4U&t
Basic Sling selection for the M4/AR-1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tXKqApveRk&t
AR-15 Sling Setup Basics (2018 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MJclRDkML0&t
TRAVIS HALEY : HALEY STRATEGIC D3 SLING THEORY/ GUID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RTvOOS1KzE&t
Rifle Slings: WHAT to get, WHY to get it, and HOW to run i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MK18 CQBR - Support Side Focused Train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clR1_8f344
完全非彈性碰撞速度 在 Jivan小天涯手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Happybirthday #Mira_oneyearold
親愛的Mira女兒,ㄧ歲生日快樂。
和我們搬到陌生的地方,完全不同的生活環境,妳一定也很困惑吧?當然妳還不會說,可是,妳會表達,用妳的方式讓我懂。
已經是離開台灣的第三個禮拜了,妳也連續三個禮拜,抱著、壓著、疊著我才能睡覺。雙手環繞過我的脖子,臉頰貼磨臉頰,我可以聞到妳身上的嬰兒乳液,感覺到妳吸吮自己下嘴唇安撫的震動,雙手搓著我的髮絲(時常還會突然用力「登」扯斷),還有從妳口鼻呼出來,最純淨溫暖的氣息。
幾乎沒辦法把妳移開,一動妳,妳就自動爬回來,只會更緊、更近,像是在睡夢裡的潛意識裡,才完全釋放妳的不安。「要去哪?這裡是哪裡」、「我會不會被丟下來」、「我總是跟不上媽媽的速度」、「他們是誰」、「說得是什麼語言」⋯⋯那些妳控制不了的改變,不能完全明白的不得已,讓妳很怕看不見我,我知道,所以我盡可能地回應妳,因為我也需要被人需要,才不至於在這個讓我近乎感到文盲的國度裡迷失,不至於因為交通上的不便而感到心靈的桎梏。
那天我被妳抱著睡,我看著妳看我的眼睛,一種很篤定的心安,我聞著妳,心想:「可以這樣陪著妳多久呢?」好像昨天才歡迎妳的到來,用鮮血綻放生命的禮炮,今天已經在一萬公里外,輕輕地為妳唱起第一聲生日快樂。
好快啊,一年了。第一年的記憶大部分應該都是由我收下吧,已經不太確切記得哪一天妳會翻身、哪一天會爬、哪一天衝著我「媽媽媽媽」的喊,那些細碎的里程被生活沖淡,是因為有妳的每一天,都是無與倫比的快樂。
我會記得這一年,除了和一覺到天亮掰掰很苦惱外,這個家有妳的加入,我們雖然更忙亂,但熱鬧和歡笑也都是加乘的,長出好幾倍的愛。這幾天德國冷到八度,替妳穿的襪子老是掉,但妳會把爬掉了的襪子撿起來咬,像條狗似地快速銜回來給我,光這件事就快笑死我,也讓一直要替妳重新穿好襪子這件事變得有趣。(然後這一年我也完全理解了,生女兒想替她打扮是個坑,跳坑了還不知道有多深的那種)
我問過Jivan:「你是誰的寶貝?」Jivan說他是媽媽的寶貝。我又問Jivan:「你是我的寶貝,那妹妹怎麼辦?」Jivan說:「那妹妹就當我的寶貝啊!」聽起來,還滿不錯的。
謝謝妳,哥哥的Mira寶貝,妳是個愛笑、怪癖、喜感魂的女孩,個性上是「boss」來的,一個不如意就厭世臉,實際上看見絨毛娃娃又會如三八少女充滿粉紅泡泡地湧入懷中。「違和」正是妳獨到之處,因為妳是妳,是爸爸媽媽鑲在心頭上的珠,也是Jivan哥忍字頭上的一顆甜糖(非獨生子後要練忍讓的功夫)。
妳這幾天剛好學會拍手唱歌喔,是不是很應景,那也替自己點播一首Happy birthday吧!
親愛的Mira女兒,看著妳逐漸適應新環境,相信韌性與彈性會使妳的未來充滿潛力和精彩。媽媽希望妳一直這樣自信並自在的做妳自己,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
很珍惜與妳相遇成為母女的緣分,妳的第一個生日,我就不要太嘮叨了,還有很多話媽媽等妳大一點再慢慢說。祝妳平安、健康、樂觀,持續帶著極大的好奇心和勇氣,去探索、碰撞、rock這個世界。
#loveyoumybabygirl
#剛好是東西德統一紀念日
完全非彈性碰撞速度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成功高中畢業學長游舜凱,原本念台大生科,但不放棄行醫的抱負,花了1000多天的努力,終於考取心中理想:醫科。
舜凱學長之前分享了數學科重點和準備方法心態,現在分享物理囉!
快tag身邊的學測、指考戰士👍🏼
————————————
高二
▶️直線運動(自己念 不會可以回去國中再學)
▶️平拋 斜拋很重要(二維獨立性:水平方向 鉛直方向)
▶️靜力分析:
先全體,再個別
二維獨立性(水平鉛直 切線法線)
平衡=合力為零 合力矩為零
移動平衡是看合力
轉動平衡是看合力矩
不平行的三力平衡延長線要共點且形成封閉三角形
▶️牛頓定理有三個
常用手法:
東西會動是因為有速度不是因為力(慣性)
靜摩擦力沒有公式 只有最大靜摩擦力有公式
合力(大減小)=選定系統質量 X 加速度
▶️簡諧運動:
等速率圓周運動投影為簡諧運動
討論位移 速度 加速度 絕對不要背公式 用畫圖的 減少記憶負擔
端點:加速度最大 速度為零
平衡點:加速度為零 速度最大
彈簧只會考水平 鉛直彈簧如果不會可以略之
▶️動量守恆的前提系統不受外力(注意是鉛直方向守恆還是水平方向守恆)
角動量守恆的前提是不生力矩
力是動量的時變率 力矩是角動量的時變率
力學能守恆的前提:僅保守力(重力 彈力 電力)做功
▶️天體能量搭配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命題(注意橢圓軌道 or 圓形軌道)
▶️衝量動量定理:F(力)x T(經過時間)=M(系統質量)x 速度變化
功能定理:合力做功=動能變化(注意:做功有正有負 變化量必為末減初)
FT圖面積表示衝量(動量變化) FX圖表示做功
AT圖面積表示速度變化
▶️看到題目有提力有時間基本上考衝動定理
看到題目有提及力和作用的距離通常考功能原理
▶️碰撞只有三種:完全彈性碰撞 非彈性碰撞 完全非彈性碰撞(碰撞合體)
碰撞一定動量守恆 但是力學能不一定守恆
可以把系統動能分成質心動能和內動能(內動能公式強烈建議背)
質心動能永不變 通常都是內動能做能量轉換(轉成彈力位能 或是熱能散失等等)
完全彈碰的速度公式要背(106指考單選有命題)
▶️等速率圓周運動公式要背
會衍生考天體圓周 或是 電子繞原子核做圓周
列式都從:庫侖力或是萬有引力當作向心力 開始想
建議天體圓周的速度公式和週期公式要背
氣體動力論推導一次背結論
氣體混合不外乎利用莫耳數守恆和能量守恆(化學考氣體混合可能會反應)
注意題目是問總能 一個分子平均動能 還是 一莫耳平均動能
▶️波動通常考圖型
看題目一定先看是給 Y-X圖(波形圖) 還是 Y-T圖(波上某點的位移圖)
固定端 自由端圖片判讀
駐波很重要:兩端固定 or 一端固定一端開放
駐波頻率公式直接背(搭配諧音 泛音)
▶️光學偏重考物理光學 幾何光學的部分通常命題點是全反射(考古題很多不贅述)
全反射的臨界角公式一定要背 只有密介質到疏介質才可能全反射
全反射計算可能搭配三角的公式代換 角度大膽假設一定可以消或是代換
幾何光學一定要會斯司奈爾公式
透鏡的題目命題率太低(時間不夠就略看) 但是透鏡公式要會背會用
視深實深問題不常考但106指考單選有命題 稍微注意!!
————————————
❤️其他重點放在留言區哦!
完全非彈性碰撞速度 在 CoSci 合作問題解決- 完全非彈性碰撞- 子彈測速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完全非彈性碰撞 - 子彈測速: 西元1742英國數學家羅賓斯(Benjamin... ... <看更多>
完全非彈性碰撞速度 在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1 0 4 學年度第二學期試題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答案:C. 18. A 與B 兩物體碰撞,兩物體速度與時間. 關係如圖,則兩物體的碰撞型態為何? (A)彈性碰撞. (B)非彈性碰撞. (C)完全非彈性碰撞. (D)不完全彈性碰撞. ... <看更多>
完全非彈性碰撞速度 在 [題目] 近物完全非彈性碰撞- 看板Physics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兩個質量皆為m的物體
以0.6c的速度朝著對方前進
完全非彈性碰撞後的質量為M
請問M=?
-----------------------------
老師是用動量守恆+能量守恆下去算
但是不是完全「非」彈性碰撞嗎
能量怎麼還會守恆?
最後還算出M=2.5m
這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7.128.73
但是碰撞的時候不是有可能會產生出熱能、聲能或光能等等的能量嗎?
那我們所算的γmc^2 應該沒算到逸散出去的能量吧?
※ 編輯: gary85238 來自: 61.227.128.73 (04/19 11:2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