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上工」讓人不安心!民眾執行巿場實聯制業務,卻遭毆打求償求助無門,台北市議員陳怡君要求保障就業安全,確保安心上工!
為減緩疫情對企業及勞工的衝擊,勞動部自去年推動「安心即時上工計畫」,讓有就業需求的民眾,可以到各單位協助執行清潔消毒、量測體溫等工作。不過,台北市議員陳怡君接獲民眾陳情,指在執行市場實聯制業務時遭不願配合的民眾言語辱罵並圍毆,就連在旁勸架的攤販、民眾也差點遭魚池之殃。市議員陳怡君要求市府進用單位應負起責任協助求償,並確保就業安全。
勞動部從去年4月中旬推動「安心即時上工」,協助受疫情影響的部分工時勞工及非典型勞動者,由政府提供符合公共利益的計時工作,並核給工作津貼,每月最高可領12640元。台北市去年有2274人次應徵,錄取806人,今年迄今6435人次應徵,錄取1186人。
市議員陳怡君表示,北市這次有44個單位開了防疫人力職缺,幾乎每個單位需求人數都有補滿,但是最有需求的單位,上工人數不到需求人數的一半。根據陳怡君議員索資表示,捷運公司開出的需求人數400人,結果上工人數只來了194人,不到一半。而台北市市場處,總需求人數222人,結果上工人數只來了122人,缺100人。捷運跟市場是最複雜難以管理的地方,所以最需要防疫人力支援。包括市長柯文哲這次防疫最大的破口就是市場,結果市場跟捷運偏偏就是安心上工最缺人無人上工的單位。
市議員陳怡君說,名為「安心上工」,卻無法真正讓民眾安心!陳怡君表示,日前接獲安心上工的陳情人表示,他是退休的職業軍人,因為疫情的關係失業,所以找到台北市安心上工,日前在士林區某市場督促民眾落實防疫實聯制時,他身穿台北市政府市場處的背心執行公務,但在要求民眾填寫資料時,卻遭民眾拒絕並粗口辱罵,遭民眾暴力相向,不但數度遭不願意配合的民眾毆打,並將安心上工人員推倒在地用腳踹身體,導致安心上工人員因職場暴力惡連連連焦慮失眠噁吐,身心受創。
該名被圍毆的安心上工基層人員表示,他第一時間回報市府進用單位,關於看醫生以及後續理賠事宜時,北市府進用單位卻跟他推託表示,因為他有軍人保險,所以請這位被打的安心上工民眾自行處理。陳怡君氣憤表示,安心上工人員被圍毆超過10天,北市府竟無人聞問,就連安心上工受害民眾要申請職業傷害賠償,市府相關單位也互推皮球,另基層安心上工人員大嘆:「這是要怎麼安心做防疫?」
陳怡君要求,市府應負起「安心上工」,職前訓練、投保作業、因公受傷求償等作業,市府必須有一套完成計畫,不能任由各單位各行其是,市府應統籌建立一套完整的 SOP,真正確保民眾「安心上工」。
安心就業職缺 在 風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風評】
勞動部的安心就業計劃真的能有效降低失業率嗎?公營事業創造新職缺的背後,其實是靠原本的員工「讓出工作」...
[風傳媒歡迎各界發聲,也來分享您的看法吧!]
我要投稿:http://bit.ly/2HpW6Nv
#失業率 #經濟部 #安心就業計畫
安心就業職缺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個政府 從用 #社維法 對 #批評政府者「#查水表」,捍衛官員的「清譽」與政策,到以 #NCC 為工具關閉不友善的 #新聞台、換上自己喉舌的公營電台,再到 #疫苗政策錯誤、失利,卻又要在 #疫苗來台時 #搶功、#醜表功,現在更是要 #靠強迫 #國營事業 #開職缺 #美化失業率數字,這個政府,病得不輕!>
根據媒體報導,為了壓低失業率數字,經濟部要4大國營事業擠出上千職缺,以配合勞動部的安心就業計劃。這種方式除了短暫壓低失業率外,對就業市場壓力的紓緩毫無幫助,對國營企業更是傷害,難怪網上批評不斷、譏為「美化數據」。
勞動部的安心就業計劃是在去年推出,主要是為因應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衝擊,但在此之前,台灣疫情控制良好、經濟表現佳,因此外界未特別注意;但今年5月中疫情再起,進入三級警戒後,對就業市場的衝擊明顯變大,6月失業率飆上4.8%,創下10年半新高,7月雖降到4.5%,但從低工時人數仍居高不下看出,就業市場情況壓力仍大。
也因此傳出 #經濟部 要求 #中油、#台電、#台糖、#台水 4大國營事業,要配合 #勞動部 的 #安心就業計劃,「生出」上千職缺提供給此計劃;為了配合長官交代的政策,各公司不堪其擾,有員工痛批政府為「美化失業率」,硬要國營事業生出沒需要的職缺,有些公司為了交差又要顧成本,只能砍掉外包派遣工,還有更有「創意」的交差方式:把原本一份工作分為2份作為安全就業計劃之用。甚至有人出來爆料說自己就是安心就業計畫的受害者,為了擠出安心就業名額而被資遣的派遣工等。
對此一傳聞,勞動部承認有發文給經濟部,要求配合安全就業計劃,但強調:希望提供新增職缺,不要裁舊換新。經濟部的回應是:因為各事業單位都說沒辦法,所以沒有真的提交千名職缺;換句話說,經濟部確實有要求4大國營事業開職缺配合,「只是數量沒有那麼多」。
風評:連失業率也要「動手腳」,這個政府病了
https://www.storm.mg/article/3919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