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笑稱,要寫一個關於殺人的故事,可用不著真的去殺人吧?不過對於茱麗葉.休姆(Juliet Hulme)而言,真的有過殺人經驗,或許真能帶來不少靈感。
.
此事要先從1954年2月開始談,時年15歲的寶琳.帕克(Pauline Parker)在日記上寫著:「為什麼媽不能去死?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死去,為什麼爸媽不能都去死?」
.
同齡的寶琳.帕克與茱麗葉.休姆當時同樣就讀位於紐西蘭基督城的一間女校,兩人當時的關係堪稱形影不離,是最要好的朋友。然而,她們之間的出身背景卻有很大差距,寶琳是魚販之女,茱麗葉的父母則是來自英國的顯貴,她的父親受聘來當地擔任大學校長。
.
不過兩人一見如故,茱麗葉並未因為家庭背景而覺得忌諱,經常帶寶琳回家玩耍。起先雙方家長都對兩個女孩的友誼不以為意,直到雙方的關係開始日漸緊密,連澡也要一起洗,對待彼此的態度宛如愛侶,家人開始有些擔憂,試圖拆散她們,至少要她們保持距離。在當時,同性戀在紐西蘭被視為一種禁忌、嚴重的精神疾病。
.
究竟寶琳與茱麗葉到底是什麼關係?後來學者的觀察莫衷一是。但可以確定的是,兩個女孩從小都有嚴重生理疾病,寶琳罹患骨髓炎,茱麗葉則有結核病,或許正是同樣罹病的遭遇,使得她們更覺得親近,生命觀也與同齡人不同。她們甚至共同發明了一個宗教,這個宗教謝絕基督徒,擁有自己的天堂境地與獨有的聖人(多是好萊塢名流),稱作「第四空間(The Fourth World)」。而且不必等到死後前往,她們經常一同「造訪」此地。
.
除了一同生活在虛幻世界之外,寶琳與茱麗葉還共同撰寫小說,並想像她們構思的作品將會在好萊塢大獲成功。一起前往美國發展,成為兩個少女共同的夢。
.
1954年,茱麗葉的父母決定分居,父親辭下校長職位,雙親協議後,決定重返英國,並將愛女送往南非。寶琳得知後,也想要跟著去,但可想可知的是,她的母親堅決反對。寶琳於是向茱麗葉提出一同殺害她母親的可能性,這項提議獲得了茱麗葉的支持。
.
在當時的日記上,寶琳寫道:「我們已經想好了,並對這個想法感到好興奮。當然,我們很緊張,但期待大於一切。」
.
在1954年6月22日,她們決定付諸行動。
.
在陽光明媚的下午,兩位女孩與帕克夫人在享用午餐之後到維多利亞公園的山丘漫步。茱麗葉先將一個飾品扔在地上,讓帕克夫人彎腰撿拾,寶琳隨即將預先準備好的──盛裝著半個磚塊的襪子──舉起重擊母親頭部。帕克夫人立刻尖叫倒地、面目抽搐,茱麗葉接手拿起磚塊狂砸。少女們原先預想能夠一擊斃命,沒想到卻足足花了20分鐘才將之殺害。
.
女孩們確定帕克夫人斷氣後,隨即衝到山下,向一名小販經理誑稱母親跌倒,撞到了一顆石頭,必須請人救助。警長聞訊後到現場勘查,很快發現帕克夫人並非死於意外,她的頭骨被狠狠擊碎,共計有45處受傷,而兇器也很快被尋獲。警方隨後羈押了涉有重嫌的寶琳與茱麗葉,她們隨後也坦承犯行,只是寶琳為了保護茱麗葉,佯稱自己是獨力行兇,茱麗葉卻給予了不同的供詞,承認自己也有參與施暴。
.
這則新聞不僅在紐西蘭成為轟動的消息,也立刻成為國際頭條。兩位正值碧玉年華的少女,究竟何以動念殺害至親?精神科醫師雷金納德.梅德利科特(Reginald Medlicott)受聘替兩人做了詳細的心理衡鑑,同時詳細閱讀了她們的日記與著作。他的結論是,寶琳與茱麗葉確實處在嚴重的精神錯亂底下,而且是相互牽動的,兩人幾乎像是同一個個體。
.
梅德利科特甚至直接指出「她們絕對是瘋了」,並提及自己在探訪過程中遭到兩人嚴酷的污辱與咒罵,強調寶琳與茱麗葉的傲慢與自負遠遠超過正常人。他最後做出結論,明確指出在六月時,她們已經精神失常。
.
不過即便已經犯下罪行,寶琳與茱麗葉卻絲毫不認為自己應當負上任何責任。寶琳說自己唯一後悔的只有讓茱麗葉的家人造成麻煩,但是殺害母親乃是合情合理。茱麗葉也說,謀殺不僅是「正當的」,「殺害任何阻撓我們的人,也都是正當的」。
.
法院陸續傳喚多位精神科專家進行鑑定,結論不約而同指出兩位少女的瘋狂。在痛下犯行之前,她們就如同一般少女一樣表現出活潑與純真,但下一刻卻能拋下良知殺人,已經不是常人會有的舉動。報告亦指出,寶琳在作案前一天,對母親尤其熱情,表現善意。這些細節見報後,寶琳與茱麗葉被冠上「惡魔」稱號。
.
在審判當日,現場座無虛席。當犯罪細節被公開時,少女沒有任何反應,但當有任何被描述被她們認為侵犯了她們的虛榮心,寶琳與茱麗葉便會立刻出言反擊。出人意表的是,寶琳與另一名男孩有一段情的證據也被隨之公開,這尤其激怒了茱麗葉。而這很可能是她們此生最後一次見面。
.
1954年8月28日,法官作出宣判,認定由於兩人年紀太輕,不能判處死刑,又因為評審團不同意寶琳與茱麗葉患有精神疾病,他們不會被送入精神病院(然而,這卻符合了寶琳事前的期望)。兩人最終被判處無限期監禁,送進基督山監獄,並且分開羈押。
.
不過,監禁時間僅有五年。有傳言說,釋放條件是兩人承諾不再與彼此見面,但政府後來否認了這個說法。原籍英國的茱麗葉被無條件釋放,她來到義大利與父親團聚,而寶琳經過六個月假釋,也完全重獲自由。至於後來兩人究竟何去何從,則又有了出人意料的發展。
.
1994年,紐西蘭編劇法蘭.華許(Fran Walsh)向經常共同合作的導演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提出了將該案搬上大銀幕的構想。華許說在當時,兩位少女被媒體營造成世界上最邪惡的人,但她對於這些流於表面的報導有些不以為然,始終認為此事欠缺合理的解釋。為此,他們採訪了當時與事件相關的17位同學和老師,以及兩人的鄰居與家人,也向心理學家請益。
.
透過日記內容,華許發現兩人其實富有超越非凡的想像力,以及獨有的幽默感,絕非只能以「邪惡」一語帶過。透過全國海選,他們找到了新人梅蘭妮.萊恩斯基(Melanie Lynskey)來飾演寶琳.帕克,而當時已經有過影集演出的英國演員凱特.溫絲蕾(Kate Winslet)則從175位女孩中脫穎而出,爭取到茱麗葉.休姆的角色。
.
最後這部《夢幻天堂 Heavenly Creatures》(1994)問世,獲得全球性的成功,法蘭.華許與彼得.傑克森一同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這也是兩人首次揚威美國,為日後他們再次合作的《魔戒 The Lord of the Rings》系列埋下伏筆。而凱特.溫絲蕾也因為這部作品,成功打響名號,開啟了輝煌的表演之路。
.
向來擅長打造奇想場面的彼得.傑克森在《夢幻天堂》成功構築了一個屬於少女的私密幻境,包括由黏土構成的奇幻王國,還向出演《黑獄亡魂 The Third Man》(1949)的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致敬,以遊走與光明與陰影底下的人物隱喻角色關係。重點是,他試圖帶觀眾同理兩位少女的心理,而非一味妖魔化的呈現。兩位演員的詮釋尤其近乎完美。
.
不過電影的成功對於兩位當事人來說,無疑是一個災難的開始。
.
寶琳與茱麗葉的下落遭到媒體「肉搜」。1997年,紐西蘭記者在英國肯特郡找到了隱姓埋名的寶琳.帕克,她改名希拉蕊.南森(Hilary Nathan),在當地經營一個兒童騎術學校,皈依天主。她透過姐姐發表聲明,表示自己對弒親感到萬般後悔。據寶琳姐姐的說法,她花費了五年的時間才終於意識到自己鑄下大錯,後來決定遠離人群,試圖默默貢獻社會。
.
不過更勁爆的則是茱麗葉.休姆的發展,她後來改名為安妮.佩里(Anne Perry),曾在美國與加拿大生活,後來搬到一個蘇格蘭的摩門教社區。她在1979年開始出版小說,並且很快成為一個成功的犯罪小說家,創造了名警探湯瑪斯.皮特一角(後續延伸了34集系列小說),並多次獲得文學獎殊榮。
.
在1994年之前,沒有人知道她就是茱麗葉.休姆。在電影問世前,她不得與她的經紀人會面,安妮.佩里鎮定地對他說:「請坐下與我談談,有一些關於安妮⋯⋯但你所不知道的事情,我得坦承相告。」
.
截至2003年為止,她已完成超過40部小說,作品在全球銷售達千萬冊,小說《No Graves As Yet》(2003)曾登上《紐約時報》銷售排行榜。安妮.佩里依然是一個成功的作家,但她的聲譽確實因此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作品銷售量也有下滑趨勢。她始終試圖挽回自己的名望。
.
在2003年接受採訪時,她向《衛報》記者坦言自己確實「有債要還」,但卻也試圖將責任轉嫁在寶琳身上,指控寶琳當年威脅她若不幫忙就要自殺。她也談到了《夢幻天堂》上映之前,自己的身分遭到揭露時所感到的恐慌,安妮指出「這一切都不公平,我為重返社會所做出的一切努力全部遭到了抹殺」,並且埋怨編導沒有事前請求她的許可。
.
不過安妮.佩里表現的「懺悔」卻未必讓大眾買單,在紀錄片《Anne Perry: Interiors》(2009)當中,她一再將罪刑歸咎在寶琳身上,並且誇張化地表述自己在未成年時遭受監禁的「苦難」,與其說是加害人,她更認為自己是一名受害者──在不情願的情況下協助殺人的無辜少女。這個被害者形象反而使她更顯爭議。
.
安妮.佩里不常受訪,但每次談及此案,都是一概切割態度,例如在2006年,她承認自己的確癡迷於與寶琳的關係,但否認自己是同性戀者。在2012年,她在受訪時提到自己在監獄的經歷成為了創作養分。並說自己已經負起了責任,不需要再為了過去的行為懲罰自己。
.
「你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成為更好的人,並確保自己也能原諒別人。這意味著『遺忘』,不要帶著怨恨。這不容易做到,但你得學會。如果你相信寬恕,那就請寬恕所有人。」安妮.佩里說道:「除了繼續活下去,我別無選擇。我肯定不是第一個有這樣遭遇的人。我只希望,天啊⋯⋯都快60年了,我們讓事情過去吧。」
.
不過針對這些發言,寶琳本人沒有再做出任何回應,其家族成員也沒有予以反駁。事實上,有些觀察者指出寶琳與茱麗葉當時都能很快全身而退,除了她們尚未成年,很大原因是她們的白人身分,以及茱麗葉的特權家族背景。不過後續的發展,也反映了兩人確實存在明顯的階級鴻溝,寶琳在小鎮低調討生活,而茱麗葉卻成為暢銷作家,享有富裕的生活以及舉足輕重的發言權。
.
2017年,年近八十的安妮.佩里為了希望讓自己的小說影視化,遷居到好萊塢。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只有一部關於她的小說改編的作品問世,是一部名為《The Cater Street Hangman》(1998)的電視電影。在目前力求政治正確的時代,導演、演員涉及性侵會面臨除名懲戒,遑論原作者曾經殺人,因此目前顯然沒有公司對翻拍她的作品表明興趣。
.
反而是談論這起「帕克-休姆謀殺案」(Parker–Hulme murder case)的相關影視作品與紀錄片遠多過安妮.佩里的作品,除了上述的《夢幻天堂》之外,還包括更早一步拍攝的法國電影《Don't Deliver Us From Evil》(1971)與多部舞台劇。連《辛普森家庭 The Simpsons》都曾在第20季第9集的《Lisa the Drama Queen》(2009)鬆散地改編這個故事。
.
編劇們常掛在口邊說,你要寫一個關於殺人的故事,用不著真的去殺人吧?但安妮.佩里不僅真的殺人,還將經歷轉化為自己的作品。有一點她說得沒錯,她不是文壇第一個曾經犯下殺戒的名作家,有類似經歷的還包括曾撰寫《裸體午餐 Naked Lunch》(1959)的弒妻作家威廉.布洛斯(William Burroughs),才氣縱橫的奧地利作家傑克.溫特維格(Unterweger)甚至是一名連續殺人魔。
.
從中可以帶出很豐富的議論。安妮.佩里能以年少無知為由逃離社會大眾的公審嗎?抑或更生人難道只有隱姓埋名一途,沒有機會選擇重生?再來,創作者的私德究竟與它的作品有無直接相關?當然,這已是老生常談,或許永遠沒有標準答案。對於是非的論定,只能交給讀者自己裁決。
.
https://lihi1.com/bOndt
請點連結觀賞《夢幻天堂》預告、關於該片的更多情報,以及其它凱特溫絲蕾的演出作品
.
.
(附圖上,圖右為茱麗葉.休姆,圖左為寶琳.帕克;圖下為《夢幻天堂》劇照,圖左為飾演茱麗葉的凱特.溫絲蕾,圖右為飾演寶琳的梅蘭妮.萊恩斯基。)
ez訂 #夢幻天堂 #凱特溫絲蕾 #梅蘭妮萊恩斯基 #安妮佩里
安妮新聞第四期 在 梁祖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香港新入行的農夫,一隻手都數得晒,只望香港農地不再被蠶食。在社會上,期盼香港人能像香港菜一樣,在狹縫中無堅不摧。」
————————
上舞台‧下農田
早前疫情關係,工作機會減少,因緣際會他跑到元朗新興農場耕種,出食譜推動本地菜。以為耕種能滅火,他卻說:「你估我陶淵明歸隱咩?」去年12月,第四波疫情嚴重,政府突宣布煞停劇場演出。延期兩次的《新聞小花的告白2》最終腰斬,10多場表演全部告吹。以為愛吃的他有comfort food冷靜心神,他聽畢卻激動反問:「你覺得comfort food有用咩?你得咩?」「自從2019年6.12之後,這種說法早已不再存在了。」社會不公,他不啞忍。做農夫,也要做有火的農夫。
演出被腰斬 面對社會新常態
訪問當日,梁祖堯的舞台劇《新聞小花的告白2》忙於退票。儘管劇團按規矩早已完成新冠病毒檢測,最終換來政府要求一天內要暫停演出或改作線上演出,他生氣又無奈:「舞台劇線上演出?感染力完全不同。」損失至少幾十萬,他在社交媒體直言:「猶如感覺像親生骨肉被『標參』。所有要求和贖金交了,孩子還是被撕票並碎屍了。」
這種情况,他形容為新常態。
「或者一年前,comfort food是work的,但2019年運動之後,我知道不是吃就能讓自己放下。」以前壓力大,他最愛到演藝學院附近的土耳其餐廳大吃特吃紓壓。畢業後,遇上挫折也會特意重返餐廳。「15年前,我在那裏爬過起身,你在那裏食飯,彷彿可以找回以前的力量。不是食物本身,而是自己的精神鼓勵自己。」不過,日子過去,面對社會光怪陸離的新聞,無論多愛吃,comfort food已失去效用。「也可能是年紀大?有些東西,不能再自己欺騙自己,以前用物質可以抵消到,但你現在知道,是不可能的。沒有解決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到。」
體驗全職做農夫 體味本地菜的好
2020年初,疫情打亂舞台劇安排。工作減少,他在社交媒體上看到農友朋友求救,問有沒有人願意到新興農場幫忙收割。閒時做天台農夫的他,自告奮勇,開墾「實驗田」,種滿蘿蔔和香草,初嘗全職務農滋味,找另一種comfort way生活,「我是個很intense的人,沒有安全感,每一刻都需要工作,所以在大自然裏,某程度是逼自己要放空」。
去年夏天,他用心在農地種了一棚西瓜。農夫間有個傳說,說初次種植的人總有virgin luck,梁祖堯也一樣,首次種西瓜,西瓜又大又飽滿,有半條手臂粗,人人都讚好。豈料準備收割時,卻迎來一場黑雨,西瓜全都裂開,努力付諸流水。
「有些事情,可以一分耕耘,零分收穫。」他說道,「在農地,你沒有辦法改變它們能否生長;你沒有辦法控制稻米會否長高,你只能接受它,在狹縫中尋找(農夫的)生存空間。」轉念反思,梁祖堯卻悟出道理來,「西瓜是乾旱植物,它的一生就是等待這場雨水,將種子傳播繁殖。當我這樣想,我替它們高興,因為它們生命圓滿了」。
翻泥、施肥、搭棚架、灌水,原始的體力勞動,讓他經歷大自然的生死循環。「很多時候,我們忘記食物本身也是生命體,我們對待它們像產品,但只要記得它們是生命,對待它們就很不同了。」
忙完農活,他時常騎電單車,跑去和老農夫聊天。他想知道,香港的農夫究竟是怎樣活的、老農夫的智慧是怎樣。「他們總是說,以前的菜味道唔係咁,芥蘭味道唔係咁,我很好奇,究竟味道差在哪裏呢?」梁說道。
香港現時依賴入口菜苗。以番茄為例,未熟透已經採摘,在運輸過程中才會「漚熟」,本地菜雖價格較貴,但卻熟透才運到市場,新鮮爽口,截然不同。「大陸來的菜,10蚊3份,收工的時候10蚊5份。但你吃的東西是有代價的,你每吃一條大陸菜,香港就會少一塊農地。」因為本地菜沒有人吃,土地就會有藉口被蠶食。
他吃過本地菜,知道「好食係邊」,希望更多人知道本地菜的好。他在facebook大力宣傳要推本地菜,開班教學製作蕎麥麵,收費過千,自己卻分毫不收,全用來支持農場營運,更邊耕種邊收集食譜(還有邊排戲),出盡力讓人看見本地農作物。
剛出版的《香港人食香港菜》,第一個食譜——薯仔湯扯麵,也是從老農夫收集得來。「種田時,他每天都煮這個菜。啊!好神奇,你看他只加花椒、蒜頭等,沒什麼調味料,但吃下去味道卻很濃厚,『真係好食過譚仔』!」他笑道。
食譜沒有流行的氣炸鍋、水波爐菜式,全是硬橋硬馬明火菜,有傳統番茄炒蛋,也有新意思,從菲律賓姐姐收集得來的雞蛋煎茄子。總之,宗旨是本地出產的農作物,分春夏秋冬四季食譜,喚起你我也忘記的——不時不吃。
出版新食譜 港人食港菜
「食譜以前都出過好多本,無試過好似呢一本咁俾心機。因為想大家知道,香港人點解要食返香港菜!!」梁祖堯在自序這樣說。2008年他與外婆(李玉枝)出版第一本食譜《祖傳美味.回憶》,前後共出過6本食譜,有家傳秘方,也有西式料理。銷情理想,卻大花心力。至2016年,他說,除非有非寫不可的理由,否則不想再續。
這次,算是破例。因為他遇上在數碼時代仍然堅持辦出版社的「字字研究所」。編輯說,梁祖堯在沒有框架、細節下,一口答應要寫這本書。編輯心存感激,也盡見梁祖堯的「那團火」。
他關注土地,也許可以追溯至2008年。當時政府計劃清拆菜園村,掀起連串反高鐵運動。80後自發守村,儘管當年梁祖堯沒有參與,卻一直關注事件。他說,當時的反對流於「形而上」。年月過去,今天他執起鋤頭,「才感受到自己當年反對緊啲咩」。
「當我們走進老農夫的農地時,完全沒有水。他們沒可能種稻米,但以前元朗的絲苗米好得可以進貢朝廷。之後,我們跑上山找水源,看到一條100米長的瀑布,有幾塊巨石,你想像到是多麼的壯觀,現在卻全部乾涸了。老農夫說,因為起了高鐵,破壞了地下水源。高鐵的禍害,比你想像中深很多。」
現在,在種稻米的田中,梁祖堯和其他農夫會特意留一塊田讓候鳥來吃。他說,這些候鳥DNA記得,以前的香港有很多稻米可以吃。「你不讓牠們吃?牠們會餓死的。」
這個新手農夫,愈挖愈深,弄壞了3支鋤頭,卻挖出土地的情誼,悟出生命。他說,香港新入行的農夫,一隻手都數得晒,只望香港農地不再被蠶食。在社會上,他也期盼香港人能像香港菜一樣,在狹縫中無堅不摧。
「種植時,我是農夫;在社會上,我是一棵菜。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活下去。我們不是產品,是有生命的,也希望別人能當我們是一個生命體。」
◆《香港人食香港菜》
- 作者:梁祖堯
- 出版社:字字研究所
文:袁志敏
圖:朱安妮、字字研究所提供
[語文同樂 第483期]
———————————
謝謝報道🧡
http://www.mingpaocanada.com/tor/htm/News/20210108/HK-gfh2_er_r.htm
安妮新聞第四期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直新聞周一報】
1.大直商辦案基地面積近2600坪,初步推估可售坪數約1.4萬坪,目前已有2~3組企業主詢問,能否量身訂做8千至1萬坪的企業總部,可接受的總價落在100億元。→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997462
2.大直的萬豪酒店,高檔華麗的建築、寬敞華麗的室內裝潢,還有代表台灣蝴蝶王國的裝置藝術,但華麗的背後,負責建案的大陸工程,竟然卡住下游承包商800萬元資金,導致小包商資金運作困難、財務出現重大缺口。本刊與參與萬豪酒店石材裝潢的蔡姓承包商碰面,他指著萬豪的石頭地磚說,「這裡是我負責施工的,萬豪酒店已經用4、5年了,我們卻還沒拿回所有錢。」。→https://www.ctwant.com/article/16159
3.美麗華旁的大直典華占地利之便,今年首次將跨年活動區域延伸到整棟大樓,不僅結合典華1樓豐FOOD第一次推出宵夜場吃到飽,還擴大派對至整個樓層,連今年才全新打造的denwell SKY 1 頂樓戶外區域也限量開放,戶外搖滾區視野一次把美麗華、台北101雙煙火看個過癮。→https://ctee.com.tw/industrynews/activity/188307.html
4.莊盛全領著本刊記者巡視大直館,占地寬敞的大直館共有七層樓,卻只有十九個房間,含七坪及二十二坪兩種房型,還有遠眺台北101大樓的景觀房,不輸五星級飯店。→https://www.ctwant.com/article/15866
5.近期實價登錄又揭露一筆台北市大直豪宅「西華富邦」交易,該戶位於 10 樓,今年 9 月以總價 1 億 7623 萬元出售,持有 4 年後交易價小增 220 萬元,相對前 4 筆交易認賠 298-2127 萬元出售,景況大不同。→https://news.cnyes.com/news/id/4418952
6.大直知名豪宅「西華富邦」近期又揭露一筆最新交易,該戶位在10樓,今年9月以總價1億7623萬出售,持有4年轉手小賺220萬元,不過之前實價登錄曾揭露另一筆同樣位在10樓、9月交易的資料,反而是賠了785萬元出場,專家表示,轉售會有不同結果,關鍵仍在於屋主入手價格的高低。→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8694
7.「茶室比亞英式伯爵鮮奶茶專賣Shakes Pure Tea」 位於車水馬龍的北安路,熱鬧的中山區大直地段,整排民宅中的一棟建築,門面走英式古典藍調設計風,格外醒目,宛如英倫風質感小店,加上整個開放式曲線吧台,鵝黃色與深藍交疊的對比色調,不得不讓人多看幾眼,原來這是一間2019年大直站附近,新開幾個月的主打英式伯爵茶鮮奶手搖飲料店。→https://travel.ettoday.net/article/1589859.htm
8.一名網友在「爆廢公社二館」貼照表示開車行經大直附近時,在樂群二路上看見「全台灣顏值最高的路口」,照片中可以看到有兩塊大大的競選看板,分別是蔣萬安和吳怡農,後方還有美麗華摩天輪。原PO在貼文中提及兩人雖隸屬不同政黨,但「單論皮相不戰政治」的話,很難選出誰比較帥。→https://udn.com/news/story/7548/4202333
9.在鐵板料理界有40餘年經歷的謝樂觀,近期結合「無奶油烹調」、「五行食補」等養生概念,於大直創立「Iron Chef 鐵板教父謝樂觀」鐵板料理餐廳,除了室內空間以藝術品點綴,還大量運用在地食材、花卉入菜,設計了季節一口香、主廚美國沙朗牛肉捲、包種茶炒飯等菜色,帶來另一種鐵板料理的型態。→https://udn.com/news/story/7187/4194416
10.超狂牛小排牛肉麵!大直隱藏版美食,還有碳烤松阪豬肉燥飯。→https://travel.ettoday.net/article/1589983.htm
11.捨去主播光環及高薪,蘇逸洪兩年12趟郵輪行成達人,理財專家曾說過,人生要有2000萬就能過上好的退休生活,我現在自住的大直房子當年1坪30萬買的,現在漲到90萬,動產加不動產,對我綽綽有餘,我就不再眷戀了」。→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0703/4210731
12.跨年煙火一向是迎接新年且是參加跨年民眾期待的重頭戲,美麗華宣布今年跨年夜將施放300秒的浪漫星空煙火,並舉辦跨年演唱會「Enjoy love, enjoy life」,與民眾一起度過2019、迎接2020。→https://udn.com/news/story/7270/4219511?from=udn-catelistnews_ch2
13.近年動保議題再度受到關注,在2019年聖誕前夕,大直ATT 4 Recharge與伊特諾網路傳媒攜手將於12月14日至15日接連2天舉辦聖誕嘉年華公益音樂會,並邀請伊特諾旗下等知名才藝主播接力熱唱,結合線上直播與現場舞台活動,從白天High到夜晚。→http://play.nownews.com/archives/319479
14.「Nuit Blanche 白晝之夜」是全球性的夜間城市藝術節,而第四屆臺北白晝之夜,選定在臺北大直、內湖區域,以捷運大直站至捷運西湖站為主要活動範圍,呈現出至少 20 場演出與 18 處夜間藝術裝置。希望透過這場「城市藝術計畫」,讓內湖、大直市民產生地方認同感。→https://www.peopo.org/news/434039
15.「一邊一國行動黨」今天在大直典華舉行募款餐會,席開100桌,由該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陳昭姿、朱孟庠主持,會前由陳水扁陪同立委候選人參加見面會,陳水扁並出席晚上的餐會,向支持者致意。→https://www.peoplenews.tw/news/c0fc9f74-51ca-4b13-b728-f5691b43cb60
16.來自大直高中的江敏慈遇上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劉祐汝快速以8-1淘汰對手,第二輪則與善化高中的李芯頤爭奪晉級會外賽門票,可惜江敏慈沒把握住首輪的火熱手感,最終以2-8無緣晉級。→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69863
17.小禎、佩甄、小嫻、柯以柔和Ruby組成「綜藝女神」今晚(14日)在大直ATT Show Box合體舉辦「女神卡卡演唱會」,演藝圈好友包含艾力克斯、李詠嫻、安妮、丁柔安、謝忻、陳謙文,以及緋聞男友張勛傑等人也都到場為她們打氣。→https://star.ettoday.net/news/1602275
18.小嫻這陣子狂練舞,除了鋼管舞、國標,還為了14日在大直ATT Show Box舉辦「女神卡卡的演唱會」挑戰韓團舞蹈,最高紀錄一天練習2到3種舞,一周花5到6天練舞,連經紀人也不斷提醒她要多休息。→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1211000809-260112?chdtv
19.蔣萬安則上午7點30分到樂群二路、敬業三路162巷路口,與石舫亘向附近大直社區的上班族拜票,蔣萬安未談民調,只說自己會一步一腳印繼續拚拚下去。→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4217025
20.前總統馬英九今至台北典華大直館參加僑親後援總會成立大會,他在會中砲火全開,痛批總統蔡英文無視去年公投的反核民意,且還修法讓公投與大選脫鉤,民主進步黨應改成「極權退步黨」。→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009067
安妮新聞第四期 在 【職涯Let's Talk#2】找工作必看! 履歷、自傳、面試技巧大公開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我們邀請到全球前5大運動品牌人資生涯發展經理張 安妮 ,聽聽她「閱人無數」 ... 读懂英语 新闻 (短 新闻第四 十 四期 )|听 新闻 学英语|词汇量暴涨|英语读 ... ... <看更多>
安妮新聞第四期 在 安妮新聞索取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安妮新聞訂閱,安妮新聞購買,安妮新聞-夏季特刊,安妮新聞第四期,the anne times安妮新聞,安妮新聞心得,安妮新聞第三期,安妮新聞工作書. ... <看更多>
安妮新聞第四期 在 安妮新聞- Explor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聖誕節、新年、舊曆新年、情人節⋯ 年節時節《安妮新聞》特別推出「節慶特刊」,並舉辦「我愛閱讀,我愛安妮,我愛美角」免費贈報活動!歡迎大家索取!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