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突然想到多倫多,那個多雪風強的城市。
距離上一趟前往多倫多已是一年半前的事了。那一次短居30天,認識了一些新朋友、逛了饒富趣味的社區、走讀了豐富好看的博物館、看了一場猛男秀、品嘗了友人炙烤的肥嫩牛排.....
下一趟再訪多市會是甚麼時候?這世界要多久才能恢復正常?
安大略湖畔的朋友們,請保重,期待早日再相逢!
#多倫多旅遊 #多倫多深度之旅
#不經意打書了
#超級想再逛逛聖羅倫斯市場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將文化資產保留在美麗的東海岸》 ~高金素梅2020.07.20 噶瑪蘭香蕉絲工坊 保障人間國寶噶瑪蘭香蕉絲工藝耆老! 保存重要文物新社岩棺! 7月12日下午,我與花蓮縣議員簡智隆、賴國祥,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秘吳華宗、古物遺址組副組長劉明興、傳藝民俗組科長黃巧惠、花蓮縣文化局長江躍辰及豐濱鄉長江...
安大略 博物館 在 小虎食夢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曾不止一次對多倫多表達愛意,如果它能說話會問我喜歡她什麼地方,我大概會不加思索的答:「建築」,或是更精確的答案是:「多樣化的建築」 。又追問那一棟建物是我最喜歡的,我想我也會立馬說出「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至於理由是新建物「上」了舊建物的完美設計。若然讓我選一個多倫多一定要來參觀的建物,我大概也會說是「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即便只是在外觀走馬看花。然後,你有沒有覺得他很像台北最近的某棟建物,或者應該說台北那棟像它。某個角度。
然後,然後,中國區那座墓,居然是「祖大壽」的墳墓!
安大略 博物館 在 Software Surf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5 座美麗的星形城堡
11. 美國安大略堡 (Fort Ontario, USA)
安大略堡位於紐約州奧斯威戈河(Oswego River)的東岸,從城堡可俯瞰安大略湖(Lake Ontario),它是英國值民時期1839年興建,為保護安大略湖東岸周圍地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改為安大略堡緊急難民庇護所,容納了將近1000名歐洲難民,其中大多是猶太人。城堡於1953年作為歷史遺址對外開放,成為了安大略堡博物館和教育中心。
Google Map: https://goo.gl/maps/sUwVqj9GmUJJ72916
安大略 博物館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將文化資產保留在美麗的東海岸》
~高金素梅2020.07.20 噶瑪蘭香蕉絲工坊
保障人間國寶噶瑪蘭香蕉絲工藝耆老!
保存重要文物新社岩棺!
7月12日下午,我與花蓮縣議員簡智隆、賴國祥,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秘吳華宗、古物遺址組副組長劉明興、傳藝民俗組科長黃巧惠、花蓮縣文化局長江躍辰及豐濱鄉長江莉婷,前往噶瑪蘭香蕉絲工坊和新社岩棺出土原址進行探訪和會議,除做成了傳統香蕉絲編織工藝保存者,立即申請國家級保存者認証,以保障這些年事已高的耆老們的終生貢獻,以及重要文物新社岩棺,遷移回其原出土地,並舉辦重要追思祭儀活動的可行性。
會議中,由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潘朝成教授,向參訪來賓進行簡報,分別從百年前噶瑪蘭族遷居新社的歷史、香蕉絲編織工藝振復的過程、工藝保存者耆老的凋零、流落海外的噶瑪蘭族女子禮服,和新社岩棺重回部落的故事等方面介紹,娓娓道來噶瑪蘭族文化資產傳承之不易,提出三個面向的保存方案,希望文化局及中央文資局能大力協助。
潘朝成提到,104年縣府登錄潘烏吉等六位保存者,隨著歲月流逝,至今僅剩朱阿菊、嚴玉英和許來富三位耆老還在世,朱阿菊和許來富年事已高,身體健康堪虞,目前惟嚴玉英尚能傳習這項編織工藝,這三位耆老在香蕉絲工藝瀕臨失傳之時,帶領族人傳承振復,因此希望能向中央申請這三位耆老「國定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的身分,以表彰他們的重大貢獻。
再者,部落近年接受文化部文資局和文化局補助,由耆老教授,辦理傳習課程,現已培育十一位族人能按古法編織香蕉絲,也希望他們也能向文化局申請成為「縣定傳統工藝」保存者,俾利這項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承先啟後,文化局長江躍辰當面允諾將儘快協助幫忙。
另經胡家瑜教授轉知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中,有收藏一件馬偕博士帶回國,約十九世紀宜蘭打馬煙社頭目偕阿篤(A-tok)的女兒偕阿雲曾穿著的「噶瑪蘭新娘禮服」,其完全使用香蕉絲織造、服飾上有瑪瑙綴珠、垂掛銅鈴,充分表現噶瑪蘭族超群的工藝技術,潘朝成教授希望能請政府幫忙,邀集專家學者和部落族人,前往加拿大勘查並記錄該文物的工藝與圖紋,以便將來能複製一套正統的「噶瑪蘭新娘禮服」帶回部落保存。
潘朝成教授也帶大家到位於梯田上的「Lulan」,表示當地民眾都期盼新社岩棺能重回原址。 聆聽潘朝成理事長的訴求後,我當場與江躍辰局長及文資局吳華宗主秘等和在地族人面對面討論,對於噶瑪蘭香蕉絲編織工藝的保存者朱阿菊、嚴玉英和許來富等三位耆老,一致贊同盡速提報為「國家級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後續培育的十一位族人,也請部落依程序向文化局提報。
新社岩棺回到原出土地的方式,請部落向地主商議無償提供使用,並且由文化局進行遺址試掘評估,後續由岩棺所有權人豐濱鄉公所向文資局提案噶瑪蘭族傳統建築放置岩棺,讓族人和學童參訪。而前往加拿大考察「噶瑪蘭族新娘禮服」的訴求,我將安排專案會議,邀集原民會、外交部與文資局一起協商合作,希望能促成這樁美事,將重要的文化資產保留在美麗的東海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04xLPXd_CM/hqdefault.jpg)
安大略 博物館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彼得堡(Peterborough)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中部一座城市,離多倫多東北約125公里,行車一個半小時。整個彼得堡市內人口約為8萬,其大城區人口則為12萬。彼得堡號稱電力之城,因為該城於1884年5月24日成為加拿大首座使用電燈照明街道的城鎮。彼得堡因為工業開發較早,又是Trent-Steven水道的樞紐,還臨近Kawartha湖區和Rice Lake,旅遊資源豐富。這裡最富有特色的景點就是彼得堡船閘國家歷史遺跡,彼得堡動物園和加拿大人獨木舟博物館。彼得堡船閘國家歷史遺跡是Trent-Steven河道上的21號船閘,是該河道目前僅存的兩座液壓船閘之一。來這參觀當然是因為這裡的船閘頗具特色。船閘建于1904,高19.8米,是全世界最高的液壓船閘,名列加拿大國家歷史遺跡,應該也是彼得堡最著名的景點。當然,全世界最高的船閘位於比利時,能將船升降73米。所謂液壓船閘就是並排兩個船位,總是一升一降來運載船舶。也就是說,這裡完全不需要外來能量,利用天平的原理和自然重力的作用來完成整個運輸過程。拜國家歷史遺跡之福,這裡的旅遊設施相當完備。有訪客中心,寬敞的免費停車場,維護完好的參觀步道。春季時節,這裡有很多櫻花盛開。在訪客中心,有電影詳細介紹船閘及其作業原理,同時這裡也有一些跟運河有關的展品展出。每年的5月底到10月初,船閘開放供船隻通過。乘坐加拿大最快的過山車、在河上漂流、參觀恐龍展品和在加拿大的仙境中和小朋友盡情玩樂。樂園於 1981 年開業,現在有超過 200 個景點,每年有超過三百萬名遊客到訪。佔地 130 公頃的樂園分為八區:動態區 (Action Zone)、國際節日區 (International Festival)、國際街 (International Street)、兒童村 (KidZville)、中世紀馬戲團 (Medieval Faire)、史努比星球 (Planet Snoopy)、盤旋水滑梯 (Splash Works) 和白水峽谷 (White Water Canyon)。
聖雅各座堂(Cathedral Church of St. James)是加拿大聖公會多倫多教區的主教座堂,加拿大多倫多歷史最悠久的一個堂會,成立於1797年。目前的教堂始建於1850年,1853年6月19日建成開放,是當時該市規模最大的建築物之一。它是由腓特烈•威廉•坎伯蘭設計,哥德式復興建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dXOLlpZ_BM/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N-HSuufGkhVMm--q569_y1z30Vw)
安大略 博物館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國會山莊Parliament Hill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華市中心,坐落渥太華河南岸的官地,為加拿大國會建築群所在。國會建築呈哥德復興風格,加上其政治核心地位,每年吸引約300萬人次的訪客到此遊覽。國會山莊所在的山丘由石灰石構成,表面的原始森林則充斥著櫸木和鐵杉,為渥太華河上一座主要路標,數百年來為原住民、歐裔皮毛交易員和探險家指點了通往北美洲內陸之路。1858年,維多利亞女王將加拿大省的首府定於拜敦;由於軍營山地理上淩駕於拜敦鎮址和渥太華河之上,加上該片土地的業權已歸政府所有,當局因此決定將加拿大省的議會建築設置於此。國會中央大樓在1916年2月3日一場火警中焚毀;總督康諾特公爵阿瑟王子於同年9月1日為大樓重奠其原有的基石。大樓於11年後重建完畢,其中央鐘樓名為和平塔(Peace Tower)以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陣亡的加拿大軍人。1982年4月17日:加拿大從英國取回立憲權,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親臨國會確立《1982年憲法法案》。國會大廈前的廣場上徹夜不滅的篝火是火焰水池——百年之焰(Centennial Flame)。這個噴泉在1966年為慶祝加拿大聯邦百周年,由加拿大總理Lester B.Pearson點燃;裡面的水與火代表水火可相容,象徵加拿大法語區和英語區的人民亦可和睦共處,互相合作。
加拿大文明博物館(Canadian Museum of Civilization)是加拿大國家人類歷史博物館,是加拿大最受歡迎和訪問最多的博物館之一。它坐落在魁北克省加蒂諾,位於渥太華河畔,對面是位於安大略省渥太華的加拿大國會建築物。博物館的主要目的是收集、研究、保存、展覽體現加拿大人歷史和其人民文化多樣性的各種實物。文明博物館最負盛名的是其展現了加拿大20000年的人類歷史的永久性畫廊,以及它的建築和河濱。博物館還有一個不斷變化的特殊展覽,內容為加拿大的主題擴展,並探索其他過去和現在的文化和文明。文明博物館也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機構。其專業工作人員包括加拿大歷史學、考古學、民族學、民俗文化、以及其他領域的專家。文明博物館的外觀設計與首都渥太華的景觀融為一體,以流暢波浪的外觀緩和了渥太華身為首都而有的政治嚴肅氣氛;內部策展將加拿大的過去與現在緊密相連。博物館為參觀者準備的宣傳手冊寫著:「您的國家、您的歷史、您的博物館。」(Your Country. Your History. Your Museu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XELmGQ0qqI/hqdefault.jpg)